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分帳陷「羅生門」華誼疑在數據摻水抬股價

2021-01-14 新疆日報網

   

《泰囧》火爆的票房帶來的"驚喜"還未冷卻,《西遊·降魔篇》已然再次"大鬧"華語市場。

  上映首日《西遊》就以8002萬創華語片內地首映票房紀錄,繼而又在情人節創出了1.2億元的華語片內地單日票房紀錄,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部內地單日票房過億的華語片。上映第15天,《西遊》票房邁過10億大關,且比《泰囧》少用了5天。現在,《西遊》票房已過11億,正向《泰囧》保持的華語電影內地票房紀錄12.66億發起最後總攻。

  《西遊》之火,超出想像

  《西遊》大熱,在不少人的意料之中,畢竟有「周星馳」這塊金字招牌坐鎮。雖然星爺自己沒演,但主演陣容依然有看點,文章憑藉《失戀33天》成為電影新貴、黃渤又剛因《泰囧》出盡風頭,都可謂票房福星,令人期待。不過,《西遊》能火到這種程度,客觀地說,還是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的。

  從檔期上看,春節檔被普遍認為不能算是一個太好的檔期,一方面,年底的賀歲檔已經將觀眾的觀影熱情釋放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近幾年小長假檔期的票房都不夠理想,因為不少觀眾都有出遊、返鄉等假日計劃,反而會更少地選擇看電影。

  而從商業角度考慮,《西遊》也是星爺開始執導後,第一部自己沒有出演的電影。周星馳是一個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在表演上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和魅力,一部電影有他出演和沒他出演,對觀眾的吸引程度,差異明顯。之前,周星馳在拍《功夫》、《長江七號》時,就傳出他只想導不想演的消息,不過最後都由於投資方的堅持,而不得不再出來「拋頭露面」。換言之,一部沒有周星馳出演的周星馳電影,沒人能保證一定能大賣。

  事實是,《西遊》的火爆也超出了大部分投資方、甚至星爺自己的預料。《西遊》由周星馳控股的比高集團、威秀亞洲、安樂電影公司和文化中國傳播四家公司聯合投資,所佔股份為3:3:1:3。華誼付出了8800萬(來源於華誼公告),獲得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發行代理權,該8800萬即是4家投資方在內地獲得的最少收益——業內稱其為具「保底」。(註:實際上,這筆收益還應減去部分稅費,在刨除影院分帳、代理發行費以及其他稅費後投資方這筆收益最終約為7410萬,比高公告也有披露。)

  與這8800萬對應的是,華誼向投資方承諾《西遊》票房必須達到3億(該說法也得到了華誼的認可),這「3億」在業內被稱為「保底票房」,「保底發行」也是比較常見的電影發行方式之一。

  保底「3億」意味著,如果《西遊》的內地最終票房低於3億,華誼也必須按3億跟4家投資方結算(即支付投資方收益7410萬),相應的,華誼除了拿到約為票房5%的發行代理費外,則拿不到一分錢票房分帳。以極端情況《西遊》票房為零為例,其他4家投資方虧會3190萬(製片成本1.06億,減去此前比高公告已披露的收益7410萬),華誼則至少虧8800萬。

  如果票房超過3億,華誼不僅可以回收先期投入的8800萬,還能跟4家投資方分3億以上區間票房的收益。根據協定,華誼這時拿的是70%-90%的大頭,因為其餘4家投資方先期已有華誼支付的保底利潤落袋,相當於總額1.06億的電影製作總成本(比高公告披露),已回收了約4/5,風險大大降低,相應分成收益也會減少。

  由此大致可以判斷,在這項交易裡,若《西遊》票房低於3億,華誼比較「吃虧」;若高於3億,則其他4家投資方比較「吃虧」。這也說明,至少包括周星馳自己在內的4家投資方,對該片的期待票房在3億左右。

  11億背後的利益鏈

  原本預期票房為3億的片子,現在賣到了11億,當然會有人坐不住了。

  本來,分錢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拿到檯面上來說,加之國內影視行業本身發展時間就短,相對也不是一個很透明的行業,很多從業者也未必搞得明白。不過,隨著影視行業近年「奇蹟」頻出,高票房層出不窮,好奇這巨款背後的利益鏈的人也越來越多。

