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票房分成陷羅生門 比高華誼均稱獲70%分成

2021-01-14 中證網

  《西遊降魔篇》的熱映創下多個華語影片記錄,而作為投資方的比高集團和負責內地發行工作的華誼兄弟(行情股吧 買賣點),近日就票房分成一事兩公司信息披露屢屢「打架」,博足了市場的眼球。

  周一午間,華誼兄弟(300027,收盤價18.67元)宣布《西遊降魔篇》票房達到9.9億元,獲得的分帳收入稅前利潤大約為1.95億元。但當日晚間,投資方之一的比高集團 (08220,收盤價0.21港元)也刊發了一則看似「含糊」的公告,表示投資方在內地發行可取得70%「分成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以來,比高集團從不承認華誼兄弟的「投資方」身份,在多個場合表示其只負責在內地的發行工作。

  因此,兩家合作打破華語影片多個記錄的公司,卻宣布兩則看起來自相矛盾的分成模式,這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比高集團「含糊」公告逼停華誼

  周一午間,華誼兄弟再度公布了《西遊降魔篇》的票房收入,截至2月25日零時,該影片在內地上映15天,票房達到了驚人的9.9億元,公司就影片分帳收入應獲得的稅前利潤大約為1.95億元。

  在宏源證券隨後給出的一份研報中顯示,根據華誼兄弟披露的稅前利潤和之前公告關於 《西遊降魔篇》的合作模式,測算出華誼兄弟的分成收益約為內地發行淨收益的70%左右;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宣發利潤1150萬和分成收益1.85億元。

  消息公布之後引來市場一片喝彩,當日上午,華誼兄弟股價曾一度萎靡不振,上午收盤甚至大跌5%以上,受票房利好刺激下午直線拉升幾乎翻紅。

  但晚間,投資方比高集團刊登的一則公告,逼迫華誼兄弟在周二開盤後不得不緊急停牌。

  比高集團公告顯示,根據《西遊降魔篇》投資方與華誼兄弟籤訂的合作協議,華誼兄弟負責影片在內地的運營和發行,除了收取《西遊降魔篇》大陸發行毛收益12%的發行代理費之外,投資方及華誼兄弟還享有取得該影片在內地發行的淨收益的分成。

  據協議,《西遊降魔篇》在內地發行,投資方除了取得該片在內地發行淨收益10%至30%分成收益的權利外,另計票房分紅及保證收益。投資方已與華誼兄弟達成有關票房分紅的相關安排,華誼兄弟正與投資方安排籤訂相關正式書面協議。初步估計,投資方可實際取得該影片在內地發行淨收益約70%分成收益。

  比高集團公告之後,市場一片譁然。某華誼兄弟的投資者對記者表示:「不是說華誼才是 《西遊降魔篇》最大的受益方嗎?這兩家公司的公告怎麼掐起架來了?」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别致電華誼兄弟和比高集團,但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兩家公司方面的回覆。

  從華誼兄弟高管在微博中的留言來看,公司對此事的態度也比較明了。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在2月5日的微博中表示,華誼兄弟是《西遊降魔篇》第一出品方,中國內地發行方,中國內地票房最大收益方。

  昨日(2月26日)董秘胡明也在微博中表示,我們不對其他海外公司的公告進行評論,但作為負責任的上市公司,一切公告均以規則和法律文件為依據。

  華誼兄弟公布《西遊》分成模式

  今日,華誼兄弟就此事再度刊發公告,對合作協議進行詳細解釋。

  華誼兄弟表示,根據協議的約定,公司應得發行代理費為公司行使該影片在內地發行權所取得的一切收入(即發行毛收益)的12%,此外,根據《西遊降魔篇》的具體票房收入,華誼兄弟享有在內地發行淨收益70%至90%收益分成的權利。

  協議約定,當內地發行淨收益大於等於2000萬元時,公司應得收益分成為該區間內發行淨收益的70%。截至2月24日,《西遊降魔篇》的票房已經達到了9.9億元,所獲得的淨收益已經遠大於2000萬,因此,華誼兄弟應得收益為該區間發行淨收益的70%。

