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最大的「教堂」,優於所有的哥德式建築,建造時間超600年!

2020-12-26 花樣雲端旅遊

德國科隆的天主教堂科隆教堂,僅次於烏爾姆的烏爾姆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就規模而言,它是北歐現存最大的教堂,結合宏偉與精緻,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建設時間超過600年。二戰期間,教堂部分被毀,已修復近20年。

科隆大教堂是北歐現存最大的教堂,仿照法國的蘭斯大教堂和亞眠大教堂。科隆教堂位於德國科隆,是德國最大的教堂。它的全稱是「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以輕盈典雅著稱,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

除了其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它也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這本身就是一個傳說。爬上509級臺階到達教堂鐘樓,在那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鐘聲,欣賞萊茵河的水色和科隆壯麗的市容。

同時,教堂建成後,科隆市政府規定,全市所有建築不得高於教堂。從建築規模和裝飾藝術質量來看,科隆教堂優於此前所有的哥德式建築,因而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教堂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它是一個建築綜合體,以兩座最高的塔樓為大門,內部以十字平面為主體。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三向,在祭壇處與南北向的橫廊相交形成十字;科隆教堂是一座罕見的五入口建築,內部空間高大開闊。這座塔把人們的眼睛引向天空。

整個建築工程跨越六個多世紀,是中世紀德國哥德式宗教建築的典範。科隆教堂完成於1880年,但對於席捲歐洲的19世紀復古風格,恐怕這部哥德式經典永遠也完成不了。七個世紀後,它的後繼建設者們都抱著同樣的信念,絕對忠於最初的計劃。大教堂工程規模龐大,數以千計的設計圖紙至今仍保存完好。它的建設周期長達632年,是世界上最高的。

