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要吃多少蔬菜?「三餐」這樣分配,補充營養,更健康

2021-02-07 騰訊網

一般來說,新鮮蔬菜含65%~95%的水分,大多數新鮮蔬菜含水量在90%以上。此外,富含蔬菜含纖維素、果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因所含營養成分大部分能量較低,故蔬菜是一類低能量食物。

新鮮蔬菜有「4大」營養優勢:水、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

一般而言,同一蔬菜中葉部的維生素含量一般高於根莖部,如萵筍葉、芹菜葉、蘿蔔纓比相應莖根都高出數倍;而葉菜的營養價值一般又高於瓜菜。

我們需要多吃些新鮮蔬菜,主要是為了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各種礦物質。

嫩莖、葉、花菜類蔬菜:是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2、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而維生素C 在蔬菜代謝旺盛的葉、花、莖裡面含量也很豐富。

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油菜、蘿蔔等,含有植物化學物質如芳香性異硫氰酸酯,含有豐富維生素D、維生素K,以及B族維生素。當然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水生蔬菜的菱角和藕: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

菌藻類:口蘑、香菇、木耳、酵母和紫菜等含有蛋白質、多糖、胡蘿蔔素、鐵、鋅和硒等礦物質,海產菌藻類,如紫菜、海帶中還富含碘。

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吸收腸道中的有害物質,以及多餘的脂肪與膽固醇,並排出體外,從而改善腸道功能。因此,老年人需要進食更多的新鮮蔬菜。

老年人一天吃多少新鮮蔬菜才合適呢?

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我國居民成年人日攝取量在300—500g,其中至少有1份為綠葉蔬菜。

老年人胃腸不好,蠕動功能下降,加上缺乏運動鍛鍊,又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所以對新鮮蔬菜的需求量更大。建議每天進食的新鮮蔬菜不少於400克。

老年人一日「三餐」,都需要有蔬菜

在一日三餐當中,晚餐對膳食纖維的需求量更大,建議把一半以上的新鮮素菜放到晚餐進食,也就是200——300克;可準備1—2份。

其次是午餐,一般進食100——150克;

早餐不宜進食過多的新鮮蔬菜,可以吃100克左右,如果不吃蔬菜,可以吃些水果,可以給人體補充膳食纖維,更重要的是補充維生素。

要防止新鮮蔬菜中營養流失

1、一般而言越是新鮮的蔬菜,營養保存越完好,因此,蔬菜在購買的時候選擇越新鮮越好。

2、然後是在清洗過程中,營養容易流失。

建議:清洗過程中,蔬菜儘量保持完好,切口越少,營養流失越少。此外,蔬菜清洗過後,一般浸泡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

3、在烹飪過程中,營養容易流失

除了個別蔬菜需要充分烹飪,比如四季豆、豆角、以及一些瓜類食材。需要充分時間的烹飪;而對於一些綠葉蔬菜,儘量不要烹飪太長時間。

此外,儘量選擇植物油,少放鹽、糖、醬油、豆瓣醬等作料。

當然,新鮮蔬菜只是眾多食材中的一種,可以彌補其他食物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一些礦物質的不足。而其他食物的營養優勢也是蔬菜所不能替代的,應該注意營養均衡。

建議每天進食的食物中還需要有3——5份的主食(米飯、麵食、薯類等食物);以及2——5份高蛋白食物(包括各種肉、雞蛋、牛奶、豆製品、堅果等。)每天還需要吃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

