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面對疫情影響下引發的廣泛心理壓力,心理焦慮,心理危機,為了幫助廣大抗疫專業人員更好的自助/助人,系統全面的提升專業人士心理危機幹預的知識與技術,同時提高大眾對自身心理危機的認識並學會自助/求助。
廣州沈家宏心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由沈家宏老師主講的心理危機幹預公益十講直播課,為了能讓該公益課程惠及更多人,沈家宏心理團隊將每講的回看連結與文字稿發放到沈家宏心理公眾號,希望更多的人獲益,讓我們共同抗疫。
第二講文字稿:心理危機的評估
一.心理危機評估的重要性
大家晚上好!時間已經到了8點,是我們第二講開播的時間,歡迎大家再次來到我們這裡來一起討論或者是分享對心理危機幹預的評估的一些問題!心理危機幹預整個的一個過程裡面,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時這個部分也是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部分,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評估可有可無,或者是評估不是那麼重要,其實沒有他我可以照樣去做幹預。就像我們在做心理諮詢,不管是在做個體、家庭或者婚姻,這個過程當中都是需要有評估的,沒有評估的話,對我們的幹預就會失去一些方向,或者是失去一些依據。 在心理諮詢、心理服務、心理幹預、心理危機這些領域裡面,評估都是非常重要。我們今天晚上就重點來看一看,我們怎麼來做心理危機的評估,從哪些角度去做評估?這個部分為我們後面講心理危機幹預的策略來做一個鋪墊和準備。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部分。
我們要講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危機幹預評估的作用,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講評估?
第二個就是我們要說一下我們危機幹預評估的方法,都有哪些?
第三個我們看一看從哪些方面去進行評估?
第四個我們重點講一講三維評估的模型。就在危機幹預裡面,不論是現場諮詢還是熱線諮詢,三位評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評估的工具。所以對於危機幹預的工作者來講,三維評估是必須要掌握的,就好像在我們危機幹預的這次心理援助裡面,就對這個部分好像提及的不是太多,甚至大家有的都沒有聽過這個部分。那麼當然就像上次在群裡面,我給大家推薦的危機幹預策略的這本書裡面,自始至終對三位評估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貫穿始終的。
所以它也特別的強調對三維評估掌握的重要性,所以今天晚上我們會就三位評估怎麼做會給到大家一個詳細的講解。第五個最後一點講一講自殺的心理評估。雖然自殺在熱線裡面或者我們現場危機幹預裡面遇到的情形不一定太多,但是一旦遇到了,那麼我們就要知道恰當的去處理。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是會帶來後果。所以自殺的心理評估,在我們熱線的諮詢裡面、危機的幹預裡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在第一講裡面,我們曾經講到危機的六要素,那麼其中有危機的事件,危機的當事人,還有一旦危機事件是在當事人這裡成為危機的時候,就是說明當時應對危機失敗,當應對危機失敗,它就會處在危機的狀態。
當他出處在危機狀態的時候,往往他就要求助。有了這個危機的求助人就有了助人者。我們看到整個的危機大概主要的六個方面,我為啥要把六個要素又拿出來說?拿出來說的這個部分,這6個方面都是需要評估的。
在我們沒有在危機幹預之前,就對這些狀況我們都要做一個全面的評估,然後我們才能知道對危機的當事人,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幹預?那麼從哪些點去幹預?比如說我們對危機當事人他遇到的危機的事件,什麼樣的危機事件我們要去評估。
因為當然我們這次的危機事件就是新冠病毒這是其中之一,那麼其中之二,對危機事件出來過之後,我們國家和整個各級的地方政府,他們的應對的模式,比如說封城,比如說封閉小區,我們都在自由方面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這個部分對我們整個的人群來講,有可能都是一場危機。
所以它不僅僅是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的疫情的本身,而且在針對疫情採取的一些措施,也包括在整個的危機事件裡面,因此我們要對當事人他所身處的地域和身處的區域和危機世界對他影響的程度,以及當地政府採取的措施,我們都要去進行評估,比如說處在湖北其他地區的和武漢的恐怕就不同。
所以我們要去評估危機的時間,同樣我們要這樣評估危機當事人,危機當事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我們把這次危機事件,我們把危機當事人分成了好幾大人群,分成了好幾級,就是當事人他是屬於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人群裡邊哪一級?
就在我們講第一級的人群往往是醫務工作者和在前線在做支援的人員,危機幹預的援助的人員,還包括感染了新冠病毒確診的患者,他們都是一級人群。
當然一級人群的狀態還有是會有所不同。所以這個就要我們具體的去評估,比如說如果是醫務工作者的話,他是醫生還是護士。第二他們是確診了,還是他們是被感染了,還是正在工作狀態?那麼這在工作狀態,他們是處於危機連續運作很長時間了,還是他們是新到的一些工作醫務人員,所以對危機的當事人我們也是要進行全面的評估的,包括事件對它的影響。
他就牽涉到第三個部分,它就是應對危機的這些方式方法,這個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所以我們要對它面對的事件的情況,當然如果當事人他出現危機了,也要對他的危機狀態進行評估,對他的危機狀態的程度是多少,就會動用到我們的三維評估,三維評估的模型,我們就要用這個部分來進行評估。
當事人他是通過什麼方式來求助的?比如說這個是通過熱線、通過微信的音頻、視頻還是文字,我們都要要看他的求助途徑,當然我們這次危機是通過熱線相對比較多。當然比如說像汶川地震,那麼我們就要親自到災區的現場去做幹預,這個是不同的。然後我們就對助人者的幫助,我們要進行評估。比如說對志願人者本身,他決定要去幫助,要參加這次心理援助,就對這個部分他對自己要進行評估,對他所在的組織也是要進行評估。所以這六個要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危機的六要素,為我們對危機的評估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參考。
二、心理危機幹預的一般模式
我們再看危機幹預的一般工作模式,我們知道我們首先要確定幹預的人群,然後第二個部分就是評估危機的狀況,針對評估的結果,我們才能設計出我們的幹預方案。
幹預方案設計出來之後,我們才能去實施,那麼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有兩大的類別,一個是個體的幹預,一個是團體的幹預。比如說我們在汶川地震,在相當一部分程度上,我們都會有一些團體的幹預,比如說到社區裡面,到學校裡面,到被援助人員的現場裡面,我們會對整個的援助團隊進行一些心理的幹預。 所以這些都是建立在我們對危機狀況評估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做後面的這些部分。
危機評估會起到哪些作用?我們做評估會要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或者是效果?
