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半夜喝醉了酒,一個人跑到江邊靜坐,還寫下一首充滿哲理的詞

2020-12-13 塵世曉書僮

蘇軾與李白是有幾分相似,兩個人都是嗜酒如命,而且才華橫溢,不過兩個人的命運卻又是大不相同,李白儘管沒有受到重用,但是他活得瀟灑,一輩子無非是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蘇軾不一樣,他顛沛流離,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最後在湖州知州的任上給宋神宗上了一封謝表《湖州謝上表》,可能是用詞有些過激,從而激怒了宋神宗,於是爆發了「烏臺詩案」,後來被貶到了黃州。

黃州可以說是蘇軾悲痛的開始,在這裡他生活了好幾年,不過儘管生活中陷入了困境,但是他依舊從容地面對生活,還寫下了無數經典的優美名篇,其中最著名的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在這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還是更偏愛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這首詞生動有趣,同時又充滿了哲理。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代: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寫這首詞時已經在黃州生活了三年,這個時候他早已化悲痛為力量,變得更加從容,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與眾不同。而這首《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詞情感細膩,不僅有著對於現實生活充滿深情的描寫,另外還有著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正是這樣的一種創作手法,使得這首詩有別於其它的作品,顯得更具有哲理性,也更加的深刻。

當時蘇軾正是在朋友家裡做客,由於貪杯多喝了幾杯,以至於喝醉了,等宴會散後回到家裡已經是半夜了,這個時候家中的僕童早已睡下了;他在外面敲了半天的門,但是僕童並沒有來給他開門,但是他並沒有再敲,而是一個人去到了江邊靜坐,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詞。

詞的上片先是寫了自己當時的處境,還有起因,夜裡在東坡喝酒,所以多喝了幾杯,這個時候回到家裡已經是三更半夜了。家中的僕童早已是鼾聲如雷,他在外面敲了許久的門,家中熟睡的僕童也沒有出來敲門。這個時候的蘇軾很有趣,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再去敲門,而轉身拄著拐杖去到了江邊聽水聲。從這幾句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蘇軾內心是很憂愁,但是他並沒有釋放出來,而是一個人去到了江邊靜坐。

詞的下片則是更加有趣,也寫得更為深刻,一個人在江邊,周圍沒有一個行人,此時他內心感慨萬千,想到了過往的歲月,還有當下的生活,一時之間當真是百感交集。夜裡又是有風,還有一些寒冷,這些都使得蘇軾深有感觸。所以在最後兩句中,他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又是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我正想從此不再過問任何的事情,只想要駕著小舟,從此泛舟湖上,在這江海裡寄託自己的一生。只有蘇軾這種心胸豁達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富含哲理的詩句。

