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詐騙「代購」騙子多,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上不都是朋友

2020-12-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鑽了社交平臺代購先付款後發貨的空子,假「代購」周某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實施網絡奢侈品代購詐騙7起,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目前這類新型詐騙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此案的7名被害人也同樣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代購。

犯罪分子將自己包裝成電商賣家或留學生,在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發布高檔奢侈品代購信息,騙取被害人信任後,詐騙錢財。

法官提醒,網絡代購需謹慎。

案例

代購當幌子 詐騙才是真

小張是被害人之一,他是在一個代購微信群裡認識被告人周某的。「我平時也是做代購的,周某於2017年11月在一個代購群裡加我,說想買我手裡的一塊手錶。我通過微信給他發了一些圖,後來價格沒談攏,就沒有成交。」

不過小張還是挺信任周某的。「我們聊了一段時間,我在好多代購群裡都看到了他,覺得他還比較可靠。」就這樣,小張上鉤了。

「後來有人說周某有一塊勞力士的『綠水鬼』,價格是6.93萬元,我覺得價格不錯,和周某約定一周內發貨。我按照代購的普遍習慣,先交定金,並將剩餘的錢匯到了他指定的帳戶。」然而小張沒有想到,後來雖然他多次催促,對方卻一直說貨沒有到。其間,周某甚至還給被害人發過偽造的發貨單。更令小張意想不到的是:「後來周某承認騙了我之後,還想讓我跟他一起騙別人來還我的錢!我沒有答應。」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周某正是用這種方式以代購名義向被害人「出售」奢侈品手錶、皮包等,騙取7名被害人共計78萬餘元。

「我沒有詐騙,我收到的錢都打給我的上家單某了。單某拿貨,我加價賣,他要求收到的貨款,我都轉給他,等客人收貨確認沒問題,我再分成。」在庭審過程中,35歲的周某辯稱自己並未實施詐騙行為。然而,從始至終,周某都沒有向公安機關或法院提供上家單某的任何聯繫方式或者身份信息,無法確定其所謂的「上家」是否真實存在。

此外,在多名被害人陸續向他索要退款後,周某還將所有被害人添加到一個微信群。在微信群裡,周某自述將代購款用於賭博,全部輸光了,無法償還,並自稱會主動投案接受處罰。不過在法庭上,周某卻對此予以否認。

石景山區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周某曾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後5年內再犯,繫纍犯,應依法從重處罰。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周某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3萬元。

現象

「陌生人」社交 安全有漏洞

時下,網絡代購在各類社交平臺上蓬勃興起,成為許多消費者喜愛的購物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臺代購先付款後發貨的特點,實施詐騙。

他們將帳號包裝成電商賣家或旅居國外的留學生,在交友軟體或是社交平臺上發布虛假商品特別是高檔奢侈品的信息,然後添加陌生人建立社交網絡,在日常聊天中發布一些貨源圖片、交易成功等信息,在獲取被害人的信任後,實施詐騙。一旦錢財騙到手,就馬上刪除被害人聯繫方式。

記者從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近3年來,該院共審結因網絡社交軟體交友而引發的犯罪案件15件,其中絕大多數是詐騙案。其中周某獲刑13年,是判刑最重的。

石景山法院副院長詹文杰介紹,這類新型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該院審結的網絡社交犯罪中,犯罪主體的年齡集中分布於20至35歲之間。社交軟體近年來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部分平臺智能化程度較高,年輕群體使用平臺比較多,導致利用平臺實施犯罪的情況多發。

由於社交網絡平臺的準入門檻較低,犯罪分子只要通過手機或電腦下載社交軟體即可實施詐騙等行為,還可以同時聯繫詐騙多個被害人。囿於當前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工作方式,許多人的現實社交圈較小,「陌生人」社交應運而生,這也帶來了安全隱患。「陌生人交友」為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犯罪分子能夠更隱蔽地利用安全漏洞,在社交網絡中通過形象包裝、信息誤導等獲得社交對象的信任,從而在平臺上搭建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獲得自己所需的各類信息並實施詐騙。

建議

謹慎選代購 保護好隱私

石景山區法院的牟芳菲法官提醒大家,選擇購買網絡代購商品時需謹慎,儘量選擇正規的購物平臺進行交易。需要選擇社交平臺代購時,注意對商品進行謹慎甄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商品通常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切忌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導致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尋找代購時,儘量選擇具有經營資質的個體戶經營者,同時注意留存購買商品的聊天記錄、轉帳記錄、郵遞信息以及商品售出方的社交帳號資料等與交易相關的證據材料,從而在不幸落入詐騙陷阱時,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要注意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儘量避免在社交軟體中公布個人信息、個人隱私,若須公開,應謹慎閱讀條款,謹慎決定是否公開。對於陌生人添加好友的,要謹慎審查,勿隨意添加;不向陌生人發送涉及個人隱私的圖片、文字或視頻。要選擇正規的社交平臺,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如果在網絡社交中發現他人有異常情況或者違法犯罪跡象時,可以通報當地警方,或者通過軟體內部的投訴反饋渠道進行舉報。