  華誼兄弟在公告中指出,發行淨收益是指公司行使該影片在內地發行權和影片商務開發權所取得的一切收入之和扣除各項費用後剩餘的收益。費用包括:發行代理費、宣傳發行支出、拷貝及物料費、公司的投資額、商務開發代理費、商務開發相關支出、該影片在內地報批的費用及按相關法律規定應交納的稅費和銀行手續費等。

  同時,公司補充道,由於電影發行情況良好,公司可能會考慮撥備執行製片方一些獎勵,但是,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與其他投資方或合作方就該獎勵事宜籤署任何協議或文件。

  比高集團公告被指玩「文字遊戲」

  一位常年跟蹤傳媒行業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比高集團的公告其實是存在貓膩,公告提到的「70%」對應的是分成收益而不是分成淨收益,公司其實在玩文字遊戲。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到為何比高集團會發出這則不清不楚的公告,這位分析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比高集團為什麼要玩這個文字遊戲?因為其也是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但這家公司其實僅實現微利,除了《西遊降魔篇》再無其他看點。同時,這也是比高集團製作的第一部影片,但上映到現在華誼兄弟卻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樣作為比高集團的股東,香港投資人可能會對公司有質疑。為什麼這麼叫座的一部影片,投資方卻不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或許表示比高集團刊登這則公告的初衷。」

  隨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比高集團近日的走勢中發現,近半年公司股價一直漲勢喜人,但就在2月7日華誼兄弟宣布自己是《西遊降魔篇》最大受益者之後,股價突然急轉直下,距2月7日收盤價目前跌幅已達16%。

  「既然比高集團把內地發行工作給了華誼兄弟,那麼內地這邊的事情就應該以華誼兄弟的公告為準。」上述分析師補充道。

  強調「投資方」身份華誼意在補貼?

  11月比高集團就在公告中說華誼兄弟只是個發行方,比高集團董秘也對記者表達了同意的觀點,到底比高集團有何訴求?

  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在公告中提到,該影片應投入的投資額累計為人民幣8800萬元,再度強調自己的《西遊降魔篇》「投資方」身份。

  2012年11月,比高集團曾宣布《西遊降魔篇》股權投資者包括比高集團、威秀電影、安樂影片、文化中國附屬公司,華誼兄弟負責在中國內地的發行。

  2月7日,華誼兄弟宣布公司和比高集團、威盈投資及其他合作方籤署協議,公司為《西遊降魔篇》在內地的出品方、投資方和發行方,似乎和比高集團的口徑不一,甚至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對華誼兄弟披露不準確的質疑。

  從華誼兄弟董秘胡明的態度來看,似乎對「投資方」一詞另有解釋。

  胡明在微博中指出,電影的出品方就是投資方,出品人是投資方的老闆,這個身份在全球不同市場可能是不同的。每個市場的發行方可能也不同,每部電影都有主要市場,如華語電影第一大市場就是中國內地,這個發行方承擔主要的回收責任,其收益固然與能力相關,但與承擔的責任也直接掛鈎,好萊塢六大片廠就是全球最牛的發行方。