第1個我們會知道當時危機的嚴重程度,那麼我們講的三維評估模式。
第2個就是我們去評估當事人的情緒狀態,我們知道一旦一個人陷入危機的時候,他的情緒狀態,他是焦慮的、恐懼的、抑鬱的,混亂的,還是失功能能無助的這樣的一個情緒狀態,是需要我們去評估的。當然還包括當下的整個的社會功能的狀態。
第3個就是針對目前當時的這樣一個狀態,我們能夠提供哪些選擇的方案出來?
三、指導式、非指導式、合作式
我們知道危機的幹預基本上就是支持的方法為主。那麼我們在用支持的方法的時候,我們會牽涉到指導與非指導,我們是給他一個非常具體的指導,還是我們啟發他去尋找一些解決辦法,這個都要是依據我們對危機的嚴重程度來選擇我們的方案。
一般來講,如果當事人它的嚴重程度比較高比較重的話,我們恐怕要採用一些指導性的幹預方法,恐怕我們就要多給他一些建議,多給他一些指導,多給他一些方法,讓他按照這個方法去做。 因為他的能動性和他的功能性都喪失的比較多,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提供指導性的這樣的一個幹預。
如果來訪者功能非常的好,他各方面保持得非常的好,恐怕我們就用非指導的方式,我們就不需要去指導他,我們就去和他一起去探討他內在的資源,他內在的這個狀態,他完全是可以做到一個自我的探索和選擇的。
如果個案是功能是部分受損的,恐怕我們要有合作式的,那就是我們可以和來詢者共同的去探討他應對的一個方案,經常我們會在督導的時候,會看到受督者他們遇到的困境是什麼呢?
他們掌握不了這樣的一個原則,他們不知道我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指導,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啟發,什麼情況下就讓他自己去解決。
危機的嚴重程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有些被督者、諮詢師,他做過了,接過了一個熱線之後,他就會覺得我對個案這個指導的太多了,要求他做的太多了,給的方法太多了,反正最後當事人並沒有從我們給到的方法裡面,他們覺得會有多大的收穫。
我們沒有運用好,沒有對他危機的嚴重程度進行一個很好的評估,如果你很好的評估的話,我們去找到對應的方法的話,我們就會在幫助來訪者,來詢者,你就會能夠找到很匹配的一個方式,就這樣的一個方式他會覺得有收穫,他也會很滿意。而不是當一個功能很好的時候,我們會給他一些很多的具體的方法,這個是我們要要避免的。
第4個就是當事人自殺和殺人的可能性,尤其是自殺的這樣的一種可能性是我們要去評估的,後面我們會講到這個部分。
四、心理危機需要評估哪些方面?
可以我們對危機幹預整個的評估,就是圍繞著這七個方面來進行。
第1個就是你是否決定要參加危機幹預的這樣的一個這樣的一個援助。
第2個你如果要參加危機幹預的話,你要選擇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對這樣一個組織來說,也是你要去考量和評估的。
第3個就是對危機事件的這樣一個評估。
第4個就是對危機幹預場所的一個評估。比如說如果我們是現在我們看到各個省都派有技術的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已經到湖北武漢這個第一線去幹預了,在你去之前,恐怕你就對你要幹預的場所,是在什麼樣的一個場所去幹預,在這樣的一個場所裡面,你要做到一個什麼樣的防護,你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進行,恐怕你對危機幹預的場所在去之前都是要詳細的去了解的。
第5個就是你幹預人群的評估,你這次到湖北去,你要幹預什麼樣的人群,如果我們是在地面的幹預人群,人群基本上是可以鎖定的。
比如說我們具體的幹預醫護人員,還是去幹預部隊官兵,還是去幹預確診的,或者遺逝患者的人群,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去鎖定這個部分。當然對於我們熱線來說,我們是沒法鎖定打進電話的人群的,因為這部分人群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人群都可以打進來。因此我們在幹預之前,主要對所幹預的人群,所有的人群,他們的所有的遇到危機的狀況,包括他們的需求,包括他們的特點,包括我們要用哪些幹預的方法,你都要全面去了解。
第6個就是幹預方式的評估,這就是為我們熱線幹預,在專業這個領域裡面又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因為你幹預了人群的不確定性,就要求你對所有的人群你都要能夠具備這樣的一個幹預的能力。
當然對危機幹預方法的評估,你要採用什麼樣的幹預方法?如果我們是用熱線這個來參加援助的話,那麼我們就要去認真的去學習,去掌握,就是熱線心理援助的技術,包括從接電話開始到最後電話結束,對整個的流程你要明白,你要能掌握。在這針對不同的人群的時候,在每一個流程,每一個區塊裡面,都需要有哪些技術,這個部分恐怕是我們重點要掌握的。
我們具體怎麼做留到下期來說這個部分,我們的危機幹預課程,尤其是對的熱線幹預,我們也會有一講,專門講熱線幹預,怎麼來進行幹預的?下一講我們重點講危機幹預的一些方法。後面有專門來講熱線心理危機幹預的方法,這兩個我把它分開了來說,因為我們這次總體還是以熱線為主,所以要把熱線的幹預專門做一講,來把它說清楚。
第7個最後的一個評估就是幹預個體的評估,對他的認知的層面、心理的層面、社會的層面,也包括身體的層面、精神的層面,我們都要去進行評估,我們心理危機幹預的評估,大概是圍繞著這七個方面來進行評估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只看重最後一個層面的評估,比如說對危機幹預、個體的評估,對前面的那些評估,往往我們容易比較忽略,實際上前面的這些評估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們對如果你決定要去參加危機幹預活動的話,恐怕我們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評估,我們在專業能力這一塊,我們能不能去勝任,能不能來做這次評估的事情?
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就有基本上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評估。
第一個方面就是你專業的技能夠不夠,尤其是你在過去有沒有做過心理危機幹預這塊工作?
如果你做過,當然這一塊會增加了你勝任力的,如果你沒做過,而且你的基本功又不紮實的話,恐怕這一次來我們對你來說就會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個方面就是專業能力的評估,就專業能力非常重要。在這個專業能力裡面,我們有沒有受過系統的培訓,或是在這一次的危機幹預裡面,你有沒有系統的去學習?如果這一塊的知識要有的話,當然會有助於你去做這個幹預,如果你這塊的能力比較薄弱,或者是根本就沒有這塊的知識,要去做心理援助,那麼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是要做的,如果你絕對要參加,恐怕就要去參加心理援助之前的一個培訓,我們到網絡上是尋求專門針對專業能力的這樣的講座的一些資源,但就我們註冊系統裡面就這塊的資源是比較多的,包括方志敏老師,張志清老師,他們都在諮詢能力這個領域裡面講了很多的部分,當然包括賈豔濱老師都就在我們註冊系統裡面,有非常專業的這樣的一個倫理的課,我們可以在這個裡面去尋求一些幫助。
第三方面,有沒有督導的支持非常重要。
當然就是我們這次的援助的團隊,基本上都會有督導的支持,很重要的。
那麼再一個就是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評估,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評估,就包括你身體的狀況,心理的狀況,那麼有沒有出現一些影響你援助的身體問題?
