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飲食調理

2021-02-12 基層醫界

帕金森病,又稱帕金森氏症候群,俗稱「抖抖病」,常見於老年人,其典型臨床表現為震顫,為靜止性震顫,而在做隨意運動或睡眠時消失。

強直多從一側上肢的近端開始,逐漸漫延到遠端,對側,以及全身。面肌強直使表情動作減少,造成所為「面具臉」,肌張力呈齒輪樣增高,運動減少;患者隨意動作減少,動作緩慢,尤以始動時為甚,精細動作差,書寫困難,稱為「小寫症」,言語不利,智能障礙。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本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對於此病,醫學界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現有藥物只能緩解本病症狀,且副作用也較大。

因此,掌握本病的飲食調理要點,加強自我防護,對延緩疾病進程,提高生存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搭配蛋白質。帕金森病人體內能量及蛋白質消耗很多,常伴有消瘦、體重減輕,因此,提供優質蛋白質(胺基酸),對於維持患者免疫功能,甚至維護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但高蛋白膳食又嚴重幹擾藥物吸收,影響大腦受體的藥物水平。

這是因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通過腸道吸收後,透過血腦屏障時,與治療本病的藥物進入大腦是完全相同的通道,若進食大量蛋白質,胺基酸可佔用全部「載體」,藥物進入大腦將受到胺基酸的竟爭性阻礙。

目前,國外試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1:7的膳食效果較好,對於蛋白質的供給時間,主張集中在晚餐,以優質蛋白質為主,經過1~3小時血中胺基酸達到頂峰,而病人已入睡,不會影響服用的藥物吸收。

研究發現,常食蠶豆,可有效地預防震顫麻痺徵。迄止為止的臨床觀察發現:L-3,4-二羥基苯丙氨酸(L-DOPA)是一種治療震顫麻痺的有效藥物,而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植物中,尤以蠶豆莢中含量極為豐富,其以游離態或β-糖苷態方式存在的L-DOPA高達0.25%。

因此,適量食用蠶豆,有助於攝取一定量的L-DOPA,從而有利於患者病情的緩解。

咖啡具有特殊的芳香味與苦味,是因為咖啡豆中含有芳香性揮發物、脂肪油、咖啡因、黃酮類物質及其它化學成分,可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美國的科研人員觀察發現,常飲咖啡的人老年後不患本病。

為何咖啡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研究發現,咖啡中的某些成分,包括咖啡因在內,對人腦中的受體有保護作用。

受體與大腦中負責分泌多巴胺(一種重要的神經傳遞介質)的細胞緊緊相鄰,當腦中多巴胺分泌細胞發生病變時,受體在咖啡活性成份的作用下可阻滯腦細胞退化,從而可防止細胞進一步病變而引起帕金森氏病。

試驗表明,動物體內缺乏葉酸,可增加大腦患帕金森病的易感性,這可能是葉酸缺乏,導致過多的半胱氨酸對黑質中樞細胞的 DNA損傷,影響多巴胺的產生,引發神經細胞功能紊亂,出現帕金森病的結果。

日常膳食中增加葉酸的供給,或服用葉酸補充劑,對於預防本病或其它神經退行性病變具有實際意義。

美國學者研究發現,對於有本病家族史遺傳的病人和正常人,每日補充 400微克葉酸,對於保持黑質功能和修復已受損傷的神經細胞是適宜的。

日本學者研究發現,老年帕金森病人血中維生素K和D明顯低於同齡正常人群,這種狀況對於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年女性病人尤其多見。

這可能是病人膳食中維生素K1攝入不足,導致骨礦物質密度降低有關。因此,增加維生素K和D,常曬太陽,對於預防帕金森氏病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病變,除遺傳因素外,多數學者認為,氧化應激及自由基損害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原因。

用大劑量具有清除自由基功能的營養素,如含維生素E、C、鋅及硒等豐富的食物,或藥物輔助藥物治療,對於延緩病情發展,改善早期出現的症狀,減輕藥物治療中出現的副作用及併發症,均有一定效果。

