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東漢開國大將王霸的霸氣人生

2020-12-15 清林劍客

本文是作者《清林劍客聊古代名將》系列之31,東漢開國名將之王霸的故事。

王霸(?—59年),字元伯,潁川郡潁陽(今河南省許昌市)人 ,東漢著名的開國將領,也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位列二十三位。是最早的一批追隨劉秀的高級將領,在劉秀困難時不離不棄,到後來獨立鎮守邊關二十餘載,為維護東漢邊疆穩定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初隨光武

史書上未記載王霸的出生年月。

他的父親也是一個官吏,曾經是潁川郡決曹掾,王霸年輕時呢。對律法比較喜歡,也曾擔任過監獄官。

但是王霸志存高遠,做監獄官的時候,常常和父親說,不願意做小官吏。

王霸的父親對於王霸的遠大志向,沒有打擊而是給予了支持。於是他還把王霸到長安求學。希望他兒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好將來出人頭地。

到了新朝的末年,王霸當時正在穎陽家中。

光武帝劉秀跟隨大哥劉縯起兵,有一次,劉秀帶兵路過穎陽,王霸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帶著門客去見劉秀,對劉秀說:「將軍你起的是義兵,我仰慕您的威信品德,希望到您軍中當兵。」

劉秀自然很高興,對王霸說:「我做夢都想與賢士共成功業,咱倆的想法簡直是一樣啊。太好了!」

於是王霸就到了劉秀的帳下,隨後,王霸跟著劉秀參加了劉秀髮跡的最重要的一仗,昆陽之戰。這一戰的結果就是打敗了王尋、王邑後,漢軍對王莽軍開始了全面的反擊。

而王霸此時,因為在戰鬥中受傷,於是,向劉秀請辭,回家休養了一段時間。

二隨光武,徵戰河北

等到來年(更始元年,公元23年),更始帝即位,劉秀擔任司隸校尉 ,又一次帶兵路過穎陽,王霸於是請示父親,說想跟光武帝走。

王霸的父親說:「建功立業是每一個男人的理想,只是我老了,我過不了軍隊生活了,你去吧,希望你努力!」

就這樣,王霸再次追隨劉秀,一直到死。

更始的大軍後來攻破了洛陽,殺了王莽。王霸也跟隨著大軍到了洛陽。

後來,更始帝排擠劉秀,把劉秀任命為大司馬,去河北招撫。王霸又做功曹令史,跟隨劉秀一路來到了到河北。

剛到河北的劉秀,很是落魄,也沒什麼勢力,反而陷入河北諸強的包圍之下。

原來自己的部下也沒幾個人跟著。於是原來跟隨王霸一塊投奔劉秀的的幾十個門客,也都紛紛的離去了。但王霸始終不離不棄。

見此情形,劉秀不無感慨的說:「真是疾風知勁草啊」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河北地區王郎起兵了,當時劉秀正在薊這一帶,被王郎通緝。

最初,劉秀還挺自信,覺得自己打出旗號,消滅王郎還不是很輕鬆,於是讓王霸至集市上招募人。

結果,動員能力不足的王霸被集市上的人一番嘲弄,慚愧而回。

劉秀坐不住了,開始向南逃走。

等到達虖沱河,偵察兵又報告說有河阻擋,還沒有船隻,無法渡河。官吏們十分害怕。

劉秀讓王霸前去察看。王霸跑到了河邊一看,果然如此,但現在的情況下,後邊就是王郎的追兵,如果此時再沒有退路,估計劉秀手下這幫人當下就能跑個七七八八。他一琢磨,還不如先騙騙大家,到了河邊再說。

就這樣,王霸回來就謊報說:「河面結冰可以過去。」

劉秀還有官吏們都很高興。大家又往前走。

等到河邊,也許是上天的眷顧。也許是因為節氣的驟然變化,河水竟然結冰了!