  《失戀33天》以不到1500萬的成本,博得超過3億的票房,以片酬入股的導演滕華濤和主演文章,都得到了一筆不小的票房分帳,可謂皆大歡喜。成本僅3000萬的《泰囧》,狂攬12.66億票房,令大家同樣好奇作為主創的徐崢、黃渤、王寶強能分多少,可惜這幾個主創並未像文章那樣以片酬入股,按合約只能獲得片酬——據成本可知,在百萬級左右——這顯然和12.66億票房不太匹配。

  光線影業既作為投資方(約佔90%的份額)又作為發行方,票房在刨除影院和院線的部分外,基本都流入了光線口袋。雖然合約裡並無分成條款,不過最終考慮到維護關係,光線老總王長田還是慷慨拿出利潤的10%給徐崢作為獎金,這筆錢稅前大概在4000萬左右。這才平息了媒體和網友對於這一「不均等分配」的質疑。

  一般來說,電影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製片、發行、院線、影院等4個主要環節;一部電影上映後所回收的票房,也要分配到這4個環節中去,但每個環節能分到多少比例的票房,也不固定,每個案例可能都會不同,要根據具體的協商情況而定。目前,業內比較普遍認可的比例是製片、發行方拿淨票房的43%,院線和影院拿57%。

  另外,在實際分帳過程中,票房總收入還要刨除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稅費以及中影數字的代理費(這部分的額度為6億票房以下部分,按區間收淨票房的1%-3%,6億以上的部分不收),然後才進入製片發行方和院線影院方分帳的環節。

  兩方都稱可分70%,可能嗎?

  《西遊》的分帳之所以引發關注,除了《西遊》本身票房火爆外,還在於兩個投資方華誼和比高之間,在各自發給股民的公告上,對於票房分帳比例出現了不同的說法,被業內戲稱為「羅生門」。

  華誼2月25日午間發公告,稱「公司就該影片票房分帳收入應獲得的稅前利潤大約為1.96億元(未經審計)」,比高則在25日晚間立即發公告稱「投資方可實際取得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發行之計算後淨收益約70%分成收益」,並在公告中指出「投資方」是指「除華誼兄弟外的其他投資方」。

  比高的公告讓華誼兄弟隨即陷入了信任危機。對於公眾來說,考慮到以公告中所寫的9.9億票房計,製片發行方回收的票房將不超過3.9億(即淨票房9.08億的43%),如果比高獲得70%分成收益,那麼,華誼獲得的「稅前利潤」怎麼可能達1.96億之多?另外,比高公告也暗指華誼只是發行方,而不是投資方。對公眾而言,自然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發行方能有這麼高的利潤?華誼是否在數據裡摻水以抬高股價?

  華誼的股價本來在《西遊》票房火爆的帶動下漲勢喜人,卻因這一危機而下挫,使得華誼不得不停牌,而在2月26日晚的公告裡緊急披露了更多的協議內容。

  這份公告詳細披露了以下內容:華誼對《西遊》份的總投資額累計為8800萬元,根據協議將獲得「公司行使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發行權所取得的一切收入(即發行毛收益)的12%」的發行代理費,以及「還享有取得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發行淨收益70%至90%收益分成的權利」,並對「發行淨收益」的計算方法做出了解釋。華誼在公告中還聲明,根據協議,「公司享有該影片之發行權、收益權及『出品方』或『聯合出品方』、『出品人』、『製片人』等的署名權」以此來駁斥外界對華誼作為「投資方」身份的質疑。

  這一公告讓華誼的收益趨於明朗的同時,也讓「發行淨收益」這一概念浮出水面——比高的公告中提到的也正是這個概念,那麼「發行淨收益」到底指的什麼?

  華誼在公告裡對「發行淨收益」這一條目的計算方法給出了詳細的解釋。以9.9億票房計,《西遊》的「發行淨收益」=(總票房-電影專項基金-稅費-中數發行代理費)×43%+華誼行使該影片商務開發權所取得的一切收入-發行代理費-華誼的投資額-宣傳發行支出-(拷目及物料費、商務開發代理費、商務開發相關支出、該影片在大陸地區報批的費用、利潤支付按相關法律規定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和銀行手續費等各項費用)。

  華誼公告中說明宣傳發行支出為3000萬,華誼投資額為8800萬,商務開發費用和上述括弧裡的費用不詳,但考慮到並非主要收入及支出,忽略之後,計算出的「發行淨收益」約為2.222億元(其中發行毛收益為3.866億元,發行代理費為0.464億元——該部分由華誼獲得)。

  根據華誼公告及華誼對於公告的解釋,華誼獲得「發行淨收益」70%的分帳,即1.555億,加上發行代理費,為2.02億(和華誼公告所寫1.96億利潤基本吻合);那麼,其他4家投資方獲得「發行淨收益」30%的分帳,則為0.666億元。