如果有的話,可能就不能去參加這個部分。所以對我們心理諮詢師來說,心理援助者來說,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的照料非常重要。
當然也要對你工作安排的評估,當然後期我們慢慢就恢復上班了,當然我們心理援助恐怕還在進行,就當你上班了之後,你能不能抽出時間來做這樣的一個心理援助,你都要進行評估的。 當然還有對你的家庭上的一個評估,你的家庭有沒有需要你特別照顧的部分?有沒有和你做工作援助有衝突的部分?我們的原則在你的健康的條件、工作的條件、家庭的條件能夠完全支持你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去做心理的援助,也就是說先把自己照顧好,我們才能去幫助他人。
對危機組織的這樣一個評估是很重要的。你參加了這個組織,它的正規性、專業性有沒有督導?
這裡面的成員和你的專業相匹不匹配,是政府的還是民間的等,尤其是這樣的一個組織,對參加的小組成員的自我照料,他們是不是關注的,或者是有沒有一些很系統的方案,這個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在你選擇危機幹預組織的時候,你要去評估的。
對危機事件的評估,剛才我們已經說了,你要去評估危機事件的準備,當然我們這次是瘟疫,那麼這次事件的性質它已經結束了,還是正在進行?還是持續發生?好,先讓我們看到這次的這樣的一個事件仍然還在進行當中,以及它危機事件的嚴重程度當然是非常大的,幾乎現在成為全球的公共的衛生事件。
所以這起事件它不是一個很小的事件,是一個非常大的事件。大的事件就是捲入性,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捲入到這場危機裡面,這個就是對危機場所的評估,就包括你幹預的場所在哪裡?是否安全? 負責人是誰?有沒有協助到你們的?在生活物質上有沒有保障,通訊設施上有沒有保障?當然到湖北區的這些人員,就在這些方面,我相信當地政府都可能會安排好的,因為我們目前來說基本上是處在一個有序援助的狀態,但如果你是處在一個一個危機剛剛發生,這一切組織都還沒有完全健全起來,這6點的話都是你要考慮的。我們會回想起來,汶川地震剛剛開始發生的時候,很多部分都沒有的,所以這一塊恐怕關於這6個方面,你在去之前都要去認真的去考量的。
對危機幹預人群的這樣的一個評估,剛才我們說了要進行分層,對每一部分的人員,他們的狀況後面我們再會去瀏覽一下。那麼對於危機幹預方法的評估,這就包括也是現場面對面的,還是遠程的,我們是用普通的知識技術,還是要用一些比較專業的危機幹預技術,比如說我們講專業的危機幹預技術,比如說有去世的家庭,就是去世的家庭,那麼我們怎麼去做哀傷的這樣的一個處理,尤其是像做團體的這樣的一個哀傷的處理,這個是需要專門訓練的,不是說我們想做就是可以做,沒有專門的訓練,你做這個部分是非常困難的。
也包括對自殺的這種幹預,都是比較專業的,心理危機幹預知識,是需要我們系統的學習的,要比如說普通的心理危機幹預,基本上我們都是可以勝任的,沒關係的,當然還有普通的心理問題,還有是個體還是團體!都是要做一下評估的,比如說團體,你對這個部分你能勝任嗎?好,如果你不能勝任的話怎麼辦?你就要去轉介,轉介給能夠做評估的人去做。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危機幹預個體的評估,個體的評估我們把它總結成11項,實際上對我們當事人我們都要一一項去評估的。
比如說第1條就是危機,對當事人的影響的評估,當事人功能狀態的評估,危機嚴重程度的評估,它的危機現在處於哪一個階段?
是初期爆發期應對的解決,對於當事人自身安全的評估,就當事人的安全,對他應對方式的評估,他是戰鬥的還是逃避的,還是處在一個無能無助的狀態!
關於自殺的評估,還有對他的支持,系統的分工,還有它自身的內外的資源的評估,也包括對身體軀體疾病的評估,精神狀態的評估,對他需求狀態的評估,最後對我們要採取的幹預方案的評估。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方面我們都是要做到評估的。當然我們現在是做熱線,你要想在這三個小時裡面把這些都拼到做不到的,我已經說了,我們這次的危機幹預不僅僅是針對這次的,不僅僅是熱線援助的,是針對更廣泛的危機幹預的,也包括我們到現場去做一些幹預,比如說剛才我們說了,我們已經有精神科的心理治療師,已經到湖北的武漢現場去幹預,如果你到現場去幹預到一個具體的個案的話,恐怕你這些部分都是要做的
五、心理危機評估的方法?
當然我們評估會有一些方法的,當然我們會有晤談話法,就通過你的談話去做這方面的評估。
當然我們還有調查法,還有量表法,還有一些測驗都可以去做這樣的評估了。
如果說我們熱線的話,恐怕你沒法去做調查或者是測量的,恐怕我們只能通過談話,通過你的判斷來去做這樣的一個評估,危機的發展階段的評估,他就一般來說我危機是四個階段,就是初期,爆發期、境內期和危機解決期。現在對我們目前危機,春節之後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了,這4個階段恐怕對每一個體來說都有可能會有的。
我們要對它自身安全的評估,現在比如說自身安全的評估,你要看看我們的人群,在一開始比如說我們在一線的醫護醫務工作人員,要安全的口罩,沒有安全口罩,也沒有防護服,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不安全的,也非常危險。
所以這個部分我們要是評估的,還有生理需求能不能得到保障?最重要的就是生理需求有兩個部分,他們的吃能得到保障嗎?我們看到前段時間小區的封鎖,有些居民買東西都存在困難,所以生理的需求就比較難有保障。
第2個就是他睡眠能得到保障嗎?就是我們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因為人手一剛開始,因為人手不夠,要連續的去上班,連續的作戰,都是我們要去評估的,一個就是監護人還有社會支持系統。比方說隔離的就一個家庭如果都得病了,恐怕會有可能會在不同的地方去隔離,甚至有些家庭父母都離開了,那就有一個孩子留在家裡,這個部分我們就要去看他的監護人,這個要保證他的監護人要求,看看他的社會支持系統,這個都是我們需要去做的。
六、三維評估體系我們重點就講一講三維的評估體系,三位評估體系是葉教授在2001年他設計的這樣的一個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後來被危機幹預這個領域裡面廣泛的採用。
為什麼叫說是三維?我們從一個當事人的情緒、認知和行為的三個維度來對當事人的受到危機的影響是輕中重來評估的,所以我們叫做三維,情緒的,認知的和行為的這三個部分。
我們看到我們先看情緒的量表,他把它分成了從1~10進行打分。根據危機者的這樣的一個狀況,那麼去每一項進行評分。比如說我們看第一分能夠不損害的狀況,情感是穩定的,對日常生活情感表達是失切的,我們再看中度損害的就是情感反應和環境脫節的,常表現有負性的情感,對情感表現有較強的情緒波動,那麼情感狀態雖然穩定,但需要努力才能控制情緒。
我看最嚴重的10分就是完全失控或極度的悲傷。大家會覺得有這麼多的項目,我怎麼去把握?當你去利用這樣的一個量表能去現場去評估,一就是5例到10例,之後恐怕你再用這個量表起來,你就會非常的容易了。
我們看的複雜,實際上我們會通過很多的點來進行把握,在這個裡面就列出來了,就是三個部分,他把情緒分成三組,我們重點就是衡量這三組的情緒是什麼樣子的。比如說憤怒和敵意、焦慮和恐懼。悲傷和抑鬱。我們重點去很判斷這三組的情緒,他的情感受理的程度有多大?
