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撕布機在戰場聲名大噪,曾給盟軍造成陰影,是步兵最大夢魘

2020-12-11 騰訊網

MG-42通用機槍,是一種威力非常強大的通用機槍。由於這款機槍連續射擊時會發出撕扯布匹一樣的聲音,因此它也被稱為希特勒撕布機。

火力太猛,成盟軍步兵最大夢魘

該款機槍由德國於1942年開始研發製造,因此得名MG-42。其威力在二戰中令盟軍士兵聞風而逃。這種支援火力型裝備也是在二戰時期所有德軍部隊中必備武器。在諾曼第登陸中,給盟軍造成的傷亡數以千計,堪稱盟軍步兵的最大夢魘之一。

這種機槍被設計是為了取代於1934年研發的MG-34通用機槍。為了減少替換時間,兩種機槍採用相同的7.92毫米口徑子彈。由於德軍多線作戰導致MG-42機槍產量不足,消耗巨大無法滿足全軍裝備,德軍並沒有淘汰MG-34,兩種機槍一直混合使用,直到二戰結束。

聲音特殊,曾讓盟軍聞聲而逃

MG-42通用機槍最高射速可達每分鐘1500發,性能十分出色。如果機槍射速超過每分鐘1000發,將會產生類似布匹撕裂的聲音,這就是子彈在空中快速飛行的聲音,和普通機槍的「突突突」或「噠噠噠」產生區別。

對於很多經驗不足的新兵來說,這種細微的差別可能無法引起他們的注意,但是對於很多老兵來說,這種聲音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想起之前戰場上被MG-42機槍枝配的恐懼,不少士兵也曾聞聲而逃。因為擁有優異的性能,MG-42通用機槍通常會被用於區域壓制。被MG-42通用機槍擊中的敵人,無一例外會當場血肉模糊,肢體分離,基本沒有存活可能。

可進可退,被繳獲也不能用

二戰時期,德軍步兵為了掩護陣地,主要就是依靠機槍進行火力壓制。在進行進攻戰時,機槍部隊會在制高點或其他有利位置進行猛烈的火力壓制,再由步兵攜帶近戰武器,利用地形接近並消滅目標。而在被動防禦時,機槍的火力優勢尤為凸顯,在抵禦盟軍進攻方面的作用讓人無法忽視。

在對戰中,這款機槍難免被盟軍繳獲,但他們都不太願意使用這款武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口徑與盟軍武器口徑不同,眾所周知機槍是一種子彈消耗巨大的武器。沒有適配的子彈,只能靠繳獲德軍的彈藥來維持,效率太低。另一點則是因為戰鬥時,空軍的戰機會給前線炮力支援,如果己方陣地上響起MG-42撕扯布匹一般的聲音,極有可能會對己方士兵造成誤傷。

