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進展

2020-12-11 騰訊網

帕金森氏病(PD)是第二大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1000萬人。該病主要是由黑質緻密部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選擇性變性引起的。它的主要臨床特徵包括僵硬,震顫和運動遲緩的運動症狀。但是,最近的發現已經證實該疾病還具有在運動症狀發作之前出現的非運動症狀的特徵,強烈表明帕金森氏病不是運動特異性的。

運動前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嗅覺異常,眼球運動迅速和便秘。此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嗜睡,冷漠和疲勞。

儘管該病無法治癒,但目前可用的療法可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本文旨在回顧一些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的最新進展。

左旋多巴:PD的長期金標準

迄今為止,左旋多巴(一種多巴胺的前體)被認為是控制運動和非運動症狀的最有效藥物。因此,它被認為是治療PD的長期金標準。但是,隨著疾病的進展(發病後4-5年),藥物緩解症狀的能力下降,患者開始出現運動波動和運動障礙,即過度的非自願性異常運動。電機波動在打開時間(一種有效的藥物和一種症狀得到控制的狀態)和關閉時間(一種失去對症狀的控制的時期)之間切換。為了克服這一限制,左旋多巴通常與脫羧酶抑制劑(如卡比多巴)組合使用,以減少左旋多巴在周圍的快速代謝,從而增加其對大腦的吸收能力。最近的研究進一步改善了左旋多巴的這種附加療法(即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以提供左旋多巴的持續釋放,從而改善PD患者的運動波動。

左旋多巴的新輔助療法

最近,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新型緩釋製劑已在美國市場上推出,名稱為IPX066。這種新設計的配方具有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的立即釋放和延長釋放特性,因此可以立即和較長時間獲得臨床益處。IPX066丸可以口服,建議用於所有PD患者。

在兩項臨床試驗中,在早期和晚期PD患者中均測試了IPX066的療效。在這些患者中,IPX066的使用顯著減少了OFF時間並增加了ON時間,而不會引起運動障礙。儘管有些患者出現噁心,頭痛,頭暈和失眠,但未報告嚴重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

同時,左旋多巴的另一種新穎的改進位劑是XP21279。由於該藥物仍處於臨床開發的早期階段,因此無法在市場上購買。XP21279是左旋多巴的前藥,很容易在小腸中吸收,並在小腸中代謝成左旋多巴。左旋多巴然後進入血漿並轉移到大腦中。XP21279的功效在一項針對14名患有運動波動的PD患者的臨床試驗中進行了測試。在完成研究的10位患者中,有6位患者的OFF時間減少了30%,而ON時間沒有受到影響。

Opicapone(商品名ONgentys)是另一種新藥,可用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輔助治療,以減輕PD患者的運動併發症。該藥物於2016年7月獲得歐洲委員會的批准。這是一種鄰苯二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其作用是阻斷代謝左旋多巴的酶,從而增強其功效,從而顯著改善運動波動。與其他COMT抑制劑(例如tolcapone和Entacaopne)不同,阿片哌酮與肝臟毒性無關,這已在動物實驗研究中得到證實。

在兩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了使用阿片哌酮作為左旋多巴的輔助療法:i)14至15周的雙盲多國試驗;ii)在同一患者中進行為期1年的開放標籤擴展研究。結果令人鼓舞。在雙盲試驗期間,服用奧皮卡酮(50 mg /天)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波動。在為期1年的延期研究中,阿片類藥物介導的運動波動改善得以維持。幾乎沒有關於運動障礙和藥物作用降低以及其他常見不良反應(如便秘,失眠和口乾)的報導,表明沒有藥物相關性。

沙非醯胺,一種高度選擇性的MAO-B抑制劑,已被新引入作為左旋多巴中晚期PD的附加療法。沙芬醯胺作為左旋多巴的輔助藥的功效已在6個月,8個月和2年的臨床試驗中針對運動異常的中晚期PD患者進行了測試。這些患者的沙芬醯胺(每天50-100 mg)攝入量使ON-time大大增加,而運動障礙卻沒有增加。在18個月和2年的擴展研究中,都保持了增加的接通時間的有益效果。此外,在這些患者中使用沙芬醯胺可改善日常生活,抑鬱,臨床狀況和生活質量。

除左旋多巴以外,沙芬醯胺還被用作早期PD中多巴胺能激動劑的附加療法。已發現以100-200 mg /天的劑量給予沙芬醯胺是與多巴胺能激動劑聯合使用的有效PD治療。

儘管我們仍無法治癒帕金森氏病,但最近的事態發展有助於改善對症治療,使患者享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Finberg, P.M.j & JoseM.Rabey, J.M. (2016). Inhibitors of MAO-A and MAO-B in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Front Pharmacol. 7:340. doi: 10.3389/fphar.2016.00340.

