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網際網路造車熱升溫,滴滴比亞迪能擦出什麼火花?

2020-12-23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禾顏閱車]  【導語:放眼全球,汽車行業都是僅次於房地產行業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電動車時代的到來,幾乎所有人都按奈不住造車的衝動。但是對於一款汽車來說,除了內燃機之外,其他從設計到銷售整個體系流程也是非常複雜。作為一個外來者,要在段時間內掌握這些門道,無論投入多少資源,都會困難重重,即使如今風光無限的特斯拉,當年也曾數次遊走在破產的邊緣。今年,隨著滴滴官宣比亞迪代工之後,華為、阿里、百度甚至小米都以不同的方式開始新一輪進軍汽車行業的舉措。】

撰文|張大川、編輯|禾 子

相比於蔚來、小鵬、理想、威馬這些新勢力造車企業幾乎完全從零開始,這一輪巨頭們的造車之路步伐穩了不少。華為雖然官宣不進入整車製造領域,但是和長安的合作同樣非常深入,與自己造車其實無異。華為之外,滴滴找來比亞迪代工,生產專屬的網約車滴滴D1;阿里參股上汽智己汽車,參與上汽旗下最為高端的電動車品牌項目;至於百度也傳出和吉利、一汽、廣汽進行溝通,謀劃造車事宜;而被小米否認的尋找比亞迪代工,相信也不是完全空穴不來風。在這些合作中,擁有更為雄厚資本的網際網路企業,無一不是尋找傳統主機廠合作,利用傳統主機廠在整車工程方面的能力,直接借用它們的研發、製造、供應鏈以及質量控制方面的能力。

造車更需慎重和理性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整車製造並不是它們的專長。像理想、特斯拉所發生的幾次召回,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造車經驗不足帶來的必然結果。而造車前期投入的巨大,動輒上百億元,即使對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同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其實只要掌握了四化中的核心技術,那整車廠無非只是一個代工的企業而已,網際網路巨頭依然可以牢牢把握整個產業鏈的主導權,這樣也就沒有必要在自己不熟悉的汽車設計和製造領域從頭學起。畢竟對於傳統主機廠來說,其強項在於整車集成。包括大眾、通用等國際汽車巨頭雖然在無人駕駛、整車電氣架構方面招聘大量的人才,投入巨資,但其在這些核心技術方面仍然趕不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這不光光是人才和技術積累的問題,同樣也有企業治理架構和企業文化的因素。

滴滴首開網際網路科技巨頭代工之先河

當前成行的合作方案只有滴滴和比亞迪的合作。11月16日,滴滴發布了專門為共享出行場景設計的車型D1。該款車型由比亞迪負責設計,是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這款車型的亮相,讓汽車業內人士將目光重新投向了這個許久沒有新聞的網約車市場。滴滴D1產品力均衡之外,通過大量的用戶調研,滴滴更是將這款車做成了一款徹頭徹尾為用戶考慮的車型,而這些是那些成天叫嚷著布局新四化的傳統主機廠不具備的。

從組建「洪流聯盟」開始,我們終於看到了滴滴第一款車型的落地。作為全球第一款也是滴滴深度參與的第一款網約車,滴滴D1沒有讓我們失望。在有限的成本和較高使用強度的限制下,滴滴D1可謂做到了極致。滴滴最聰明的做法在於,其並沒有選擇自己造車。面對國內過剩的汽車產能以及質量品質上完全可靠的國產汽車,滴滴甚至都不需要像新勢力一樣選擇二線自主品牌代工,比亞迪這樣從市值上看堪稱巨頭的車企都願意主動為其代工生產。滴滴牽手比亞迪,使得告別高速增長的國內汽車市場又多了一份新的變數。

為什麼會是比亞迪?

