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方案》提出,加大禁止「洋垃圾」進口監管和打私力度,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推進落實綜合治理和立體防控措施,確保「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落實到位。
2021 年起,禁止在廣州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以及商業綜合體、餐飲企業餐飲堂食服務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
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2023 年起,全市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 2025 年底,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 30%以上。鼓勵餐飲行業提供打包外賣服務時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新建 1000個快遞包裝物回收站點
《行動方案》提出,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大資源回收網絡建設,推動環衛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實現塑料廢棄物可回收利用收運、處理網絡全覆蓋,提高塑料廢棄物回收率。大力推進廢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流分類處理,在寫字樓、機場、車站、港口碼頭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塑料等可回收物投放設施,設置標識明顯的分類投放指引,提高清運頻次。建立健全社區資源化利用回收體系,完成便民回收點、中轉站和分揀中心建設任務,實現可回收物社區收集服務全覆蓋。
推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電商外賣平臺、供銷部門、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建立「網際網路+」平臺與線下物流相結合的機制,在社區、商圈、高校等快遞外賣集中區域投放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智能回收終端設施。出臺廣州市快遞包裝物逆向回收措施,新建 1000個快遞包裝物回收站點,實現快遞包裝物回收量同比增加 10%。打造 2 個綠色包裝樣板快遞企業。
另外,加快全市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建設,將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廢棄物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能源化利用,減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並開展塑料垃圾專項處理。重點解決城中村、交通站場、道路、江河沿線、坑塘溝渠等處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堆放導致的塑料汙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