  為何公司如此在意 「投資方」的頭銜?據某業內人士介紹,恐怕與國產片可獲得政策補貼與稅收有關。

相關焦點

  • 華誼兄弟陷票房分成糾紛 "去電影化"轉型顯成效
    2013年2月底,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其從《西遊降魔篇》獲得1.96億元的稅前利潤,隨後同為該片製作方的香港比高集團立刻與另一製作方發布公告,表示華誼兄弟只是該片發行方,只有投資方才享有70%的淨利潤分成,並與華誼兄弟展開了長達兩年的利益之爭。
  • 票房分帳陷「羅生門」華誼疑在數據摻水抬股價
    如果票房超過3億,華誼不僅可以回收先期投入的8800萬,還能跟4家投資方分3億以上區間票房的收益。根據協定,華誼這時拿的是70%-90%的大頭,因為其餘4家投資方先期已有華誼支付的保底利潤落袋,相當於總額1.06億的電影製作總成本(比高公告披露),已回收了約4/5,風險大大降低,相應分成收益也會減少。
  • 華誼比高因10億票房分紅反目 業內揭秘分成規則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由周星馳執導,文章、黃渤、舒淇和羅志祥主演的魔幻喜劇《西遊降魔篇》(以下簡稱《西遊》)於2月10日火熱上映後不斷刷新各項票房紀錄。截至2月25日,在不到16天的時間裡《西遊》成功突破10億票房,刷新了由《泰囧》創下的20天10億的吸金紀錄。
  • 華誼兄弟角色之謎:誰是《西遊》高票房受益者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稱,《西遊》自上映以來的強勁表現,無論是口碑和還是質量都呈現上乘之作,我們上調原有8億-10億的票房預期到10億-12億,甚至有望打破《泰囧》創造的票房紀錄,票房的表現有望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
  • 拍攝艱辛的《大話西遊》,導演把它分成兩部曲
    《大話西遊》直到開拍也沒有詳細的劇本,而只是大概的一個構思而已,劇中「至尊寶」的人選在劉鎮偉看來非周星馳莫屬,在此之前周星馳已和劉鎮偉合作過多部影片,其中包括周星馳的代表作《賭聖》在大話西遊的創作中周星馳提供了大量意見,甚至很多膾炙人口的對白也出自他手。
  • 華誼兄弟投資《西遊》成疑 信披被指嚴重失實
    於蛇年大年初一上映的《西遊降魔篇》(簡稱《西遊》)由於貼上了「星爺」的標籤,票房不斷走高。據華誼兄弟公告,截至本月17日24時,該片內地票房已高達6.4億元。不過,在《西遊》上映以來,雖然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看好該股,其股價卻在該片上映以來衝高回落。  華誼兄弟投資方地位成疑  公開信息顯示,《西遊》 最大的投資方分別為文化中國、威秀亞洲,以及周星馳任執行董事的比高集團,三者各佔30%的投資份額,而剩下10%的股權是由安樂影片所持有。
  • 《鬼滅之刃》劇場版票房分成 原作者僅得1000萬索尼最賺
    2020年最火動漫沒有之一的《鬼滅之刃》劇場版電影票房之前已經達到320多億日元,登頂日本影視冠軍,那麼相信很多讀者觀眾會以為原作者肯定賺到爆倉?近日據日媒報導,實際上原作者吾峠呼世晴僅得1000萬日元的原作報酬,原因很簡單,日本文藝協會規定的著作版權費最高上限為1000萬日元。
  • 華誼堅稱為西遊出品和投資方引多方質疑 券商集體唱多或意在做高股價
    華誼兄弟解釋稱,自己就是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的出品方、投資方和發行方,並稱其享有該影片在大陸地區的最大收益,即票房淨收益70%-90%,而其他投資方只享有10%至30%分成收益。但同時又稱,自己不參與影片在大陸地區以外的運營和收益分成。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之前也在其微博上表示:華誼兄弟是《西遊》第一出品方,中國地區發行方,中國地區票房最大收益方!
  • 抖音直播分成比例是多少 2020抖音個人主播分成比例
    抖音直播分成比例是多少?2020抖音個人主播分成比例?一起來看看吧。抖音直播分成比例是多少?2020抖音個人主播分成比例?一起來看看吧。 剛剛開始做主播是沒有多少錢的,這個時候主要看你的個人魅力,讓你的粉絲給你禮物,平臺會和你五五分成,當你能帶來一定的流量的時候,平臺可能會和你籤約,這個時候底薪你可以根據你的粉絲和平臺提條件,甚至拿提成,都是看你能帶來的盈利價值
