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擴張皆非良策,三隻松鼠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2020-12-13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東方亦落

三隻松鼠近來好像不那麼風光了。今年雙十一,各大品牌都在忙著出戰報,來顯示自己的銷量和實力。在零食領域也是如此,良品鋪子公布雙十一全渠道銷售額6.59億元,百草味表示全網銷售額為5.6億元。

相比之下,往年總是第一時間公布數據的三隻松鼠今年卻有點「反常」:只是對外表示 「拿下了多個渠道休閒食品類目的第一」,卻並未公布具體數據。要知道,2019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第一時間就公布了自己創造全渠道銷售額10.49億元的紀錄。

這種異常讓外界產生了諸多猜測,或許三隻松鼠今年的真實數據不那麼拿的出手,或許三隻松鼠想要撕下電商的標籤,擺脫對電商的依賴。結合三隻松鼠近年的一些舉動來看,對於「網紅產品、電商」這些與線上有關的元素,三隻松鼠確實不想擁有太多。

想要從線上轉型,奔向線下似乎是個明智的選擇。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線上遭遇困境,線下似乎也不那麼理想。而且三隻松鼠還有其他的野心:想打造一個大IP,想要全渠道布局,可是最後都沒激起太大的水花。所以三隻松鼠現階段的戰略很可能存在問題,需要做出調整,而這種調整不是僅靠擺脫與「線上」相關的標籤就能解決的。

一、成也電商敗也電商,三隻松鼠進退維谷

與良品鋪子、百草味、來伊份等零食品牌相比,三隻松鼠的網際網路屬性更為「純粹」。

在2012年淘寶更名為天貓商城之後的5個月,三隻松鼠就抓住了風口,成為初代淘品牌。當年雙十一,三隻松鼠一舉成為天貓堅果零食品類的銷售冠軍,當日銷售額達到766萬元。此後每一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都在電商平臺上佔盡風頭,將各種「第一」收入囊中。

7年之後,三隻松鼠成功登陸資本市場。2019年7月,三隻松鼠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接連十多個漲停讓同行羨慕。同年三隻松鼠實現營收101.73億元,成為休閒零食行業中首個營收突破百億的品牌。

這些成績大都源於線上。三隻松鼠最初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網際網路食品零售企業」,並且憑藉這樣的定位得到了不少紅利。但現在急於擺脫此定位,重要原因就是利潤下降:2019年,三隻松鼠淨利率降至2.5%,此前都保持在4%~5%的水平。而今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淨利率為3.58%,同比下降2.33%。

三隻松鼠曾憑藉線上渠道獲得了許多紅利,可近年來線上紅利正逐漸消失。而三隻松鼠在天貓、京東的銷售額依然佔其全部銷售額的80%以上,對於電商渠道太過依賴,是導致三隻松鼠營收下滑的重要原因。

隨著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運營成本和服務費增加,三隻松鼠營銷所產生的費用也直線攀升。2020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平臺服務費為3.98億元,同比增長51.3%,可營收卻只增長了16.4%。

與此同時,線上平臺的流量也逐步分散,多流量入口分走了主流電商渠道的流量。為應對此種情況,三隻松鼠也嘗試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型方式,以此擴大引流,然而這樣做也使得獲客成本劇增。

即使付出了高額的服務費和營銷費用,可線上能帶來多少流量紅利依然是不確定的。與其他同類品牌相比,三隻松鼠對線上過於依賴,導致其淨利率增長愈加乏力。曾經的優勢現在卻成為了一種負累,所以當初從線上起家的三隻松鼠,也想擺脫這種無力又無奈的局面。

於是線下似乎成了一條很好的出路。

在2019年之前,三隻松鼠所有的門店數量加起來還不夠60家,但從2019年開始,三隻松鼠的開店速度明顯加快,新開投食店58家,聯盟小店268家。2020年前三季度,三隻松鼠新開門店數量超過了2019年全年,截至今年9月30日,直營店較年初新增53家,聯盟小店新增372家。

