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2020-12-17 皮球見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對西楚霸王項羽的評價。其實,項羽的寵姬虞姬也被人們歌詠了千年。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

0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02千古詞帝

李煜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南唐後主。精書法,擅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成就最高。所以有人說:李煜不是個好皇帝,但是個好詩人。他被稱為「千古詞帝」。

03一首詞成為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一個亡國之君念念不忘他過去的美好生活,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這首詞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0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憶起往夕,作為君主,是否能辨忠奸,任賢良,是否關心過民生的疾苦,是否盡到了一位君王該盡的本分,怎能無悔恨?

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戀的往事也許不值得一提,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一曲生命的哀歌,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形容。因此得以千古傳誦了。

05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李煜的肉體生命與政治生命都是短暫的,但他的藝術生命則是永恆的,今天,我們再讀李煜,再享受藝術審美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去思索,如何好好地去享受快樂,如何勇敢地去咀嚼痛苦。就像顧城先生所說:我們要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這句話無外乎說,無生與有生,悲觀與樂觀,都是生命旅途上的客觀實在,無法迴避;但是我們又能從對無生的覺悟中獲得將此生過得更充分的理由,就是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全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抒的是念國之情,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深沉。儘管詞作篇幅短小,但餘味無窮,堪稱為婉約派作品之絕唱。

這不禁讓我想到如今太過優越的生活,常常讓我們失去品嘗苦難的勇氣。但或許,當我們對悲傷和歡樂有了同樣深切的體會,才能擁有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也才不枉在人世間走這一遭。

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讓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相關焦點