所以我們把它縮小。如果縮小到這樣的一個層面,比如說如果這個個案只有焦慮的話,你就看他的焦慮的程度是輕中重,如果這個個案是悲傷和抑鬱的話,你就看到悲傷和抑鬱輕中重。這個如果有憤怒的話也是這樣子的。憤怒和敵意,這樣的話操作起來就相對比較簡單。所以你把它具體化,然後再結合後面1~10分的這樣的一個評定。
我們再看認知,那麼認知的話主要是從三塊來去看,哪三塊呢?在他受到危機的影響的時候,他是不是又感覺到被危機事件所侵犯?
有沒有感受到危機事件被威脅?或是在危機裡面他有沒有出現喪失?很多的部分,比如說物質上的喪失,身體健康上的喪失,甚至親人的喪失,這就是喪失的情況。威脅,顯然新冠肺炎對我們的健康就是個威脅。如果我沒有感染,就是我們有沒有受到感染和疑似感染,或者是確定感染,或者是確定感染了這個程度比較中度的、重度的,恐怕危險程度都不同的。
還有威脅、侵犯是正在進行的嗎?正在進行,我們就叫侵犯。比如說你還在發燒,你還在呼吸困難,病情還沒有經過幹預之後還沒有一些好轉,恐怕這是正在侵犯。
所以我們就根據你被危機事件的威脅度,在危機事件裡面你的喪失程度,也包括對危機事件的,你受到危機事件的侵犯的程度,我們把它分成輕中、重,就1~10分進行去打分。
那麼這是這是我們講的危機事件的對我們侵犯威脅和喪失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表現在生理的方面、心理的方面、社會的方面和道德精神方面,這4個方面,我們去看侵犯威脅喪失有多大,然後我們再給認知打分。如果你做的多了,平均的多了,這個部分相對來說你就會比較容易。
還有行為領域,我們知道一個人遇到危機之後,他會出現三類行為的,那麼一類就是失戰鬥,第2個就是逃避,第3個是能無能、無助假死的這樣的一個狀態。
所以對我們行為的評定也要去看這三塊。這裡面也列出來了行為的三個方面,第1個他是逃避的,第2個他是失戰鬥的嗎?第3個他是失功能的嗎?就根據這三塊來來看他的行為的有效性。那麼受到危機事件的損傷性有多大?這個行為的評估也是10分這個情感、認知和行為這三項,它都有單獨的評分。
當我們把這三項評分完了之後,把這三項全部加起來做換算一個總分,換算總分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說如果這三項的分數是22分以上,恐怕我們就要用指導性的幹預。那麼這是就這個部分的話,我們會看到打分它的意義了,對我們要採用什麼樣的幹預策略來做評估的,來做指導。如果總分是13~22分,就有合作式的概念,如果總分是12分之下,我們就用非指導性的幹預。
所以你看這裡面非常的簡單明了,把這個部分和我們採取什麼樣的幹預策略來進行,當你熟練過之後,其實這一個危機熱線的話,你幾句話談完之後,你就會差不多估計他的分數在哪裡?
當然這個是前面我們講的三維的評估,還有對我們危機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平衡,一個很重要的,對你要評估當事人他有沒有精神病性症狀?有沒有嚴重的障礙?精神病性症狀我們重要評估有沒有幻覺、妄想?有沒有嚴重的障礙?比如說自殺、傷人,有沒有精神科的診斷?比如說焦慮障礙、心境障礙、分裂症等等這些部分。當然我們說我們做危機幹預也一般不會涉及到障礙的,尤其是熱線,我們基本上有障礙,這個診斷沒有什麼關係的。但是我你接的熱線多了,因為我們的人群它是分散的,你有可能會遲早遇到這一塊,所以我們這個評估也是很重要。
七、自殺維度的評估
再一個就是自殺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自殺的評估我們一般分成5個方面來進行,一個有沒有要自殺的人?我們首先要去評估他有沒有想法,有沒有自殺的計劃,這是第1個我們要進行評估的,當你因為我們打電話被自殺的幹預評估會帶來一些的困難,我們尤其僅僅是通過聲音這一塊。那麼在昨前天的一個督導的案例裡面,他接到了一個來訪者的電話,而且是11:30打來的。當時諮詢師就問他,你在什麼地方?他說我在陽臺上,所以我們一聽到陽臺,我們心裏面就要想,因為這時候就要解決了。
他有沒有在陽臺上,為什麼要在陽臺上打熱線電話,他在陽臺上有沒有危險?他有沒有可能自殺的一個想法?後面在督導的過程當中,他諮詢完了之後,他在追想這塊事情,他覺得我沒有問他當時有沒有自殺的危險,所以他覺得當時要該不該問,當我們去感受到來訪者的危險,或者是這個感覺到要想澄清這一塊的部分的話,就這個部分我們是要問的,你諮詢完了,而且都還在擔心這個部分,顯然是對這一塊我們是有擔心的,沒關係了,有擔心我們就就直接問了,我想知道你在陽臺上你安全嗎?
