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2021-01-08 美詩美文

如果把「東坡」二字填入搜索欄,會得到哪些結果?你會得到60多種菜名,還有幾個地名,外加一個大宋最牛的詞人蘇東坡。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那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呢?原來這東坡是個地名,位於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東面,那裡有一塊山坡,當年43歲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直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一待就是4年。這是個閒官,俸祿沒多少,於是他效仿自己最愛的詩人白居易,在城東開闢了數十畝地,一來貼補家用,二來也是為生活找點樂子。從此,東坡之名就跟了他一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詞,是蘇軾寫給故地東坡的一首詞,很是有趣,也寫盡了他一生的志趣,最後6個字驚豔世人。

《如夢令·有寄》

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這首詞時,蘇軾已離開黃州,也離開了他在東坡的一畝三分地。回到權利爭鬥中心的他,受到各種排擠,對朝中之事他心生厭惡,想起了當年在東坡耕田為樂的日子,滿滿地懷念,作下此詞。詞的大意是:請幫我帶去給東坡舊鄰的問候,就說我如今雖被困朝堂,卻沒忘記東坡。好想問問東坡,自從我走以後,又有誰來過?大雪是否壓垮了小橋,斷了來往的小路?我一定要回去,去到那東坡之地,在江上一席春雨中,我沐浴催耕。

詞的第一句,朗朗上口,明如白話,表達了自己身處樊籠的現狀。第二句,是對東坡現狀的推測,想著沒有他後,東坡一片荒涼,估計大雪之下連路都沒有了。以發問的形式道出自己的擔憂,給全詩增添了幾分有趣。最後一句,道出了蘇軾一生的志趣所在,他平生所求的不過是那「江上一犁春雨」。或許有人會覺得他無宏圖之志,又或許又人覺得文人墨客,怎麼能親自耕作,但這種平凡的生活,就是蘇軾最想要的生活狀態。