Timpk, J., Petersen, M.U., and Odin, P. (2016). Continuous dopaminergic stimulation-recent advances. Curr Opin Neurol. 29:474–479. doi: 10.1097/WCO.0000000000000354.

Kianirad, Y., & Simuni, T. (2016). Novel Approaches to Optimization of Levodopa Therap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Curr Neurol Neurosci Rep. 16: 34. doi: 10.1007/s11910-016-0635-8.

Scott, J.L. (2016). Opicapone: A Review in Parkinson’s Disease. Drugs. 76:1293–1300. doi: 10.1007/s40265-016-0623-y.

所有分享及看法僅限專業人士交流及參考

參考及圖片等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眾號「丁香葉」ID:dxyeyx

相關焦點

  • 「腦起搏器」之父本納比分享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今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他們發現,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體內,隨著新細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圍受損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逐漸改善了大鼠的症狀。這項新發明為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有希望的見解,並為帕金森病的新治療帶來了希望。
  •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4:28 蘇州大學Zhen Li研究團隊通過仿生超小納米顆粒靶向小膠質細胞來治療帕金森氏病
  • 【健康生活】抖動、顫抖不一定是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好發於50~60歲成大醫院鬥六分院神經科醫師李宗霖指出,帕金森氏症是持續慢性腦部退化的疾病,好發於50~60歲,也有部分患者屬於年輕早髮型。雖然帕金森氏症無法根治,但目前有多種藥物能選擇,多數患者初期就能獲得良好控制,晚期也能以多種治療方式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藥物控制、規律運動以及其他輔助性治療,手抖等症狀能得到緩解,回到日常工作都沒問題。「顫抖」是帕金森氏症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是單側開始,以靜止型為主,同側肢體也會變得不靈活而容易酸痛。
  • 帕金森患者可以這樣治療?
    抑鬱症往往是帕金森的一種先兆,另外焦慮症也有可能會演變成帕金森,如果長時間手指出現不由自主的顫動那麼也很有可能是出現了帕金森這樣的疾病,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帕金森的先兆,才能夠及時的做好預防工作。
  • 帕金森病的飲食調理
    帕金森病,又稱帕金森氏症候群,俗稱「抖抖病」,常見於老年人,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震顫,為靜止性震顫,而在做隨意運動或睡眠時消失。強直多從一側上肢的近端開始,逐漸漫延到遠端,對側,以及全身。面肌強直使表情動作減少,造成所為「面具臉」,肌張力呈齒輪樣增高,運動減少;患者隨意動作減少,動作緩慢,尤以始動時為甚,精細動作差,書寫困難,稱為「小寫症」,言語不利,智能障礙。
  • 聚焦超音波可望減緩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影響全球約1,000萬人口,其特徵是經常伴隨可能變得相當嚴重的震顫。為了控制這種震顫,方法之一是在大腦中植入電極,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簡單的超音波可能會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 聚焦超聲丘腦底切除術治療帕金森病療效顯著
    聚焦超聲丘腦底切除術治療帕金森病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37:47 西班牙CEU聖巴勃羅大學José A. Obeso團隊研究了聚焦超聲丘腦底切除術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效果。
  • 帕金森有望被治癒,科學家通過神經因子保護多巴胺取得一定成果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多巴胺神經元逐漸喪失引起的腦部疾病,全球範圍內有超過1000萬人受到影響。這些神經元的丟失會導致不自主的震顫,僵硬和平衡問題。儘管有治療這些症狀的藥物,但不存在減慢疾病進展的藥物。但是,我們發現了一種腦蛋白,它可能能夠防止多巴胺神經元的丟失。這一發現對於開發治療方法可能很重要。
  • TAND:多篇帕金森病研究進展彙編(IF=5)
    來源:SAGENews 01基於運動學分析的帕金森震顫肌肉選擇和肉毒桿菌毒素給藥的標準化算法背景: 療效不足和顯著的副作用使得帕金森病震顫症狀的藥物治療具有很大的技術挑戰性。使用震顫分析對A型肉毒桿菌毒素(BoNT-A)進行個性化給藥,對治療上肢震顫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該病一般表現為錐體外系統的症狀和體徵,與帕金森病的症狀體徵相似,大多數表現為肌張力的障礙,患者的臨床表現,比如症狀和體徵,一般情況下較帕金森病進展為快,主要症狀有震顫、肌肉強直、動作遲緩和姿勢反應異常,失眠等。目前RSHWHO渡氧腦細胞營養補劑腦細胞營養補劑進行了帕金森伴失眠的研究資料並明顯改善帕金森疾病進展導致的抑鬱、焦慮、失眠等症狀。