這下,大家開始過河。河水結的冰還不在嚴實,果然,部隊在還還剩幾人時,就開始化了,但幸好大部分人都過去了。

劉秀十分感慨,對王霸說:「讓我的部下安心並得以渡河,這是你莫大的功勞啊。」

王霸推辭說:「這是您的恩德,神靈的保佑,即使是周武王的白魚之兆,也不比這強。」

劉秀對部下說:「王霸的權宜之計成就了大事,大概是上天的吉祥之兆。」 於是任命王霸為軍正,封關內侯。

後來劉秀達信都,取得了謝躬和劉楊的支持,開始發兵攻打王郎。

並且,此時耿弇也從上谷調兵來相助,就這樣,很快攻克邯鄲。王郎戰敗逃走。

王霸帶兵追殺王郎,繳獲他的官印。因功封王鄉侯。

隨後,王霸又跟隨著劉秀平定河北。

在軍中,王霸善待士兵,對陣亡士兵,會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們穿上再裝殮,對於受傷的士兵,也會親自照顧他們,在士兵中,威信很高。

後來,與更始政權決裂後,劉秀與公元25號在河北稱帝。

王霸因為愛護士兵,可以獨立徵戰。於是,拜任為偏將軍,並且統領臧宮、傅俊的部隊。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又改封為富波侯。

徵討劉永,智敗蘇、周

建武二年(公元26年),王霸,馬武,劉隆,馬成四人率領數萬人到睢陽(今河南商丘)徵討劉永(東漢初起義軍的一支),很快就把劉永的城池攻破,劉永出逃,來求援劉永的周建等人也被擊敗。

後來,劉永被部將殺掉,周建擁立劉永的兒子劉紆為梁王,繼續對抗劉秀。劉秀於是派王霸和馬武繼續東進,討伐周建於垂惠。

梁王的部將蘇茂率五校兵四千多人趕來援救,同時派精銳騎兵去攔截馬武的軍糧。

馬武聽聞後,帶兵前往援救。而此時,被困在城內的周建又從城中出兵夾擊馬武。

結果是馬武想著身後就有王霸的支持,作戰不努力,意外地被蘇茂、周建合兵給打敗。

馬武的部隊向回逃跑,這時路過王霸的軍營,請求王霸支持。

出人意料的是,王霸對這些人說:「敵兵太強大了,我們出兵也不行,估計也會和你們一樣失敗,你們努力吧。」

關閉營門不讓馬武的人進來。部下都很詫異,明明是自己的隊伍,為什麼不救呢。

王霸向大家解釋說:「蘇茂部隊人數多,我們呢,碰巧失敗,軍心恐慌,再加上馬武他們並沒有認真對敵,這是要導致失敗的原因。現在我關門死守,不給他們援助,馬武他們見沒有救兵,作戰自然會倍加努力。 同時呢,敵人一定會乘勝冒進,這樣,等到蘇茂部隊疲勞的時候,我們就乘著敵人疲憊,出去戰勝他們。」

果然,蘇茂、周建看到漢軍退敗,命令全軍出動攻打馬武。

雙方交戰許久後,而此時,看著外面的廝殺正烈,王霸軍中的一些人也按捺不住了,他們不停的向王霸請戰。

王霸覺得是時候了,於是打開軍營後門,派精銳騎兵繞到敵人背後偷襲。

蘇茂、周建忽然發現前後受敵,驚亂之際開始敗逃。

不久,蘇茂、周建又集合部隊前來挑戰,王霸考慮對方士氣正盛,於是死守不出戰,只是讓士兵喝酒作樂。

蘇茂這邊看到王霸沒有動靜,就向王霸的軍營中射箭,其中一支箭都射中了王霸面前的酒杯,但王霸穩坐不動。

部下都說:「蘇茂昨天已被打敗,現在容易打。」王霸說:「不對。蘇茂部隊從遠方來,糧食不夠,所以屢次挑戰,想要一決勝負。現在關門休兵,就是人們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好上又好的辦法。」

蘇茂、周建長時間挑釁卻不能交戰,只能領兵回營。

果然如王霸所料,當天夜裡,周建哥哥的兒子周誦反叛了,周建還沒有回城,被周誦鎖在了城門之外。蘇茂、周建只得逃走,周誦率城投降。

攻盜破敵

建武六年(公元30年),王霸受命,屯墾新安(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隨後又屯墾函谷關。在這處,王霸積極穩定地方治安,攻打盜賊,全部攻克。