可別看線下店擴張的速度快,營收增長卻沒那麼迅速。根據三隻松鼠的財報來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投食店實現營收3.1億元,佔營收總額的5.9%,聯盟小店實現營收1.57億元,佔總營收的2.99%。

對於線下店營收增長緩慢的現象,三隻松鼠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團隊太年輕」,所以門店管理存在問題,而且門店監督力度不夠,對於人員的培養也比較鬆散,員工通常都是「自我成長」。然而這種理由對於三隻松鼠這樣的大企業而言還是過於單一,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產生負面後果,不可能只是一個原因造成的。

從整體來看,三隻松鼠入局線下太晚,步子又太急。三隻松鼠最大的競爭對手良品鋪子,其線下門店已經超過2100家,而另一家休閒零食巨頭來伊份早在2018年門店數量就已經超過2500家。與它們相比,作為後進者的三隻松鼠顯然不佔什麼優勢。

從收入結構方面來看,良品鋪子線上線下收入相當均衡。2019年,良品鋪子線上收入佔比48.58%,線下佔比為51.42%,大體上是一半一半,相比之下三隻松鼠就顯得嚴重失衡了。

但是三隻松鼠不甘心就此「沉淪」,它還有很大的「野心」。只是在這種野心的驅使下,三隻松鼠的步子跨的太大太急,導致了更多問題的出現。

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三隻松鼠的步子邁太大了?

早在創業初期,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源就憑藉其擅長營銷的優勢,使得三隻松鼠扶搖直上風生水起。但是網紅品牌三隻松鼠看著友商在線下遍地開花,也非常眼紅,章燎源曾在2019年表示,2020年要開出1000家線下門店,並且要在未來5年開設10000家線下門店。

然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礙了其開店計劃。當然這也並不能作為三隻松鼠線下進展緩慢的全部理由,因為就已經開設的這些線下門店而言,三隻松鼠也並沒有太出彩。

原因之一就是線下門店的管理費用太高。僅2020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線下門店的管理費用就超過1.16億元,同比增加63.91%。其中職工薪酬高達0.62億元,同比增加近60%。此外,線下投食店和加盟店要承擔高昂的門店租金和人工費用。並且為了不和線上價格衝突,加盟店只能隨著線上產品的價格去定價,所以對於價格就沒什麼控制力,盈利自然也就更難。

不過對於為什麼開設線下店,三隻松鼠有自己的見解。不僅是因為要擺脫線上標籤,還想解決線下體驗問題,並且實現跨界融合,給用戶帶去多元化的體驗。另外,三隻松鼠還想要增強用戶對品牌的感知,製造出一種良好的氛圍,從而促進線上的銷售,說白了就是提供一個品牌和用戶互動的環境。

為此,三隻松鼠還提出了「2.5次元」,說白了就是基於IP的商業化,像Line和迪士尼那樣,先營造氛圍,再賣產品。

例如Line在中國市場雖然沒有主營業務,但它運營起了一個強大的IP,所以雖然沒有多少人用過Line,但它的店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東西賣的不便宜,可購買的人很多。

再如迪士尼,也是IP商業化的代表。迪士尼動畫片《冰雪奇緣》中Elsa的裙子一年就能賣出300萬條,更不用說日進鬥金的迪士尼樂園了。這是因為迪士尼品牌強勢,對研發、渠道等各方面都能牢牢掌控,更重要的是迪士尼知道在線下店中怎樣合理地展現其IP,從而有效提升消費者的品牌感知度。

三隻松鼠也希望能夠像它們一樣。為此,三隻松鼠構建起結合了松鼠形象和森林元素、以「電商+投食店」為主的松鼠小鎮,形成吃、喝、玩、樂、買、住的消費閉環;投資製作《三隻松鼠》動漫、影視劇、視頻網站貼片廣告等,在2016年的「雙十一」晚會上,三隻松鼠還試水推出了《好吃歌》,被稱作「洗腦神曲」。

