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明朝雖然不是歷史上最強的,但是一定是最剛的,荷蘭,英國,日本輪番被吊打,我們只聽過清朝向英國賠款,但是你萬萬想不到英國曾經被明朝打到投降賠款。朱元璋曾經說過,不割地,不陪款,不和親,按照這種說法治國,基本上和周圍國家有摩擦都沒有談判的餘地,凡事打了再說。這樣的明朝聽著都讓人血脈噴張,為何國內很少有導演拍明朝戲?
一、沒人看
要問現在啥類型的古裝劇最火,那必定是宮廷劇。要麼是:一個傻白甜女主進入後宮,先是被各種人欺負,經歷了各種權力的鬥爭,最終主角光環觸發,成了心狠手辣的皇后,連皇帝都不敢惹的那種。要麼是武則天,呂后這一類的,從一個毫無權力的人,最後一步步成了掌管天下的人。這些在明朝基本上都不可能發生,因為明朝的後宮存在感實在太低。
我們想像一下,拍朱元璋的愛情故事?不合適,朱元璋也是一個馬臉,那分分鐘讓你出戲,立馬差評。其次明朝的後宮很消停,這都得益於朱元璋的組訓。
張無忌的媽媽曾經說過,漂亮的女孩子都是會說謊的。不知道我們記住沒,反正朱元璋記得牢牢的。
朱元璋明確規定,大臣,皇親國戚們,你們就不要操心皇帝的婚事了,搞不好你們就是想搞外戚專權,後面的皇帝要想討老婆,去民間找。朱元璋明白,這杜絕外戚專權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根源斷絕,被選進宮的妃子不能是關係戶,否則容易配合家裡人奪權。楊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權限問題,明朝的妃子們是不可以見男人的,就連生個病看醫生都要太監傳話。這要是拍古裝劇還咋拍?
所以明朝的後宮戲碼沒啥好拍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宮鬥基本上不存在,皇位的繼承除了朱棣之外其餘的都老實的很,導演總不能不顧歷史強行加戲吧。
二、不容易過審
明朝的風氣導向不好,開局一個碗,打下大明朝?其次就是整個明朝最出名的還是他們的三廠一衛,或者是大太監魏忠賢等人,過於負能量,今天拍錦衣衛殺大臣,明天拍東廠和西廠幹起來了,對外打的厲害,對內打的也熱鬧,天天打打殺殺放在和平年代也不合適。
可以拍皇帝嗎?說實話,知道乾隆雍正康熙挺多的,甚至清末幾個無能皇帝都挺出名的,但是明朝的幾個皇帝有誰知道,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餘的基本上要麼不出名,要麼被黑得很慘。
明武宗貪玩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帶著軍隊打了大勝仗,結果十萬人的戰鬥只死了幾十人,誰信,這讓導演怎麼拍?其實明朝被刻意貶低過,很多關於明朝的書籍都被清朝給毀了,所以大家才會有明朝皇帝個個貪玩無能,清朝皇帝個個勤政愛民的印象。
這裡有必要替明朝的皇帝說幾句,至少崇禎皇帝死的時候還挺壯烈,我可以輸,但不可以被俘,我可以死,但是勿動我百姓。雖然崇禎皇帝槽點也很多,但是至少人家是真的愛國愛民,是個真男人。但是清朝末年的溥儀,光緒這些人,能給人氣死。
此外有的人喜歡拿明朝來煽動現在群眾的情緒,有啥事都說明朝當初多剛,不服打他啊之類的話。時代在變化,武力解決問題是需要付出大代價的。
所以總的來說,明朝確實精彩,倭寇來了打回去,來幾次打幾次,荷蘭即使在明朝快要滅亡的時候來犯,都被崇禎硬著頭皮打回去了。不過導演也是要吃飯的,明朝的戲不好拍,不如清朝的戲來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