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香腸)幾十種調料配方·含各種口味臘腸香腸的做法

2021-02-17 醃菜網

蕪湖香腸

原料:腸衣適量,豬瘦肉6斤,肥肉4斤。

調料:料酒250克,蔥姜各50克,花椒粉5克,鹽50克,味精50克,香料A(如圖)50克,食用葡萄糖30克(作用是使肉呈現棗紅色,且有淡淡的香氣,可代替以前的硝使用)。

製作

1、精瘦肉、肥肉切丁,將蔥、姜、鹽、料酒等合在一起拌勻醃製一下。

2、取漏鬥將肉丁灌入腸衣,再用排針戳一下腸衣壁,使裡面空氣排淨,每隔3-5釐米用線分隔成段。

3、將灌制好的香腸掛在通風處晾曬15天以上。

提示

一、不要不敢放酒,酒可在風乾過程中使香腸發酵,味道更香。

二、一定要放玉米澱粉,它可以使香腸口感筋道,也有的廚師在做潮州香腸時會用較貴的鷹粟粉代替。

三、一定要用豬腱子肉,做出的香腸幹香,有嚼頭。

湖南香腸

原料:豬腱子肉2500克。

調料:海天生抽300克,紅星二鍋頭250克,薑末100克,玉米澱粉150克,鹽50克,雞精30克,味精20克。

製作:將豬腱子肉放入絞肉機中絞碎成肉餡,先放二鍋頭,接著放鹽、雞精、味精、姜米,順同一方向攪打均勻,一邊攪一邊放生抽,最後放入玉米澱粉醃製5個小時,灌入腸衣中晾1天後掛在通風處風乾1個月。

美味醬油腸配方

原料:腸衣適量,肉餡1000克。

配料:西芹50克,胡蘿蔔50克,蒜瓣30克,生薑30克,八角、香葉各5克。

調料:農家散裝醬油800克,紅糖120克,老酒50克,味精30克,涼開水250克。

製作:將洗淨的豬小腸用繩子系上一頭,把肉餡灌進去,用繩子系成五釐米長一節一節的段,用針在上面多扎一些小孔後放入盤中,加入拍碎的配料和調料,醃製三個小時撈出,掛在通風處風乾十五天即可。

製作關鍵:腸衣一定要洗淨去掉鹽份,灌肉餡時不要灌得太滿。

肉餡的製作:豬三層肉(肥三瘦七)1000克,用刀背剁上勁,加入生薑末、蔥白末各30克即可。

:餡中不放鹽、最後再把醬油味浸入腸內,這是借鑑了醬油肉、醬油雞的做法,這樣操作風乾後更結實,香味更鮮。

風味臘腸配方

用料:鮮豬肉500克,松花蛋兩個(切粒),腸衣適量。

調料:薑末30克,鹽15克,五香粉5克,澱粉10克。

製作:豬肉切細粒,加鹽、五香粉拌勻碼味30分鐘(醃製過程中一邊加調料一邊摔打,儘量用力摔打肉粒,使之膨鬆易入味,如果不是注水肉,可不放澱粉),加入松花蛋粒、薑末拌勻灌入腸衣中,每隔20釐米用繩結成小段,掛起風乾(約十天到半月),幹透,上籠蒸30分鐘,切片即可食用。

提示:五香粉最好使用自製的,可以根據當地口味調節配比,因為買來的多數摻了變性澱粉,不好掌握用量。

燻醬牛肉香腸配方

用料:鮮牛肉粒(全瘦肉)500克,郫縣豆瓣醬10克(剁碎後油炒去一下味道),燻雞、燻魚各50克,炸蒜米10克,腸衣適量。

調料:五香粉少許(豆瓣夠鹹了,不必再加鹽)。

製作:燻魚、燻雞去骨切粒,和牛肉粒、豆瓣醬、炸蒜米、五香粉拌勻,灌進腸衣中,上籠蒸30分鐘(蒸時在腸壁上扎幾個小孔),用茶葉、白糖燻制上色即可。

香燻松花腸配方

用料:腸衣適量,松花蛋、熟香菇、冬筍、炸豆腐乾、泡好的粉皮、煮熟的五香黃豆各100克(也可放點煮熟的花生米)。

調料:五香粉5克,鹽3克,味精5克。

製作:把所有主料切丁拌勻,放調料調味,灌入泡軟的腸衣中用80度的水煮熟,晾涼用香葉、白糖燻制上色後,用託盤壓30分鐘即可(因為全是素料粘性不夠大,可以用託盤壓實)。