其實通過總結D1那麼多的優點,唯一有一樣滴滴做不了的就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滴滴沒有選擇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而是選擇安全係數更高的刀片電池,本身也是順應了移動出行場景對於安全性能更高的訴求。電池之外,比亞迪擁有製造一臺新能源車所具備的所有條件,將電池和整車集成在一起,對於滴滴來說,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而放眼其他國內車企,其實還真沒有比比亞迪更加適合滴滴的。

再從比亞迪本身來看,雖然如今比亞迪市值一路高漲,但也難改其在國內整車製造領域的尷尬。在燃油車市場,比亞迪基本處於全面放棄的狀態,曾經也引起過一定關注的像宋MAX這樣的MPV或者其他SUV如今也都已經銷聲匿跡。在新能源市場,比亞迪雖然集團作戰的優勢依然非常大,但無論是特斯拉、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一眾的新勢力造車品牌,都讓新能源市場不再是比亞迪一家獨大的局面。

能夠和滴滴合作,可以大量消化自己富裕的產能,進一步夯實自己的基礎。同時,移動出行領域的市場蛋糕非常大,而運營好這個市場,靠主機廠自身的能力來說明顯不夠。唯有滴滴這樣具有高度網際網路思維的公司才有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因此與其自己投入大量資源去移動出行,還不如和滴滴進行合作,成為滴滴的整車提供商。滴滴百萬級的規模,對於比亞迪來說怎麼都是一個不容錯失的訂單。

傳統主機廠不得不正視的現實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網際網路公司對於客戶運維的思維,是傳統主機廠所沒有辦法比擬的。再以滴滴和比亞迪的合作為例。D1為司機、客戶所考慮的很多細節的點,雖然很瑣碎,但卻很實用,將每一個這樣的點滴匯聚在一起,最後就會形成主機廠難以逾越的鴻溝。加上滴滴善於進行營銷推廣,在初期完全可以通過發放一些優惠券鼓勵乘客去嘗試D1這樣的新物種,一旦消費者真正認識到這款車的優勢並養成了消費習慣之後,那自然而然會吸引更多的乘客主動選擇這款車型作為移動出行工具,進而促使更多駕駛員購買這款車型,形成良性循環。

幾乎每一家傳統主機廠也在積極布局移動出行,吉利的曹操、上汽的享道等等,但傳統主機廠更多的只是將移動出行作為自己的一個銷售渠道,它們並沒有真正從客戶打車的場景來思考問題,從幫客戶解決痛點的角度來設計自己的車型。我們看到的主機廠的網約車,還是傳統車型稍加改裝,甚至撤去了很多配置。從主機廠角度看,網約車無疑會拉低自己的品牌定位,如果不在配置上有所取捨,勢必會造成原本車型銷售的下滑;而重新開發一款網約車車型,以目前自己的移動出行業務規模來看,無論如何是沒有辦法做到盈利的。

至於在智能網聯環節,相比於百度、阿里、華為,傳統主機廠在整合技術,尤其是像晶片、雷射雷達這樣的核心零部件技術以及軟體相關技術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通用、大眾都在相關領域投入數以百億計的美元,依然沒有辦法實現相關技術的完全商業化落地,就足見汽車新四化技術之爭是一場馬拉松。對於一家主機廠來說,這樣的投入如果延續十年,是其無法承受的。

點評

在經歷了初期國內新勢力造車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之後,最近出現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和自主品牌深度合作的現象。這種合作更為理性,且基礎更為牢固。雙方優勢互補,各自取長補短。只要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能夠和主機廠理順相互之間的關係,力往一處使,未來在全球市場範圍內和大眾、通用這樣的巨頭一較高下並非沒有可能。只不過到時候,已經很難用上汽、一汽這樣的名號來定義這些車企的品牌,但那也已經是後話了。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車友號 禾顏閱車)