蘇軾的詞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有趣,也很是有哲理,在這首經典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一詞中,他正是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當時的處境,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深刻的哲理;其實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只要能夠理解這首詞,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蘇軾喝醉酒睡不著覺,思考人生寫下一首詞,後兩句讓人豁然開朗!
    對於蘇軾這樣的人物來說,他在看盡世間權欲之爭後,曠達通透的他給出了屬於他自己的理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寫的一首《臨江仙》詞中的最後兩句。《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蘇東坡喝醉後回不了家了,乾脆到江邊閒逛,還寫下一首經典詞作!
    雖然蘇軾一生並沒有擔任什麼大官,反而經常被貶謫,但他詩詞中所表露的豪放曠達和灑脫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和「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的豪邁意氣,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超然,還有「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及時行樂思想,總之讀蘇軾的詩詞,總會給我們以啟迪。
  • 蘇軾晚上醉酒歸家,門童睡著不開門,他獨自到江邊,寫了一首詞
    此時的他雖被放逐但也是非常悠閒的,有很多的時間去寫詩喝酒,在黃州時,經常喝到半夜才作罷,一次歸家被門童關在門外,隨後寫下的《臨江仙》卻成了一首千古之作。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詩的上片寫出了當時的場景和他自己的現狀,半夜飲酒回家,卻被自家門童關在門外,聽見家童雷鳴般的打呼聲,睜開自己惺忪的眼睛,略感迷茫,多次敲門也並未見人來開門,不得以只能倚著拐杖聽江邊的水聲。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詞,告訴了世人許多大道理:餘生千萬不能將就
    宋詞裡的哲理很強,如果我們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的話,可能感受不到那份哲理,但是我們結合作者的創作意圖,還有時代背景,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字裡行間其實是充滿了哲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出人頭地」這個詞兒也就是這麼來的,就這樣,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從此,蘇軾的才氣逐漸開始名揚天下。接下來就是為官了,但是蘇軾的為官之路卻是充滿了坎坷,飽含辛酸。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落魄時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人生哲理,最後一句更是精華!
    中華數千年的歷史,鑄就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古詩詞曲作為文化沉澱的藝術形式讓我們中華民族非常自豪,在唐代宋朝和元代,這3種形式也相繼達到了極其興盛的狀況,談到我們古代一些文人,從宋朝中找尋的話,我們很容易將蘇軾這位賦有高尚審美情趣的詩人結合在一起,今天我們也是就蘇軾的一首詞來分析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根據《苕溪漁隱叢話》記載,蘇軾的另一好友仲殊和尚聽聞了這首詞後,也寫下一首《西江月》和之,「不向春風一笑,待何時」。根據仲殊的和詞來看,大通早年也是個混跡風月之人。想必蘇軾也是知道他的底細,所以才會如此嘲諷。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說起蘇軾我們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在宋朝歷史的文壇上,蘇軾的才學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有一個人,他是蘇軾的徒弟,秦觀。雖說對他的名字我們可能不感冒,但是他的詩詞我想應該都不陌生吧,不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作品。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而我們更熟悉的蘇詞,則開拓了豪放氣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軾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 蘇軾送別朋友的路上,寫下一首傷感的詞,通篇表現手法高超
    ,正是要與朋友分別,內心自然而然充滿了憂愁。那蘇軾這首詞正是寫於黃州,此時他剛被貶到黃州,生活陷入了困境,不過幸好還有朋友來探望讓他能夠感受到些許的幸福。畢竟一個人獨自在異地他鄉生活,要是沒有朋友的話,那是一件多麼無聊的事情。不過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我們現在已經不得而知,蘇軾也沒有寫出來,我們可以想像肯定是與蘇軾關係很好的一位朋友。
  • 蘇軾攜妓進寺惹僧人慍怒,幸好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這才沒被群毆
    但這大通禪師平時與蘇軾私交甚篤,以為他有喝醉了,很是無奈並沒有把他們趕出去!但這讓淨慈寺的大小僧徒都非常氣憤,無一不惡狠狠地盯著蘇軾,如果不是在寺廟中,估計就要來一場惡戰。而且這大通禪師也是真的生氣了,平時不動聲色,這次慍色都爬上臉,很不高興。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兩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公元1054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良緣,蘇軾特地寫下一首詞,為新婚作紀念。《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 這首詞可媲美蘇軾的《念奴嬌》,氣勢磅礴很有韻味,一定要讀一次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開篇第一句「大江東去」,便是讓人感受到那蘇軾獨特的才情,整首詞意境高遠,每一句都是經典,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有著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這首詞放在《全宋詞》裡,那也是可以排前五。而且這首詞還常年收錄在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詞。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所謂「詩酒聯姻,密不可分,杯盞之間,清濁濃淡,折射出的是人間百態,世事滄桑」。品著這些酒詩的醇香,想像著曲觴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但是也萬萬比不得下面的這位酒興詩人,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詞中酒神——蘇軾!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蘇軾在這裡寫了很多好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東坡醉酒後的作一首趣詞, 寫下了這首道盡中年男人辛酸。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豪放派的對決,蘇軾、辛棄疾各寫下一首《西江月》,比試高低!
    原因有二:一是蘇軾沒上過戰場,他做的豪放之詞大多是懷古之作,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辛棄疾是武將出身,二人所描繪的內容不可同日而語。二人都做過一首婉約風的《西江月》。所以今天就拿出這兩首《西江月》與讓大家分享,看看二者一些孰優孰劣。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