另外,法院還建議依法加強信息網絡的監管。社交軟體運營商應設專門機構受理舉報,同時過濾社交軟體內非法信息,也應當對軟體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監管,以便及時發現並追究第三方支付平臺為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資金結算等情況。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林靖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網絡詐騙趨勢報告:直播間詐騙金額驚人 花樣繁多
    哪類詐騙是2019年的網絡詐騙之王?為什麼說騙子越來越懂你了?網絡詐騙有哪些新趨勢新威脅?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近日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總結出2019年網絡詐騙六大變種、十大話術和五大防範錦囊。
  • 網絡交友投資遭遇詐騙,西藏5人被騙116萬元!
    案例2:2020年4月27日,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發生一起網絡交友誘導賭博詐騙案件,受害人被騙18.51萬元。受害人索某報案稱:2020年1至5月期間,被害人索某通過名為"欣佰騰集團"APP理財平臺進行投資理財,共投資2.5萬元,2020年5月2日該APP客服以被害人帳戶異常為由,從被害人手中騙取11萬元帳戶解鎖費用,共計被詐騙13.5萬元。案例4:2020年5月6日,日喀則發生一起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詐騙案件,受害人被騙11.1萬元。
  • 淨網2020 網絡交友詐騙,這些「套路」你認識幾個?
    有人說,所有騙術中最可惡的就是「網絡交友」類詐騙不但騙錢,還騙感情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網絡交友詐騙進化史幫助大家提高警惕識清騙子的伎倆視頻中了解到在很短的幾天交友時間內這名男子就被騙了500元錢隨著被拉黑,男子的幻想也隨之破滅下面小編給大傢伙介紹幾個「網絡交友詐騙」常見套路初級版套路冒充「高富帥」「白富美」在以往常見的徵婚交友類詐騙中,嫌疑人往往通過網絡交友(如微信、QQ等)、相親網站,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在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
  • 淨網2020「防範網絡詐騙」——交友軟體上收穫的「靈魂騙子」
    跟隨靈魂找到你騙完感情再騙錢真實案例段某閒來無事在網上下載了一個「Soul」的交友軟體,認識了網友「LQG」,牡丹江網警提醒一、網絡交友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迷惑。以各種理由拒絕見面是「殺豬盤」詐騙的一個顯著特徵,一切沒有見過面的人,請不要和他談錢。
  • 深圳警方打掉「網絡交友、網絡傳銷、網絡賭博」三合一詐騙團夥
    原標題:深圳警方打掉「網絡交友、網絡傳銷、網絡賭博」三合一詐騙團夥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 通訊員 吳延梅)隨著網絡平臺的日趨便利及多元,人們都已習慣選擇網絡平臺滿足工作
  • 新冠疫情期間,為什麼騙子總是圍繞你轉?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宅家不外出的時候,你都遇過哪些「雲詐騙」?為什麼頻頻中招而不自知?疫情期間,又催生了哪些網絡詐騙新手段?迎來哪些新趨勢?  與此同時,閒暇時間的增加,也進一步帶動網上結識陌生人的機會隨之增多,越來越多的交友詐騙都採取誘導受害人投資和賭博的形式,以騙取高額錢財,交友詐騙由此成為人均損失最高類型。「閒聊」迸發情感火花的同時,也讓各種網絡詐騙問題浮出水面。「無事獻殷勤「式的關心,正逐步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線。
  • 【網絡安全宣傳】網絡交友詐騙案例
    「網戀」之名詐騙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手機社交軟體「陌陌」交友,同時與多名單身女性「戀愛」,取得信任後多次向女方借錢,最後消失。 陰謀 妙齡少女落陷阱  8月6日,翠屏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接到轄區居民豔豔報案,說她在「陌陌」上認識的男友劉某,先後詐騙了她35萬元。  豔豔20多歲,眉清目秀,一直單身。今年3月份,豔豔通過手機社交軟體「陌陌」查找功能,與劉某相識。劉某自稱是事業男,衣冠楚楚,體面大方,打動了豔豔的芳心。雙方聊得投機,談起了戀愛。
  • 360安全大腦預警網詐新威脅 六大詐騙變種捲土重來
    哪類詐騙是2019年的網絡詐騙之王?為什麼說騙子越來越懂你了?網絡詐騙有哪些新趨勢新威脅?1月7日,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微信成最頻繁網絡詐騙工具,哪些詐騙手段需要重點關注?
