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的暱稱叫做時尚旅行菌,但是其實我一點兒也不時尚。不但不時尚,偏偏還喜歡一些古老的東西,古村、古鎮、古城,都是我的最愛。
溫州正好有一個縣,特別適合我,這裡幾乎鎮鎮都有古村,村村都有古建,是古村遊愛好者的天堂,這就是永嘉縣。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遊北岸,它的南面就是溫州市區。
永嘉是溫州第一大縣,歷史悠久,建縣已有1800多年,歷史上有先有永嘉郡、後有溫州府的說法,是溫州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
著名的楠溪江位於縣境內,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灘林美」的獨有特色而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山水畫搖籃」,江兩岸有800個景點之多。
不過,楠溪江美景雖多,我卻獨愛古村遊,所以今天就來說一說永嘉縣的那些個古村落。
上面這張圖是《永嘉縣歷史文化資源分布圖》的一部分,由永嘉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永嘉縣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組織編制,很多古村落都有標註。
芙蓉古村
芙蓉古村位於永嘉縣巖頭鎮,始建於唐代末年,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裡透紅,狀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因而得名。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歷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鬥」的思想進行規劃設計,意為天上星與地上人相對應,星築臺、鬥鑿池以為象徵。在這裡,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耕讀文化、宗族文化演變情況,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築藝術的動人魅力。
埭頭古村
埭頭古村位於大若巖鎮境內,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
古村以陳氏大宗到臥龍崗為中心區,分布著陳氏宗祠、積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後祠、屈廬等古建築。尤以華祝祠(亦稱魯班祠)與松風水月最為著名。在這裡可看到士習民風、耕讀傳家的深邃文化底蘊。
林坑古村
林坑村擁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歷史有百年以上,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過200年。
造型玲瓏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古樸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錯落有致,和諧統一。村中小橋流水人家,炊煙嫋嫋,白雲時而繚繞,讓人不知身處何處。
嶼北古村
嶼北村規劃嚴整,布局合理。環村有9座寨門,2道寨牆和一條護寨河,7座大小橋梁。村內過去有7座宗祠,其中尤以始建於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尚書祠(汪氏大宗祠)最為著名。每座院子都有一個典雅的「堂」名。每個「堂」又都是一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坊。
蒼坡古村
蒼坡村位於永嘉縣巖頭鎮,始建於公元955年,原名蒼墩。現存的蒼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設計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雖經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築的寨牆、路道、住宅、亭榭、祠廟、水池以及古柏等,處處顯示出濃鬱的古意。
巖頭古村
巖頭村位於楠溪江中遊西畔,介於蒼坡和芙蓉之間,距永嘉縣城38公裡。因地處芙蓉三巖之首,故名巖頭。
村落東緣的蓄水堤上,建有一條商業街——麗水街,全長300多米。古街兩岸風光秀麗,水質清透,藍天白雲建築映襯在水中,一股靈氣油然而生。
暨家寨
暨家寨,又名社山,也稱嶼山,地處楠溪江源頭,獨立如山寨,明末清初暨氏祖先為避戰亂,由仙居遷居於此,至今有300年的歷史。這裡共有8座木結構房子,居住著38戶173位農民。全部姓暨,是典型的山地林區中的血緣村落。
前幾天查資料的時候,看到有篇文章說永嘉縣有200多座古村,不過我忘記是哪篇文章了,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吧?可能沒有那麼多大概也差不多,只是有些村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衰敗、消失,有些則拆了老房子,變成了新村子。只有那些出名的古村,才會留下痕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