:因為這種腸是全素的料,比較散,放入粉皮可有凝聚、發粘的作用。

香燻:鍋中放入碎香葉或茶葉、白糖,原料放在鍋篦上蓋上蓋用小火慢慢加熱,出煙後悶3分鐘上色即成。

江南香腸配方

用料:前腿肉10斤(肥瘦比例4:6),豬或羊的幹腸衣適量,精鹽250克,白砂糖200克,南京機輪牌醬油100克,大麯酒或高粱酒50克,味精30克,生薑粉25克,五香粉30克,白胡椒粉15克。

製作

1、腸衣用涼水泡軟去鹽味待用。

2、瘦肉絞碎,肥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粒狀。

3、將所有調料放入瘦肉餡和肥肉粒中,一起攪拌上勁。

4、用漏鬥將拌好的肉料灌進腸衣內,一面用針在腸上戳眼放出空氣,一面用手擠抹充實,當灌至12-15釐米長時,用細繩將兩頭扎牢,如此邊灌邊扎,直至灌滿全腸。

5、漂洗灌好的香腸,依次掛在竹竿上,以便曝曬或烘烤,一般曬5個晴天,然後取下,置於陰涼通風處,晾掛一個月後即成。

關鍵

1、新鮮豬肉最好選擇前腿肉。

2、可將成品放於0-5度環境中保存,這樣一般可保存6個月左右。

提示

1、灌腸時用澱粉比用生粉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如用綠豆澱粉最好。

2、東北做的腸多為粉腸,即加了澱粉,粉腸是煮出來的,煮時30-40度下鍋最好,保持水溫在80度煮熟,煮時不能離人,一邊煮一邊扎眼放氣。風乾腸一般不加澱粉。

3、鹽度標準:如果是直接能吃的粉腸,不應太鹹,一般500克原材料(肉、粉、水全部加起來)放鹽8-10克,如果是做風乾的臘腸,口味要略鹹一些,500克原材料放鹽10-15克。

4、灌腸用的腸衣市場有售,不必自己買小腸加工,腸衣是脫水後用鹽醃著的,用時放清水中泡軟,去鹽分、增彈性。 

四川麻辣香腸 

原料配方: 豬瘦肉35千克、肥肉15千克、紅辣椒粉250克、花椒(炒)125克、陳皮(微炒)5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白蔻10克、鮮姜150克、大蔥150克、豆油1.5千克、精鹽1~1.5千克、白糖1千克、白酒250克、味精75克、硝水75克、甘草水(用甘草25克、清水250克熬製去渣)適量。

製作方法:

1.原料整理:將豬瘦肉、肥肉切成小塊。

2.拌料裝灌:鹽與硝水混合,先摻入絞好的肉內,再加入其它輔料(紅辣椒粉、花椒、陳皮、八角、桂皮、白蔻混合炒後共碾成粉),浸6~8小時,待配料入味後即可裝灌。

3.晾曬:裝灌後晾曬10天左右,待外皮稍有出油發硬,就可以移入室內掛起風乾,25天後即為成品。如烘乾可減少晾曬時間。

食用方法: 此品因有辣味,宜單獨用文火煮或蒸,涼後即可切片裝盤。

保管方法:短期貯存晾掛即可。如較長期貯存,可把幹透的香腸裝進深缸內(最好下面墊上竹架或乾淨筐頭一隻),每放一層香腸,用噴霧器噴一次酒,直至裝好,加蓋封實,放在陰涼通風的庫內,可保存4~6個月,風味不變,麻辣可口。

武漢香腸

原料配方: 瘦豬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汾酒2.5千克 沙糖4~5千克 硝酸鹽0.05千克白胡椒粉0.2千克 食鹽3千克 味精0.3千克 生薑粉0.3千克 (如愛吃辣味就加放辣椒粉2千克,或根據自己口味增減)

製作方法:將瘦肉塊加入食鹽及食鹽硝酸鹽混合劑,在溫度5℃下,醃製1~2天。醃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在30℃溫水中清洗瀝乾,絞碎,按比例加入肥肉丁,在攪拌機內拌勻(3~5分鐘)將配料用適量清水溶化倒入肉餡中,再加入汾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特製武漢臘腸

1、選料及處理:選用新鮮豬後腿及前夾純瘦肉70斤及色白質硬的脊膘30斤。瘦肉去骨,剔去淋巴,膜和出血管等,切成0.4—0.6斤生蝗小塊;肥膘去掉皮、瘦肉、軟脂肪,切在懷釐米見方的小丁。

