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大型銅製南瓜雕塑參展2015香港巴塞爾

2021-01-15 大公書畫

草間彌生標誌性的「南瓜」

Grayson Perry,《Comfort Blanket》,2014 掛毯,290 x 800 釐米

  2015年3月15日至17日,倫敦Victoria Miro畫廊將第三次參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此次重點展出的作品,包括草間彌生的大型銅製南瓜雕塑、Grayson Perry的8米長掛毯作品、以及Isaac Julien的攝影新作。 Isaac Julien亦將於藝術展期間現身香港,參與」M+進行:流動的影像」,推介其作品。

  Victoria Miro(3樓:3D05)將聯同東京/ 新加坡Ota Fine Arts展出草間彌生高達2米的標誌性銅製南瓜作品。此具開創性的南瓜雕塑系列共花了兩年時間完成,是草間彌生首次以此規模製作銅製作品。此系列的三件作品去年年底在倫敦首次展出,裝置於Victoria Miro倫敦展覽空間獨特的戶外水景花園。草間彌生的著名亞洲巡迴展」我的一個夢」(A Dream I Dreamed)展出超過100件近作,將於2015年2月7日至5月17日在臺灣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展覽將於下半年移師至臺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巡迴展於2013年開始,首站是南韓大邱美術館,其後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及南韓首爾藝術殿堂展出。

  備受藝評家推崇的英國影片裝置藝術家Isaac Julien將於巴塞爾藝術展期間現身香港,參與「M+進行:流動的影像」活動。 Victoria Miro將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位,展示源自藝術家作品《PLAYTIME》(2014)的嶄新攝影作品。《PLAYTIME》(2014)是Julien的最新作品之一,探討「資本」這個既具戲劇性又微妙的主題。作品以國際級演員為主角,包括張曼玉、Mercedes Cabral、James Franco、Colin Salmon、Ingvar Eggert Sigur sson以及以自己為角色藍本的Simon de Pury。 Julien 的許多作品均探討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驅使人穿州過省,尋求「更美好生活」?回應這個問題,Julien往往回到同一個答案:資本。《PLAYTIME》乘接Julien備受好評的九屏影像裝置《Ten Thousand Waves》(2010),該作品去年在紐約首次展出,展覽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回應2004年在莫克姆灣發生、導致23名中國拾貝工人失蹤的慘劇。

  2014年,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購得Grayson Perry的開創性作品《The Walthamstow Tapestry》(2009),中國美術學院是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學院之一,而這次是該校首次購入在世海外藝術家作品。 Victoria Miro很榮幸展出Perry的最新掛毯作品《Comfort Blanket》 (2014)。這幅8米長的作品帶領觀賞者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紛繁多姿的視覺旅程,走遍英國當代的不同景致,被Perry形容為」一幅用來包裹自己的英國肖像、一張巨型鈔票、所有我們喜歡的東西與喜歡討厭的東西。」Grayson Perry是2003年Turner Prize得主,是英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以傳統媒介創作,包括陶瓷工藝、鑄鐵、銅器以及掛毯,而他樂於探討物件的每種歷史分類如何隨著時間累積,構成學術上及情感上的負擔。 Victoria Miro同時亦會展出Grayson Perry的多件早期陶器作品。《Comfort Blanket》目前於倫敦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的」Grayson Perry: Who are You?」展覽展出,展期至3月15日。

  Victoria Miro亦會展出Hernan Bas、Eric Fischl、Secundio Hernandez、Idris Khan 以及Sarah Sze的作品。