西班牙及德國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鐵在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可產生大量有毒的羥自由基,而黑質-紋狀體神經細胞對氧化應激的敏感性增高,易被蓄積的鐵誘發損傷,甚至死亡。因此,少食含鐵豐富的食物,或鐵製劑,對本病的防治有一定幫助。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到底有哪些講究?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約5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達900萬。在中國,65歲以上人口中約1.7%患有帕金森病,目前全國患病總人數已接近250萬,佔全世界一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第三大殺手。
  • 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是帕金森病
    在臨床上運動神經元的症狀主要以動作不協調、鷹爪手、動作僵硬為表現,這些表現跟帕金森的症狀很相同,所以在治療時這兩種病可以採取定顫散風湯的治療方法。 在運動神經元病中,主要的臨床症狀表現是:四肢無力、僵直、行走困難,震顫,構音不清,聲音嘶啞,鼻音重,甚而無力說話,失語,飲水返嗆,吞咽困難,甚而無力吞咽,不會飲食,飲食由鼻飼,有的出現流涎,可出現苦笑面容、強哭、強笑等。所以,在運動神經元病中,有許多臨床症狀具有與帕金森病相同的臨床症狀和表現,而帕金森病成為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就不足為奇了。
  • 「新發現」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有助於延緩帕金森症發病,對女性...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近日,加拿大科學家發現,由地中海飲食(MeDi)結合得舒飲食(DASH)而催生的MIND飲食有助於延緩帕金森症發病,尤其是對女性而言。有趣的是,有薈萃分析顯示地中海飲食還可以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率,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同樣,得舒飲食(DASH)最初是為了減少心血管疾病而設計的,但也被發現可以促進認知健康。儘管與地中海飲食相似,但得舒飲食還包括了堅果、瘦肉和限制糖/鈉的攝入量。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帕金森病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因為目前還沒有儀器或化驗檢查可以立即診斷帕金森病,所以早發現帕金森病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實帕金森病是有一些早期症狀的。
  • 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但它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嗎?今年秋天,法國將首次進行此類試驗,以找出答案。  研究人員在7名患者的大腦中,植入一根光纖,能把近紅外(NIR)光脈衝直接傳送到黑質,黑質是大腦深處的一個區域,因帕金森病會退化。Clinatec研究所神經外科醫生Alim- Louis Benabid領導的研究組希望光能保護那裡的細胞免於死亡。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遠離顫抖,不要「帕」
    原發性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運動障礙性疾病,是中老年「三大殺手」之一(腫瘤、心腦血管病、帕金森病)。世界上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國,並且每年新發病例近10萬人。 但公眾對該病認識嚴重不足,認為顫動、走路不穩、動作慢和僵硬都是人老了以後的正常現象,造成帕金森病患者就診率很低。因此,了解帕金森病的相關信息,對帕金森病的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帕金森病是啥?
  • 帕金森病的早期有這些徵兆
    帕金森病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伙兒也有所了解。由於現在還沒有儀器設備或化驗查驗可以馬上診斷帕金森病,因此早發現帕金森病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帕金森病是有一些初期表現的。
  • 24條 帕金森病患者的居家護理注意事項【推薦收藏】
    一些抗膽鹼能的帕金森病藥物,如安坦等,能減少唾液的分泌,但這些藥物會影響記憶力以及出現精神症狀如幻覺、激越等,60歲以上患者應慎用。流涎比較輕的可以口腔滴入少量阿託品滴眼藥,如果流涎症狀非常嚴重,可以注射A型肉毒桿菌素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控制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症狀的方法,其效果短暫僅能維持3-6月,必須重複多次注射。
  • 科學網—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一種利用光的原理改善帕金森病症狀的「頭盔」。但它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嗎?今年秋天,法國將首次進行此類試驗,以找出答案。 研究人員在7名患者的大腦中,植入一根光纖,能把近紅外(NIR)光脈衝直接傳送到黑質,黑質是大腦深處的一個區域,因帕金森病會退化。Clinatec研究所神經外科醫生Alim- Louis Benabid領導的研究組希望光能保護那裡的細胞免於死亡。