你在陽臺這裡面?你此時此刻你有沒有就不想活的一個想法,對,就在這個時候你去問他,你問他之後他就會澄清。因為我在屋裡面我有其他的朋友打電話不方便,所以說我在陽臺裡面我要出來打電話比較方便。這個時候我們就澄清了之後,對他對於你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保護,如果他真的要有自殺的想法,我們沒問出來,恐怕我們就會失去了一個幹預的機會。
所以這個評估是很重要的。
那麼第2個就是對自殺的評估,如果這個個案說他有自殺的想法,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要做其他的評估了,比如說他街坊上也沒有自殺的,他的親人有沒有自殺的。
自殺實施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就會增加了這樣的一個判斷。
第3個就是評估他現實的壓力,在最近的時候,他沒有發生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有沒有親人的離開,有沒有失業、有沒有離婚、有沒有重大的疾病等等,我們要去問他,有沒有現實的一些壓力在裡面。
第4個我們要評估他的社會的資源,有社會的支持和社會的資源,這一塊多不多,有沒有?顯然就是社會的資源,社會支持的資源越多,對他自殺的這種幫助就會越大。
同時我們還要評估個案有沒有符合精神障礙的這樣一份診斷,我們把這5項,就是每一項都把它列成低的中的高的,這樣的一個分數。那麼把5項加起來,我們就會看到,如果是6~10分的話,那就是非常高危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恐怕你就要打破保密原則了,不能再保密了,3~5分就是中危了,那麼你要採取一些一些幹預的策略了,如果是兩分以下基本上問題不大,所以我們對自殺的評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一個個案來說,我要不要打破保密例外,要不要去告訴他的家人,要不要去報警,就評估的量表,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你就幫他打分,看看有多少!前面我們說的具體的部分我們就不再詳細的說了,我們專門有對自殺的危機幹預這一章裡面,我們會詳細的來講這個部分,我們對來電性質的評估,比如說來電性質,它是普通的熱線,還是已經進入了危機幹預的範圍?
有一些部分它不符合我們危機幹預的範圍,那不符合我們的危機幹預的範圍。基本上來說我們是不對他進行諮詢的,因為這樣的人群適合進入長期地面的諮詢。
不是我們一次的熱線能夠解決的。原則上對於不屬於我們這次危機幹預領域的範圍,我們是不處理的。那麼屬於我們熱線方危機範圍,我們再進行處理,當然還有騷擾電話,我們知道的是一旦你建立了熱線之後,騷擾電話一定會有的。
後面就是我們在熱線心理援助的部分,我們會講怎麼來處理騷擾電話,對目前疫情危機的評估,就包括疫情的特點、趨勢、援助的對象,前面我們說過了,我們再看對疫情信息掌握度的評估,我們看到這次心理熱線大部分相當一部分的人會來問,他到底有沒有有沒有得新冠肺炎,懷疑的人很多,在這個時候恐怕我們就要對這次的疫情的特點,包括新冠肺炎的特點,包括新冠肺炎的診斷,這樣的一個知識,你就要去了解。
對疫情的信息,你掌握的越多,恐怕你對熱線的幫助就會越好。當然我們對我們心理援助的幹預,整個的工作開展情況,我們要有大概的了解,我們看到從心理學的組織,這個層面,我們都會給到我們很多的一些指導和原則,對這些指導原則我們是要了解和掌握的。
比如說我們的組織的領導是什麼?基本的原則是什麼?我們制定幹預方案的指導,包括目的工作內容,這個目標人群,我們具體的不同人群幹預的方案是什麼?包括隊伍的組建,我們看到這個是對目標人群的劃分,這個是總共劃分了4級,我們對每級的人員的特點要去掌握,比如說對住院重症的患者,他目前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
我們的幹預要點是哪些?我們能夠提供哪些提供服務的援助者,是對人群的要求是什麼,都會有一個很明確的這樣的一個參考,這些部分對我們不同的人群的幹預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幫助。剛才我們講的是對住院的人員部分的顯然是住院的重症患者恐怕就是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就包括護士,包括治療師,幹預會更好一點。
還有一線的醫務人員和機構人員,在這裡面我們看到幹預者也正好是醫生,臨床心理工作者比較好,當然我們的普通的熱線也是可以的,像二級人群和三四級人群,基本上包括我們心理熱線的普通的心理援助者,包括社會!這些都是你做我們本次的心理危機幹預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這個危機事件它是具有威脅性,它是突發的。
那麼累計的人群比較廣泛,局部地區的後果比較嚴重,世界上它只是一個持續性的一個事件。當然這個事件的結果在一開始幾乎都是持續控制的,當時的人們是無助的是恐懼的。心理援助者也包括初期的醫務工作者是自我的卷度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們會看到現在我們心理的援助,也包括醫療的這些援助,慢慢的都在有序化,在專業化方向去發展。
當然我們這次的心理援助主要是一個遠程的網絡幫助,當然現在地面的心理援助也在慢慢的展開,將來隨著疫情的慢慢的過去,我們可以預測,就在武漢的這一塊,就像當年汶川地震一樣,會需要大量的心理諮詢師去做,面對面的這樣的一個幹預,這個都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們知道危機過後往往有一些PTSD的這樣的一個狀況,會出現。
當然就是我們這次的援助,因為熱線所以就會受到很大的這樣的限制,今天晚上的評估我們大概就講到這裡已經是8:53了,因為我們原來預計是40分鐘講說20分鐘答疑的,所以下面會留點時間給大家提問,那麼還是像上次一樣,我會非常樂意給大家互動,那麼楊浩就負責把這個問題就徵集到在微信裡面發給我,因為在這裡我看不到大家的提問,然後我會針對大家的問題來回答歡迎大家提問。
以下是問答部分
01
WHO心理健康評估適合危機幹預嗎?
因為WHO的心理健康評估問卷太多了,它不適合來做危機幹預的這樣的一個部分的評估,因為危機幹預的評估,我們要短平快、要簡潔、要容易操作,要立刻就會有結果出來。所以我們不推薦用那個部分。
02
指導性幹預與合作式幹預的區別?
對指導性的幹預和合作式幹預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那麼指導性的幹預基本上是來說,我們就要給他一些具體的方法,要告訴他怎麼去做,而且我們要讓他去對這些要求,我們是會要求他按照我們給到他的方法,一步一步去做的。那麼合作式的就不同了,合作式要和他商量,基本上你和被幹預者基本上是一個夥伴式的關係,是一個相互平等的關係,有商有量的關係,而不是一個控制室的關係。那麼在指導性的一個幹預裡面,這些是一個權威的,一個控制者者的這樣的一個角色。因為有些來訪者他沒有能力去做判斷,沒有能力去行動,所以在這個時候恐怕要諮詢師要來主導這樣的一個局面。
03
幹預人員能給來電者診斷或者是建議就醫嗎?
我們是不能給來訪者進行診斷的,因為我們熱線幹預裡沒有診斷權。當然我們可以推薦,比如說網絡的醫療諮詢都是有的,我們就給他連結一個資源,讓他到醫療的網站裡面,熱線裡面去詢問他的這個問題到底是屬於什麼問題?所以我們不給診斷。建議就醫的話,就這個部分我們也是很難有把握的。如果你的醫學背景是醫生,你可以去判斷這個問題。對打電話的人來說,相當一部分來說他們是矛盾的,即使他們覺得自己有可疑或者自己的症狀符合這個部分,他不一定去就醫,因為他會有恐懼,也會有焦慮,會有害怕。我們要和他去討論這個部分。目前他都有哪些表現?他覺得他的這些表現,那麼符合新冠肺炎診斷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真的是新冠肺炎,如果不去就醫有什麼後果?