  • 《魔發精靈2》網絡發行再引新麻煩 配音音樂要求分成
    最近又引來新麻煩,配音演員要求票房分成。據悉,對於動畫片來說,和主要配音卡司進行票房分成是很常見的做法。現在主演安娜·肯德裡克和賈斯汀·汀布萊克提出的分成金額超過7位數。《魔發精靈2》在新冠疫情期間線上租賃收入創造歷史記錄,北美突破1億美元,然而外媒分析,該片其實不怎麼賺錢,甚至還要虧本。
  • 數位音樂收費新模式:App專輯實現分成70%
    而APP專輯,除蘋果運營商收取30%的收益外,內容提供者可以獲得餘下70%的全部收益。即使版權方和APP製作團隊五五分成,內容提供者至少也能獲益30%-35%,最終的收入仍高於實體唱片。在傳統的分成模式中,內容提供者獲得的收入可能根本不足20%。
  • 《人間煙火花小廚》實現億級分成,為分帳劇市場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文 | 阿澀今日,優酷獨播的《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票房正式宣布破億。據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梁潔所說,這份成績單已然標誌著平臺付費會員可以支撐起一部票房非常好的項目的成本回收。不斷推高的天花板讓許多業內人士對分帳劇的盈利空間,產生了無限的想像,行業新動向正在浮現。
  • 谷歌:明年開始強制對應用內購買抽取30%分成
    之後開發者就必須使用谷歌的支付系統,不能再使用自己獨立的支付系統,這也意味著其應用內購買收入將被谷歌抽取30%的分成。谷歌的現有政策也要求開發商在應用內購買交易上使用谷歌支付系統,但一直沒有執行。谷歌表示在過去12個月裡,在通過Google Play商店提供應用的開發者中,有97%遵守了關於支付系統的政策。但也有許多開發商繞過了該系統。
  • 暫時擱置從平臺應用抽取30%分成
    很意外…據多家外 媒報導,蘋果決定暫時擱置從Facebook等平臺應用,抽取俗稱「蘋果稅」30%的分成。此外,共享租房平臺Airbnb和健身課程訂購平臺ClassPass也得到了同樣的豁免。Facebook應用程式負責人Fidji Simo早些時候表示,當時向蘋果公司請求減免抽成或允許使用Facebook Pay,但這一請求遭到了拒絕,受疫情困擾的中小企業因此只能拿到辛辛苦苦掙來收入的70%。
  • 直播收益怎麼分成
    抖音主播收益靠禮物打賞以下是直播收益的分成方法。 人民幣充值抖幣,1塊錢=10抖幣=10音浪。送給主播10抖幣就會轉化成收益10音浪。
  • 喜馬拉雅直播推出「春生計劃」 主播分成比例最高可達80%
    喜馬拉雅直播推出「春生計劃」 主播分成比例最高可達80%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14日 消息:近日,喜馬拉雅直播針對優質公會、
  • 花椒新人主播具體的分成是多少? 如何提現收益
    有很多人選擇了花椒直播,下面我們來看看花椒直播的新人是怎麼分成的 花椒直播平臺的充值邏輯與一直播、映客類似,用戶使用人民幣兌換花椒豆購買禮物打賞
  • 淺談韓國經紀公司分成
    所以今天拿韓國經紀公司的東西出來聊聊韓國藝人的分成問題。想做到家裡孩子能跟你無話不說,首先得先做到他們聊得你都懂,還比他們懂的更多。我算是看著韓國的KPOP在國內一點點火起來的。雖然我一直對此類事件無感,但是架不住總能聽見看見,甚至後續很多綜藝節目的出現,特別是在人生谷底的時候,還是起到了一些提振作用。
  • 觸樂夜話:在線遊戲商店分成那點事兒
    參加門檻不高在「常見問題」中,蘋果還特地指出,如果開發者在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9日凌晨2點(太平洋時間12月18日上午10點)之前加入這項計劃,那麼可以從2021年1月1日起實行分成優惠此後申請通過的開發者則只能在申請當月月末15天後開始調整分成——根據官網上舉的例子,一個2021年2月10日通過申請的開發者,蘋果對其的分成比例將從2021年3月14日變為15%。儘管不只面向遊戲應用,也不知道具體實施起來是什麼樣,蘋果這項新計劃從出發點來看應該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