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幾位皇權不旁落,但卻過得很憋屈的皇帝,皇帝也不能事事如意

2020-12-21 騰訊網

最近,看到一個關於皇帝的話題,問歷史上活得憋屈的皇帝有哪些?這類皇帝有很多是被權臣挾制,或上頭還有個祖宗看著的那種,比如漢獻帝、北魏那位被臣子指責謀反的孝靜帝、武則天的兒子們和晚唐的諸位皇帝、清朝末期的光緒皇帝等等。這些皇帝都失去了權力,沒有權力的皇帝哪能不憋屈?

但除他們之外呢?有沒有權力在手,還活得憋屈的皇帝?恐怕還是有的,特別是宋、明兩朝,很多皇帝在文官集團的看護下,許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小編就從歷史上宋、明兩朝的皇帝中,各選出兩位皇帝,供大家參考,他們都是權力不失,但依舊很憋屈的皇帝。

一:宋仁宗趙禎

這位皇帝在生前生後的名聲都相當好,成為皇太子時,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皇帝也當了四十多年,怎麼會活得憋屈?還是有的,在他繼位初期,皇太后劉娥獨掌大權十一年,期間還動過學武則天的心思,這段時間內,逐漸長大成人的宋仁宗肯定是過得很憋屈的,被迫在劉娥病死後,二十五時才開始親政。

在感情生活上,別看這位皇帝後宮女人不少,但他喜歡的女人,不是早死,就是被皇太后和群臣拆散,比如他15歲時,要娶媳婦了,但宋仁宗自己看上的女人卻被皇太后劉娥否決,強行替他娶了位姿色稍差的皇后,卻把宋仁宗看上的女人許給了自己的侄子,而這位姓郭的皇后和宋仁宗的感情自然好不到哪去,最後被廢掉。

劉娥死後,壓在頭頂的大山沒有了,但文官集團卻及時填補了這位位置,士大夫們自己以在青樓揚名為樂,卻不允許宋仁宗愛好美色,宋仁宗稍許殆政,他們就集體施壓,強迫宋仁宗把自己喜歡的兩位妃子送出皇宮去當尼姑。宋仁宗想給自己寵愛的張貴妃的伯父升官,被包拯吐一臉口水,只好放棄。

其實,宋仁宗愛好美色,一方面是男人的通病,但最主要的是他子嗣稀少(女兒一大堆),不缺少女人的他,一輩子只生了三個兒子,還全部夭折,活到中年還沒有繼承人,對於皇帝來說,這相當可怕和不甘,他不多努力怎麼辦?

但對於文官集團來說,宋仁宗沒有兒子,還有宗室可以繼承,文官集團只需要有個趙姓皇帝在上面就行,是不是宋仁宗的兒子沒所謂,因此,一直逼迫他收養宗室子弟,為繼承皇位做準備,這麼搞下來,宋仁宗會不會憋屈?直到他駕崩的前一年,無奈的他才正式確立了養子趙曙,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的繼承人身份。

除了後宮生活被盯著,皇位繼承人上的無奈之外,宋仁宗政治上的抱負同樣被打擊,慶曆年間,為解決「三冗」問題,他起用範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等搞變法,但僅僅一年多一點時間後,就在保守派的反對下,幾乎掀起黨爭,他只好被迫終止變法。

從此,宋仁宗再也不敢提改革之事,在他之後執政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基本上是得過且過,思路頗似「無為而治」,在他執政晚期,王安石上萬言書,向他闡述變法思路,他卻碰都不敢碰。

宋仁宗不想變法嗎?宋朝的隱患他看得清清楚楚,但性格上弱點和保守派的強勢,讓他無法雄起,執政期間,看似海晏河清,文治也確實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可西夏和遼國的壓力始終存在,財政上的危機更是明顯,生前沒能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心中還有些抱負的他,還是很憋屈的。

二:宋高宗趙構

提起宋高宗趙構,其實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會是嶽飛,別看宋高宗殺嶽飛時很堅定,實際上,他這個皇帝當得很憋屈,登基早期,被金兵追得到處逃跑,金國統帥完顏宗弼(金兀朮)揚言「搜山檢海」也要抓到他,被金兵追得憋屈還是小事,重要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喪失了生育能力,這才是最讓他憋屈的事。

而且,他此前生出的兒子,在「苗劉兵變」後受驚嚇而死,更是讓他遭受到沉重的打擊。好不容易在韓世忠的奮勇作戰之下,於黃天蕩一戰中,打得金兵不敢在南下,半壁江山得保,他又擔心金國利用被俘的宋徽宗、宋欽宗做文章,不惜委屈求和,還在給金國的書信中以侄子自稱。