相關焦點

  • 新一輪網際網路造車熱升溫,滴滴比亞迪能擦出什麼火花?_易車網
    隨著電動車時代的到來,幾乎所有人都按奈不住造車的衝動。但是對於一款汽車來說,除了內燃機之外,其他從設計到銷售整個體系流程也是非常複雜。作為一個外來者,要在段時間內掌握這些門道,無論投入多少資源,都會困難重重,即使如今風光無限的特斯拉,當年也曾數次遊走在破產的邊緣。今年,隨著滴滴官宣比亞迪代工之後,華為、阿里、百度甚至小米都以不同的方式開始新一輪進軍汽車行業的舉措。】
  • 造車新勢力股價飛上天滴滴也「硬」了
    文 | 一言圖 / The Lazy Artist Gallery-pexels2020年,三大造車新勢力一飛沖天,蔚來今年股價最高上漲13倍,其市值也從年初的百億上下漲至最高超過而就在去年新勢力們還處於垂死邊緣,資本避之唯恐不及,今年則高攀不起了,新能源汽車儼然成了風口。就在此時,11月16日,滴滴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來了,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預計到2025年將推出D3,屆時將普及100萬輛。
  • 比亞迪DiLink 攜手華為錢包組成最佳科技CP,擦出智駕新體驗火花
    導讀:比亞迪DiLink 攜手華為錢包組成最佳科技CP,擦出智駕新體驗火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滴滴造車「評測D1性能分鐘」雙贏局面,滴滴旗下D1市場價值如何
    除了創新性的租用運營模式,無論是堪比奔馳E的後排乘坐空間體驗,還是定製化的智能方向盤,抑或者是遠程的車路協同體系,乃至貼心安全的側滑門、專屬提示燈,都讓人耳目一新,感慨滴滴聯手比亞迪為中國移動出行產業即將帶來的諸多新可能。造車只是表象 核心還是優化出行服務有很多朋友問我,怎麼看待滴滴造車?
  • 滴滴和比亞迪聯手造車了!造型呆萌、單側側滑門,後排能唱卡拉OK
    在11月17日滴滴開放日的活動上,滴滴就為大家帶來了旗下首款與比亞迪深度定製的車型:比亞迪D1。這款車可以說是確實亮點十足,不過目前僅支持滴滴平臺註冊的網約車司機進行租賃,在見到真車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一睹為快。
  • 滴滴D1橫空出世,為什麼牽手比亞迪而非理想汽車?
    D1為共享出行而生,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打造,實現優勢互補,前者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滴滴平臺上有5.5億乘客、上千萬司機需求和百億次出行數據,後者則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翹楚,擁有豐富的造車技術和經驗,雙方強強聯合,打造出D1這一共享出行新物種。明眼人都看得出,橫空出世的D1是著眼於共享化。
  • 造車,哪裡有什麼後浪?
    這樣的判斷或許略感性了些,但相對於「舊勢力」,造車新勢力的優勢確實在於其夠「新」。撇開能源本身不談——都知道油電混動汽車在網際網路還沒有舶來到中國之前就已經開上了美歐的街巷,為何沒能被當時的年輕人所接受呢?全球低廉的石油價格、寬鬆的排放管控標準……你也許能找出一大堆的合理因素,但究其根本,還是彼時網際網路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前夜。
  • 滴滴造了一輛車?蘋果綠格外高調
    近年來,汽車行業興起了「新四化」的變革風潮,所謂「新四化」指的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其中,共享化指的是購買服務替代購買工具,即每個人不必擁有一輛車,就可以擁有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11月16日,滴滴正式發布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便是專門為共享出行而生。
  • 蔚來成為國內網際網路造車第一股?還得從賈布斯(賈躍亭)說起……
    賈布斯大手一揮,制定了宏偉的戰略目標:打造一套完整的汽車網際網路生態系統,顛覆並重新定義傳統汽車行業。此言一出,語驚四座。於是,賈布斯開始了坎坷的造車之路。為了造車夢,賈布斯一年開了20多場發布會,樂視股價也一飛沖天。一夜之間,驚天巨變。造車夢破碎,賈布斯逃往美國,繼續搖旗吶喊講故事。
  • 百度造車,會再次重蹈網際網路失敗的覆轍嗎?
    1月11日,官宣造車的百度,將自己重新拉回了聚光燈之下。 近年來,因為錯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只能依靠搜索吃老本的百度,市值一直徘徊在低位,跌出BAT三巨頭,成為被大家詬病的,一家正在消逝的巨頭網際網路公司。 但就在百度宣布其「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
  • 蘋果開啟造車計劃,能有多大勝算?
    蘋果開啟造車計劃,能有多大勝算?此外,11月16日,滴滴發布其與比亞迪共同研發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一切設計為網約車場景服務。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合推出「智己汽車」,首輪融資達百億規模。 此時入場造車,科技公司們打的什麼算盤? 蘋果涉車,由來已久 對於蘋果造車,中國臺灣《經濟日報》還披露了更多細節。
