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童變身考古學者 《第四片甲骨》引家仇國恨

2021-01-10 搜狐網

  中國第一步反映考古題材的電視劇《第四片甲骨》日前在河南拍攝,該劇由獲得過金馬獎的導演曹榮執導,劉曉虎、舒耀瑄、方子哥、高一童擔綱主演。在《第四片甲骨》中,「大寶」女孩高一童變身考古學者何晴(在線看影視作品),面對第四片甲骨引出的家仇國恨,她做出了艱難的抉擇。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高一童曾拍攝廣告「大寶」被廣大電視觀眾熟知,此次在《第四片甲骨》中首次飾演考古學者一角。「我在片中飾演的何晴是個考古學家的女兒,我的父親是因為四片甲骨被人殺害的,我於是繼承父親的遺志成為了一個考古學者,繼續這個第四片甲骨的考古研究。」高一童說起自己的角色侃侃而談,「何晴是個開朗的女孩,大大咧咧的,和我比較像」。

  「其實我在劇中的經歷還有些複雜,我們考古隊有一個日本間諜,他的父親也是個考古學家,日本方面也在找關於甲骨的東西,而我呢,又和他有了感情,他的真實身份我們是不知道的,直到最後他殺害了我們考古隊的教授,身份暴露後我才發現,家仇國恨當前,那個時候在感情面前我就得做出抉擇,舍小家齊大家嘛,」高一童談起何晴的感情,話語裡都透著糾結。

  《第四片甲骨》是國內首部以「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考古為題材,以抗日戰爭為時代背景的大型懸疑、抗戰、情感大戲, 該劇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在真實歷史和考古的背景之下,通過幾方勢力對殷墟發掘出的一片鋸齒形甲骨及一隻銅樽的爭奪,再現中國30年代末那段風雲動蕩的歷史,謳歌中華兒女面對日本侵略者,以鮮血和生命捍衛民族尊嚴,不屈不撓進行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據悉,據悉該劇將於年底拍攝完畢,有望於明年與觀眾見面。

  

(責任編輯:遊婷)

