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就能練寬背部肌肉?你只練對了一半,3個下拉技巧別忽略

2021-03-04 99健身快訊

說到好身材,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倒三角」,對於一個健身男士來說,擁有「倒三角」身材是無比自豪的事情。那麼如何練就「倒三角」身材呢?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得擁有足夠寬闊的背部肌肉,通過不斷的抗阻力訓練,一步一步強大我們的背闊肌。

倒三角身材

所以今天的健身乾貨內容就是關於如何有效利用背部下拉類動作全面練寬背闊肌,同時也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背部下拉類動作相關介紹

說起背部下拉動作,最經典的代表莫過於引體向上了,雖然它是負重向上運動的,但是動作原理不變。作為傳統的自重動作,有著非常強烈的背部拉伸與收縮感,深受健身愛好者的歡迎,但由於難度係數的原因,很多人對它望塵莫及。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有更基礎的背部高位下拉器械,同樣是利用引體向上的動作原理,幫助訓練者充分刺激背部肌群。

這裡就要了解背闊肌的位置及肌纖維特點了。

①背闊肌位置

背闊肌位於我們身體軀幹外側,肩胛岡下端,從我們的手臂下端起始至盆骨上端結束。雖然決定背部寬度的還有大圓肌、小圓肌等小肌群,但是它與背闊肌相比就顯得微弱許多了,我們在訓練過程中也能涉及到它們。

背闊肌位置

②背闊肌纖維

背闊肌的肌纖維相對於身體大部分是橫向發展的,那另一部分呢?先買個關子,我們會在訓練技巧裡說明。

我們在進行訓練時必須充分的進行肌纖維的拉伸與收縮,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進行肌纖維彈性伸展,恰好下拉動作就能夠最大化完成這個效果,即通過背部最大拉伸以及肩部內收這兩個動作的來回作用,有效刺激背部肌纖維。

具體的動作要領

這裡我會分別講述兩個經典的下拉類動作:①引體向上;②器械類高位下拉;從而能夠幫助大家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在健身房都能夠正確鍛鍊背闊肌。

①手臂伸直,雙手寬距正握槓桿,保持背部挺直及腰腹部核心收緊。

②彎曲膝蓋後將腳置於身體後側保證身體穩定性。

③利用手臂力量進行屈肘,使大臂及肘部向身體兩側靠攏,與此同時進行肩關節內收,進而充分收縮背部肌群。

寬距正握引體向上

注意:當肘部高度與肩部幾乎一致時,利用背闊肌及挺胸上提的力量進行最後的背闊肌收縮,必要時可以藉助肱二頭肌進行發力。

①坐姿,面向器械,下肢保持固定,大腿置於海綿軸下方(一般這個器械都會有海綿軸),雙手寬距且正握拉力杆。

②挺胸,然後下拉拉力杆至上胸部,使肘部向身體內側移動,逐漸靠近身體並充分收縮擠壓背闊肌。

③在最低端保持1-2s後,利用背闊肌控制,緩慢使拉力杆上移,直至伸直手臂即可。

寬距正握下拉

注意:我們在動作過程中,身體不要來回擺動,更不要向後傾斜過多,保證拉力杆近乎豎直下拉時正好位於上胸部。

如何利用這兩個動作有效練寬背呢?這3個技巧你應該知道

大多數人所練的背闊肌都是上半部分!

前面我們介紹過背闊肌的位置,從手臂及肩胛岡下端到盆骨上端的外側身體區域,由寬而窄變化。上半部分肌纖維都是橫向發展的,也就是我剛才說的大部分。而下半部分的肌纖維近乎是豎向發展的。

上、下半部分背闊肌纖維走向

所以想要鍛鍊到下半部分的背闊肌,必須跟著肌纖維的方向進行拉伸和收縮,最好的辦法就是窄距反握下拉或引體。無論我們是進行引體向上也好,高位下拉也罷,在動作過程中一定要不斷變換握法來進行對背闊肌的整體刺激,這樣訓練效果就會更好,更加全面。

窄距反握

具體訓練如下:

①正握寬距引體向上,2組,一組6-10次;

②反握窄距引體向上,2組,一組8-10次;

③正握寬距高位下拉,3~4組,一組8-10次;

④反握窄距高位下拉,3~4組,一組8-10次;

注意:儘量不要進行全握法,尤其是在進行高位下拉時,避免手臂參與發力過多,半握即可。如果你的引體向上只能做3-4個,採用全握完全沒問題,但建議你訓練主要以高位下拉為主。

採用半握法,有效避免手臂發力過多

技巧2:如果你的背闊肌發力不好,學會功能性激活訓練

這個激活訓練適合訓練前期找不到背闊肌發力感的健身者們,尤其是不要一上來就進行下拉類動作,這樣不但效果不明顯,特別容易手臂先充血腫脹,影響訓練體驗。

那怎麼進行功能性激活訓練呢?這個動作與直臂下拉類似,俯身伸直手臂,然後將手臂回拉至身體後側,然後向外打開手臂並保持姿勢。

功能性訓練:起始動作

手肘朝向身體擠壓背闊肌,這樣反覆練習從起始直臂下拉動作到收緊背闊肌的過程中就能輕鬆激活背闊肌,從而在訓練中很明顯就找到背闊肌發力感了。

功能性背部激活訓練

技巧3:學會主動進行肩部下沉,肩胛骨收縮等動作

動作起始時沉肩,動作末尾時收緊肩胛骨,這是訓練過程中更好收縮刺激背闊肌的細節。

大多數人都容易將它們忽略,沉肩是避免一開始斜方肌就處於受力狀態,如果動作反覆進行,4組訓練下來斜方肌就會非常酸脹,影響訓練體驗。收緊肩胛骨就不用提了,背部收縮的一個常用技巧。

沉肩

總結

回顧本文,我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進行下拉類動作的講解:

①下拉類動作相關介紹,包括下拉動作對背闊肌中不同肌纖維的作用;

②動作要領,包括引體向上、高位下拉兩個動作;

③通用的3個訓練技巧;

我相信經過對這三點的講解應該能夠讓大家對練寬背闊肌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些技巧熟練的運用到日常訓練當中,早日受益!