在三隻松鼠的線下店,有三分之一的區域成為了被用來為消費者提供「水+輕食」的餐飲區,旁邊放置了大樹、木屋等充滿森林氣息的元素,管道裡裝滿堅果,消費者只要打開閥門就能用紙杯接住。而且員工統一著裝,腰部也掛著玩具和試吃包,並且每周店裡還有音樂會、Cosplay舞蹈會等面向線下消費者的一系列活動。

儘管三隻松鼠做了如此多的努力,卻還是沒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其原因也許就是努力的「範圍」太廣:想要轉型線下卻又不想丟失線上,線下店過於注重開張速度而忽略了一系列配套和跟進,想學迪士尼做大IP可實力還不夠。這些缺陷反而讓三隻松鼠的種種努力淪為了「盲目擴張」,所以三隻松鼠需要抓住一個重點,而不是什麼都想要。

三、眉毛鬍子一把抓?三隻松鼠需找到戰略重心

三隻松鼠什麼都想做好,後果就是什麼都做不好。

作為零食品牌,不管怎麼營銷,從哪種渠道賣貨,最基本的都是要保證產品質量。可三隻松鼠卻頻頻曝出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2020年10月,《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中顯示,三隻松鼠薯片中丙烯醯含量超過2000μg/kg,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對此,三隻松鼠回應稱中國食品安全標準和其他相關標準未對丙烯醯胺含量做出規定,媒體報導「失實」。

然而這不是三隻松鼠第一次被曝出相關問題:2019年年底,有消費者稱在京東三隻松鼠旗艦店購買的「足跡麵包」中吃出了蒼蠅;2020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總局關於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天貓超市上的「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黴菌檢出值為70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25CFU/g)高出1.8倍。

如果說出現一次問題是「失實」,那麼頻頻出現問題再這樣回應就顯得蒼白了許多。三隻松鼠的食品生產主要採用的是代工模式,因此三隻松鼠自身很難對產品的生產環節進行把關,這恐怕也是其產品頻頻出現安全問題的主因。如果不及時轉變這種代工模式,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恐怕也很難得到解決。

可從三隻松鼠近來的種種表現來看,仍然把營銷、轉型、打造IP作為戰略重心,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三隻松鼠才忽略了最為重要的質量問題。其實這些都只是輔助手段,能夠真正長久吸引消費者的只有產品質量。

作為最早一批從網際網路起家的休閒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似乎走到了一個「節點」:線上增長乏力,線下轉型不理想,但三隻松鼠又想要「眉毛鬍子一把抓」。然而這對三隻松鼠而言顯然不是正確的道路,當前的三隻松鼠應該找到正確的戰略重心,找準一個方向發展,然後再慢慢解決其他問題,這樣才可能擺脫目前的窘境。