有些有個會擔心,如果我不去就醫會傳染到家人,真的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個部分都要和他討論的。當然最後就還恐怕還是交給他自己來決定。相當一部分打電話來的人,大部分都是懷疑他們去除不了自己得了新冠肺炎的懷疑,所以他們很痛苦。當然我們對懷疑來說,我們不去說你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是你的概率很小,其實這個部分來詢者他們都知道,他們的問題是他們擺脫不了懷疑,恐怕這是我們要工作的重點,而不是說服他不懷疑。就是我們要去就告訴他就是你的懷疑是有道理的。
和他討論懷疑,然後我們比如說可以用打分的方式,可以給他重構的這樣一個方式。看一看,你懷疑的成分裡面,真實的部分,可能性的部分到底有多大?然後再去採取策略,我們不去說服的,因為說服這個部分很難的。所以我們做心理的這一塊,我們就和他的懷疑在一起,和懷疑工作,往往效果會比較好一點。
04
我的朋友是接聽政府熱線,他需要怎樣初步的心理知識呢?
是這樣子的,他接這個熱線我覺得他如果一點心理知識都沒有的話,恐怕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這次熱線大部分都是與心理的因素有關係,要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還要解決一些心理的問題。
網絡的這塊資源會很多,讓他去看一看我們心理援助的過程和步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心理援助經常遇到的問題會有哪些?這些問題會怎麼來回答?當然也可以讓他來參加我們我的十次講座,如果他聽完了,對他接這個熱線是會有幫助的,如果你學習心理,你可以幫助他去連結一下這些資源,包括接熱線,我們要注意些什麼?要這個程序是什麼?怎麼開頭、怎麼結束?那麼對還有一些心理幹預的最基本的一些技術,比如說輕輕的技術,共情的技術、支持的技術,他要能掌握的話,會更加有助於幫助他接這個熱線。
05
事件衝擊量表是否可以用於危機幹預?
事件衝擊量表是可以用的,這對我們事件有更好的評估,對他的影響大小的評估,目前一級二級心理幹預和三四級的那兩章。那麼再介紹一下,我想這個部分是留在幹預的那一講,因為我們這次主要是講評估,不是講幹預,留在我們下一講的心理幹預的策略。再去說一說這個部分。
07
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問你家族內是否有自殺的例子!
如果他有自殺,我們就不要拐彎抹角,直接去問就可以了。我想知道在你們家族裡面有沒有存在過其他人自殺的?就是這樣的事件,就直接問,沒關係的。
08
我們長期待在家裡,不能經常出門。請問怎麼怎麼處理情緒上面的焦慮?
那是這樣子的,當然我們從焦慮和擔心是有一些區別的,擔心往往會有對象,焦慮往往是沒有對象,如果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情緒上的焦慮,我覺得就可以做一些放鬆訓練。比如說呼吸放鬆、肌肉漸進性放鬆、正面放鬆,這是一個。
第2個就是可以做一些轉移,你們即使在家裡面,我們可以做一些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和自己的家人,談談心,聊聊天,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打電話,也可以趁著這段時間,我覺得這段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這段時間不能出門,我們把過去沒有完成的,尤其是在專業知識上面,如果你是專業人士是學心理學的,你可以在這個領域裡面系統的把一些心理學修一修,尤其是心理危機幹預的部分,我覺得可以認真的看一看,把這個部分弄好。
如果你是其他的角色,就是說我不想在專業裡面去發展,你也可以,比如說如果你是夫妻,如果你有家庭,你可以學點夫妻經營關係,經營夫妻關係的技巧,如果你是母親父母的話,你可以學一學和孩子經營關係的一些技巧,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的,我們可以做一些讓我們的精神層面有滋養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定一些自己的未來的規劃。趁著在這個時間裡面,把你平常忙的想做做不了的事情,在這個時間裡面會集中的做一做,我覺得倒是蠻好的,
09
一次評估這麼多,來訪者產生阻抗怎麼辦?
當然我講了這麼多的不可能都用的,那麼要根據來訪者的訴求要跟著來訪者的訴求走,就我們熱線在30分鐘到45分鐘這樣一個短的時間裡面,這些評估要根據來訪者的問題的特點、訴求的特點來選擇性的使用,不能都用的。當然三維評估在所有的個案裡面,恐怕我們都是可以立刻的給到一個整體的這樣的一個印象的,我們尤其是他所要尋求的問題,比如說我就是要打消我的懷疑,或者我睡不著覺,因為上不了班就產生緊張、焦慮、擔心、沒有工作等等,要看他的問題在哪裡,然後再去做恰當的評估。
10
有孩子,因為家長經常批評他有自殺想法,嚴重程度在6分以上,告訴家長又擔心家長指責加劇孩子有自殺的行為,心理熱線又不支持長程諮詢,不通知家長又不行這個情況。怎麼處理?
這個6分以上其實嚴重的了。首先就是孩子,如果他僅僅是通過打一次熱線電話來,剛剛我們要作為一個重點的幹預的對象,像這個部分恐怕我們就在一開始的時候,恐怕就要告知他就是有哪些部分是不可以保密的。像你這種狀況,就當你一旦確定他真的有自殺的可能性或者決心很大的話,一定要打破保密例外的。
如果你找不到他的家長,恐怕就要報警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對這樣的一個人群,我們不能忽略的。比如說你能確定他放下電話之後馬上就要去自殺,或者是他自殺的決心非常大,這個部分是不能放電話的,就要作為一個危機幹預來進行處理了,這個部分是要非常認真嚴肅對待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恐怕我們要去穩住他,不然的電話結束了,不幸的結果就要發生。如果不是這樣,比如說他僅僅被父母批評,他僅僅是一個想死的想法,並沒有說我馬上就要去執行,馬上就要去做這個部分,我們就要給他一個建議,就是說
你這個部分恐怕不僅僅是通過我們一次的熱線能解決,恐怕你要去做長期的這樣的一個諮詢,如果他是孩子的話,學校也有心理諮詢師的。
當然就是我們社會也是有熱線的,比如說12355熱線,比如說城市的心理危機幹預熱線,就這個部分它都是可以打的。不僅只有我們他才可以求助,只要他出現狀況,他都可以去求助的,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要給他一些資源的連結。這樣的話,當他在有想法出來的時候,他能有求助的渠道。這個是我們要做的這些事情。當然像這樣的一個電話,我們是可以回訪的。同時我們要給他資源,給他渠道,告訴他怎麼去求助,就這個部分恐怕要進入長程的諮詢,才能解決。
11
有個19歲的,媽媽打電話求助,說孩子情緒暴躁想出門,但是小區不讓出門。三年前醫生診斷為雙相障礙,一直在吃藥,但是孩子不願意接聽電話,這樣的諮詢電話怎麼處理比較好?
