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塑料製品,部分牙膏、沐浴露在內

2020-12-2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分期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河南出臺方案,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治理白色汙染,河南定了任務書、時間表。6月3日,記者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經河南省委深改委研究同意,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生態環境廳於6月2日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根據《行動方案》,2020年年底前,我省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2年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同時,《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

「我省《行動方案》是貫徹落實國家塑料汙染治理意見的細化措施,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河南的重大舉措」,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雄說。

目標:從鄭州、洛陽等4市開展試點,逐步推廣

《行動方案》綜合考慮全省各地的實際情況,先期選擇基礎條件好、具有代表性的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城市開展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塑料製品禁限管控模式,逐步推廣到各市縣。

以2020年、2022年為時間節點,分類提出了4個試點城市、各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以及省直管縣(市)目標任務,力爭到2025年,全省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量大幅減少,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方案,2020年年底前,我省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2022年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可循環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初具規模,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得到較大提升。

2025年年底前,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量大幅減少,可循環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任務:以一次性塑料製品為禁限重點

《行動方案》堅持「強化源頭治理,分類實施管控」的原則,規定在全省範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批塑料製品,包括使用量巨大的超薄塑膠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禁止進口廢塑料等「洋垃圾」或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和安全;逐步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防止「看不見」的白色汙染。

同時,統籌考慮相關產業轉型發展和居民消費方式改變需要適應過程,在商品零售、會展、餐飲、電商快遞、農用地膜等領域,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等,推進塑料製品的減量化,減少環境汙染。

模式:積極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隨著各地、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措施的實施,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的需求量將快速增長,具有巨大市場潛力。

《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推動商超、電商、快遞等企業實施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提高循環使用和回收率;引導傳統塑料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推行綠色設計,供應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製品。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濮陽、周口等地依託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相關產品製造的產業優勢開展技術研發,延長產業鏈條,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餐盒和農用地膜等綠色環保產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措施: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

規範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是削減塑料廢棄物存量、降低環境風險的重要手段。

《行動方案》提出,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在寫字樓、機場、車站、港口碼頭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投放設施,提高清運頻次,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重點在城鄉接合部、環境敏感區、道路和江河沿線、坑塘溝渠等處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杜絕隨意堆放、傾倒塑料垃圾行為;加快靜脈產業園建設,鼓勵廢舊塑料資源化利用企業和項目入駐,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產業集群化發展。

宣傳:倡導綠色、環保消費方式

塑料製品廣泛應用於群眾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提供了極大便利性的同時,過度使用容易造成白色汙染問題,必須加強宣傳引導,堅持節約優先,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將通過組織「治理白色汙染保護美好家園」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公共機構示範引領、媒體宣傳、志願服務、有獎競答以及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進社區、進校園等豐富多彩活動,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和綠色生活常識,加強禁限塑政策和要求的宣貫,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白色汙染治理,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保障:行政管理與市場引導多措並舉

白色汙染治理工作涉及領域廣、主體多,需要堅持執法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加快構建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

《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健全法規制度方面,通過制(修)訂相關地方法規條例,做到有法可依;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探索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開展懲戒;在執法監督方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強化考核和問責,將白色汙染治理重點問題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行業自律方面,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塑料製品企業加快轉型提質發展。

何雄說,「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會同各有關單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統籌協調,指導各地做好白色汙染治理相關工作,按時完成《行動方案》的各項目標任務,有效治理白色汙染,提升全省城鄉生態文明水平」。

治理白色汙染,河南定了任務書、時間表。6月3日,記者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經河南省委深改委研究同意,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生態環境廳於6月2日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根據《行動方案》,2020年年底前,我省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2年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同時,《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

「我省《行動方案》是貫徹落實國家塑料汙染治理意見的細化措施,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河南的重大舉措」,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雄說。