  • 帕金森病人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注意這三點,生活更健康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多發於老年人。在中醫裡,帕金森又被稱之為震顫、帕金森主要症狀為手抖、身體僵硬、行動徐緩等。特定的情況下發作頻繁,如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靜止時發作或者加重,很多患有帕金森的患者在飲酒後症狀消失或減輕、次日酒醒後加重。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導語:帕金森病,也被稱為「老年人的殺手」,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的一大疾病,但很多人對帕金森病卻並不了解。據統計,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在1.8%左右,7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3%-6%,而且發病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 如何鑑別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
    最近收到不少患者後臺留言,問:「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有什麼區別,怎麼分辨是得了特發性震顫還是帕金森病?」   關於如何辨別是得了帕金森病還是特發性震顫?這其實是比較專業的問題,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的仔細檢查來辨別。
  • 帕金森病常用藥物,你都了解嗎?
    帕金森的藥物治療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症狀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很多患者起初並不了解帕金森病本身,所以對是否用藥、用什麼藥、何時用藥也都不了解,甚至有一些病友錯誤的認為:藥物一旦吃上就依賴了,而且越吃越多,以後就沒辦法再控制疾病了,因此故意不用藥。
  • TAND:多篇帕金森病研究進展彙編(IF=5)
    結論: 這是第一項使用完全標準化的治療算法對BoNT-A注射模式進行個性化的研究,以在一系列治療中消除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顫。震顫嚴重程度的持續緩解以及手臂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滿足了帕金森病震顫治療中重要且未完成的需求。本研究表明BoNT-A可作為震顫主導型帕金森病的單一療法或難治性帕金森病震顫的附加療法。
  • 外媒分析:新冠會否引發帕金森病大流行?
    這次,科學界將目光投向帕金森病,科學家想知道新冠肺炎是否與這種疾病有關。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9日報導,英國《柳葉刀》周刊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對此進行了分析。阿根廷神經病學研究員馬塞洛·梅雷略、英國神經病學家凱拉什·巴蒂亞和西班牙相關領域科學家何塞·奧韋索是這篇研究論文的作者。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帕金森症候群是指排除帕金森病之外,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症狀和體徵,類似於帕金森病的一組疾病。臨床上可以分為繼發性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疊加症候群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 肩頸痛、頭痛、腰痛,為什麼帕金森病患者身上疼痛難忍?
    疼痛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個常見主訴,約有45-85%的帕金森病人伴隨疼痛,這種疼痛會有頸肩痛、頭痛、腰痛、肢體疼痛,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疼痛?帕金森患者的疼痛表現形式多樣,一般有5類:肌肉骨骼性疼痛、肌張力相關性疼痛、中樞性疼痛、神經根性疼痛和靜坐不能性疼痛。中樞性疼痛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本身引起的疼痛,因為除了帕金森病,沒有其他原因可解釋疼痛,往往與大腦的功能障礙有關。可以通過服用抗抑鬱藥物改善。
  •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應用肉毒毒素技術治療軀幹姿勢異常、流涎等各種帕金森病併發症,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複雜性痙攣及肌張力障礙高選擇性肉毒毒素治療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謝老伯患帕金森病7年餘,平時定期看醫生,規律服藥,堅持參加鍛鍊,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然而近來謝老伯發現自己彎腰越來越嚴重,已經快彎到了90度,行走不穩,而且腰背部疼得厲害。
  • 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的區別
    經常遇到一些手抖的患者來診,諮詢「我手抖了是不是帕金森病?」,其中也有不少年輕的手抖患者,他們還可能補充一句:「我在網上查,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得的病,我這麼年輕怎麼會得呢?」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他們發現,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體內,隨著新細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圍受損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逐漸改善了大鼠的症狀。這項新發明為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有希望的見解,並為帕金森病的新治療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