到了建武九年(公元33年),王霸和吳漢以等五位將領,率五萬多人,攻打盧芳(也是一支自立的起義軍,投靠了匈奴)的部將賈覽、閔堪於高柳。結果中間匈奴派騎兵幫助盧芳,還遇到了大雨,戰鬥失敗。雙方固守自有陣地。

第二年,王霸又和吳漢等四位將軍率六萬人從商柳出兵攻打賈覽。這次匈奴左南將軍的幾千騎兵援救賈覽。

王霸等人連續與賈覽,匈奴的隊伍作戰,經過鏖戰,終於打敗敵人,追出邊塞,殺敵幾百人。

鎮守邊陲,病重去世

王霸後來就任上谷郡(北京一帶)太守,幾十年一直在邊疆守衛。

當時,盧芳和匈奴、烏桓聯合,經常南下入侵中間,搶劫尤其頻繁,邊區軍民很愁苦。

後來,王霸又釋放刑徒,讓他們為國出力,於是修整飛狐道,堆起石頭撒上土,築起亭障,從代城(今河北蔚縣東)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三百多裡長。

在上谷郡,王霸總共任職二十多年,總計和匈奴、烏桓大小几十上百次交戰,很熟悉邊疆軍事。根據漢匈奴的實際情況,多次上書建議和匈奴結親講和,又建議運輸可以由溫水(河名)漕運,來省去陸路運輸的辛勞,建議都得到實行。

後來南單于、烏桓投降,北部邊疆沒有戰事。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改封為淮陵侯。

王霸在雲臺二十八將中,活的時間比較長。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重病免官,幾個月後去世。