相關焦點

  • 解鎖歐洲最著名的10座哥德式大教堂,其中1個耗時600年建成
    哥德式建築強調垂直和光線,最大的特點是尖頂、肋拱和飛扶壁。這種建築風格用於許多城堡、宮殿和市政廳,但真正展示哥德式建築之美的是歐洲宏偉的大教堂,下面盤點了歐洲中世紀的10座哥德式大教堂。9、布爾戈斯大教堂布爾戈斯大教堂是屹立於布爾戈斯的一座中世紀大教堂,專門供奉聖母瑪利亞,因規模巨大和獨特的哥德式風格而聞名。布爾戈斯大教堂的建造始於1221年,中間有近兩個世紀的時間建造中斷,隨後於1567年完工。
  • 接近上帝的藝術,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地標建築
    建築按照時間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早期英國哥德式(1180年-1250年),裝飾哥德式(1250年-1350年)和垂直哥德式(1350年-1520年)。以下是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建築。1、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建於1220年至1258年,是英國公認的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 哥德式教堂:用石頭和玻璃做的《聖經》教堂
    你或許還記得在公元70年時羅馬人攻佔了耶路撒冷。當地的猶太人不得不離開了他們的聖地,四處流亡,其中有些人就到了歐洲。對基督徒而言,附近僅有一所教堂,每個人都去這同一所教堂禮拜。當然,那時還沒有浸信會教徒、聖公會教徒、衛理公會派教徒之分,所有人都是基督徒。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德國科隆大教堂(Klner Dom)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形成從時間上來講,遠遠早於我們上次講到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但是哥德式建築斷斷續續持續了8個多世紀的時間。為什麼哥德式的建築會出現呢?我們來捋一捋當時法國的背景,12世紀的法國已經不是領主割據一方沒事兒就打仗的年代了。
  • 石室聖心大教堂,中國風的哥德式建築
    它在老街巷的騎樓裡賣了幾十年清清淡淡的粥品,做了幾十年街坊早餐夜宵的零碎生意,然而卻是廣州城裡最聚人氣的食店,成就了一段關於粥的傳奇。廣州最負盛名的粥店店面平實,亦如一·碗清粥。騎樓樸素的立柱中間橫著白色大招牌。店裡空間狹小,只容靠牆各放一排桌子。牆上到處貼著昔日各類媒體採訪的剪報,寫著「客似雲來」的匾額下更是貼滿名人到店的照片。
  • 哈爾濱市最大的教堂?我們來看看這座現代哥德式風格建築
    有粉絲提供地址說這裡有一座哈爾濱市最大的教堂,小編本以為是一座古建築。這座建築始建於1998年,由黑龍江省基督教會跟哈爾濱市基督教會共同修建的現代化教堂,命名為哈利路亞禮拜堂,地址位於香坊區升永街2號。
  • 心疼消失的巴黎聖母院,不如去瑞典感受北歐最經典的哥德式教堂!
    之前,巴黎聖母院被燒毀的消息鋪天蓋地,很多人在表示惋惜的同時,卻不知道世界上能與巴黎聖母院媲美的教堂還有很多。喜歡教堂文化的人,真該趁著一切還美好的時候多去看看。而在北歐,同樣有著各種各樣輝煌矚目的教堂,今天茶茶帶大家領略一下北歐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教堂——位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大教堂。
  • 哥德式教堂:凝固時光的藝術,透過建築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而現在歐洲各國教堂主要有四種建築風格——羅馬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和現代主義風格,他們之間風格迥異,卻都有其獨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而本文我們從其中的一種建築風格——哥德式教堂出發,透過這種建築去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 塞維亞大教堂,哥德式建築代表,航海家哥倫布的埋骨之地
    塞維亞大教堂哥德式建築與塞維亞大教堂哥德式建築起源於11世紀下半葉的法國,13-15世紀漸漸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最明顯的建築風格就是高聳入雲的尖頂、巨大的色彩斑斕的玻璃窗。哥德式建築圖解飛扶壁扶壁作為一種承重輔助設施本來在羅馬式建築中已經得到了大量運用,但一直是實心的、被屋頂遮蓋起來的,哥德式建築大膽將其露在外面,稱為「飛扶壁」,藉此「飛扶壁」對於整個建築的作用在外觀上得到了很大的體現。
  • 瀋陽唯一的哥德式建築,入選「中國十大最美教堂」,非常宏偉
    提到哥德式建築,最典型的一定是位於法國的巴黎聖母院了。可惜巴黎聖母院因大火尚在維修當中,深感遺憾。其實,我們國內也有不少壯觀的哥德式建築。在遼寧瀋陽就有一座,你能猜到是哪裡嗎?小南天主教堂,因位於瀋河區小南街上而得名,也稱南關教堂。
  • 這座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教堂,有何種魔力讓人至今念念不忘?
    米蘭大教堂廣場可拍到教堂全貌米蘭大教堂建造始於1386年,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第一位是位於德國科隆的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教堂,有著「白色火焰」與「米蘭象徵」的美稱。從教堂開工建造到最後的拱頂完成,這一部人類建築史上的巨著,見證了時代的更迭與變遷,仿佛在講述著這個跨越五個世紀的關於宗教信仰與藝術的讚歌。每個到訪的人們都無不為它的宏偉嘆為觀止,站在大教堂的廣場前,閉著眼聆聽鴿哨的聲音,在這裡感受每一個凝固於時光中的歷史瞬間。
  • 1914年建的保護建築也敢做違建?來看看哈爾濱這座哥德式教堂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給大家拍的是哈爾濱東大直街的一座哥德式教堂。大直街是1899年形成,1966年改為東方紅大街,1970年紅軍街以東稱東大直街,紅軍街以西稱西大直街。努力看完重點在後面哥德式建築風格起源於11世紀的法國,後來流行於歐洲,主要見於天主教堂。建築特點就是高聳入雲的尖頂跟窗戶上的玻璃畫。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它的代表作是什麼?
    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到現在,它們都是一個國家歷史的代表建築物的象徵,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哥德式建築的圖片,希望能對喜歡哥德式建築的朋友有所幫助。
  • 什麼原因,布拉格這座大教堂修建時間竟長達近600年
    從教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可以看出修建教堂所需的金錢大小,所以豪華的教堂實際上也是權貴們展示財富的一個方式。此外教堂建築技術也遠遠高於其他建築,在歐洲,任何一個地方所能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更是從一個側面綜合反映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內涵。因此不論在歐洲哪個地方旅遊,參觀教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 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之一,媲美法國巴黎聖母院,就在廣州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一德路。大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耗資40萬法郎,歷時25年建造,於1861年才告竣工,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德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
  • 曲藝︱目光的牽引者——哥德式大教堂藝術
    1999年,法國藝術史家羅蘭·雷希特(Roland Recht,1941-)在法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類圖書出版社伽利瑪爾出版了《信仰與觀看》一書,並於2006年再版。2017年2月,本書的中譯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它的法文副標題為「十二至十五世紀大教堂的藝術」,中文副標題用「哥德式」概括了十二至十五世紀一種遍及歐洲的藝術風格特徵。
  • 這裡曾經是最偉大軍事家拿破崙加冕的地方,花了600年才全部建成
    我們是傍晚十分達到米蘭的,夜幕下的米蘭大教堂,簡直就不想是真實的存在,隨便一張照片就像從電影中精心截出來的大片。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教堂,這個教堂從1386年開始建造,1960年最後一扇銅門就位才正式完工,一共花了近600年,甚至也是拿破崙皇帝的加冕之地。由於它的建造跨度之久,讓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建築涵蓋了包含哥德式、新古典、巴洛克式等等各個時期的風格,可以說是米蘭最具有象徵性的地標了。
  • 陳舊與創新的激昂碰撞,哥德式建築是如何敲醒黑暗中世紀的歐洲?
    所以在涉及到藝術風格上以後,哥德式的風格便用以泛指恐怖,驚悚,結構怪誕。大約在公元12世紀前後,這種看上去不符合時代潮流的建築風格開始席捲歐洲大陸。而且被廣泛應用於教堂,修道院,神殿等宗教場所,一些貴族的城堡也是哥德式建築肆意發揮的場地。 仿佛凜冬的寒風,哥德式建築似幽冥般在極短的時間內席捲了整個歐洲大地。
  • 濟南的「巴黎聖母院」,老城也有西方建築,感受哥德式建築的魅力
    整的教堂是坐東朝西的,這和我們中國的建築略有不同。洪家樓教堂全名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始建於1901年,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國三大天主教堂之一。由奧地利修士龐會襄設計,孫村石匠盧立成帶著工人修建而成。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東西走向的拉丁十字布局,高聳入雲的尖頂,修長的束柱、飛扶壁,尖形拱門、拱窗,這些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的特徵。
  • 哥德式建築的教堂都有哪些特點?其中有哪些我們熟知的建築?
    ▲巴黎聖母院市民們的哥德式主教堂的結構體系,正是基督教和教堂的作用在市民文化影響下發生變化,利用新技術克服了前一時期的這些特點而形成的。▲哥德式建築的教堂用肋架券的拱頂早在古羅馬帝國晚期已經出現,那時的「蹼」是天然火山灰混凝土澆築的,不過使用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