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子佳人中,徐志摩和陸小曼是最被人經常說起的。陸小曼1903年11月7日,出生於上海市孔家弄的一個官宦之家。其父親陸定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
1922年,19歲的陸小曼奉父母之命與王庚結婚。王庚在當時前途遠大,曾留學美國,與美國名將艾森豪同學。和陸小曼結婚時,他已是陸軍上校。
王庚每天忙於公務,早出晚歸,是一個盡職的軍官、公民、男人,所有人對他的印象都十分的好。只是從沒有時間陪伴小曼。
1922年,王賡的朋友徐志摩(他們都是梁啓超的學生)留學回到北京,大家經常相聚。陸小曼想出去玩、王庚沒時間陪時,就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王賡也許根本就不會想到這樣處理會產生婚姻危機。徐志摩與陸小曼在王賡的首肯下一起玩耍,朝夕相處、日久生情。
他們婚後的第二年,28歲的王賡晉升為陸軍少將。結婚第三年,被任命哈爾濱警察局局長。陸小曼到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後,由於不習慣、就兩地分居了,感情上更加淡漠。
此後,徐志摩與小曼接觸機會更多,感情越陷越深。等到王庚到上海任孫傳芳的五省聯軍參謀長時,他們的婚姻終於維持不下去了。
憑王庚當時的地位,滅掉個詩人和打死條狗沒多大區別。但是,他在和小曼辦完離婚手續後,當面送給徐志摩一句讓他心顫的話。
他說:"我們大家是知識分子,我縱和小曼離了婚,內心並沒有什麼成見;可是你此後對她務必始終如一,如果你三心兩意,給我知道,我定會以激烈手段相對的。"
在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禮上,為了爭取有力地支持,他們請到了梁啓超作證婚人。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梁啓超在婚禮上就對他們二人進行了訓斥。
據說 ,當時的場景是這樣:
梁啓超說:「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
「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不高興可以離,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 讓社會看笑話,讓(被打斷)」
徐志摩:恩師,請為學生和高堂留點面子!(梁啓超想到背後還有雙方的父母,才收住火氣)
梁啓超: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據說,王庚當時送來了一份厚禮、並祝賀他們白頭偕老。此後,王庚終身沒有再娶。正如陸小曼和王庚結婚後,通過王庚結識了徐志摩一樣;陸小曼和徐志摩結婚以後,通過徐志摩結識了翁瑞午。翁瑞午是被徐志摩請來給陸小曼治療哮喘和胃痛的。
徐志摩最著名的一句詩是: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詩人沒帶走一片雲彩,但是雲彩卻把詩人帶走了。
徐志摩遇難後,翁瑞午趕到空難現場、為他收屍。他後來介紹說,在墜機處見到徐志摩的屍體時,發現他的雙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滿泥血,面形很慘……
解放後,陸小曼受到陳毅市長的關懷,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後來加入上海美術家協會,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的專職畫師。1959年,還被全國美協評為三八紅旗手。
在上海中國畫院,保存著陸小曼剛進院時寫的一份「履歷」,裡面有這樣的詞句:我廿九歲時志摩飛機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1938年、卅五歲時,與翁瑞午同居……
1964年起,陸小曼因病住進上海華東醫院。期間,她曾對來看望她的趙家璧說:「如果不解放,我肯定活不到今天;如果志摩生前知道,我們的共產黨是這樣好,他也會和我一樣相信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了。如果不死,我相信他不會跟著走胡適的道路,他可能會走聞一多的道路。」
聞一多和胡適都是徐志摩的好朋友,而趙家璧則是徐志摩在光華大學任教時的學生。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一代名媛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