清林本文參考資料《後漢書》、《資治通鑑》、《十七史百將傳》等。

清林劍客聊古代名將,為你講述古代200位名將的故事。

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值得沉思的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疾風知勁草 烈火煉真金
    新中國1600多位開國將帥中,絕大多數曾在戰鬥中負過傷,還有十幾位獨臂、獨腿或獨腳將軍。這些戰將,久經沙場、出生入死,在戰爭中學會打仗,在戰鬥中被官兵認可,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勝利,用戰功和勳章證明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
  • 「疾風知勁草」、「腹有詩書氣自華」:60個名句出處,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疾風知勁草」、「腹有詩書氣自華」:60個名句出處,你知道多少?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疾風知勁草」,「語不驚人死不休」,「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些名句,或演化成俗語,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 5首霸氣十足的開國帝王詩,最厲害的還是他,睥睨天下的一代偉人
    英布大概是漢初幾大反王中,聲勢最大的一路,劉邦不得不親徵。有驚無險,這場叛亂再次被成功平息,得勝班師的途中,劉邦順路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沛縣。他把昔日的鄉裡鄉親都召集起來,共同歡飲數日,嗐,其實多少有些炫耀成分吧:你們看,當年的流氓小混混,如今成了你們的皇帝。劉邦酒酣,擊築而歌,即興唱出了這首大風歌。
  • 史上最強的十二首帝王詩詞,比比誰更霸氣
    詩歌是中國人的靈魂,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今天,詩詞君給大家介紹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詩,看看誰更霸氣。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後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意境優美,音韻流暢,歷來備受讚譽。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 常德市一中傑出校友開國大將粟裕霸屏央視3分鐘
    一代名將粟裕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滄海桑田,祖國發生日新月異變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人們不會忘記那些有功於世、松柏情操的革命前輩,粟裕大將就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有關「常勝將軍」粟裕的影視劇、回憶錄、紀實文學比較多,後人從各種媒體了解開國元勳事跡和情懷。
  • 疾風知勁草,哈弗H6塑造不可逾越的標杆!
    疾風知勁草,2020,哈弗H6依舊會是不可逾越的標杆!
  • 開國將帥中,何人槍法最準?大將百步穿楊當仁不讓
    在開國將帥中,有著無數能徵慣戰的名將,他們的赫赫戰功,直到今天,依舊被我們津津樂道。而在這些功勳卓著的名將中,也不乏個人武力值非常高的,比如許世友、徐海東、錢鈞、賀炳炎、彭紹輝、耿飈等人都有著非常高深的個人武功。而神槍手,在開國將帥中也有不少,那麼,在開國將帥中都有哪些神槍手呢?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但劉秀認為,東漢建國伊始,須休養生息,接受北匈奴的歸附,會使南匈奴離心,與目前國情相符,而出兵討伐則敵不可盡,不切實際,是舍本求末,徒勞無益的做法,遂不發兵。「捨近求遠,勞而無功」就告訴人們在做任何事情前,一定要考慮周密,不要做一些華而不實或不切實際的東西,否則一定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疾風知勁草。——《後漢書·王霸傳》【賞析】「勁草」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誇讚王霸忠誠的話。
  •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不得不看的人生簡介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人生簡介: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出生927年3範質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託言兵少將寡,不能出戰。範質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最早辭世的開國大將 在十大將之中,第一個去世的是陳賡大將。他曾畢業於黃埔軍校,是一個個性鮮明、富有傳奇色彩的將軍。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隋朝開國大將夠慘!八個被楊堅殺,五個被楊廣殺,剩四個還病歪歪
    有人說,西漢的開國大將慘,其實不然,隋朝開國大將比西漢大將還慘。八個被楊堅殺,五個被楊廣殺,剩四個還病歪歪。隋朝開國大將有十幾位,其中爾朱績、王宜、梁士彥、宇文忻、劉昈、元諧、虞慶則、史萬歲,這八員大將被楊堅殺了。罪名是什麼呢?
  • 疾風勁草集Vol.10 | 當代街頭藝術家龐凡:我像海綿一樣充分的吸收各種水分
    疾風勁草集是赤誠新推出的欄目,集合了各個領域堅持著的赤誠人。龐凡Fansack,成都人,08年去巴黎留學,從一個滑板塗鴉少年到知名的當代城市藝術家,已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創作。他的作品對人性、科技、欲望等概念富有禪意的表現,也融入對社會現狀的思考。
  •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何仍以漢為國號,有四個原因導致
    而劉秀建立的朝代與劉邦建立的朝代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漢」,現代歷史學家稱為東漢,一是因為他的都城在東邊的洛陽,二是為了區別於劉邦所建立的漢,但是東漢同時代的人以及古代的人並不是叫東漢,而是叫「漢」或者「後漢」,比如記載東漢的史書叫《後漢書》。
  • 他是紅25軍靈魂人物,培養出97位開國將軍,活到建國至少大將
    他是紅25軍靈魂人物,培養出97位開國將軍,活到建國至少大將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開始了長徵,第一個完成長徵抵達陝北的部隊是紅25軍,因為這支部隊長徵的路線和大部隊不一樣,相對輕鬆一些。
  • 西漢開國大將:最牛三位也最慘,都是滅門夷三族,一位還處以醢刑
    西漢開國大將十多位,一般歸納為「漢初三大名將」、「西漢開國十八侯」,這些人中,最牛的有三位,但最慘的也是這三位,都被滅門夷三族,其中一位還處以醢刑。
  • 名字很霸氣的六位開國上將,成就也不小,有兩位受到主席親自改名
    許多開國將軍的名字都很霸道。首先,李天佑。這個名字太霸道了,天佑,老天保佑。李天佑確實是得上天眷顧的猛將。作為廣西為數不多的兩位開國將軍之一,他從紅七軍遠徵軍一路北上,歷經艱難險阻,成功地匯入了中央蘇區,他的生存就是一個奇蹟。15歲的李天佑倖免於難,加入中央蘇區後,李天佑迅速脫穎而出,成為紅軍師長那年,他才20歲啊。
  • 孔子說三十而立,那歷史上的開國皇帝30多歲在幹嘛?
    至聖先師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應該是指已經三十多歲的人要做到言行得當,做事合乎禮。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都奉天承運稱為天子,被山呼萬歲,短命不少但長壽者卻不多,。那他們三十多歲都在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