  • 宋詞·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 李煜【原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注釋】1.了:了結,完結。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2.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 詩詞鑑賞 ~ 李煜:虞美人 · 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李煜:虞美人(韓旺辰講解)李煜·虞美人(嘯天說詩)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
  • 我愛記詩歌|李煜《虞美人》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李煜的《虞美人》,一起欣賞這位千古詞帝的春花秋月。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李煜的《虞美人》時,第一步是理解《虞美人》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李煜的基本情況和《虞美人》這首詞的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虞美人》就無從談起了。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虞美人》——千古流芳的詞作,為何能為李煜帶來殺身之禍?
    在其他人看來,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可對於李煜來說,卻是他悲劇的開始李煜的父親李璟,本來向打破常規,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卻激起了嫡長子李弘冀強烈不滿,他在毒殺了叔叔之後,又將戒備的目光盯到李煜身上,不為別的,只因為李煜有隻眼睛是重瞳(傳說中堯舜都是重瞳,重瞳也被認為是帝王的不二人選)。
  • 8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何時了」只有三個字,可是我們如果試圖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話,可以有不同的版本。正常的版本可以是這樣的:春天的花兒秋天的月啊,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呢?我們還可以換一種更口語化的版本:春天的花兒秋天的月啊,你們這樣來來去去的,無休無止,你們煩不煩哪?
  • 時光荏苒,蹉跎了誰的年華
    01生命無常,人生苦短,記憶的時光中我們匆匆走過,走過喧囂,走過孤寂,時光無情地帶走了我們的青春年少。當歲月和美麗的回憶已成為風中的嘆息,我們傷感的眼裡也許依然殘存舊時的淚痕,模糊了視線,不敢輕易觸碰。時光荏苒,蹉跎了誰的年華,花開花謝,情長夢短,一抹時光如水。歲月蹉跎,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中,痛苦與寂寞揮之不去!
  • 李煜寫的《虞美人》將自己害了
    李煜走後,有人提醒曹彬不該把李煜放回,如果他自盡了,該如何向萬歲交待。曹彬微微一笑,說道:你沒看見嗎?剛才李煜上船時,見跳板晃晃悠悠,還生怕踩不穩跌入河中。是我派了兩個衛士將他扶挾上船。如此膽小怕死的人,如何肯去自殺?你們只管放心,不會有事。」李煜到了汴京後,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在生活上對他還是很照顧的。
  • 年華虛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年華虛度,虛度:白白渡過。白白地度過年歲。出自:李欣《除夕夜話》:「即使到了除夕,我們也不使年華虛度,要守住每一秒。」近義詞有:虛度年華,反義詞有:分秒必爭,年華虛度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浪費光陰。
  • 李煜不愛江山愛詩詞,最終一曲《虞美人》,七夕節當天生辰變忌日
    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昇平,李煜和小周后合奏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首詞《虞美人》。太宗醋勁大發,雷霆大怒,認為李後主不應該在大宋的庇佑之下還有故國之思,什麼「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是對現在國家的不滿,便以此為理由賜毒酒於李煜。一代詞人,便帶著滿腔怒火和悔恨,離開了這個讓他傷心的人間,不免令人扼腕嘆息。
  • 李煜兩首《虞美人》,寫盡亡國之音,詞風驚豔,後一首流傳最廣
    南唐後主李煜,可謂是一代愁宗,對詞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動作用。在肉袒出城,被俘落難後,便每日以淚洗面。想起故國繁華錦繡,日日笙歌宴飲,真箇是不堪回首。此時身為他鄉客,酒亦無言話不多,心情寂寂,獨思獨想又獨坐。哪堪細說。李煜雖身為亡國之君,可是宋太祖對他也很寬鬆,他手下的仍有故妓,為他演奏樂曲,酒宴未散,聽那池水冰面開始似有溶解之音。夜已深,宮牆內香氣繚繞亦是無盡繁華。想自己鬢髮斑白,年老體衰,憂思難奈!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當時李煜已經被囚禁在汴京將近三年,相傳李煜在七夕當晚,在住所命令奏樂演唱這首詞,宋太宗聽說後便命令趙廷美賜酒將他毒死。宋太祖本就對李煜心存懷疑,早就想殺之而後快。
  • 虞美人的夏天,花與人與詩
    關於李煜的奇妙之處在於,詩的結尾體現了無盡的憂鬱,能引起讀者的廣泛共鳴。十有八九,人們會有自己的煩惱和悲傷,每個人都有一段青春的快樂時光,每個人都有望月懷遙遠的時光,因此面對月亮,面對流水,回憶過去,回憶過去不堪回首,家鄉不堪回首,可以對這首詩產生高度的共鳴。所以,這麼多人喜歡這個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虞美人》這麼經典,為何有家長覺得該從課本刪除?有道理嗎
    如果把我國傳統文學比作連綿不絕的山,那唐詩宋詞顯然就是群山中的兩座高峰,然而細挼文學史後,大家會發現在唐宋文壇之間,還站著一個咱們都無法忽略的人物,他就是李煜。李煜很多詞作的高度,是北宋詞壇一哥蘇軾、一姐李清照都無法企及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虞美人》。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說到李煜,人們都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但不是當皇帝的料。作為五代十國時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他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簡單又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
  • 她是南唐第一美人,李煜為她作《虞美人》,美豔動人
    因為入宮探望病重的姐姐與姐夫李煜碰面,誰知李煜對她一見鍾情。李煜為小周后作詩,小周后喜歡奢侈,李煜便為她大肆揮霍。公元968年,李煜用皇家最高規格禮儀迎娶小周后。婚後,二人如膠似漆如神仙眷侶。靡靡之音更像是亡國之音,公元975年,北宋趙匡胤攻破南唐,同年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從那以後,李煜傷春悲秋的痛苦日子到來了。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李煜42歲生日時,剛好趕上農曆七月初七「乞巧節」,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曾經的一國國君,此時已度過了3年的屈辱囚禁時光。39年紙醉金迷、光陰虛度,3年苟且偷生、度日如年,李煜回首往事再看今朝,不禁有感而發寫下千古絕唱:《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語海採貝 | 「惜時」系列① 光陰勿虛度,青春不回頭 / 周文芳(山西運城)
    意思是時光不斷推移,歲月不斷變遷。形容日月交替,往來如梭,日子很快地過去,時代也起了變化。「時光容易過,半點不由人」「時間如流水,半點不等人」「時間似流水,半點不容人」。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時光就這樣悄悄地在不經意間流逝,要懂得珍惜;「不珍惜時間,得不到生命的價值」「喪失時間,就喪失生命」。珍愛時間,就是珍愛生命。我們不僅要珍愛時間,也要駕馭時間,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
  • 歷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李煜,國破被囚,死於非命
    提起最富有才情的皇帝,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南唐後主李煜,畢竟他的那一首《虞美人》太深入人心了,如今被翻唱成了歌曲,他的一生充滿了詩情畫意卻也有著國讎家恨,他本應是一個帝王,但骨子裡卻流淌著在政治上並不合適的柔情,因此他只能任憑宋軍的鐵蹄踏碎了南唐的繁華,而他自己也淪為了宋軍的俘虜,最後被趙匡胤派人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