2、配料:白砂糖6斤,精鹽、汾酒各2.5斤,味精、生薑粉各0.3斤,白胡椒粉0.2斤,硝酸鈉0.05斤。

3、醃製和拌料:交瘦肉志人加入精鹽及硝酸風俗進行醃製,溫度在30℃左右時醃製24小時。醃好的瘦肉呈鮮紅色。將醃好的瘦肉放在30℃以下的溫水中清洗後瀝乾水,投入攪餡機內攪碎,然後按瘦肥比例投入容光煥發器內攪拌3—5分鐘。把除酒以外的配料加適量熱水化勻,倒入裝肉餡的容器內,再攪拌2—3分鐘,最後加酒攪拌均勻即可灌制。

4、灌腸、掛晾和烘製:將腸衣洗淨泡脹,進行灌腸,灌後每隔15釐米分另用麻繩和草繩各扎一道。腸衣頂端先打一個扎完一根後再將腸尾端打一個結。紮好的腸要經排氣,然後用40℃溫水洗淨後上杆,放和烘車內掛晾一個小時,滴幹水後推入烘房。烘房溫度要保持在45—50℃,歷時約15個小時,以烘乾縮身為適度。把扎腸的草結剪去,使其成為對形。

廣式臘腸 

原料配料: 每100千克豬肉(其中瘦肉70%,白膘30%),白砂糖6.3千克,60°大麯酒1.8千克,白醬油5千克,精鹽2.5千克,硝酸鈉100克。

加工方法

1、將選好的豬肉分別按瘦、肥切成1釐米的小方丁,再分別用溫開水洗滌,把肉丁上的浮油洗去。

2、按比例將瘦肉、肥肉與配料放在盆肉,拌均勻,片刻即可灌腸。

3、在灌腸三日前,須將腸衣洗淨,用炭火烘過,將腸衣內殘存的的水分烘掉。

4、將烘過的腸衣浸入溫水,然後撈出,將配好的腸餡灌入腸衣底端時,即將底端扎住,腸衣全部灌滿把上端亦扎住。把灌好的腸平鋪在木案上,用百支針(在木板上釘有鋼針,形如刷衣服的板刷)在腸上戳洞,使烘腸時便於排出水分。

5、將灌好的腸在每距28釐米處用絲草扎節,再用麻繩紮緊,掛上竹竿,以便火烘。

6、將掛腸竹竿,置於烘間木架上,烘烤經3小時後,交換臘腸上下位置,使腸受烘均勻。未經火烘時,可置於日光下暴曬,至晚間收入室內掛好,以後還可繼續日曬,直到使腸內水分洩盡,有出油現象為止。如遇到天陰或雨天,必須及時移到烘房,烘到成熟為止(加工臘腸時間,一般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廣東燒香腸

原料配料:豬肉10千克(其中肥肉3千克,瘦肉7千克),食鹽300克,糖800克,酒300克,醬油500克,芝麻醬200克,香料粉10克。 

加工方法:先將豬肉切成粒狀,與配料攪拌均勻,再灌入豬腸衣內,用針均勻插孔,以馮水拖過,使腸衣硬化。然後用稀麥芽糖水淋勻,掛在鐵排上,放入烤爐燒制30分鐘(約九成熟),取出後再淋一次麥芽糖水,入爐再燒制5分鐘,取出即為燒香腸。

廣式一級臘腸

1、選料及處理:選用上等鮮凍豬腿肉,瘦肉70%、肥肉30%,直徑28—30毫米的幹腸衣2—2.4斤,食用色素和小麻繩,去淨肉的筋膜,將肥瘦肉分開,瘦肉切成10—12毫米,肥肉切成9—10毫米的小塊,用35℃溫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等,使肉塊乾爽。

2、配料(按100斤原料肉計算):一級淺色醬油2—3斤,精鹽2.8—3斤,白糖9—10斤,50度以上粉酒3—4斤,硝酸鈉(土硝)25克、清水15—20斤。

3、拌料及灌腸:將準備好的肉塊按比例加入配料和清水,攪拌均勻即可灌制。灌制前將腸衣洗淨,灌滿一條腸衣後,約於7寸為一截(每對臘腸的長度),用水草繩扎住,然後用麻繩系住兩個水草結的中間處(剪斷水草後,腸使成對狀)。再用針刺排出腸內氣體和多餘的水分。用清水洗淨體表面的油膩、餘液,使腸體保持清潔明淨。

4、涼曬及烘烤:腸灌好後,用竹杆掛起,架在曬棚上,利用陽光暴曬3個小時後,用50—52℃烘烤24小時,如果腸衣過粗,可適當延長烘烤時間。

撫順小香腸

原料配方: 新鮮豬肉(精肉佔50%以上)100千克 精鹽3.5千克 亞硝50克 白糖5千克 紹興酒10千克 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陳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等配製而成)500克

製作方法:

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塊,用絞肉機絞成肉末,加入調料,用力攪拌均勻,製成肉餡,並稍加醃製。