相關焦點

  • 起底二戰中的「希特勒...
    這種高射速帶來的火力密度無法形象,由於射速太快,連發發射時會發出類似電鋸的聲音,有盟軍士兵形容就像是撕開亞麻布的聲音,這種聲音對於盟軍士兵而言無疑就是死神的聲音。所以MG42通用機槍也被稱為撕布機或希特勒電鋸。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MG42通用機槍裝備兩腳架就是輕機槍而配置三腳架就是重機槍呢?這裡要解釋一下什麼是槍械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兩個概念。
  • 未成年孩子組成的裝甲師重創盟軍:1944年7月9日二戰盟軍佔領卡昂
    此戰以德軍慘敗告終,卡昂也被盟軍奪取,但雙方傷亡都是5萬多人,盟軍還損失了550輛坦克。更重要的是,卡昂戰役為德軍的持久防禦爭取了時間。本來盟軍原預計在D日當天,攻佔法國諾曼第地區的最大城市卡昂,再利用兵力和火力優勢進行閃電突擊,深入法國境內,迅速佔領巴黎。
  • 二戰時如果是英美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李三萬摘要:二戰最後階段,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東西兩線逼近德國首都柏林,而且美英盟軍一度比蘇軍更接近柏林,但艾森豪考慮到根據雙方協議,柏林戰後是由蘇軍控制,就沒有繼續向柏林推進。如果是美英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 沙漠之狐隆美爾,納粹「帝國之鷹」和傳奇名將,終被希特勒毒殺
    戰後,隆美爾無事可做,他就潛心研究坦克等機械裝置,並著書《步兵攻擊》。隆美爾的職位也是一直往上升。他在一戰中形成的軍事思想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要以攻為守,最好的防守也是進攻,先下手為強!這些思想在他的《步兵攻擊》這本書裡體現得淋漓極致! 1933年,希特勒竊取了德國的大權。
  • 希特勒死時手裡還有多少兵力?德軍真的沒有一戰之力了嗎?
    將這場世界戰爭推至高潮者,當屬推行法西斯主義的希特勒,由於他的上臺,導致德國瘋狂擴軍備戰,令西方戰場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不過,隨著對抗法西斯的同盟國成立,史達林格勒會戰後,西方戰場開始進入有利於盟軍的戰略轉折階段。1945年春日,同盟國取得柏林戰役勝利;同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地下室畏罪自殺。
  • 隆美爾作為德軍將領,給盟軍造成了很大損失,為何得到西方的肯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希特勒本人最終可謂是身敗名裂,現在都是人們唾棄的對象,跟隨希特勒的很多納粹將領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在這些將領中有一個卻是例外,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隆美爾。要說隆美爾,和希特勒關係可是非常的近,因為隆美爾並不屬於德國傳統的軍官階層,他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升到高位的。不過他是被希特勒看中,最後希特勒成為了他的伯樂,這也是他能夠一路升官的重要原因。後來希特勒派隆美爾前往非洲,指揮德國和義大利的聯合軍團,因為義大利在非洲挑起戰爭,但是戰鬥力實在太弱,根本不是英國軍隊的對手,希特勒為了拉盟友一把,不得不派出隆美爾去救火。
  • 美國不顧全球反對,重新啟用反步兵地雷,曾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但是,川普卻取消了這一限令,意味著美軍在戰場上能夠使用反步兵地雷這種一度被稱為「人道主義災難」的武器。圖片:人們印象中的地雷主要來自於抗日電影電視劇中的這些地雷。小時候看的電影《地雷戰》中,地雷是打擊侵略者的利器,小朋友們對於敵後武工隊使用地雷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 「沙漠之狐」隆美爾被希特勒賜死,戰神為何心甘情願喝下毒藥?
    有個說法最接近真相,那就是隆美爾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最終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選擇了服毒自盡。隆美爾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在其去世前,他已經在陸軍服役了34年,但在戰場上他就待了6年。正是因為這6年的戰場生涯讓其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德國國防軍軍官躋身到世界名將之列。
  • 二戰德軍王牌指揮官馬克思·溫舍上校卡昂之戰擊毀盟軍兩百輛坦克
    1940年5月15日,馬克思·溫舍在荷蘭戰線受傷,在德國兩枚十字勳章前提下,被爆出了與義大利王妃瑪麗·何塞的桃色流言,在1940年6月1日被希特勒開除了黨衛軍籍貫,但其實也是一個小插曲而已隨著事件平息,12月5日,溫舍回到LSSAH部隊作了迪特裡希的副官,1942年晉升上尉成為了黨衛軍一個高炮連指揮官,同年進入東線戰場參加戰鬥。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戰役率先抵達前線德軍裝甲部隊,並不是德國第21裝甲師,而是第716步兵師和352步兵師中坦克殲擊營部隊,這些法國坦克之前隸屬於德軍第21裝甲師,後來第21裝甲師組建之後,就轉化為了二線裝備,被隆美爾將軍編入到前線的步兵師中到坦克殲擊營裡面充數,其中也表現出了當時隆美爾的B集團軍裝備是何等落後,希特勒的不重視導致後來即使德軍有力挽狂瀾的戰機也都無濟於事
  • 英法聯軍於敦刻爾克命懸一線之際,希特勒為什麼下令停止進攻?
    ,這次出其不意的反擊雖然重創了快速推進的德軍,但是於戰局影響不大,卻加重了以希特勒為首的德軍高層對裝甲部隊損耗的擔心,因為快速突進的裝甲部隊將步兵部隊遠遠甩在身後。這樣的情形德國和蘇聯在西班牙內戰時期經常發生,其結果是出奇的一致,得不到步兵的支援,孤軍深入的裝甲部隊往往成為敵人反坦克武器的獵物。因為有西班牙內戰的前車之鑑,坦克不能獨立作戰這一論調在蘇德軍方高層有很大的市場,雖然古德裡安反覆強調這是個謬誤,有著魔鬼嗅覺的希特勒也表示支持古德裡安,但是希特勒還是不敢輕易拿珍貴的德軍裝甲部隊去冒險。
  • 1944年德國敗局已定,為什麼德國不和盟軍議和,而是負隅頑抗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毀滅性最大的戰爭。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希特勒德國的軍隊可謂是進展得非常的順利,幾乎可以用勢如破竹這種狀態來形容,當時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當時德國打下了法國,而且差點滅掉了英國,只不過英國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和英吉利海峽的天性苦苦防守。
  • 二戰最大謎團: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是由於希特勒故意放水?
    然而這一次戰略撤退的意義不亞於諾曼第登陸,它為英法盟軍保存了有生力量,為以後諾曼第登陸反攻歐洲大陸埋下了伏筆。只是人們習慣於記住勝利者,記住諾曼第登陸史詩般的輝煌,卻忘了這輝煌背後敦刻爾克大撤退所做出的犧牲。事實上敦刻爾克大撤退同樣是史詩般的輝煌!但是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一直以來有人認為希特勒有「放水」之嫌。
  • 「希特勒的電鋸」必是其中之一
    一戰的失敗不僅讓德國的軍隊人員編制受限,還失去了領土的歸屬權和武器的使用權,受約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影響,水冷式的馬克沁機槍不再被允許製造,這樣一款大殺器被禁止使用,可以想像一下德軍的心理陰影面積。
  • 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德國在戰場上一些讓盟軍聞風喪膽的武器裝備
    主炮是由克虜伯研製的88毫米主炮,最大時速38公裡。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裝甲厚達135~150毫米,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炮彈。二戰期間,虎式坦克有過驚人的戰績,曾經以損失兩輛虎式坦克的代價摧毀蘇聯130多輛坦克。盟軍裝甲兵在面對虎式坦克時基本上都是掉頭就跑。
  • 希特勒手中的王牌—納粹武裝黨衛軍,戰功卓著,罪惡深重
    引言毫無疑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是納粹德國的舞臺,在西線數十萬德國陳兵法國的大西洋沿岸與英國隔海對峙;北方則席捲挪威全境到達極地;在東部幾乎攻佔莫斯科,並橫掃高加索地區;南線則登陸北非,並列陣於埃及的阿拉曼!戰爭初期,幾乎戰無不勝的德國陸軍不僅贏得了「無敵」的稱號,更為希特勒打拼出德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
  • 其實希特勒並沒那麼高尚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可是納粹一直卻沒動用過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有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