目標:從鄭州、洛陽等4市開展試點,逐步推廣

《行動方案》綜合考慮全省各地的實際情況,先期選擇基礎條件好、具有代表性的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城市開展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塑料製品禁限管控模式,逐步推廣到各市縣。

以2020年、2022年為時間節點,分類提出了4個試點城市、各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以及省直管縣(市)目標任務,力爭到2025年,全省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量大幅減少,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方案,2020年年底前,我省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2022年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可循環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初具規模,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得到較大提升。

2025年年底前,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量大幅減少,可循環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任務:以一次性塑料製品為禁限重點

《行動方案》堅持「強化源頭治理,分類實施管控」的原則,規定在全省範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批塑料製品,包括使用量巨大的超薄塑膠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禁止進口廢塑料等「洋垃圾」或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和安全;逐步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防止「看不見」的白色汙染。

同時,統籌考慮相關產業轉型發展和居民消費方式改變需要適應過程,在商品零售、會展、餐飲、電商快遞、農用地膜等領域,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等,推進塑料製品的減量化,減少環境汙染。

模式:積極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隨著各地、各領域塑料製品禁限措施的實施,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的需求量將快速增長,具有巨大市場潛力。

《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推動商超、電商、快遞等企業實施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提高循環使用和回收率;引導傳統塑料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推行綠色設計,供應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製品。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濮陽、周口等地依託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相關產品製造的產業優勢開展技術研發,延長產業鏈條,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餐盒和農用地膜等綠色環保產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措施: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

規範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是削減塑料廢棄物存量、降低環境風險的重要手段。

《行動方案》提出,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在寫字樓、機場、車站、港口碼頭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投放設施,提高清運頻次,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重點在城鄉接合部、環境敏感區、道路和江河沿線、坑塘溝渠等處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杜絕隨意堆放、傾倒塑料垃圾行為;加快靜脈產業園建設,鼓勵廢舊塑料資源化利用企業和項目入駐,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產業集群化發展。

宣傳:倡導綠色、環保消費方式

塑料製品廣泛應用於群眾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提供了極大便利性的同時,過度使用容易造成白色汙染問題,必須加強宣傳引導,堅持節約優先,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按照《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將通過組織「治理白色汙染保護美好家園」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公共機構示範引領、媒體宣傳、志願服務、有獎競答以及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進社區、進校園等豐富多彩活動,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和綠色生活常識,加強禁限塑政策和要求的宣貫,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白色汙染治理,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保障:行政管理與市場引導多措並舉

白色汙染治理工作涉及領域廣、主體多,需要堅持執法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加快構建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

《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在健全法規制度方面,通過制(修)訂相關地方法規條例,做到有法可依;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探索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開展懲戒;在執法監督方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強化考核和問責,將白色汙染治理重點問題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行業自律方面,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塑料製品企業加快轉型提質發展。

何雄說,「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會同各有關單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統籌協調,指導各地做好白色汙染治理相關工作,按時完成《行動方案》的各項目標任務,有效治理白色汙染,提升全省城鄉生態文明水平」。