2.醃製好後,用漏鬥把肉餡灌入整理好的腸衣中,用針扎一些孔,排除腸中的空氣,用麻繩打結紮成小段,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半乾,懸掛在竹竿上,置於通風處晾掛,20天左右,取下進行蒸製。

3.將曬乾的小香腸放入蒸鍋內蒸製,大約30分鐘後,取出冷卻即為成品。

4.貯存小香腸時要採用懸掛的形式進行,場地要乾燥,溫度較低,防止日曬,可貯存1年多,其質不變。

天津粉腸

原料配料:豬肉100千克(其中肥膘20千克,瘦肉80千克),醬油10千克,硝200克,芝麻油3.3千克,蔥末6.3千克,薑末1.8千克,澱粉37千克(如用粉團,需57千克),花椒水80千克(用花椒1千克,開水泡成),精鹽6.3千克,肉蔻面0.2千克。

加工方法

1、先將肥肉切成2釐米大小的肉丁,再將瘦肉用水浸泡,排出血水絞碎。然後將肥瘦肉一起加入醬油、精鹽、硝、肉蔻面,攪拌15分鐘後,繼續澆入花椒水、澱粉,經攪拌後,再放芝麻油、蔥末、薑末等,再行攪拌,即成腸餡。

2、將腸餡灌入豬腸衣內,兩頭紮緊,以100°的開水(內加糖色1千克),在鍋內煮製40分鐘,出鍋後即成半成品。灌腸與煮腸之間,時間要快,以防澱粉沉澱。

3、粉腸經煮後再經燻制。先將腸放在鉛絲篾子上,上下兩層,上面用席蓋嚴,再蓋木蓋,鍋底放紅糖180克,用青煙悶10分鐘。待青煙減退時開鍋將篾子山層倒下再加紅糖180克,再燜10分鐘。到粉腸的外皮呈紫褐色,色澤光亮即成。

瘦豬肉香腸

原料配料:瘦豬肉100千克,白糖9.4千克,精鹽2.5千克,50度白酒1.8千克,一級生抽5千克,硝150-200克。

加工方法:將瘦豬肉洗淨、切成小粒狀,與配料一起拌勻,灌入腸衣內;再用細針扎孔,排出空氣,在每20釐米處用睡麻繩紮成一節,中段以水草扎住(製成後,從水草扎處剪開,即成對狀)。然後,用溫水略洗腸衣外表,即掛在陽光下暴曬。晚上收回,放入火櫃中用炭火烘烤,約經4天即成。

哈爾濱紅腸 

紅腸配方

配方一:精瘦肉90公斤、生豬油10公斤、澱粉20公斤,加配料精鹽3.3公斤,食用硝10克、咪精300克,五香粉250克;腸衣用豬小腸所配長度約300米。

配方二:精瘦肉30公斤,肥肉20公斤、牛肉50公斤、澱粉10公斤、蒜300克、胡椒粉100克,腸衣用牛大腸。

加工工藝

1、醃製:將原料肉用鹽醃製,使鹽分混合均勻地進入肉體。按照上述配料計算,一般加鹽量為肉重的3~5%。同時加入鹽重5%的食用硝,瘦肉先削皮剔骨,和肥肉分別醃製,揉搓均勻後,置於3~4℃冰箱(庫)內冷藏2~3天。

2、絞拌:將醃製過的肉切成肉丁加上配料,裝進攪肉機絞碎,然後倒入經清水溶解過的澱粉中拌勻,肥肉丁或豬肉這時也可加入。肉餡充分攪拌,邊攪邊加清水,加水量為肉重的30~40%,以肉餡帶粘性為準。

3、灌腸:用灌腸機將肉餡灌入腸衣內,灌肉後每隔20釐米左右為一節,節間用細繩扎牢。

4、烘烤:將紅腸放進烘箱內烘烤,烘烤溫度掌握在65~80℃,烘烤時間按腸衣細粗分別為0.5~1小時。烘烤標準以腸衣呈乾燥,肉餡呈紅色為佳。

5、水煮:將紅腸水煮,水煮溫度為80℃,水煮時間因腸衣種類而不同,羊腸10~15分鐘。豬腸20~30分鐘,牛腸0.5~1.0小時。水煮標準是腸體發硬,有彈性即成。

瀋陽大紅腸

1、原料及配料:二級豬瘦肉45斤,二級牛肉40斤,肥豬肉15斤,雞蛋12個,澱粉5斤,白糖0.5斤,胡椒粉0.2斤,味精0.4斤,蒜0.2斤,硝石0.01斤。

2、絞肉及拌餡:將整理好的瘦豬肉和牛肉用直徑3毫米的篩板絞肉機絞成餡後再剁一次,肥肉切成1.2釐米肉丁,將配料用冷水混合均勻,與肉餡及肥肉丁一起充分攪拌,總加水量為16斤。