相關焦點

  • 高一童苦中作樂當隊長 《第四片甲骨》建小分隊
    以「殷墟挖掘」為線索的電視劇《第四片甲骨》正在河南安陽熱拍,由於有一部分是還原考古現場,劇組居住的環境十分艱苦,不過,一眾年輕演員倒會苦中作樂,成立了「安陽小分隊」,還像模像樣的選出了隊長—— 「大寶女孩」高一童。
  • 《第四片甲骨》安陽熱拍 高一童初吻獻跨國戀
    由「金馬獎」獲得者,曾多次與國際影視巨星成龍(在線看影視作品)、李連杰(在線看影視作品)密切合作的著名導演曹榮先生執導、國內知名劇作家郭亞平先生任編劇的電視連續劇《第四片甲骨》正於河南安陽緊密拍攝中。
  • 《第四片甲骨》開機發布 高一童為新劇深究遺址
    由著名導演「金馬獎」獲得者曹榮先生擔任總導演,知名劇作家郭亞平先生編劇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第四片甲骨
  • 《第四片甲骨》盛大開機 高一童舒耀瑄劇中飆戲
    舉報 大型電視連續劇《第四片甲骨
  • 高圓圓江語晨高一童 廣告女星變身演員大盤點
    代表人物有「清嘴女孩」高圓圓(在線看影視作品)、「奶茶女孩」江語晨、「大寶女孩」高一童、「婷美女孩」倪虹潔等。  「清嘴女孩」高圓圓     如今已經是國內一線紅星的高圓圓,被人們經常想起的最初的美好就是那支在當年堪稱前衛的清嘴廣告,裡面那個眨著一對漂亮的大眼睛,清純中帶著小小誘惑的女孩想必是每個男孩的夢中情人。
  • 《三色鐲》:當愛情面對家仇國恨,你的選擇是什麼?
    伯顏即便煉成金剛不壞之身,最終卻失掉了人心,只落得眾叛親離、引劍而亡的結局。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上帝欲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對於那些執著於權力的人來說,從來沒有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他們會如飛蛾撲火一般追逐權力,直至生命的終結。對仇恨的執著。
  • 碳14造假、日本「偽造考古文物案」
    甲骨和簡牘也是100%假冒偽劣,屬於騙子冒充文人與科學家偽造出贗品詭物。正文儒學提倡科學。如果大家都有文化,都懂科學知識,就能辨別甲骨簡牘造假問題。現在黨和國家大力提倡和發展科學,智慧卓絕,謀略深遠,心胸寬宏。中華民族人才濟濟,無數才華橫溢的前輩和學者聚集在黨和國家周圍。
  • 甲骨文上的輝煌(九)——那些遺失海外的殷商甲骨
    39.5日本學者林泰輔的著作頗豐-《朝鮮史》林泰輔是日本早期重要的甲骨學家,他是最早研究中國甲骨文的日本學者,他根據實物斷定殷墟甲骨非假造,是史料價值極高的中國古代文字,還親自去殷墟現場查看過甲骨挖掘工作,他收集的甲骨片雖不多,但研究成果頗豐。1909年,林泰輔撰寫了《清國河南湯陰縣發現之龜甲獸骨》一文,極力宣傳甲骨文的意義,在他的影響下,日本學者爭相收集研究甲骨文。
  • 「一片甲骨驚天下」是什麼意思?
    甲骨文的歷史國家圖書館現收藏有35651片甲骨,約佔甲骨存世總量的四分之一,經常會有一些展覽,可以去參觀。甲骨文是我國商周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也有極少數用朱或墨寫成。1899年發現於殷墟,也就是河南省安陽市西郊小屯村的商王朝故都,所以又稱「殷墟文字」。
  • 持續深入的甲骨綴合研究
    甲骨卜辭是研究商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異常寶貴,可惜多數甲骨因殘缺太甚,致使其刻辭支離破碎,不能通讀,令人惋惜。甲骨綴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使碎片經過拼接,變為完整或較為完整的卜辭,成為可利用的珍貴史料。最有名的當數王國維的一則綴合。1917年,王國維撰寫《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一書時,發現兩片殘骨可以綴合。
  • 人工智慧綴合千年甲骨首款AI甲骨綴合產品——綴多多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姬嫻禕)「冷門」不冷、「絕學」不絕,用人工智慧實現甲骨批量綴合,新科技與傳統文化跨越千年實現完美結合。在10月31日舉行的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十三屆學術年會上,由河南大學主研的首款AI甲骨綴合產品——綴多多現場發布,首次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人工智慧批量綴合甲骨。
  • 全國首款AI甲骨綴合產品「綴多多」投入使用
    12月8日,記者從河南大學獲悉,由河南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聯合研發的全國首款AI甲骨綴合產品「綴多多」投入使用,首次將人工智慧引入古文字學研究領域。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 炮轟「甲骨簡牘」第八彈|鳥鼠同穴慎辨羽 窮獸聚群假古文
    學識不足,水平低微,強解經義,卑議逾尊,請各位前輩學者多多批評指點。一些普通百姓喜歡寫詩、繪畫和寫書法;運動員喜歡彈琴下棋,這些都是愛好,把自己的學習作品發表出來分享給大家,致力於傳播文化,他們把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為國家做出貢獻,與粗雜學者有很大的區別。 結尾 粗雜學者不專心研究自己的專業,在兩三個或幾個根本不搭邊的專業之間來回研究,導致偽學術流行於世,其害甚遠。
  • 高一童《與妻書》顛覆形象 塑造民國女豪傑
    高一童《與妻書》劇照 民國老教材重印受熱捧 專家懷疑這是策劃(圖)點擊瀏覽更多娛樂新聞內地新秀高一童在本劇中徹底顛覆自己,飾演暗殺部部長,即民國女傑方君瑛。此次能在《與妻書》中塑造這位民國女傑方君瑛,高一童表示對自己的挑戰很大。因為之前飾演的大多是溫文爾雅的小女人角色,而此次則要和刀槍為伍,要將女中豪傑的硬氣表現出來,對自己來說,是一次很大的突破。高一童認為,方君瑛是很了不起的人物,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從西周甲骨文看殷周王家關係
    包括文王時期討伐邊境方國,殷商王國的諸侯、一些方國之君前來歸附於周等等,所以這六片刻辭應是周文王的祈卜紀錄[9]。很多學者對此作了補證[10]。而整理者也持同樣的立場,其謂:「儘管周與商是兩個不同的氏族,但由於這些卜辭和史書記載看,當時商周之間的密切關係已有悠久的歷史,西周受殷文化的影響當隨著這種關係的發展而不斷加深。」
  • AI驅動的甲骨綴合 ——附新綴十則
    河南大學甲骨文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董作賓、孫海波、朱芳圃、石璋如、尹達、鄭慧生等著名甲骨學者,都曾執教或就讀於河南大學。而今,王蘊智教授帶領下的河南大學古漢字研究所繼續孜孜矻矻地堅守在這一領域,承續著這一光榮傳統。將計算機與甲骨文研究相結合,是河南大學的優良傳統。
  • 郭沫若在甲骨綴合方面的開拓性貢獻
    在甲骨學研究領域,甲骨綴合是不可或缺的內容,體現了學者對甲骨材料搜集和整理工作的重視,可為進一步從事甲骨學研究提供較為可靠的資料。郭沫若先生不僅在甲骨學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甲骨綴合方面亦是如此。雖然他並無專門的甲骨綴合著作問世,但從其《卜辭通纂》與《殷契粹編》等甲骨學著作中,仍可窺見其貢獻之一斑。
  • 藥材「龍骨」變為國寶「甲骨」?近代甲骨的發現傳奇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具有完備體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辭是現今發現中國最早的時王記實文辭。因而,甲骨成為語言文字學、歷史學、民族學、天文學﹑氣象學、農學、醫學、歷史地理學、考古學等多種學科的重要原始資料。
  • 實驗室裡的考古學者
    他是一名考古學者。和人們印象中不同的是,楊益民很少發掘古墓,卻常穿著白大褂,戴上手套、口罩和護目鏡,走進滿是試管、化學溶劑和精密儀器的實驗室。破碎的古代陶器殘片、炭化的青銅器內壁殘渣、一根深褐色的小尖棒······這些在公眾眼裡可能不值錢的東西,都是楊益民眼中的「寶貝」。他通過儀器,對這些古代有機物殘留進行分析,還原出一幕幕有聲有色的古代生活風貌。
  • 高一童演革命家壓力大 《與妻書》解放天性解壓
    搜狐娛樂訊 為紀念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首部真實展現革命先驅、「黃花崗烈士」林覺民傳奇一生和革命情懷的電影《與妻書》日前在廣州正式開機,作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系列電影中的開篇之作,導演金舸帶領眾主創高一童、蔣夢婕等人在開機當日沒有拍攝,而是讓大家在一起排練,解放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