    來源:鍊金術學堂說到網絡詐騙,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小金在朋友圈經常看到有小夥伴吐槽自己遇到詐騙了。時代在進步,詐騙的手段也在「與時俱進」,今天小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微信網絡詐騙的那些套路~網絡詐騙現狀如何?
  • 春節將至莫放鬆 「蹭年味」網絡詐騙將迎高發期
    詐騙分子往往會以十分官方的語氣,通過簡訊形式提示「信用卡提額」,並附上釣魚網址連結。一旦用戶中招就會洩露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導致財產損失。 此外,就在近期,獵網平臺還接到以「售賣搶紅包軟體」為名的網絡詐騙。據用戶舉報稱:其輕信騙子宣傳,花費600餘元購買了搶紅包軟體,但下載後又被索要上千元的激活費,但其付款後依然無法使用該軟體,這才意識到是騙局。
  • 舟山這些人因為同一款交友軟體被騙光,你中招了嗎?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曝光一款交友軟體:soul,儘管在年輕人中,這款軟體火的一塌糊塗,但今天這盆冷水不得不潑,因為這款軟體被騙的人實在太多了......(編造親身經歷誘騙被害人)二、跟著網友炒外匯31萬成泡影今年7月中旬,市民小金在普陀家中通過網絡社交平臺「soul」認識一個自稱叫康平的男子
  • 【常見詐騙伎倆】2018年網絡詐騙經典話術,你中招了嗎
    對方甚至可以叫得出你的名字或姓氏,但我們又不知道他是誰。如果詢問他是誰,他會嚴肅地責備你:「領導的聲音都聽不出來?」遇到這種電話要小心了,這多半是騙子冒充領導進行詐騙。△網絡配圖/視覺中國跟你聊了很久的美女突然可憐兮兮地對你這麼說,你還忍心拒絕嗎?這一招正是騙子的美人計。這一經典話術出自風靡各大社交平臺的「賣茶女」類詐騙。
  • 警惕網遊、不良網站、交友軟體!檢察官呼籲重視孩子網絡安全
    李嘉製圖「網絡安全離孩子並不遠!」海澱檢察院檢察官劉莎介紹,沉迷網路遊戲、瀏覽不良網站、輕信交友APP信息等,都在誘導著孩子犯罪或遭受侵害。類似的案件還有小薛敲詐勒索案:小薛通過某社交軟體認識了一名網友,後該名網友將其帶至北京從事「仙人跳」違法犯罪行為。檢察官說,社交、交友軟體特別容易令涉世未深的孩子「交友不慎」,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容易被誘騙見網友而後被性侵。
  • 2020十大網絡騙局揭秘!網上常見詐騙手段竟然有這麼多
    從微信賣茶女,到直播平臺的喬碧蘿,網上利用手機、網際網路進行各類網絡詐騙的案例屢見不鮮,不少人就因為自己的貪心而掉入別人設下的陷阱,身陷網絡兼職刷單、網上交友、低價利誘等詐騙。那麼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詐騙手段,我們該如何防範呢?網上被騙了怎麼辦呢?
  • 殺豬盤、兼職詐騙頻發背後 2020年網絡詐騙有這些新特徵
    根據騰訊統計,去年,殺豬盤詐騙舉報者男女比例接近一半一半,今年,殺豬盤詐騙舉報者男性佔比31%,女性佔比69%。  殺豬盤,是指詐騙分子利用網絡交友,誘導受害人投資賭博的一種電信詐騙方式。近期,女子網戀陌生男子,陷入殺豬盤騙局的新聞不絕入耳,被騙金額有的高達上千萬元。
  • 「好多代購群裡都看到他」網上代購勞力士「綠水鬼」,錢付了賣家沒...
    通過社交平臺代購通常先付款後發貨的特點,假「代購」周某在不到兩個月內實施網絡奢侈品代購詐騙7起,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目前這類新型詐騙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此案的7名被害人也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代購。
  • 交友軟體那麼多,為何還有那麼多剩男剩女?
    會連牛排都吃不起。化妝品,衣服,包包,四處旅遊,所有的所有就都沒了。會徹底變成房奴,車奴,卡奴,孩奴。所以,要麼不嫁人,要麼只能嫁給有錢的人。所以我國現在有兩億單身男女。我國男光棍一個多億,女光棍六千多萬。再說日本的經濟殘廢了以後,日本社會徹底變成了低欲望的佛系社會。
  • 兼職、返利、交友……警惕這些高發網絡詐騙招數!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 讓老百姓觸網時間更長 犯罪分子有了更多作案空間 騰訊安全服務平臺數據顯示,與以往「簡單結夥」「單兵作戰」不同
  • 2019年十大網絡詐騙話術出爐
    三、某金融服務已經被國家下架,需要您配合註銷信貸帳戶,否則將影響個人徵信  騙子冒充網貸平臺客服,以網貸帳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記錄為由聯繫受害人,要求受害人註銷帳號,並以註銷帳號需要先貸款,有了流水才能註銷為由,要求受害人貸款,並將貸得款項直接轉入騙子帳戶。
  • 網上代購勞力士「綠水鬼」,錢付了賣家沒影了……
    通過社交平臺代購通常先付款後發貨的特點,假「代購」周某在不到兩個月內實施網絡奢侈品代購詐騙7起,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了解到,目前這類新型詐騙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而此案的7名被害人也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代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