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頒布新版限塑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將禁止生產銷售
金羊網 2020-12-08
2021年起賓館酒店禁放「六小件」 2025年將基本實現塑料零填埋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珩
8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公開《廣州市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方案》(下簡稱《方案》),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建立廢棄塑料回收利用體系,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2025年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
根據《方案》,今年底,廣州市城市建成區和部分領域將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幅減少塑料製品消費量。
到2022年底,禁限範圍有序擴大,中心六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四步走實現最嚴限塑令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本次限塑令具有詳細時間表,分別以即時起、2021年、2023年、2026年為時間節點制定禁限時間表。
其中,即時起,全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將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輸液袋(瓶)用於原用途或用於製造餐飲容器以及玩具等兒童用品,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在食堂餐飲中先行停止使用,在其他工作中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2021年起,全市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市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城市建成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中心六區星級賓館、酒店不在客房內擺放一次性塑料用品(牙刷、梳子、剃鬚刀、鞋擦、浴擦、指甲銼);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遞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2023年起,全市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全市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範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牙刷、梳子、剃鬚刀、鞋擦、浴擦、指甲銼);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遞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降低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用量。
2026年起,全市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以上,鼓勵餐飲行業提供打包外賣服務時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所有賓館、酒店、民宿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牙刷、梳子、剃鬚刀、鞋擦、浴擦、指甲銼);全市範圍內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免膠帶紙箱應用比例提高到 20%以上。
有堵有疏:支持替代用品研發和推廣
各種塑料用品逐漸被禁,替代用品哪裡來?《方案》提出,要推廣農貿市場可降解塑膠袋的銷售和使用;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在郵政快遞網點、快遞企業大力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和環保箱(袋)、環保膠帶、環保填充物等環保包裝;鼓勵生產企業採用可降解材料包裝;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者使用生物可降解農用薄膜等。
此外,《方案》還提出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製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支持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廣州還將針對快遞業出臺廣州市快遞包裝物逆向回收措施,新建1000個快遞包裝物回收站點,實現快遞包裝物回收量同比增加10%。
此外,在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期間,用於特定區域應急保障、物資配送、餐飲服務等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免于禁限使用。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