相關焦點

  • 迷路的三隻松鼠
    線上「賠錢賺吆喝」三隻松鼠在淘寶、京東安家多年,一直都是電商品牌中的弄潮兒,雙十一等榜單的座上客。松鼠能有如今的規模,離不開團隊對營銷的敏銳。固然松鼠的營收規模在前三季度比良品鋪子足足多出17億,從市場中淨賺的利潤卻平分秋色,均為2.64億。掙得多,花得更多,本想靠營銷繼續打造品牌影響力的松鼠,做的是「賠本生意」。線下擴張遇阻對於零食行業來說,線下才是不可撼動的主戰場。
  • 三隻松鼠的「成長煩惱」:下線擴張難止業績頹勢,擊破流量天花板仍...
    即便疫情當前,去年上市的「網際網路零食第一股」三隻松鼠仍未放慢在線下市場擴張的步伐,以加盟模式為主的松鼠小店正在全國各大城市快速鋪開。 線下店鋪加速擴張,最多一天開店68家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雙節假期,又一家三隻松鼠(300783.SZ)線下店在位於濟南鬧市區的CCPARK創意港開業,這已是今夏以來,三隻松鼠在山東省會開設的第8家線下店。
  • 三隻松鼠:很拼,卻賺不到錢
    幾乎所有的小松鼠都能講出老爹創業的故事,剛入職的小松鼠必須學習「老爹精神」,這是三隻松鼠內部總結出的一些章燎原的「哲學」,其中不乏阿里的影子。「每個小松鼠都知道,老爹崇拜馬雲。」在三隻松鼠內部,員工的花名以「鼠+暱稱」構成。和阿里很像,三隻松鼠也採用了司令+政委模式。
  • 三隻松鼠失寵
    進一步講,三隻松鼠正在想方設法擺脫對電商的依賴。這正是三隻松鼠目前所面臨的困境:過度依賴電商平臺。雖然銷售額在不斷創新高,但是,電商紅利退潮,流量成本越來越大,獲客難度越來越大,利潤不增反減。被困住的三隻松鼠,正在設法轉型求變,可大股東們似乎等不及了,一波大比例減持先來了。
  • 三隻松鼠砍一半SKU:還是堅果好
    來源:北京商報在推新品牌半年後,三隻松鼠又開始「瘦身」。10月19日,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隻松鼠今年底將砍掉300個SKU,這也是三隻松鼠首次將SKU縮減一半。創立八年,三隻松鼠依靠收割線上流量紅利迅速崛起,然而瘋狂擴張之後,三隻松鼠終於還是回歸了「堅果+果乾」的起點。
  • 三隻松鼠:營收百億,可利潤都去了哪兒?
    可以看到,雖然業務擴張勢頭喜人,可是公司卻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甚至去年雙十一破行業紀錄的狂攬10億,整個Q4卻倒賠5700萬。作為一家百億級的零食企業,三隻松鼠為何就是不賺錢?一、三隻松鼠在疫情期間表現如何?
  • 三隻松鼠年底砍一半SKU,回歸「堅果+果乾」核心
    三隻松鼠還計劃從「全品類品牌」轉型為「堅果果乾+精選零食」品牌,回歸「堅果+果乾」核心。不過, 「減肥」後的三隻松鼠還能肉搏休閒零食市場嗎?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三隻松鼠共擁有420家供應商,較2016年增加120家,主要來自新品類的拓展。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三隻松鼠」關鍵詞,顯示的相關投訴量為655條,其中已回復649條,已完成535條,中間不乏食品變質、在食品中吃出異物等產品質量相關的問題。事實上,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也意識到了上述問題。
  • 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公司股票一直下跌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公司股票在食品類今年是暴跌了」……在某投資者交流網站上,股價下跌已經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7個月的時間,市值減半,三隻松鼠身上發生了什麼?未來,三隻松鼠還能再起跳嗎?7個月市值跌去一半去年5月時,三隻松鼠創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應該志得意滿。
  • 低利潤擴張 三隻松鼠的雙刃劍
    並且,2020年,三隻松鼠加大在線下布局、直播和跨品類低利潤布局,雖然增加了收入來源,但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於業績變化,三隻松鼠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三隻松鼠抓住食品電商新增長、方便素食新需求等機遇,實施多品牌、全渠道戰略,實現逆勢增收。與此同時,獲客成本、銷售成本增加以及線下客流減少、門店拓展計劃延期等對淨利產生一定影響。