相關焦點

  • 草間彌生:最愛南瓜的藝術家
    草間彌生,最愛南瓜的藝術家?  文:Elva  來源:外灘畫報  童年的草間彌生對萬物充滿好奇,比如閉上眼睛的奇妙光暈、鮮花、還有南瓜。她還記得曾經相遇一顆連著藤蔓的南瓜,這顆南瓜還開口跟她說話。  從此,圓潤茁實的南瓜成了草間彌生的最愛,「它們摸起來柔軟,顏色和形態又十分有趣。」
  • 波點南瓜是?她是草間彌生
    她在艱難的童年時代擁抱藝術草間彌生於1929年出生於日本中部山城松本。她的成長並不總是幸福,因為她的父母不支持她的藝術創作。當她看到家庭領域的紫羅蘭對她說話時,十歲的草間彌生了她的第一個幻覺。這些經歷繼續並尋找一種處理她恐怖的方法,草間彌生有了自己的繪畫。
  •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他的妻子訴說了草間彌生對某些作品的影響「 很抱歉我們採納了您的創意。」如果草間彌生不是因為精神疾病離開紐約她會是安迪·沃霍爾藝術地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但精神疾病恰恰又是草間彌生幾十年創作的主導認為草間彌生為求成名已經把自己降格到非藝術家行列
  • 「怪婆婆」草間彌生為何鍾情波點與南瓜?
    在去年經歷一系列「假展」風波後,真正的草間彌生展——「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將於3月7日至6月9日亮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波點、南瓜、鏡屋以及無限延伸的視覺體驗,構成了這位當代藝術家的獨特符號。草間彌生身上有諸多標籤,波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抑或怪婆婆,如同她的作品一樣極具風格化。草間彌生的藝術,為何如此富有魅力?
  • 藤蔓、南瓜與鏡屋就是愛的一切,草間彌生上海大展下午啟幕
    圖說:展品《我的靈魂永遠綻放》 新民晚報記者樂夢融 攝備受期待的草間彌生終於在上海啟幕。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南區廣場放置了標誌性的黃色南瓜。門票已經售罄,在開幕式前,館方準備了排隊2小時的示意牌。根據館方介紹,草間對上海這塊會跳舞的展廳稱讚有加,為上海定製的作品《隱匿的人生》就用密集的凸面鏡映照出建築。二樓的大件沉浸式、多反射的作品讓參觀者仰望,無限波點象徵著宇宙之永恆。在這場「現在進行時」中,年屆90歲的藝術家內心泛出的絢麗和浪漫把觀眾們包圍。圖說:展覽海報 主辦方供圖波爾卡圓點和「會跳舞的房子」在上海相約,分兩層呈現40餘件作品。
  • 「怪婆婆」草間彌生的正版南瓜來了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曹磊3月7日報導:「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展正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展出。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共展出42件草間彌生最新作品,最大亮點當屬特別創作了多件大體量特定場域裝置,可以說是為上海「量身定製」。據悉,這是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機構展覽。
  • 草間彌生作品賞析
    草間彌生從小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幻覺,一種會吞噬掉她視線中一切的神秘幻覺,這也成就了她對於自身符號的原點的探索,並努力將原點變成自己對於外界世界的解讀,成為她作品中決定性的元素。南瓜南瓜在一部分上市草間彌生的象徵。巨大的南瓜雕塑專門為藝術場所製作,在南瓜表面塗上大量的黑點,從大到小扇形展開。
  • 草間彌生 * LV = ?
    同屬彼此領域的佼佼者2012年兩者碰撞倫敦 LV 草間彌生 概念店誕生Louis Vuitton概念店成為了一片波點的海洋。店內的Wonder Room已經轉化成一個紅白相間的Seussian展示區,草間彌生的籤名巨型南瓜則作為枝形吊燈和臺面,上面展示了繽紛波點的高級成衣、手袋、鞋和她的Louis Vuitton收藏品配件。自1854年創立伊始,時尚先鋒路易威登始終對藝術充滿熱情並與藝術保持緊密聯繫。直到Marc Jacobs出任藝術總監,這一傳統更加得以強化。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撰文:林子人編輯:朱潔樹繼去年年末中國多個城市爆出「贗品展事件」後,「真正」的草間彌生個展將於3月7日登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本次展覽是自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機構展覽,將呈現這位90歲的藝術家的最新藝術創作,波點、花卉、無限鏡屋等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經典元素將繼續構成草間彌生的創作主線。