為了維護南宋跟金國之間的「和平」,在「紹興和議」籤訂後,又容忍金國認可的宰相秦檜專權二十多年,他這個皇帝當得憋不憋屈?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秦檜死後,權力是收回來了,可沒幾年,金國就撕毀協議,大舉南下侵宋。

雖然金兵因內亂退走,但宋高宗的妥協政策卻受到抵制,他必須要給出交代,不得不以「倦勤」為由,退位去做了太上皇。當太上皇的二十五年中,還要和宋孝宗這位北伐派皇帝勾心鬥角,努力維護自己的威望和妥協投降的行為,別看他活得很高壽,心裡估計是很憋屈的。

如果不是皇帝的身份給了宋高宗一層保護,跪在杭州嶽王廟裡的塑像,應該就有宋高宗,要是真如此的話,宋高宗即使在地下,估計也很憋屈。北宋滅亡後,他先是一路南逃,喪失生育能力,再認金國為叔,後遭權臣專權,最後因承擔金國南下的責任退位,宋高宗這位南宋的「中興之君」其實很憋屈。

三: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

又是一位在位時間超長的皇帝,共計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的憋屈是文官集團逼出來的,繼位的頭十年是張居正、李太后、大太監馮保聯手壓制著他,特別是李太后,管教得特別嚴厲,史載:「教子頗嚴。帝或不讀書,即召使長跪。」

輔政的張居正同樣對萬曆皇帝嚴格監督,不許他幹這幹那,但張居正自己卻在私生活上沒有做好師傅的榜樣,拋開改革的敢作敢為之外,好色、奢侈等壞毛病全都有,登基頭十年,被內外壓制的萬曆皇帝,對比下自己過得生活和張居正的不同,還拿張居正毫無辦法,能不覺得憋屈?

但除了張居正,其餘文官們就不監督皇帝了?萬曆皇帝後來三十年不上朝理政,不就是因為他拿文官集團沒轍?萬曆皇帝比較特別的是,他利用宦官幫助自己斂財,但卻沒有利用宦官集團去跟文官集團打擂臺,這是他後來三十年不上朝,但朝廷照常穩定運行的主要原因,沒有政爭,就沒有混亂。

不過,總的來說,即使在位期間有「萬曆三大徵」這樣的歷史功績,但不能選擇自己心儀的、鄭貴妃所出的福王朱常洵當皇位繼承人,又不甘被文官集團監督、說教,放棄和他們爭鬥,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即使成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依舊過得很憋屈。

四: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登基之初,躊躇滿志的崇禎皇帝,在臨死前還覺得很憋屈,所以喊出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話語,自認為是個好皇帝的崇禎,在那一刻肯定是極度不甘心的。也是,他繼位後,不好美色,生活簡樸,勤政可比朱元璋,剛繼位時,明朝也並非無救,可努力的他卻獲得如此下場,怎麼能甘心?

在李自成大軍進入北京城時,敲響大殿鐘聲,卻召喚不來一個臣子的崇禎皇帝,也只能憋屈的下令皇后、貴妃自殺,砍死砍傷兩個女兒,送走三個兒子,孤零零的帶著太監王承恩去煤山守住自己最後的尊嚴,他肯定要承擔亡國的責任,即使他覺得憋屈,誰讓他是皇帝呢?

很多分析認為,崇禎的失敗是早就註定的,拋開明朝晚期的危局不說,他本來只是個宗室,沒有被當成皇位繼承人培養,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天啟皇帝的突然駕崩,讓他趕鴨子上架式的當上了皇帝,年輕不說,還沒有接觸過北京城外的世界,思想單純,教育單純,也沒有時間給他緩慢進入角色。

而且,崇禎皇帝開局即上當,在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的忽悠下,自廢武功,直接幹掉了能跟文官集團博弈的魏忠賢集團,束縛住了錦衣衛、東廠等皇帝耳目的手腳,看似大權在握,實際上,卻成為文官集團掌中的玩物,醒覺過來的他,在政治手段有限的情況下,也只能通過殺戮來表達不滿。

可越殺矛盾越大,往少說,崇禎朝,皇帝政令不過長江並非虛言,南方是東林黨們的天下,崇禎即使再怎麼努力,再怎麼勤政,沒有真正有辦法的心腹幫襯,也是無用。比起他的哥哥,那位只當了七年皇帝,一大半時間還躲在後宮幹木匠活的天啟皇帝差遠了。