3、灌制與烤制:把肉餡灌入已洗好的牛直腸內,每隔28釐米處結紮系扣用來穿杆,灌制鬆緊要適度,並要排除腸內的氣體,灌制好的腸穿杆後,送進150—160℃的烤爐內烤制,待皮幹變色時既可出爐。

4、水煮及燻制:將水燒至86—87℃時放和灌腸,煮40—50分鐘。之後將灌腸取出並瀝盡水,放進100—110℃的燻爐內,燻制60分鐘左右,待腸表面變為棗紅色時既可出爐。

濟南南腸 

原料配料:豬肉(前後腿最佳)10千克,花椒(炒後用)40克,丁香25克,砂仁15克,邊桂15克,大茴15克,石落子40克,深色醬油1.5千克。

加工方法

1、先將豬肉剔去筋和皮,切成2分見方的小塊,用花椒、砂仁、邊桂、大茴、丁香、石落子等配料,研成細末,與深色醬油一同放在肉內拌勻。

2、再將腸衣用針不規則地刺上小孔,將肉灌入腸內,然後每隔23釐米用麻繩捆好,隨之掛在通風處晾曬(天氣炎熱時不可曬,以早晚曬、中午晾為宜),等晾乾後即可煮製。

3、煮腸時,先在腸上用針均勻地刺上一些小孔,然後放入鍋中。開始猛火燒開,隨後改用微火再煮半小時,煮到用手捏腸肉見軟即可。

4、食用時,還得蒸熟。

如皋香腸

1、選料及整理:鮮豬肉肥為20%,瘦80%,或肥為25%,瘦75%,腸衣,直徑為32—34毫米,長約57釐米。將已選好的料肉去掉筋膜,肥瘦肉分別切成肉丁。

2、配料:(按100斤料肉計算):醬油2斤,精鹽4斤,白糖5斤,60度麯酒0.6斤,葡萄糖適量。

3、拌料:灌腸及晾曬:將切好的瘦肉丁放入容器內,再放入肥肉丁,然後將精鹽撒慶肉麵上,充分攪拌後靜置30分鐘,使鹽份充分浸入肉丁內,再加入糖、醬油、灑等配料,並充分攪拌,用清水將腸衣漂洗乾淨,用手工或機械灌腸。注意使腸身粗細增均勻、肉緊實,排出腸內氣體。灌完後用花線扎牢。將灌好的腸串掛在竹杆上晾曬。冬季晾曬10—12天,夏季晾曬7—10天,曬到瘦肉乾、腸皮皺,重量為原料重量的70%左右即可。

4、入庫:要通風良好,及時調節溫度,防止洩油和生黴。 成品特點:條形整齊,有韌性不空心,肥瘦均勻,色澤鮮豔,香氣濃鬱,味美可口。 

正陽樓風乾香腸

1、選料及整理:選二等以上的解凍豬肉,瘦肉90%,肥肉10%,豬小腸每根60釐米,直徑為1.5釐米。將選好的料肉去骨,修盡筋膜,肥瘦肉分開(肥肉部分不要帶軟質肉),各切成1—1.2平方釐米。的小塊,最好用手工切肉。

2、配料(按100斤原料肉計算):優質無色醬油18斤、砂仁粉0.15斤、花椒粉0.2斤、鮮姜1斤,整邊掛麵0.2斤。

3、拌餡及灌制:將配料混合,倒入無色醬油攪拌均勻。再將肥瘦肉丁拌勻,攪拌到有粘性為止。洗淨腸衣瀝乾水分,將肉餡灌入腸衣內,用手揉捏使其粗細一致,用針刺孔排出腸內空氣。

4、風乾發酵:春夏秋三季用日曬到幹為止。冬季用火牆烤2個小時後,裡外倒一鎰再烤2個小時,也是到皮幹為止。然後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3—4天後取下扎捆,每捆12根,將捆好的香腸放在乾燥陰涼通風的倉庫內,發酵10天左右取出,以上各道工序總共不得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時間過長易引起變質。