  • 比亞迪:率先拿下滴滴首款定製網約車 沾了核心部件的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儘管滴滴把價格壓得很低,比亞迪還是能做下來並且「有利可圖」。比亞迪、滴滴聯名網約車D1近日亮相,主要針對B端用戶,未來會投放到汽車租賃平臺和網約車市場,12月開始陸續在長沙、北京、深圳等城市試點上線。這是滴滴首款定製網約車。
  • 滴滴、比亞迪聯合推出D1,重塑網約車市場?市場的又一攪局者?
    除此之外,為了緩解司機長時間駕駛的疲勞感,比亞迪也在D1上增加了諸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如自適應巡航,自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等輔助功能。的確,這些配置原本對於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網約車並不必要,但比亞迪還是這麼做了,體現了對司機的人文關懷。
  • 幕後走向臺前: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巨頭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終極答案
    · 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滴滴則和比亞迪合作推出了定製網約車D1。新能源汽車賽道 巨頭資本早已入局眾所周知,今年的造車新勢力非常火,特斯拉成為了宇宙第一車企,蔚來市值超過寶馬緊追比亞迪、戴姆勒,截止目前,年內漲幅已達1062%;理想、小鵬相繼赴美上市並獲得了資本追捧,截止目前,股價漲幅分別176%、209%;而威馬汽車也完成了百億D輪融資將登陸科創板。
  • 從幕後走向臺前: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巨頭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終極答案
    事實上,在此之前,有關網際網路巨頭造車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鮮事: · 長安汽車攜手寧德時代和華為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 阿里和上汽集團合資推出"智己汽車"; · 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滴滴則和比亞迪合作推出了定製網約車D1。
  • 解讀|滴滴D1到底是款什麼樣的車?
    滴滴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打車不再只有出租,許多車主也多了一份可觀的收入。不想當裁縫的廚師不是好司機。享受著滴滴出行便捷的同時,前不久,滴滴聯手比亞迪帶來了更大的驚喜——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滴滴D1。滴滴要造車了?
  • 百度造車:再相信我一次?
    最近,滴滴出行發布了與比亞迪合作生產的電動汽車D1;蘋果公司也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電動車Apple Car;阿里與浦東新區共同投資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也準備在1月13日正式亮相…… 相比於同一個陣營的對手,百度造車更高調,做得也更重,其公告上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而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 比亞迪滴滴定製車D1租賃價格曝光:一月租金最低4299元
    比亞迪滴滴定製車D1租賃價格曝光:一月租金最低4299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21日消息:日前滴滴發布了為網約車而生的定製車型「D1」,該車是由滴滴和比亞迪聯合打造
  • 百度股價大漲背後:要講下場「造車」新故事?
    關於下場造車這件事,李彥宏曾表態百度不會自己造車,不會自己去開生產線、設計發動機、研究流體力學或是工業設計,而是只做最擅長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並且開放出來,和所有對無人車有興趣、有想法、有能力的企業一起來做。
  • 滴滴會踩中網際網路反壟斷紅線嗎?
    滴滴毫無疑問是國內網約車出行領域的王者,滴滴帶來的出行便利有目共睹。滴滴推出的雄心勃勃的「0188計劃」,或將打造一個以車位中心的創新性優勢平臺。滴滴不一定有「壟斷原罪」,但有觸碰反壟斷紅線的風險在網約車領域,滴滴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了。在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領域,三巨頭中相對弱勢的百度也有布局,但不是百度主業。無疑,滴滴擁有壟斷地位。但是因為網際網路普遍存在的「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市場份額幾乎註定要想頭部聚集,滴滴壟斷不一定就有錯,不一定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