天啟皇帝隨手拿出個魏忠賢,就解決了大半問題,朝堂上是分裂了,但畢竟可控,有魏忠賢帶著一幫小弟為皇權去爭,哪怕只爭來一半,也總比全體官僚集團都放棄為朝廷出力要好得多,崇禎在位時,全是自己去爭,就形成了皇帝直接和官僚集團變成對立面的情形,他最後的憋屈,到底還是能力問題,和勤政、節儉無關。

以上是小編從宋、明兩朝選出的,在位期間過得比較憋屈的皇帝,當然,他們的憋屈,只是在政治上,傳承上稍有些憋屈,皇帝的真正生活,相對於普通人來講,還是神仙式的,在普通人眼中,他們到底還是高高在上的神祇。以上所講也純屬小編一家之言,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明朝萬曆皇帝為何近三十年不上朝還能牢牢掌握皇權?憑的是什麼?
    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並不是說他對朝政不聞不問,他是個聰明的人,對時局看得很清楚。當時文官集團勢力太大,而且非常團結,作為皇帝,很多事情無法做出決策,而是被文官集團把持著。為了不讓自己被架空,他牢牢抓住皇權,只要權力不旁落他人之手,那些文官再怎麼折騰也翻不了天。
  • 嘉靖:大明朝所有皇帝中,最會做皇帝,但也最不像皇帝的人
    ,那麼為什麼嘉靖作為皇帝敢於如此放權大臣,而大權卻從未旁落他人呢?這就是嘉靖皇帝的「最會做皇帝」的表現了,這邊先科普一下明朝的內閣機制:明朝自朱元璋廢除宰相,皇帝身兼相權與皇權,內閣不過是皇帝的秘書班子而已,簡單來說,內閣在政事上只有建議權,這就是所謂的票擬,只不過一般皇帝都比較尊重內閣的決定,不會反對罷了,而皇帝批紅後的奏章,直接下發六部及各衙門,不經過內閣,這就斷絕了內閣的行政權,所以你見過秘書架空大老闆的事情嗎?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宋朝皇帝為何很「憋屈」,不敢隨意做事處處受到制約
    ,皇帝的皇權也受到了制約。說實話,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帝不能隨意做事的國家。至少從制度和文化的角度上看,皇權是被制約了起來。 那麼,宋朝的皇權是如何受到制約的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宋太祖創立了制度。
  • 明朝: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朝代,權利是如何旁落,最終到宦官手裡的
    後來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下令嚴格禁止宦官幹預朝政,凡是違反此條命令者,一律以死罪處刑。除此之外,他還規定朝中宦官的品級,不管宦官才能多麼突出,最高只能做到四品的職位,就不能再往上升了。
  • 知否原著:盤點顧廷燁得到的皇帝賞賜,名副其實的新皇寵臣
    皇帝對顧廷燁非常重視,宮裡的賞賜多的如流水一樣,今天財迷的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顧廷燁收到的皇宮裡的賞賜有哪些,讓讀者們也開開眼。1. 加官,賞賜府邸、下人和田莊顧廷燁在皇帝心目中,是僅次於沈國舅的存在,沈國舅是皇帝的親小舅子,確實沒法比。除了他之外,顧廷燁在一眾將領中,也是最受寵的。
  • 「皇帝」到底是個啥?
    唐代閻立本《歷代帝王圖》部分據統計,中國2000多年的帝制史,總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看看這些皇帝的遭遇,能得善終者寥寥無幾,死得窩囊的不在少數。現實中未嘗不是如此,權力總能吸引人,更何況是至高皇權。所謂皇權至上,其中之意並非表面含義。皇帝權力理論上無限,可實際操作起來很難任意妄為。皇權不是一個人的遊戲,儒家思想培育出來的文官集團就足以鉗制皇權。皇帝辦事常常得看官員們的臉色。要是底下的官員不合作、軟抵抗,皇帝成了「孤家寡人」,如何玩轉一個龐大的帝國?
  • 皇帝女兒真的不愁嫁嗎?明朝有82位公主,25位嫁不出去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俗話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數據顯示,自明朝開始,嫁不出去的公主數不勝數。明朝有公主82位,有25位公主沒有嫁出去。清朝,有100位公主,嫁不出去的有37個。   這些沒有嫁出去的公主中,一部分是年紀輕輕就告別人世的,還有一部分是真的沒有貴公子敢娶。有些名門望族的公子,要不就是娶名門小姐或者是貴族小姐,又或者以各種理由推脫,反正就是不願意娶,皇帝也不願意讓公主委屈自己,做個小妾或者填房之類的實在有傷雅面,便也就作罷了!
  • 同樣是幾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二人誰的能力更強?
    明朝皇帝多奇葩,但神奇的是,皇帝再怎麼奇葩,朝廷都能運轉下去,這得益於明朝獨特的內閣制。皇帝有沒有坐在龍椅上不要緊,只要內閣存在,政務就不會混亂。因而,明朝皇帝是好是壞,不能以上不上朝作為評判的標準。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孫子萬曆皇帝朱翊鈞都有一樣的毛病,不愛上朝。
  • 《如意芳霏》改編不如意!皇帝昏庸能理解,徐晉怪病消失意難平