想了解更多更健身知識嗎?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高位下拉怎麼練?知道這4個技巧,你才能真正把背部肌肉練寬
    高位下拉是健身房最受歡迎的器械之一,很多人都能駕馭這個動作,而且動作很舒適。但是我們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打造更寬的背部肌肉,而不僅僅是為了舒適。所以要想高位下拉練出效果,那麼我們就要做好高位下拉。但事實是很多玩家並沒有把高位下拉做好,比如說下面這4個技巧或者標準,很多人就不知道。
  • 練背無需太多動作,把這4個動作練到位,背部肌肉自然又厚又寬
    有些人練背感覺不到背部發力,或者練背動作不是很穩定,就是因為上肢核心協調性不高。 那麼通過引體向上的訓練,就可以幫助你強化上肢核心,讓上肢訓練更穩定。 如果你想提高引體向上能力,提高練背基礎能力,那麼我推薦你每天做兩組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能天天練嗎?解決引體向上的5個困惑,你就知道怎麼練了
    3,怎樣才能提高引體向上的數量?多練引體向上,增加引體向上訓練的頻率和強度。你是不是覺得,這個答案似乎和上面所說,有點矛盾?事實上並不矛盾,因為這個答案是針對「提高引體向上數量」這個問題。想要提升引體向上的個數,就必須增加引體向上訓練的頻率和強度,比如隔一天練一次引體向上。
  • 練背部必須用引體向上?學會這幾個動作,輕鬆練出背部線條
    導語:我們在訓練上半身的時候,肯定都會對自己的腹部腰部進行集中訓練,因為這樣的話能練出來特別好的線條,有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部位,這個部位就是背部。因為我們練背部也不能直觀的看到背部肌肉到底是什麼樣,所以在訓練背部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會一帶而過,而且有的時候我們在訓練背部的時候,確實非常難。
  • 怎麼鍛鍊背部肌肉?兩個動作強壯背部肌肉——高位下拉、引體向上
    所以,經常訓練背部肌肉就能夠很有效的改善彎腰駝背的毛病,而且還能有效地減少頸椎的疼痛發生。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訓練背部肌肉最常用的動作,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一個動作是高位下拉。這個動作能夠有效地刺激到背闊肌、胸部、手臂的肌肉。高位下拉的動作要領可以點擊飛弟,飛弟有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高位下拉的細節。
  • 如何打造倒三角身材,教你4個練背技巧,背部肌肉遮天蔽日
    但是以前不怎麼會練背,所以背部肌肉怎麼練都不寬,後面有一個健身教練就教了我4個技巧。自打本宮(太子)學會了這4個技巧以後,那個背就越來越寬、越來越寬。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就把這4個技巧分享出來。但是有一個動作,比較例外,這個動作就是引體向上。如果用引體向上練背的話,還是正手姿勢來的更好一些,而反手則不太容易練到背部肌肉(這也看是誰,比如洒家正反手就一樣)。
  • 做不好引體向上!哪5個高位下拉的動作讓背更寬更厚?
    高手的巨背,由大量的硬拉、划船和引體向上打造!如果引體向上做不好,背闊肌的泵感遠遠不夠,高位下拉的動作正好發揮作用。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背部,依賴一兩個常見的動作難以實現這個目標,當你更了解高位下拉,你也更了解如何打造倒三角的背部。
  • 要想把背部肌肉練寬,可以選擇高位下拉,掌握這幾個技巧
    但是要知道運動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是為了舒適,想要高位下拉練出效果,我們就必須掌握好這四個技巧。1、高位下拉手肘不能內扣很多新手在練習引體向上或者高位下拉這一類運動時都會出現手肘疼痛的情況,其實這就是說明我們在過程當中手肘發生了內扣,從而讓手肘關節產生的疼痛。
  • 背部訓練停在瓶頸期?引體向上和繩索下拉,輕鬆突破
    我們可以根據訓練情況來檢查訓練的效果,如果不是很確定訓練的效果,就可以看我們練習的部位,如果我們練習的部位變得更寬更厚,那就說明健身效果比較明顯。而我們在進行練習的時候,會重點練習胸部和背部。如果你的胸部和背部足夠強大,那麼你的其他部位也會變得如此強大。
  • 效果很猛的4個練背動作,經常練的人,背部肌肉越來越寬
    你覺得什麼動作練背效果最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關鍵在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為了力量,那麼硬拉和槓鈴划船,那就是練背王牌。為了協調,那麼引體向上和反向硬拉,那就是練背王牌。打造肌肉圍度、刻畫肌肉線條,讓你的背部肌肉又寬又厚。所以我今天推薦了4個動作給大家。(1)啞鈴單臂划船我現在主要練的動作就是啞鈴單臂划船,我會把這個動作交替重複20組。
  • 一個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的健身人,才算沒辜負引體向上的效果