顯然恐怕我們要告訴,因為孩子不願意接受工作,所以這一塊恐怕我們就沒辦法給孩子工作。我們只能對媽媽工作,當然現在靠媽媽一個人恐怕有些困難,我們可以讓爸爸介入,因為是小區不讓出門,換句話說,即使他要出門他也出不去。
所以他只是想出門,顯然他的現實的這樣的一個檢驗的能力,我們會看到的還是有的。所以對這樣的一個人群的話,如果他有診斷是雙相障礙,三年前診斷,我們就要保證孩子的藥能夠堅持吃,只要他堅持吃藥,他他的精神症狀不加重不波動,恐怕就是這個部分還是可以控制的。
我看到媽媽好像不允許孩子有暴躁的脾氣,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有雙向診斷障礙,他面對小區不讓出門,在家有些暴躁的脾氣,我覺得是可以的!媽媽恐怕更多的是要增加對孩子暴躁脾氣的接納和接受,怎麼在情感上去接納他孩子,然後去和孩子一起共同的來面對這樣一個難關,孩子有暴躁的情緒,我們的作為父母作為我們的家長,要有耐心,給孩子一個情緒的出口恐怕就會好一點。
12
在心理危機或自殺危機的幹預後,會有後測的評估嗎?或者評估工具跟前測是一樣嗎?
我們做心理危機幹預一般不會做後測的。我們只能對當時的狀況進行評估。如果是就這個部分,如果你覺得他仍然需要有後期部分的話,他需要轉入長期的裡面。或者是進入當地的危機熱線去進行。如果是轉入到一個諮詢的案例裡面,後期的評估是需要的,我們可以看一看他現在的自殺程度,在經過我們幹預之後,他的自殺的程度有沒有下來,是可以的看看。
13
在危機幹預中如何把握報警的點,我接到了一個電話諮詢,來訪者一個女孩一直哭很難過,電話那邊還有別人吵鬧甚至感覺到了家暴或者其他危險的情境,最後是一個家庭的矛盾,我差點報警。
是這樣子的,就是我們在報警之前一定要確定這個部分是不是我們保密例外的部分,你只有確定了這個部分,我們才能採取措施,不然的話會帶來一些後果的,就是不該報警的報警了,該報警的你沒報警,這個部分都會對我們諮詢師是不利的。
所以這個部分要求我們要在做好認真的評估,當然你有報警的意識,我覺得是蠻好的。當真的遇到了屬於我們保密例外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就是要報警。你這樣的一個預備的方案,我覺得非常好。
14
來訪者訴說自己有自殺傾向。請求諮詢師在他自殺衝動的時候,能否隨時響應到他?對這個部分如何回應到他比較妥當?
就告訴他我們這個熱線往往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我們會有不同的值班的人員。當然如果他有自殺的衝動,想求助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打給我們,我們這次的危機電話主要是針對這次疫情的,如果他的自殺的傾向與疫情關係不大的話,我們最好還是讓他轉到當地的心理危機幹預的這樣的電話裡面。
如果他與這次疫情無關,而且又來用這樣的方式來求助,第1個,因為我們熱線電話在自殺的幹預裡面,這塊技術是不夠的,為什麼要求他去打當地的心理危機幹預熱線?因為當地的心理危機幹預熱線的這些工作人員,在自殺的危機幹預上,他們的技術都是比較專業的,而且比較成熟的,他才能獲得很好的幫助。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如實的告訴他我們熱線的功能,我們這個熱線的局限性,就對他的部分的幫助到哪裡,同時我們要建議他去打心理危機熱線的電話,就心理危機熱線的電話是24小時開放的,所以我們心理援助組織對所全國的心理評測熱線,恐怕都要有一個表在那裡,你隨時隨地用到的時候,隨時隨地就能給到來訪者,這個是很重要的。
15
電話熱線的方式,有針對評估維度的話術手冊嗎?是否有處置指導?
我剛才講的三維評估維度在《心理危機幹預策略》這本書裡面會有詳細的介紹。你把我PPT裡面的部分你掌握,差不多就已經掌握PPT的內容。但是像我今天說了這麼多的評估部分,在網絡裡面有世界衛生組織的心理急救的小冊子,那裡面講的比較全面,也比較系統,還是蠻好的。
如果我們能找到的話,我會推到我們這個群裡,我們要找一些權威的,比如說澳洲的他們出版的也是關於心理急救的小冊子,還有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心理急救的小冊子,這兩個小冊子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權威的,而且容易好操作的。
我們臺灣的心理學會他們也有這樣的小冊子,我如果能找到這樣一個資源,就會給大家推薦,做熱線的時候,d和A1、S2加起來時效是否也可以作為等同於三維評估的工具?這個也是可以的,因為它不是太多,所以也可以作為評估它的一個心理危機的沉重,那麼這個部分是可以的,既有效度又有它的實用度和有很多很好的效度的量表,都是可以用的!
16
一線危機幹預熱線、求助電話,在做了大量的溝通後,會發現很多都與原來的心理創傷有關係。如果對方想進一步的諮詢是轉借還是建立諮詢關係?
我們不主張把熱線電話的個案轉變成長期諮詢的個案。這樣的話我們就是一個雙重關係了。所以我們不做這樣的一個轉入的,我們儘量去轉借,如果他想進一步的去做諮詢的話,他可以去尋求心理機構,到專科醫院也好,到心理機構也好,去讓他自己去選擇。
17
三維評估滿分是?
滿分應該是30分,因為它有三個維度,單個的10分。所以總分是30分,所以22分。這個是不太容易得到這麼高的,分的不是100分,每一個維度是10分,總分是30分!
18
當我們了解到來訪者在陽臺打電話來尋求諮詢,是直接問他是否有自殺的念頭,還是委婉的一點問他,你現在安全嗎?是什麼原因讓你站在打電話,我擔心問題問的太直接,會不會激發來訪者的自殺動機?