相關焦點

  • 河南率先「禁塑」,含塑料微珠的的牙膏、沐浴露真的不能賣了
    《行動方案》指出,河南將全面升級限塑令,制定新的政策嚴管一次性塑料產品,將禁止生產和銷售超薄塑膠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產品。| 來自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同時,含塑料微珠的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也將逐步被禁止銷售。
  • 限塑令升級 河南要全面封殺塑膠袋 牙膏、沐浴露也中槍
    塑膠袋等產品導致的白色汙染一直是個難題,國內12年前就開始限制塑料製品,不過並沒有杜絕。現在河南率先採取更嚴格的限塑令,將禁止生產、銷售塑膠袋等產品,含有塑料成分的牙膏、沐浴露也要受影響。根據媒體報導,河南將全面升級限塑令,制定了新的政策嚴管一次性塑料產品,將禁止生產和銷售超薄塑膠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產品,並逐步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牙膏、沐浴露等日化產品。今年年底前,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地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分期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河南出臺方案,加快白色汙染治理
    根據《行動方案》,2020年年底前,我省率先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22年年底前,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省直管縣(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同時,《行動方案》鼓勵大型超市、商場等採取積分有獎兌換等方式,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
  • 年底前河南將禁止生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限塑」後外賣要怎樣打包
    原標題:年底前河南將禁止生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限塑」後外賣要怎樣打包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策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融媒體編輯中心編輯李春梅執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寧田甜文圖
  • 廣東廣州明年起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到2025年塑料汙染將得到有效控制《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率先在廣州市城市建成區和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幅減少塑料製品消費量。到2025年,建立完善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營造社會共治「減塑」工作新格局,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作方案》明確了三項重點任務,分別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 蘭州年底將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及塑料棉籤
    、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nbsp&nbsp&nbsp&nbsp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製品&nbsp&nbsp&nbsp&nbsp蘭州市範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1毫米、強度及耐候性能等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聚乙烯農用地膜。
  • 東營市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按照這一通知,到今年年底,市直黨政機關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到2021年底,全市範圍內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通知要求,全市公共機構禁止在食堂及外賣採購中使用一次性餐具,包括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又、勺,塑料盒(含蓋)、塑料碗(含蓋)、塑料碟、塑料盤、飲料杯(含蓋)和型料吸管等。
  • 除了一次性塑料吸管,還有哪些塑料製品將被禁止?
    針對吸管的具體規定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據統計,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其實單從塑料製品量級來說,吸管佔比並不大,只要有合適的替代物和替代方法,禁止後影響並不大。
  • 承德市部分行業將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有了明確時間表,日前,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到今年底,承德市城市建成區和重點領域將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餐飲、賓館、酒店、商超等行業率先落實。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嚴格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
    實施方案中提出,2020年,按照國家、重慶市要求,大渡口區禁止生產、銷售部分塑料製品,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 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擬禁止使用 濟南情況如何?記者探訪
    4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提出,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擬禁止、限制使用。近日,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的酒店客房和酒店用品批發市場,發現一次性塑料用品仍在正常使用和銷售,中高檔酒店近兩年才開始選用可降解材質的牙具、梳子。
  • 年底禁止銷售發泡塑料餐具
    蘇州市出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蘇報訊(記者 張帥)日前,蘇州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禁止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塑料製品生產,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流通、銷售和使用,推廣使用易降解、能回收、可循環利用的替代產品,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
  • 海口一批涉嫌違法生產塑料製品被查!荊州一塑料製品廠被關停
    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該委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今年年底前,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城市建成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六大行業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
    昨天,《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從今年年底開始,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都將在不同方面被要求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  餐飲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攪拌棒  根據《行動計劃》,全市要求禁止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
  • 廣州明年起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一同發布的,還有《廣州市相關塑料製品禁限時間表》和《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   按照《工作方案》,2021年起,廣州中心六區星級賓館、酒店不在客房內擺放「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6年起,全市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民眾對環保認證更重視9月1日起廣東省禁止使用以下一次性塑料製品
    8月21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
  • 今年底瀋陽部分場所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本組圖片李浩攝核心 提示記者12月2日獲悉,《瀋陽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印發。《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率先在餐飲、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上海新版限塑令:率先在餐飲快遞等禁限部分塑料製品
    到今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實施方案》立足上海實際,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範一批」的總體思路,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 明年起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行動方案》提出,加大禁止「洋垃圾」進口監管和打私力度,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推進落實綜合治理和立體防控措施,確保「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落實到位。2021 年起,禁止在廣州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食堂以及商業綜合體、餐飲企業餐飲堂食服務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
  • 多措並舉,減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觀點)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強對相關製品的使用限制,從源頭上進行生產控制,鼓勵生產推廣可替代性環保製品,減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行動初見成效。早在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限塑令」,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推廣「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