建議每天及時的食物種類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1種;如此才更有利於營養均衡。

相關焦點

  • 飲食方式決定健康!冬季老年人健康飲食,應該這樣吃
    但要知道的是,冬季要預防各種問題,但也是一個養生的季節。老年人如果在冬季的日常中能合理的安排飲食情況,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為身體健康打下基礎。要注意的是,因為老年人身體情況比較特殊,應該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有效選擇。
  • 老年人容易缺什麼營養?提醒:營養「4+1」,合理補充,更健康
    其中前三種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合稱「三大」營養素,需要每天補充。對於老年人而言,容易缺乏的有4類,另外一種物質,在生活中是需要重點補充的。60歲老人營養「4+1」,合理補充,更健康1、缺水水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一,不能給人體提供能量,然而參與了所有的人體代謝活動,是人體需求量最大的一種物質,每天大約需要消耗3000毫升左右。
  • 關注老年人營養:老年人更需注意蛋白質攝入?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總是被提醒要控制油脂的攝入,碳水化合物也不能過多,但想要吃得健康,蛋白質一定要吃得夠好。然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不同於其他人群,有著一定的特殊性。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有關「老年補充蛋白質」的小知識吧。
  • 每天吃多少蔬菜水果才是健康標準?
    比如有些男性坦言自己幾乎不吃水果,稍微好一點的,可能早上出門時帶個蘋果或香蕉,晚上回家有機會再吃點水果。  其實,如果你有條件買到新鮮蔬菜水果,稍微懂點營養搭配知識,想做到每天半斤水果1斤也不是件困難的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克~500克,最好深色蔬菜約佔一半,水果200克~400克。
  • 55—65歲,是男性健康的「決勝期」,這樣吃,補充營養,更健康
    因此,55—65歲,可以說是男性健康的「決勝期」。建議男性同胞這個時候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堅持合理的作息習慣,堅持運動鍛鍊,保持樂觀的心態等各個方面。在飲食方面還需要注意如下一些細節。對改善更年期的機能狀態,增進健康,推遲衰老有著積極的意義。
  • 這些食物,老年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看完不再為「吃什麼」而糾結
    總之,不同的人對食物有不同的需求,難道我們每天都要為「吃什麼」而糾結嗎?不論在什麼年紀,都需要保證三餐的主食攝入。尤其是上了年紀以後,對營養的攝入量也會增加,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分配不均,都會直接通過營養不良表現出來。對於老年人來說,補充營養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如果主食攝入不足,就會影響日常活動。
  • 老年人要注意營養補充,要常喝荷蘭乳牛中老年奶粉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很多老年人卻出現了營養不良,這主要就是對於營養知識存在一些誤區,很多老年人信奉「有錢難買老來瘦」的養生箴言,就怕吃得過多過少引發多種疾病,甚至刻意少吃,吃的清淡,這樣就導致營養不良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營養補充,荷蘭乳牛中老年奶粉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食品,常喝對於老年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 不論男女,早餐這樣吃,補充營養,又有益健康,希望你別太糊弄
    為了機體能正常運轉,大家一定要多在早餐上下功夫,改掉準備早餐是浪費時間的觀念,學會合理搭配食物,讓自己每天都能吃上營養均衡的早餐。不論男女,早餐這樣搭配,對健康更有幫助保證80-100克的主食攝入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天都會攝入主食,不論南方還是北方,除了米和面的差別之外,在飲食結構中並無區別。
  • 老年人每天吃12種食物還不夠,要滿足這5大類,才能營養均衡
    作為急需補充營養的老年人,在飲食習慣上更應該多下功夫,雖然很多老年人並沒有那麼關注飲食健康,但飲食習慣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密切,若想強健體魄,首先得從調整飲食結構開始。我們經常強調中老年人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其實也就是為了滿足這四種營養元素的需求,畢竟新鮮蔬果中除了這些營養物質以外,還有其他對健康有益的物質,每天堅持食用,對身體有好處。
  • 老年人這樣喝酸奶,比牛奶更有營養,促進消化吸收,更健康
    所以酸奶的營養成分與牛奶與奶粉是一樣的,但是酸奶中的營養比牛奶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老年人喝酸奶比喝牛奶更有營養牛奶中還含有近5%的乳糖,乳糖進入人體之後被腸道中的乳酸菌分解為乳酸,最終分解為葡萄糖給人體吸收利用。