這個是我們在做自殺危機幹預的時候反覆強調的。問來訪者想不想自殺,不會增加他的自殺?反而如果他有自殺了,如果我們這樣處理,會有助於去幫助他不自殺。因為有自殺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不願意把自殺的想法告訴任何人,他埋在自己的心裡,一旦有人觸動了他這一點,他就有可能打開這個窗口,就能打開求助的渠道。
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去遲疑,只要你想到了這個來訪者有沒有可能性自殺,你就直接問,沒關係的。不會說他沒有自殺的,你問了他有自殺了,他就有念頭了。或者是有自殺的,你問他,他就會自殺的決心就更大,不是這樣子的。就是一個原則和問來訪者有沒有自殺,和來訪者討論自殺?不會增加他自殺的這樣的一個可能性,或者是這個後果。
19
熱線打來說她生活中有背叛,掛完電話要去殺了背叛者,他不告訴地址,這樣的話該不該報警?
需要報警的,讓警方技術定位,這個是屬於保密例外
第1個就是你要確定背叛者是誰?如果你不確定背叛者是誰,我們就保密例外的話,你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還有一個就是你能夠去判斷,他的這個部分是真的是去實施嗎?比如說他打完熱線了,他真的要去做這個事情,所以我們要對他進行評估。比如說他準備怎麼去殺他,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殺他?他在計劃的實施和計劃,是不是堅決的要去做?如果他堅決的去做,即使我們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恐怕我們都要去報警的。
那麼這個肯定是屬於保密例外的,他堅決要自殺,或者是說他馬上就要去殺另外一個人,都是屬於保密以外,這個是要報警的。比如說你不知道他殺的人是誰,第2個你也不知道去聯繫其他的人,在這個時候恐怕你就要去報警。你報警了,就履行了你作為諮詢師的這樣一個責任。至於警方怎麼去處理,他們能不能有效的處理是另外一回事情。如果你不報警,最後結果出來了,比如說他真的去殺了一個背叛者,那麼最後家屬知道他在殺他之前,他做過熱線諮詢,那麼在進行倒推的話,這個責任就會追到你。
所以我們作為心理諮詢師和保密例外,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在國外,這樣的判例是有的,會因為出於保密,諮詢師沒有及時的幹預,結果悲劇發生了,最後就追到諮詢師這裡,最後我們會引起法律訴訟的,所以這個部分是沒得含糊的。所以我就在想,像熱線諮詢,我們如果時間長了,我們最好問問對方是在哪個城市?不然的話你報警都沒法去報。所以我們要問。當然如果是打電話來,我們根據電話可以查到是哪個城市,如果他是用隱秘的號碼打過來,你查都查不到。所以我們最好是確定是在哪個城市,這樣的話於我們報警有利。
20
一個婦女傷害嬰兒,自己自殺要和嬰兒一起死,如何幹預?
這個是要報警的。我們在精神科的診斷,在精神科的障礙裡面,這個叫擴大性自殺。我們經常從媒體裡面去看到這樣的一個報導,媽媽帶著孩子跳樓,這個部分都是屬於擴大自殺裡面的。當然我們也要去評估這個部分,他對自殺的決心有多大?第2個就是她準備怎麼樣去實施這個方案?什麼時候去實施這個方案?
那麼如果一旦確定這個部分是不能含糊的,就要和她的家屬有聯繫,你要聯繫到她的家人,聯繫不到的就要報警。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危機的這個狀況也是屬於保密例外的狀況,是需要緊急處理的。
21
三維評估的體系裡面,老師可以以情感的維度為例,演繹一下。怎麼操作嗎?
我們剛才講的情感的維度,比如說他的焦慮,我們就以焦慮為利,他的焦慮就是睡不著覺了,焦慮飯也吃不下了,事情也做不了了。整個的影響他的身體狀況了。 像這樣的狀況比較比較嚴重的了。在這個時候恐怕我們就要給他一個指導性的建議了。
比如說憤怒和憎恨這樣的一個部分,那麼它在家都砸東西了,都失控了,誰也控制不住了,這個比較嚴。
他僅僅是一個發牢騷,講講壞話。這沒關係,這就是輕度的。如果是中度的這樣一個憤怒,比如說他憤怒的影響到身體了,吃飯了,睡眠了,這個就是比較中度的,所以恐怕就是要靠我們的平常去對每一個的情感的維度,你去看看,他這樣的一個維度到了是哪一個狀況,我們來綜合的進行評定。
22
三位評估實操會講嗎?所有評估,工具表格方便分享嗎?
這三個表格會分享給你們的,那裡面都有很詳細的評分,你去認認真真去看那個部分就可以了。
好,28分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23
一個孕婦懷疑懷疑自己的父母和老公是一夥的,欺負自己,想要離家出走怎麼幹預。
好像不是我們這次危機幹預的範圍,當然我如果她是打電話過來,恐怕我們就要和她討論她的懷疑,然後和她討論她老公和她的父母是怎麼對她進行欺負的?然後我們要去判斷就這個部分,會不會是個妄想,是一個被害妄想在裡面?她有沒有精神病性的症狀?就這個部分恐怕我們都要做一個綜合性的判斷。然後比如說她要離家出走,我們就要去問她,她要準備到哪裡?如果她真的離家出走了,她怎麼去照顧好自己?她離家出走了,還準備不準備回來!她離家出走後,如果遇到了困難,她怎麼求助,尤其又是一個孕婦,所以這個部分的話,相對來講就是有風險的,也是有危險的。
所以如果她真的堅持離家出走的話,對她胎兒是有危險的,所以這個部分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屬於保密例外的這樣一個範疇。所以應該儘可能的獲取她家人的聯繫。這個部分也是要打破保密例外的,如果她又是有病的話,她離家出走之後,會遇到一些危險的話,這個部分是一定要處理的。
我們保密例外有兩個原則,一個原則來訪者面臨著受危險或者是傷害,或者是來訪者的行為,讓他人面臨危險或者傷害,這個都是要打破保密例外的。
我們不僅僅是局限於自殺,或者是要去殺人,那麼像這種情況很顯然她的離家出走會對她帶來威脅,帶來危險,同時對肚子裡面的孩子,懷孕了對孩子也會帶來影響。所以這個部分如果真的要實施的話,那麼而且她又是有病的話,那這個部分要報警的,或者是和她家人取得聯繫。
好。我們今天的時間又到了,又到了9:30了,我們我們不得不停在這裡了。我們下次的內容是講危機幹預的技術,策略和一些基本的技術。那麼,時間大概好像是28號晚上,那麼我們在28號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部分。
好,今天就到這裡,好,謝謝大家,再見。
沈家宏心理
探索、研究和完善家庭系統動力學,探索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動力和家庭系統動力對一個人和一個家庭成長的影響,並傳播和推廣家庭系統動力學,用家庭系統動力學的原理去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家庭的生活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社會、機構或企事業單位和學校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心理諮詢和心理培訓,為社會培養專業規範的心理學人才,以造福個人、家庭和社會。為健康中國、幸福中國做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