蘇軾一生最經典的詞作,不少都是在黃州所作。想他在東坡那春雨下,帶著草帽耕作,夕陽西下,他再吃著自己種的穀子,配上那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吟上幾句後來流傳千古的詞。那時的他,或許想不到他這份閒情逸志,給中華5000年的文明帶來了多少驚喜。對於蘇軾這首小詞,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讀完這首詞,才明白蘇東坡活得有多通透
    殊不知最近很流行的一句古風文案也是出自蘇東坡的手筆,便是題中的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而這其中又包含著怎樣的深意呢?讓我們走進蘇東坡這首驚豔了時光的詞作中一探究竟。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如果要評選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恐怕還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名叫東坡居士的後輩,儘管歐陽修也很偉大,對宋朝文壇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但相對而言,其整體的文化建樹是不如這位東坡居士的。
  • 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宋代大文豪蘇軾,是個對宋代詞壇影響深遠的大詞人。他的詞一改之前婉約之風,豪放快意,煥然一新,獨樹一幟。蘇軾認為,無論是風景還是詠古,傷情還是愛國,都無不可入詞。詞應該和詩一樣,包羅萬象,隨心而詠。當時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多次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終不可得。中秋時節,蘇軾在密州為官,歡飲達旦,他想到的首先就是遠方的弟弟。而今天要講的這首《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光看名字,便一眼可知,這首詞也是蘇軾寫給蘇轍的。
  • 蘇軾喝醉後寫下一首詞,下片開頭太經典,道出中年男人的心酸
    蘇軾44歲時,因一件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由於太守的照顧,他得以住在黃州城南的臨皋亭。第二年,蘇軾為了養家餬口,在黃州城外開闢了一塊荒地,叫「東坡」。從此,他開始自己活自己。這件事對蘇軾的心是一個很嚴重的打擊,陰影很深,他因此案差點丟了性命!雖然被降職了,也算是劫後餘生吧!
  • 蘇軾這首詞,唱盡江南春色,千古流傳,為何又千百年來爭議不斷?
    本來打算寫蘇軾的黃州歲月,不意這首詞吸引了我,它清新明快,寫滿江南春色,生動活躍,可人們對它議論紛紛,意見不一,那這是一首什麼詞,又牽出來蘇東坡的什麼故事來,而人們又有什麼理解呢?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就是這首詞。
  • 蘇軾被稱為宋朝美食家,這三首詞可以證明,最後一首和東坡肉有關
    雖然東坡這一生經歷的事情比較多,數次遭受比較大的貶謫卻依舊能夠隨遇而安,又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寫下了很多享譽海內外的關於美食的詩句。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三首東坡所寫的和美食相關的詩詞,這三首詩句之中包含著東坡這種樂觀的精神,儘管過去了數百年,但再次看東坡所寫的詩句,也還是能夠感受到他當時關於吃的一份喜悅。
  • 佛印扔扇大喊:水流東坡詩(屍)!蘇軾5字巧回擊,後成千古絕對
    蘇軾與佛印同遊湖有一日,蘇軾邀請佛印乘船遊玩。在遊船上,佛印大師拿出一把提有蘇軾詩詞的扇子,蘇軾以為佛印是欣賞自己的才華正得意之時,佛印將扇子扔到河裡,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蘇軾明白這是佛印在捉弄自己。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個名字源於蘇軾最"接地氣"的一首詞,通過對這首詞的了解,我們不僅能夠知道他"蘇東坡"的來歷,還能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同時還能學到裡面所藏著的高級人生哲學。這首詞就是《豬肉鬆》。其實,說到"東坡肉"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這首《豬肉頌》的知名度,在蘇軾的諸多詞作中,恐怕是要排倒數的,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這首詞的存在。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道出懷才不遇的寂寞情懷。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從序言可以知道,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調任汝州的途中,蘇東坡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引發了詩人感想,之後就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另外蘇軾還對這個詞牌做了說明:這個詞牌本是唐莊宗創製的,原名《憶仙姿》,因為蘇東坡嫌名字不雅,所以改為《如夢令》。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這便是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的無畏精神,也是蘇仙獨有的自在逍遙。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別怕!正如詩詞大會康震老師所言:"蘇軾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 高情已逐曉雲空——東坡與朝雲(七)
    ——蘇軾《西江月·梅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紹聖三年(1096年)七月,與東坡相伴二十多年的朝雲病亡。臨終,不斷持誦此《金剛經》六如謁。蘇軾 《悼朝雲詩引》雲: 「紹聖元年十一月戲作 《朝雲詩》。三年七月五日,朝雲病亡於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聖塔。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
  • 如果你失意了,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贈劉景文》蘇軾詞/文瀾珊
    昨天寫完蘇軾與知己王朝雲的初遇後,思考了很多。最後概括為「渣男」,是不是說得有些過分了。於是,又做了另一番假設思考。沒準蘇軾看到王朝雲的時候,可憐她年幼,才貌雙全,卻在這煙花之地賣唱,生出一片慈悲心,想要將她救出「火海」,於是,為她贖身,將她納為侍女。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晚上失眠,在月下寫出了一首詞,最後9個字,堪稱詞中經典
    也正是這種思考讓蘇東坡總是能夠在抑鬱的生活中思索著樂觀的態度,不知道是就發揮了作用還是詩意正好來了,蘇東坡下一首「述懷」的詞。尤其是最出彩的地方當屬最後九個字,讓人茅塞頓開,可以說是千年無人能夠超越的經典。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正如詩詞大會康震老師所言:"蘇軾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
  • 蘇軾半夜喝醉了酒,一個人跑到江邊靜坐,還寫下一首充滿哲理的詞
    黃州可以說是蘇軾悲痛的開始,在這裡他生活了好幾年,不過儘管生活中陷入了困境,但是他依舊從容地面對生活,還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優美名篇,其中最著名的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在這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這首詞生動有趣,同時又充滿了哲理。
  • 轉念,成就一東坡
    對於蘇軾,經歷了百日死亡的等待,像一頭待屠的豬,終於有一天,皇帝老子一轉念,殺了也沒多少肉,赦了他的死罪定了貶謫黃州,一隻養尊處優京城豕,即成體制外的黃州豚。  沒了俸祿也要養家餬口,名人畢竟是名人,有朋友自告奮勇找到官府,把一塊城東廢棄軍營的坡地撥給蘇軾,從此他做了一個俗態的轉身,在這塊坡地上種麥,自此世間有了蘇東坡,自此也有了人人愛吃的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系列酒。
  • 古來聖賢皆寂寞,蘇軾這首詞,道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孤獨
    說起蘇東坡啊,即蘇軾,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 蘇軾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滿後,被調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他自己說自己「平生功業,盡在黃州惠州儋州」。而東坡一生坎坷之中最為驚險的一次便是「烏臺詩案」。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蘇軾的文採不光在文採之上,字寫的也好,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並稱書法四大家。蘇軾先生還很懂得吃,真應了那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僅他一人就創建了有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等系列美食。「結果,蘇軾還是沒能逃過被政敵打壓的結局,最後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此條件下,沒有了玉盤珍羞,但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東坡肉還是很滿足的。蘇軾到了晚年的時候繼續被流放,就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沒辦法生還的時候,年事已高的蘇軾不僅安然無恙的從海上生還,還帶回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