    這個引體向上啊,你就得每天練,不然可就白瞎了。(1)你想做20次引體向上嗎?大呲牙被公園裡老大爺氣壞了,老大爺捏了捏大呲牙的肌肉,來了一句:「你這都是喝蛋白粉搞大的肌肉,中看不中用,一點都不實用。」引體向上。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健身兩年、在健身房橫著走的大呲牙,居然只做了12次引體向上,老大爺一口氣做了19次。大呲牙找我來了,讓我加緊給他培訓一下,下次非把老大爺的臉踩到地上不可。我就讓他每天都做引體向上,半個月之後就能吊打老大爺。
  • 哪些啞鈴動作能代替引體向上?在家多練這個動作,把背練得厚又寬
    不但力量要求高,動作技巧也很關鍵:雙手和身體的位置關係、握距和握法差異、如何空中接力、如何更多募集背部發力等等。因此很多人覺得引體向上練出來的肌肉,是真正充滿力量和爆發力的。再來看啞鈴訓練,我們想用啞鈴練哪塊肌肉,既要考慮肌肉的收縮方式,也要考慮如何對抗啞鈴做功。
  • 要想把背練得又寬又厚,只需3個動作,你就可以擁有發達的背部肌肉
    無論你有沒有健身,無論你有沒有去過健身房,我相信你一定聽過「倒三角」這個詞語,它就是用來形容那些發達的背部肌肉的人,那稜角分明的線條,那向外伸展的背闊肌,像極了一副「活地圖」,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也能擁有一副這樣的背肌。
  • 練引體向上怎麼練?引體向上做不了怎麼辦?
    引體向上是個好動作!同時也是一個難動作!要完成一下引體向上,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像是手臂力量、背部控制、核心穩定等。當然!我們可以動過一些輔助訓練來幫助你,學習如何控制肩胛以利背部肌肉收縮、提升核心及軀幹的穩定、循序漸進地學習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
  • 不用做引體向上,只需五個動作,就能練出完美背部肌群
    引體向上大家都了解,因為很多體測中就有引體向上這一科目,我們校園裡,公園裡有專拉引體向上的槓桿 ,它是一個經典動作,要訓練背部肌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但是引體向上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它對手臂肌肉,腹部肌肉的要求很高,做引體向上有相當大的難度,很多人堅持不了,更不要說有質量規律的去完成。所以,鍛鍊背部肌肉我們急需比較容易完成的動作。
  • 做不了引體向上,不配擁有發達的背肌?健身新手有更好的練背選擇
    做不了引體向上,就不配擁有出色的背肌嗎?並不是這樣!對於很多職業健美選手來說,想做幾十個引體向上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兒,遠遠不如街健愛好者來的輕鬆。一方面是自身體重較大,另一方面是腿部肌肉發達,這都增加了引體向上的難度。但是他們擁有的背部,反而更加地比例誇張,細節更強。
  • 【健身】如何練好單槓 引體向上練什麼肌肉
    如何練好單槓 引體向上練什麼肌肉4、引體向上是以按動作規格完成的次數來計算成績的,做的多則成績好,因此,它是一種力量耐力項目。5、低頭,下巴靠近胸前。主要是背部和手臂的力量,而且時間越長,肌肉的線條也是最好的。不過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是需要堅持的,堅持才會有好的效果。1、健身者非常有效的強化背部整體肌群,而且還能幫助健身者強化 腹肌和手臂整體的力量。2、引體向上主要的發力部位在我們的肩部、手臂和背部,這也是引體向上會鍛鍊到的部位,如果藉助腿部或者腹部的力量則會使我們的訓練大打折扣,肌肉刺激不到位。
  • 單槓引體高強背部增肌訓練7個動作練出銅澆鐵鑄般雄壯背部肌肉
    背部是肌肉群,是健身者都應該必須加強訓練的部位,只有將背部練的寬闊雄壯,才能真正突顯男人強壯威武的雄性魅力,也只有背部才能讓身體散發出強壯的氣場,練出強壯的背部肌肉不但可以讓一個人更加突顯個人力量之美同時強壯的背部肌肉,也是保護身體最重要的部位脊柱的關鍵所在,背部的肌肉力量越強壯
  • 如何把背練寬?3個動作讓你的背部充滿力量,綻放迷人背部肌群
    如何把背練寬?現在喜歡健身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對背部的要求越來越高,但事實上背部是不太好練的,如果你不好好地練,背部就會比紙板還薄。想要知道一個人在健身的時候有沒有努力,從背的薄度就能夠看到。尤其是對於一些男性,背部寬很重要,這樣更利於增加背部的肌肉。
  • 引體向上練習,是練得哪塊肌肉?怎麼練才對?
    一、背部肌群的特點為了更好地訓練背部肌肉,我們可以將背部分為三部分:上背部、中背部和下背部。我們用引體向上練習背部,主要是練習背闊肌和大圓肌,同時其他肌群也可以得到訓練。因此,現代人仍然擁有強壯的背部肌肉,可以使我們能夠抬起身體,例如爬樹、爬梯子和爬牆。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正好符合人類的自然生理特徵,對背闊肌和大圓肌有很好的鍛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