  • 淨利潤增速降至-21.43%,三隻松鼠該如何驅動增長?
    三隻松鼠以堅果起家,在2019年時已經成功地從一個堅果品牌過渡到一個全品類零食品牌,但擴張全品類給三隻松鼠帶來的卻是利潤縮水的隱憂,另一方面,品類的擴張意味著與更多的產品企業以及工廠合作,管理稍有不慎,不僅銜接效率低下,質量也容易產生非常規波動。
  • 當線上瓶頸遇到線下擴張,三隻松鼠酣戰良品鋪子居然打個平手
    定位為網際網路食品零售企業的三隻松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益於電商時代的流量紅利。然而隨著電商平臺紅利的逐漸消失,三隻松鼠的利潤空間被極大地侵蝕,毛利率水平低於同行,於是便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在線上平臺,三隻松鼠需要支付三類費用:推廣費、平臺服務費,以及物流成本。
  • 章燎原「斷臂明志」,三隻松鼠「以退為進」
    三隻松鼠遭遇過不少bug,從創立初年用9天9夜發完9萬個包裹保住店鋪開始,不斷有從內部、外部湧現的問題,時時刻刻考驗章燎原的商業判斷。如果說剛剛創業時的章燎原還是江湖新手郭靖,吃虧碰壁都是自己買單,現在他已經是統領千軍萬馬的「郭大俠」,每一個決定都關乎企業數千人的歸屬。好在,他有一支很棒的團隊,輔助他不斷撥亂反正。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2020年的「雙11」對於有著「國民零食第一股」之稱的三隻松鼠而言,意義非凡。
  • 三隻松鼠「一瀉千裡」,競爭對手扶搖直上|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洽洽|...
    2019年7月31日,三隻松鼠(SZ:300783)登陸深交所,頭頂「國民零食第一股",上市後喜迎十多個漲停板;幾個月後的雙十一,這家公司更是以一天突破十億的銷售額讓資本市場相信,「網際網路零食"一定是個未來可期的故事。作為一家平臺型企業,三隻松鼠以「輕資產」實現快速擴張。
  • 三隻松鼠一季度淨利下降24.58% 年內開1000家松鼠小店能實現嗎
    三隻松鼠一直以來都是以售賣休閒零食為主,2018年起,三隻松鼠的淨利潤表現並不「優秀」。2018年,三隻松鼠實現的淨利潤為3.04億元,同比僅增0.61%;實現扣非淨利潤為2.56億元,同比下降7.96%,為近4年來首次下降。自2018年開始,三隻松鼠已經不滿足於「賣零食」,開始增加「賣狗糧」業務,賣狗糧是添亂還是添利?
  • 三隻松鼠VS良品鋪子
    財務報表一年容易造假,多幾年造假就沒那麼容易了,兩個同行業的企業,用連續幾年的財務數據拿來做對比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實力強弱了……應粉絲的要求,看下兩個食品行業的財務報表情況分別是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公司是行業領先的以休閒食品為核心的品牌電商,產品組合覆蓋堅果、乾果、果乾、
  • 線上收入佔90%的休閒食品龍頭三隻松鼠要如何應對電商下沉期?
    三隻松鼠從成立開始,就以不俗的業績增長在休閒食品行業中脫穎而出,且至今仍保持著營業收入的高增速。三隻松鼠迅速佔領市場實現營收高增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第一,營銷方向把握精準。三隻松鼠2015-2019的期間費用分別為5.36億、10.2億、11.8億、15.7億、24.6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0.26、0.23、0.21、0.22、0.24,三隻松鼠的期間費用越來越高,且2017-2019年間期間費用率也越來越高,這與淨利潤下滑的時間一致。所以說三隻松鼠存在費用管控能力低下的問題。
  • 三隻松鼠:銷售冠軍背後的危機
    但是,11月3日有媒體報導,先前零食檢測出疑似致癌物新聞,外加三隻松鼠線下發展力不從心,代工生產質量問題頻發,只增收不增利等等問題。①這一切,就如同沉重的大山,始終壓在三隻松鼠身上。01發展模式的困境三隻松鼠發展模式暴露的問題,一直沒能解決。
  • 「綠色食品」致癌「烏龍」風波,三隻松鼠何以擺脫夾擊?
    過度依賴電商平臺正是三隻松鼠目前所面臨的困境,雖然銷售額在不斷創新高,但是隨著電商紅利退潮,流量成本越來越大,獲客難度越來越大,利潤不增反減。三隻松鼠的創始人章燎原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提出了「萬家計劃」,要在線下開店擴張,增加品牌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