    不過看過原著小說的卻能夠知道,這部作品中其實有三處改編的並不怎麼如意:第一點:皇帝過於昏庸如果說這部影視劇中的反派角色令人氣憤,那麼皇帝一角更讓人氣得牙痒痒,完全沒有作為帝王的霸氣感並且十分昏庸,甚至一些行為處事和謀略還不如肅王
  • 穿越者慘遇「大魔導師」皇帝!
    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因漢哀帝喜好男風,專寵董賢,荒淫無度,二十六歲遂死,皇權旁落的情況下,才被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
  • 清朝十二位皇帝簡介,記清大清皇帝順序,看清宮劇不再迷路
    努爾哈赤的時代只是割據一方的梟雄,還不能算是大清的帝王,但他為大清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後世皇太極諡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廟號太祖
  • 皇帝只當了2個小時,搞啥子?一圖看懂在位時間最短的40個皇帝!
    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圍繞權力堪稱殺伐不斷,皇權之爭更是血雨腥風。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我國古代近500位皇帝,至少有8%、40位皇帝在位時間不到1年,短的只有幾天,甚至有亡國之際被拉出來墊背、不到2個小時就陣亡的。
  • 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日本「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
    近日,記者採訪了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王慶祥先生,從一個人性化的視角——「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兒,來解讀偽滿洲國那段歷史,其意義絕不僅僅是讓人們了解當年溥儀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更重要的是想通過溥儀這個偽滿洲國皇帝的遭遇,告訴今人當亡國奴的滋味,使人們體會到「『皇帝』尚且如此,尋常百姓又當怎樣度日」。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馮道一生追隨過十個皇帝,卻始終屹立不倒,原因究竟何在?
    馮道這樣的人可謂是集矛盾於一身,既可以說他是不忠誠的三姓家奴,又可以說他是忠心耿耿的臣僕。因為,馮道所忠誠的對象並非皇帝本人,而是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也就是說他只忠心於皇權。對於馮道而言,皇帝是誰並不重要,皇權屬於誰才是關鍵。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講,這些妃子基本上沒有子嗣,住在深宮,雖然是一輩子榮華富貴,但是必經不像正常人的日子,到底過得怎麼樣,其中的滋味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乾隆皇帝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所有皇帝中年齡最大的一個,享年89歲,超出559位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齡(39.2歲)50歲,可謂十分了不起。
  • 唐朝不被承認的皇帝是李重茂?其實,他還有個不被承認的奇葩哥哥
    再加上,這時的諡法制度啥的也都比較健全了,只要是坐過皇位的一般就會在史書中承認。所以說在唐朝幾乎沒有不被承認的皇帝。所以,要說不被承認,就只能從以下兩位中考慮了。過了幾年,韋氏那顆想當皇帝的心漸漸的無法再控制了。於是整了一手絕的,直接把老公李顯給毒死了。緊接著,韋氏立他的十六歲的兒子李重茂為皇帝,自己就效仿武則天那樣,臨朝聽政。這時,擔心李唐皇權再次旁落的李旦之子,我們後來英明神武的唐明皇李隆基坐不住了,他找到了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 古代最有實權的3位皇帝,漢代、明代與清代各一位
    第一位就是清朝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雍正上位後,對權力機構進行了革新,取消南書房,用新的權力機構軍機處來集中皇權。果然,這個機構沒有讓雍正失望,全國的政治大權全部集中到了雍正手中,雍正擁有了最好的權力。
  • 傀儡皇帝扳倒權臣有多難?歷史上僅3位皇帝做到了,名字家喻戶曉
    總體來說,是時代變了,並不是說人們不願意去看那類經典文學了,而是每天的碎片化時間也就那麼點,想要細細品讀一部經典文學,光是擠時間就是一件麻煩的事,但網文不一樣,它閱讀起來不費腦,也沒有什麼太過於深奧的東西,在閒暇的時間用來放鬆是再好不過了,在一些優秀的網絡小說中還能夠學習一下文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