  • 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神經生物學家David Sulzer說,由於沒有與帕金森病症狀變化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人們依賴於觀察行為,要防止安慰劑效應並不容易。  但支持者指出,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是一種名為深部腦刺激(DBS)的療法,在這種療法中,特定頻率的電流作用於受影響的大腦區域。
  • 熱愛成就奇蹟:十餘年帕金森氏病,五本書法作品集
    七十多歲的老人許榮昌,熱愛書法,矢志不渝,在罹患帕金森氏病後仍然克服手抖的困難,轉研「榜書」,堅持揮毫,書法水平不斷提高。近日,他的第五本書法集《古稀新榮——許榮昌書法作品集》由書藝出版社出版。另外一個角度,許榮昌先生是新時代眾多熱愛並熱情投入到書法研習中的一位突出有成績者。書法的傳承,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全社會各層次的關注,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可以積極學習和參與。」許榮昌,1944年出生,廣東省電白縣人,原任縣總工會副主席,現為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茂名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嶺南詩書畫研究院特聘高級研究員。
  • 科學網—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神經生物學家David Sulzer說,由於沒有與帕金森病症狀變化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記,人們依賴於觀察行為,要防止安慰劑效應並不容易。 但支持者指出,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是一種名為深部腦刺激(DBS)的療法,在這種療法中,特定頻率的電流作用於受影響的大腦區域。
  • Brain: 帕金森病患者幻覺產生的神經機制|腦科學頂刊導讀79期
    1,糖尿病藥物治療和帕金森病的風險: 一項糖尿病患者的隊列研究期刊:Brain作者:CholeFu糖尿病患者的帕金森氏病風險升高程度可能會根據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類型而有所緩解。通過使用Cox回歸,比較了格列酮或DPP4抑制劑和/或GLP-1受體激動劑治療的個體與使用其他抗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個體的帕金森病風險。對胰島素使用者的結果分別進行分析。與對照組帕金森病發病率(每年10/10000人)相比,調整後的結果顯示,使用格列酮與帕金森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使用DPP4抑制劑和GLP-1模擬藥與帕金森病的發病呈負相關。
  • 帕金森大多都很抑鬱,中藥能治療嗎?
    帕金森病的精神症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可能會超過運動症狀本身,帕金森病是屬於進展性疾病,隨著疾病進展,病變逐步累及藍斑、黑質、中間皮質等部位,則出現睡眠障礙及抑鬱障礙。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臨床上典型的運動症狀也開始逐步出現,可能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痴呆等神經精神症狀。帕金森病的神經精神症狀可貫穿疾病始終。
  • 百萬家庭在承受帕金森的痛苦,卻沒多少人知道大麻的療效|詹姆斯...
    明天,也就是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1817 年,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發表了《論震顫性麻痺》,首次詳細描述了帕金森病的相關症狀。自 1997 年開始,其生日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遠離顫抖,不要「帕」
    世界上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國,並且每年新發病例近10萬人。 但公眾對該病認識嚴重不足,認為顫動、走路不穩、動作慢和僵硬都是人老了以後的正常現象,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就診率很低。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對帕金森病的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帕金森病是啥?
  • 帕金森病常用藥物,你都了解嗎?
    帕金森的藥物治療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症狀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很多患者起初並不了解帕金森病本身,所以對是否用藥、用什麼藥、何時用藥也都不了解,甚至有一些病友錯誤的認為:藥物一旦吃上就依賴了,而且越吃越多,以後就沒辦法再控制疾病了,因此故意不用藥。
  •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對疾病的恐懼,小心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緒問題
    帕金森病是一種老年退行性疾病,確診帕金森病後,很多患者會對疾病產生恐懼的心理,再伴隨疾病本身的症狀,導致患者產生焦慮、失眠,抑鬱等表現。有些患者因為情緒導致的負面影響甚至超過疾病本身帶給患者的影響,而對疾病的羞恥感,緊張、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也容易導致帕金森病症狀加重。帕金森病屬於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大多患者病情進展比較緩慢,雖然明顯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但是不會致命。如果接受正規合理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夠保留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