  如果是這樣,比高憑什麼說包括它在內的其他4家投資方獲得「發行之計算後淨收益約70%分成收益」呢?別忘了,4家投資方的總收益中還包含華誼之前付給投資方作為保底收益的8800萬,於是0.666億加上8800萬則為1.546億,約為「發行淨收益」2.222億的69.7%。這樣看來,比高的說法也沒有錯。

相關焦點

  • 西遊票房分成陷羅生門 比高華誼均稱獲70%分成
    周一午間,華誼兄弟(300027,收盤價18.67元)宣布《西遊降魔篇》票房達到9.9億元,獲得的分帳收入稅前利潤大約為1.95億元。但當日晚間,投資方之一的比高集團 (08220,收盤價0.21港元)也刊發了一則看似「含糊」的公告,表示投資方在內地發行可取得70%「分成收益」。
  • 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 貓眼數據顯示八佰點映票房創造新...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貓眼最新資訊 > 正文 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 貓眼數據顯示八佰點映票房創造新紀錄
  • 華誼比高因10億票房分紅反目 業內揭秘分成規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1月底至今,華誼兄弟股價從14.25元起步飆至節後首個交易日的20.90元,漲幅高達46.67%。顯然,《西遊降魔篇》成刺激華誼兄弟股價上漲的直接導火索。    在如此優異的票房面前,曾經攜手共進創造出一系列記錄的電影商華誼兄弟和比高集團也由此反目,展開了一場分紅爭奪戰。
  • 《八佰》票房破4億!股價大漲19%,華誼兄弟能否藉此翻盤?
    截止目前,《八佰》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億(包含預售)!上映首日的單日票房超過1.34億!這兩個數字對於「大病初癒」的影市來說,無疑是給了當前影業市場極大的信心提振!受《八佰》良好口碑和出色票房數據刺激,華誼兄弟近日股價接連大漲,8月20日漲停、8月21日大漲近8%,據統計,華誼兄弟股價自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累計漲幅高達50%!
  • 華誼兄弟投資《西遊》成疑 信披被指嚴重失實
    雖然華誼兄弟已公告其為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的出品方、投資方和發行方,負責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的運營和發行,但其投資方地位仍頗受業內質疑。儘管如此,由於市場對該片預期頗高,該股股價在上映前即已大漲,從1月25日算起,11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高達32.21%。不過,在《西遊》上映以來,雖然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看好該股,其股價卻在該片上映以來衝高回落。
  • 華誼兄弟病了
    周星馳與華誼兄弟的《西遊·降魔篇》擾攘兩年的票房之爭終可告一段落:4月15日下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崴盈投資對華誼兄弟發起訴訟一事,因缺乏證據支持,不予採信,駁回崴盈投資有限公司全部訴訟請求。這樁糾葛多時的12億票房紛爭官司背後,隱藏的是關於一張電影票的分帳規則。
  • 燈塔上線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數據
    DoNews 6月29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6月28日,優酷首次向燈塔專業版公布網絡電影日票房數據,目前在燈塔專業版上,用戶不僅可以查看優酷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還能夠查詢到累計分帳票房、日榜單、月榜單,以及每日播放熱度等網絡電影數據。
  • 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先付錢再給片
    其中包括:年票房在1000萬元以上的影院,可以參與8月14日的點映,8月17日-19日,部分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可參加點映。21日正式上映時,年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分帳方式放映電影。此外,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城,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用預交給發行方制定帳戶,才可放映《八佰》。
  • 29.35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 華誼兄弟王中磊:《八佰》是...
    華誼本身是比較喜歡創新和挑戰的公司,但敢於挑戰一定會受到很多質疑。重要的還是對於自己的堅持和糾錯能力的不斷培養。」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他坦然回答了市場諸多質疑以及華誼兄弟2020年面對的危機和挑戰。截至9月23日收盤,華誼兄弟股價下跌4.14%,以5.09元/股報收,總市值為142億元。
  • 華誼兄弟角色之謎:誰是《西遊》高票房受益者
    之類的探討,華誼兄弟究竟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何種角色,至今仍沒有答案。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曾在其微博上表示:華誼兄弟是《西遊》第一出品方,中國地區發行方,中國地區票房最大收益方!華誼兄弟公司也在此後表示,其對《西遊》的投資額為4050萬元。
  • 華誼兄弟陷票房分成糾紛 "去電影化"轉型顯成效