  • 人老之後基礎代謝下降,飲食求「3變、4低」,營養吸收好,更健康
    老年人胃腸不好,人體基礎代謝功能下降,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低,且流失較為嚴重,所以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方面的問題。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排在首位。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更有利於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也是一門學問。
  • 營養專家教你健康吃三餐
    河北新聞網訊(見習記者呂熠)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於7%和5%。「隱形食鹽」都有哪些?成人每天的攝油量是多少?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雷敏。
  • 「三九天」,老年人應補充4種營養素,堅持2件事,更健康
    小寒時節,天氣寒冷乾燥,為保證身體健康,在此節氣裡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選擇一些溫補的食材來滋補強身。同時,老年人應注意保持氣血通暢,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情加重,積極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老年人進補可將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 45歲後,基礎代謝下降,每天堅持這樣吃,營養吸收好,不易長胖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朋友都反映自己的體重開始上漲,明明吃的沒有以前多,體重卻比之前重了不少。人之所以會長胖,不僅要看攝入量的多少,也要看消耗量的多少,過了45素,人體的基礎代謝功能下降,熱量消耗減少,即使吃得不多,也容易發胖。
  • 老年人如何正確選擇保健品,常見營養補充品挑選攻略來咯
    如今大家對於健康都有了提前預防的意識,適當的補充營養保健品也是預防疾病發生的方法之一,今天給老年朋友們分享一些保健品的挑選乾貨。2、 蛋白質:蛋白粉應該是最早大家接觸的營養保健品,尤其適合於體弱者、疾病恢復者以及健身人士,最常見的就是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因此,如果老年人補充蛋白粉,建議可以選擇乳清蛋白,每天補充10克左右即可。
  • 蛋白質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個人每天該吃多少、怎麼吃才健康?
    眾所周知,蛋白質對人體的健康很有助益,身體的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蛋白質,而且很多人認為蛋白質應該多攝入才好,尤其是那些需要鍛鍊肌肉的健身達人們,他們認為蛋白質吃多了,那麼肌肉就能夠更發達,所以他們會選擇在運動後攝入較多的蛋白質,包括蛋白補充劑以及雞胸肉等。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吃多少蛋白質呢?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
  • 小雪過後,多吃4類食物,補充纖維素與益生菌,清腸養胃,更健康
    小雪過後,多吃4類食物,補充纖維素與益生菌天冷之後,由於飲食習慣方面的原因,容易導致腸道處於超負荷狀態。比如飲食不規律,重口味食物進食過多等等,所以需要注補充纖維素,注意平衡腸道益生菌,才能提高對營養的吸收利用率。
  • 老年人喝牛奶有「3補」,早晚各一杯,補充營養、身心更健康
    人體每天大約需要消耗3000毫升左右,除了從食物中獲取一部分水分之外,每天還應該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分。牛奶的水分含量佔到近70%;而老年人腎功能比較弱,更容易缺水,除了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之外,建議每天喝400——500毫升的牛奶,也可以給人體補充大量的水分。
  • 堅持每天吃兩餐和三餐,有什麼區別?不同年齡人群選擇不同!
    日常生活中,關於我們常見的吃飯也是有一些爭議存在的,比如對於每天吃兩餐和三餐,到底哪個對身體更加健康,也是各自各的說法。對於減肥和迫切養生需求的朋友來說,每天吃兩餐是很正常的情況,甚至有些人已經堅持了很多年,那麼這種飲食到底好不好呢?堅持每天吃兩餐和三餐,兩者有什麼不同?醫生告訴你大實話!
  • 這些老年人營養誤區,您中招了嗎?
    不管在社區、醫院還是養老院,經常會碰到一些老年人由於長期飲食或餵養不當而出現各種營養不良、貧血、免疫力低下等營養相關性問題,它不但影響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而且也影響了疾病的治療和恢復。對於居家養老的老年朋友和直接(或間接)照顧老人的子女們,掌握老年日常飲食與營養常見的誤區,能夠為健康生活加分。清淡飲食,是指在膳食平衡、營養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於清淡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