5、煮製:清水燒開後,將已發醇的香腸放入鍋內煮15分鐘,取出即為成品。將製成品掛在通風乾燥處,要存10—15天。

遼源龍山香腸

1、選料及整理:選新豬臀尖、裡脊的瘦肉80%,肥肉20%及腸衣。用絞肉機將瘦肉絞成肉餡,肥肉切成1釐米大的肉丁。

2、配料(按100斤料肉計算):白糖10斤,精鹽1.5斤,鮮薑汁適量,肉桂、丁香、砂仁等適量(用龍泉酒浸泡)。

3、原料的醃製:攪拌後的料肉先用白糖、精鹽、味精和薑汁進行醃製,攪拌後加入用酒浸泡過7天的肉桂等配料,再攪拌至半粥狀,靜置約10分鐘後灌腸,用直徑為1.6釐米的羊腸衣,加工成近27釐米長的半成品。

4、烘烤及乾燥:將灌好的腸送入木炭烘烤室進行烘烤,溫度控制在90℃,4小時後開始降溫,每小時降10℃,待降至50℃時即可出爐。出爐後送進自然風室通風乾燥5天,讓香腸迴轉定型。

5、水煮:將已定型的腸用90℃熱水煮12分鐘即為成品。

太原六味齋香腸

1、原料及整理:選用肥瘦相間的鷳豬肉,肥肉30%,瘦肉70%。將料肉去皮骨、筋膜,用清水洗淨並瀝盡水,肥瘦分別切成1—1.5釐米薄片,再切成條,最後切成方形肉丁。

2、配料:(100斤料肉計算):精鹽1.9斤,無色醬油、白糖各2.5斤,白酒0.6斤,味精0.2斤,花椒粉0.3斤,砂仁粉、蒔蘿籽各0.12斤,仁粉、火硝各0.1斤。

3、拌料及灌腸:將肉丁放在容器內,撒上配料,並攪拌均勻,直攪到發粘時即可灌腸,用清水洗淨獵小腸衣,將肉餡灌入腸內使其粗細勻稱。然後紮成10釐米左右的小節,用麻繩扎住兩頭。

4、晾曬及水煮:將紮好的腸掛在杆上,放在陽光下曬5—6個小時,再轉放到陰涼通風處晾乾半個月。香腸經成熟過程發出特有的香味時即可水煮,水煮時間為15—20分鐘。

肉棗

肉棗是用腸衣灌制而放,因型像棗子,故稱肉棗。

原料配方: 豬肉100公斤 精鹽2.5~3公斤 白糖8~10公斤 白酒2.5~3公斤 味精0.3公斤。

製作方法

1.選料及整理;選新鮮純瘦肉,按灌制香腸的要求將瘦肉整理好。再將瘦肉割成約250克重的肉條,投入5毫米孔眼的絞肉機內絞碎。

2.制餡和灌制:將配料放入容器內混合在一起,再把已絞好的肉餡放入其內攪拌均勻,直到肉餡粘稠時為止。肉餡攪後灌入經洗淨的腸衣內。用繩結紮成每個約3~釐米大小紅棗樣的形狀,要緊密無間隙,腸內無貯積的空氣。

3.風乾及煮製:將肉棗成串的掛在乾燥通風處風乾。春秋兩季風乾15天左右,風乾程度以指壓有彈性、腸衣乾燥有褶皺為宜。風乾後的棗要用溫水洗刷乾淨,然後放在鍋內煮15分鐘左右,水溫在86~90℃之間。