  • 草間彌生:走近南瓜感受她的幻覺
    無論藝術評論人士如何為她的作品加上各種詮釋和定義「主義」,草間彌生只把自己描述成一位「精神病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近年來頻頻在中國各種藝博會雙年展上出現,《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記者在日本對這位在西方波普藝術史上與安迪·沃霍爾一起見證藝術史的藝術家進行了簡短訪談。
  • 草間彌生:我那永遠的靈魂
    家族雖然經常資助貧困的畫家,但是當母親知道草間的志向是畫家的時候,卻大發雷霆,百般阻撓,甚至毀壞她的畫作。讓草間彌生的母親大發雷霆的不只是「草間要當畫家」這件事,還有草間四處偷腥的父親。草間彌生的《積聚:千舟連翩》(上)和安迪·沃霍爾的模仿(下)由於精神疾病的影響,草間彌生將極度重複擴展到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
  • 藝術藥物:草間彌生作品賞析
    — 草間彌生草間彌生於1929年在日本松本市出生。當她20多歲時,決定遠赴紐約追尋自由和名聲,藉以反抗父母的傳統思想和道德觀。草間彌生曾表示:「美國是孕育我的地方」。
  • 日本文化之旅:從東京美術館畫廊中,淺析草間彌生的前世今生
    該系列作以棉織物、紙纖維等材料製成男性突起物,再將之覆蓋於家具的雕塑作品,此反映了草間彌生自小對性的恐懼。然而,軟雕塑卻是在藝術家 Claes Oldenburg 大量於作品中使用後,才被廣為人知。而如草間彌生以鏡子為媒介的作品,或以重複印製展現繁殖意象的裝置作品,也都是因其他藝術家後來的使用而聞名。
  • 有關草間彌生的十件軼事
    草間彌生是現今身價最高的在世女藝術家,而《無限的網》是其芸芸創作中最受追捧的一個系列。根據最新統計,她的回顧巡展「草間彌生:無限痴迷」更是2015年全球入場人次最高的展覽。草間彌生於1963年的一場紐約展覽中,以陽具元素點綴一艘划艇,並在展室牆壁貼滿複印圖像。1966年,沃荷同樣在展覽上運用牆紙,以絲網印刷複印母牛圖像,而他在後來的展覽中亦有採用相同的創作方式。草間彌生的作品一直以普普藝術的顯著魅力和玩味特色為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曾有記者問她何以選擇南瓜為題,她的答案充滿「沃荷式」的風格:「因為南瓜在視覺上充滿幽默感。」
  • 草間彌生的大南瓜落到外灘,終於不用去日本排隊了!
    最近魔都火爆的展肯定有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帶來的全新大展我們帶你讀懂有哪些亮點文末有福利哦~草間彌生是當今身價最高的在世女藝術家之一。在蘇富比香港2015年的拍賣會上,這幅《NO. RED B》以大約453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草間彌生《NO.
  • 嚴肅地聊聊草間彌生的南瓜
    據專家預測,2018年南瓜價格還會繼續堅挺,甚至有望再衝高峰,目前北京的南瓜每公斤售價在兩塊五至兩塊八左右。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奶奶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提到草間彌生,了解她的人,腦海裡肯定會閃現三個詞:圓點、南瓜、神經質。
  • No.5【草間彌生】——波點女王
    目前北京的南瓜每公斤售價在兩塊五至兩塊八左右。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       草間彌生對南瓜情有獨鍾,南瓜是她作品裡常見的要素。她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完美、有趣和可愛的,每次看它時都會有新發現。
  • 「裸露」「非法」「被驅逐」——瘋狂的草間彌生
    十幾歲的草間彌生,被母親毀掉畫作,被體罰;二十幾歲的草間彌生,前往美國實現藝術夢,被母親警告永遠不要踏進家門;三十幾歲的草間彌生,其藝術「千船會」、「人體炸裂」瘋狂而放縱,並被驅逐展覽,朋友與家人終止了與她的聯繫;六十多歲,草間彌生終於在日本以及國際確立了她的藝術地位
  • 草間彌生:南瓜是我的最愛,因為它是蔬菜裡面最幽默的
    草間彌生與南瓜2017年《草間彌生·我們永遠的靈魂》
  • 草間彌生 世間萬物,皆是圓點
    1960年代,亞洲女子草間彌生是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影響力堪與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匹敵。40年前,她回到東京,住進精神療養院,銷聲匿跡。1993 年,她獨自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重出江湖,確立了自己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