    兩年前,周星馳和華誼兄弟(300027.SZ)聯手推出《西遊降魔篇》,拿下12.48億元總票房,並登頂全年票房冠軍,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在此後,華誼兄弟與周星馳旗下的崴盈投資有限公司,為了爭奪票房,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利益之爭。
  • 燈塔上線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數據 網絡電影步入票房日更時代
    6月28日,優酷首次向燈塔專業版公布網絡電影日票房數據,使燈塔進一步深耕影視精細化數據的同時,也標誌著網絡電影正式進入票房日更時代。此次網絡電影票房數據升級,是燈塔專業版繼集結優酷、愛奇藝、騰訊、芒果、搜狐、樂視等6家平臺網絡電影的播放熱度數據之後,又一次在票房數據領域完成重要升級。目前在燈塔專業版上,用戶不僅可以查看優酷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還能夠查詢到累計分帳票房、日榜單、月榜單,以及每日播放熱度等網絡電影數據。
  • 王晶出品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排行榜 《大嫂》第一
    王晶出品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排行榜 《大嫂》第一 王晶出品的網絡電影累計分帳票房排名第一的是《大嫂》
  • 先付錢再給片,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能否填補39億窟窿?
    而華誼兄弟方面表示,發行策略是公司和發行團隊根據現狀討論確定,至於票房對上市公司業績的作用,還需要等影片下檔後才能知曉。一部業內期待票房可以達到15億的電影,在點映期就口碑大漲並票房大爆的《八佰》,對於2018年、2019年業績連續虧損的華誼兄弟來說,採用新的發行策略,是否正期待用票房打翻身仗?
  • 兩家平臺實現票房數據重要升級,網絡電影步入票房日更時代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 近日,優酷首次向燈塔專業版公布網絡電影日票房數據,6月,騰訊視頻網絡電影票房榜單上線貓眼專業版,兩家平臺實現票房數據重要升級,標誌著網絡電影數據更加公開透明化,網絡電影正式進入票房日更時代。
  • 超12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破千萬
    傳媒內參導讀:2019年共計37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突破千萬,到了2020年,僅前兩月便有超12部作品分帳票房破千萬,打破了2019上半年的網絡電影整體分帳票房紀錄。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近日,愛奇藝公布了2020年2月網絡電影月度票房冠軍榜和2020年度票房榜。 其中,由羅嘉良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巨鱷島》獲得分帳票房1670萬,成功摘得2月票房冠軍。
  • 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減持自救?《八佰》難挽資金鍊緊繃
    自2018年起,華誼兄弟多部電影票房遭遇滑鐵盧,公司經營狀況每日愈下,王氏兄弟也為此操碎了心。2019年更是傳出王忠軍通過變賣收藏品補充華誼兄弟現金流,並稱為了華誼什麼都可以賣掉,旁人聽聞也難免心生酸楚。至2020年,疫情更是為影視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絕望局面。
  • 華誼兄弟:《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5月10日首播 多部電視劇及網劇...
    來源:發布易華誼兄弟(300027)5月6日宣布,由費振翔導演,管虎監製,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的《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正式定檔5月10日首播。據悉,該劇由華誼兄弟、企鵝影視、盛世核芯、七印象文化傳媒聯合出品。自2019年年初,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明確提出聚焦「影視+實景」新商業模式以來,公司劇集業務和線上娛樂內容有序推進,截至2020年一季度已有多部作品上線,贏得了優異的市場表現和觀眾口碑。
  • 王晶出品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排行榜《大嫂》第一
    據統計,由王晶出品的網絡電影累計分帳票房依次是排名第一的《大嫂》票房3000萬,排名第二的是《唐伯虎點秋香2019》票房1722萬,排名第三的是《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票房935萬,排名第四的是《新河東獅吼》票房866萬,排名第五的是《好漢三條半》票房711萬。
  • 燈塔上線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數據;藍月亮提交港股招股書;網易公布...
    股上市需要先拆分紅籌架構時間和財務成本較高此次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中允許紅籌架構企業上市並針對紅籌企業境內上市具體情形進行了規則上的明確非常清晰我們最近也接到了一些紅籌企業的意向諮詢有投行人士表示 農業農村部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 6月29日農業農村部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一起為中國農村做幾件重要的事數字農業鄉村治理農業社會化服務合作協議顯示在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全國鄉村治理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層面農業農村部將阿里巴巴作為主要合作方 燈塔上線網絡電影日分帳票房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