歡迎各位朋友將自己的醃製食物方法也分享到「醃菜網(www.yancaiwang.com)」讓更多熱愛美食的朋友看到您的傑作,互通有無,豐富餐桌。

醃菜網官方微信公眾號:yancaiwang01

相關焦點

  • 自家【灌香腸】更放心 - 中式香腸、意式鮮腸、西班牙臘腸的做法
    切成碎丁,切肉比絞肉的香腸好吃,絞肉大小一致,還往往太碎,做「紅腸」「鮮腸」「火腿腸」不錯,而做「香腸」「臘腸」則口感不佳。這是區別。肉丁用調料醃一下。調料根據個人的口味,包括鹽、糖、生抽、高度白酒(伏特加、朗姆酒也都可以)、薑末、五香粉、辣椒粉等香料。我會醃得比較甜一些,偏廣式。
  • 灌香腸時,牢記配方「3白1黃1黑」,臘腸鮮香入味有嚼勁,無腥味
    導語:想灌香腸的請收藏,這配方婆婆用了幾十年,臘腸料足味香,特好吃!臨近臘月,年味越來越濃了,很多老人都開始準備年貨,等待子女回家過年團聚。民間素有「無腊味,不過年」的說法,家家戶戶都會在年前準備一些臘貨。過年待客的餐桌上,也少不了臘肉、臘雞、臘魚,還有臘腸。在北方,因為氣候條件和飲食習慣的原因,在眾多口味的腊味中,最受歡迎的是臘腸了。
  • 灌香腸時,只加鹽是大錯特錯,加「它」,臘腸鮮香入味更好吃!
    南方人的腊味從秋天就開始製作,像臘肉、臘腸,大致做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煙燻的,一種是晾曬的,北方人的腊味是冬天開始製作,並且只有臘腸,我們叫香腸,不光叫法不同,做法和口感也是天壤地別,南方口感以甜為主,北方口感以鹹為主,各有千秋,都很好吃,你喜歡吃哪種口味呢?
  • 廣東臘腸,湖北香腸,東北血腸,哪一種是你忒愛吃的?
    中國的美食那是全球聞名的,而且各種類型的美食在不同地區,味道做法都有差異,更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就拿香腸食材來說,估計全國人都比較中意,但是各有各的美味吃法,比如廣東的臘腸湖北香腸和東北血腸,食材做法都有變化,都別有一番風味,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種來享用呢?
  • 想灌香腸要收藏,幾十年的秘制配方,一次做10斤,鮮香入味有嚼勁
    ,幾十年的秘制配方,一次做10斤,鮮香入味有嚼勁  一進入冬季之後,多數的家庭就會開始製作臘肉、臘腸、臘魚這些食物,有的朋友甚至在冬季還沒開始的時候就開始製作,由此可見大家對於腊味的喜愛。其實主要是製作的時候流程和方法不到位,但是多數人不懂,認為只要把肉和調料灌到腸衣裡面去晾曬就可以了,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的小細節需要注意。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最常用的製作灌香腸的方法,家裡使用了幾十年的配方,雖然口感不是特別的驚豔,但也是中規中矩,不會產生失誤的做法。做出來的香腸吃起來鮮香入味,很有嚼勁,一起來看看做法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 川味麻辣香腸(煙燻臘腸)做法
    川味麻辣香腸(煙燻臘腸)做法主料:豬前腿肉10斤。香料:幹辣椒100克、大紅袍花椒50克、八角10克、小茴香10克、山奈10克、丁香10克、白胡椒10克。具體做法:1、將香料:幹辣椒100克、大紅袍花椒50克、八角10克、小茴香10克、山奈10克、丁香10克、白胡椒10克,放入幹炒鍋中用小火焙乾,辣椒可以輕易用手碾碎即可。2、將焙乾的香料放入石臼中搗碎成粉,備用。
  • 想灌臘腸的要收藏,十幾年的老配方,臘腸嚼勁十足,好吃沒有腥味
    大雪節氣已過,離臘月越來越近,家家戶戶都開始醃臘肉、灌香腸,昨天路過菜市場,看到一些老太太在搶購漂亮的豬肉,我也忍不住買了一些後腿肉,趁著天氣不錯, 灌上一些臘腸,等年底的時候,可以款待親朋好友,還可以當成送禮佳品,市場上常見的香腸有兩種口味,一種是四川口味偏辣,一種是廣東口味偏甜,我比較喜歡辣的,每年都是自己動手做,想灌香腸的小夥伴
  • 愛吃臘腸的抓緊做,這配方我用了十幾年,臘腸麻辣鮮香,四川風味
    ,去年碰到一個四川阿姨,她教給我麻辣香腸的做法,又麻又辣又好吃,蒸熟了切片直流油,這配方她用了十幾年,有幸把配方都教給了我。四川人也叫臘腸「香腸」,她的配方寫的很詳細,是寫在了一張紙上,口味是麻辣的,主要材料是肥肉和瘦肉,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是一比三,醃製調餡,自己做真材實料,不加澱粉,所用的肉類原料,必須是調料醃製,然後慢慢灌進腸衣中,一般30釐米系一節,掛在室外進行風乾,吃的時候,至少再煮半個小時,放涼之後,斜切成薄片,風味鮮美,醇厚濃鬱,回味綿長,越嚼越香。
  • 10斤豬肉,8種調料,灌好臘腸後多加這1道工序,臘腸快幹又鮮香
    香腸放在蒸鍋蒸的時候就有香味撲鼻,滿屋都飄蕩著臘香味。吃在嘴裡鮮香無比,鹹鮮味帶著濃鬱的酒香味,麻辣味也尤為突出,越嚼越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道【自製臘腸】具體是怎麼做的吧?自製臘腸4、然後帶上一次性手套將肉和調料充分拌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醃製1晚入味。攪拌的時候切記戴上一次性手套,不然你的手會很受刺激。
  • 10斤豬肉,8種調料,灌好臘腸後多加1道工序,臘腸快幹又鮮香
    自製臘腸 4、然後帶上一次性手套將肉和調料充分拌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醃製1晚入味。攪拌的時候切記戴上一次性手套,不然你的手會很受刺激。自製臘腸 6、香腸灌好之後用針或牙籤在香腸的四周扎眼排出空氣,不然晾香腸的時候腸衣可能會破裂或者腸衣跟肉分離。
  • 川味香腸的家庭做法,配方比例都告訴你,麻辣鮮香,愛吃的抓緊做
    川味香腸的家庭做法,配方比例都告訴你,麻辣鮮香,愛吃的抓緊做!
  • 南北香腸的8種做法
    這兩款香腸,只要掌握好三點,就會風味十足:一、不要不敢放酒,酒可在風乾過程中使香腸發酵,味道更香。二、一定要放玉米澱粉,它可以使香腸口感筋道,也有的廚師在做潮州香腸時會用較貴的鷹粟粉代替。三、一定要用豬腱子肉,做出的香腸幹香,有嚼頭。  湖南香腸配方  原料:豬腱子肉2500克。
  • 臘腸灌好後,不要直接曬!多做2步,臘腸又香又入味,飽滿不開裂
    在農村,每當看到家家戶戶的房簷下掛起了臘肉、臘腸,就感覺非常有年味。小時候,媽媽總是在臘月間醃製一些腊味,留到過年的時候吃,那個味道始終難以忘記。入冬後,超市裡經常有買豬肉免費灌臘腸的活動,但我更喜歡自己做臘腸,更適合家人的口味。臘腸的做法簡單,有些像孩子的「遊戲」,把肉餡灌進腸衣裡就行了。
  • 重慶人最愛吃的灌香腸做法全攻略
    ♪ 麻辣香腸豬前腿肉10斤,辣椒粉2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花椒粉0.5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胡椒粉1大匙,白糖2兩,鹽2.5兩,白酒2兩。♪ 五香香腸如果想灌制五香香腸,可以在原味配方的基礎上,加老抽50克、五香粉50克。如果想灌制辣味香腸,可在五香香腸的配方中,加入優質辣椒粉100克或者辣椒醬300克(依個人口味加)。
  • 食譜| 南寧人最愛吃的灌香腸做法全攻略!
    「灌制香腸配方」   ♪ 麻辣香腸  豬前腿肉10斤,辣椒粉2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花椒粉0.5兩(可依個人口味增減),胡椒粉1大匙,白糖2兩,鹽2.5兩,白酒2兩。  ♪ 五香香腸  如果想灌制五香香腸,可以在原味配方的基礎上,加老抽50克、五香粉50克。如果想灌制辣味香腸,可在五香香腸的配方中,加入優質辣椒粉100克或者辣椒醬300克(依個人口味加)。
  • 舌尖上的美食——香腸篇
    我國香腸的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每個地方的香腸,做法和口感都不相同。中國最出名的香腸主要是川味兒香腸和廣味兒香腸,川味兒香腸是辣味的,而廣式香腸則是甜味的,在過去,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一般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製作香腸。
  • 德語每日一詞:Wurst 香腸,臘腸
    德語單詞:Wurst 解釋:die; -,Würste 香腸,臘腸 德語例句1.Er setzte die Wurst in den Ofen.2.Sie isst die Wurst mit einem Brot.她吃加有香腸的麵包。3.Wie oft essen Sie Fleisch und Wurst?您多久吃肉和香腸呢?4.Sie hat die Wurst knapp gewogen.她把香腸的分量稱得不足。
  • 想灌臘腸的要收藏,這配方我用了十幾年,沒有腥味,香腸嚼勁十足
    冬天到了,很多人也開始忙起了灌臘腸,臘腸風味鮮美,醇厚濃鬱,回味綿長,越嚼越香。所以很多人在秋天的時候,這個季節就灌起了臘腸,做好的臘腸不僅可以自己拿來吃,而且還可以拿去送朋友,當成送禮的禮品,款待親朋。而且臘腸可貯存很久怎麼打算都很划算。
  • 九種特色香腸做法大全
    3.調味後,可先用微波爐加熱熟一塊,嘗嘗味道,這樣比較有把握;調料給出的分量只是參考,請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調味,喜歡辣味的,可加入辣椒粉,按喜好隨意發揮吧。4.調味後,只要保證完全拌勻,就可直接灌制;如果有時間,也可醃製2小時或更長時間後再灌制。
  • 全世界的香腸都全了
    廣式臘腸正宗的廣式臘腸集「豉味、風味、香味、甜味」於一身。廣式的臘腸口味偏甜,入口時能嘗到微微的酒香。熟後的臘腸色澤光潤、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脂肪雪白、條紋均勻、不含雜質;手感乾爽、彎曲有彈性、切面肉質光滑、肥瘦分明,臘腸切面香氣濃鬱,略帶甜味,油而不膩,色味特殊,勝似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