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惜弱,興許有人不熟悉,但要說她是楊過的奶奶,估計大家就能對上號了。包惜弱名如其人,憐惜弱小,家裡養的雞鴨家畜,從來捨不得吃掉,都能安享天年。甚至野外的小獸抑或鳥蟲受傷了,她都要帶回家醫治照顧到康復為止。
包惜弱的父親是個教書先生,所以她雖然長於鄉間,卻有一身嬌柔的文氣。包惜弱的丈夫楊鐵心(楊康之父)是抗金名將楊再興的曾孫,為人豪爽正直,楊鐵心本住在山東,因金國入侵一路遷居到了臨安府牛家村,與他一同遷來的還有結拜兄弟郭嘯天(郭靖之父),郭嘯天乃是梁山泊好漢郭盛的後代,兩人在牛家村落下了腳,分別娶了包惜弱和李萍。
包惜弱與李萍雖都是新嫁過來一年,但因為各自丈夫肝膽相照的關係,兩人也情同姐妹。雖都是鄉野女子,她們不僅外貌上相差甚遠,性格上也截然不同。包惜弱出了名的貌美,嬌怯溫柔,李萍卻是個粗手大腳、長相粗獷的壯實農婦,性情剛毅。
假如丘處機經過牛家村的時候,好客熱情的楊鐵心與郭嘯天沒有喊他進屋喝酒暖身,《射鵰》也就沒有後來了。丘處機在楊鐵心家的門口,手刃了十幾個金兵,獨獨金國小王爺重傷逃遁,成了漏網之魚,為後面郭、楊兩家的橫禍埋下了伏筆。
丘處機慕郭、楊兩家先人的愛國風採,特將兩柄削鐵如泥的短劍相贈,適逢包惜弱與李萍雙雙有孕,給兩個孩子賜名「郭靖」、「楊康」,為的是讓他們不忘靖康之恥,郭、楊兩家交後世之好。可惜一直到《神鵰》完結,都未能遂願,這是後話。
說回包惜弱,她是《射鵰》小說決定性的一個人物。正因為她的美貌與善良,給楊家和郭家招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劇情才得以延續。書裡形容包惜弱是:「一張芙蓉臉,雙頰暈紅,星眼如波,眼中又是憐惜,又是羞澀,當前光景,宛在夢中,(完顏洪烈)不禁看得呆了。」穆念慈相遇楊康的時候,包惜弱已經三十七八歲,模樣都比百裡挑一的穆念慈美上好多,更遑論年輕時的巔峰顏值。題外話一句,婆婆叫惜弱,兒媳叫念慈,金庸取名字大有深意了!
包惜弱發現了雪地裡重傷昏厥的完顏洪烈,明知他極大可能是襲擊丘處機的金人殺手,卻禁不住善良心腸,背著丈夫楊鐵心將他安置在柴房,掃除雪地裡的血跡,替他包紮殺口,餵服雞湯。包惜弱趁著燭光見完顏洪烈年輕俊美,不由的臉上一紅,醒來的完顏洪烈與她四目相對,當下驚為天人,自此戀戀不忘。
善良本是美德,但是非不分的善良,反而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麻煩。包惜弱救下完顏洪烈,結果完顏洪烈覬覦其美色,收買了官員段天德圍殺楊鐵心與郭嘯天,自己趁機裝好人英雄救美,贏得包惜弱芳心。郭嘯天完全是被連累的,為了救段天德刀下的楊鐵心,被斬斷臂膀重傷而亡。結拜兄弟為自己而死,關鍵時刻,楊鐵心狠心放下柔弱哭泣的包惜弱,用最後的戰鬥意志救下了李萍。
很多人認為包惜弱改嫁完顏洪烈,是因為楊鐵心當時將她孤身拋棄在官兵的包圍圈中,屬於哀莫大於心死,其實先有郭嘯天大義捨身在前,楊鐵心為了留下兄弟的妻子和骨血,實屬無奈之舉,在當時的情況下,不管他作什麼決定,單憑他一已之力,重傷之下仍力敵數十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郭楊兩家被官兵圍住,生死存亡之際,包惜弱擔心的居然是家裡的雞會被吃掉好可憐,楊鐵心柔聲安慰,叮囑她多穿一件衣服。這樣一個有血性又體貼的男人,無怪乎包惜弱後來的十幾年中日夜思念。
包惜弱的善良柔弱,給了完顏洪烈可乘之機。剛開始完顏洪烈假裝是被丘處機誤傷的趕路人,為了報答包惜弱救命之恩,所以救下被官兵捉住的她,這說辭本身就疑點重重。完顏洪烈騙她楊鐵心已經死亡,她找都沒找就信了。
後來借躲避官兵之名,懷孕四五個月的包惜弱跟著完顏洪烈一路北上,除了哭泣就是害怕。還覺得完顏洪烈是正人君子,一點防人之心都沒有。直到進了金國地界,她又茫然無措,覺得離家太遠了,她一個弱質女流在異國他鄉如何能生存,加上完顏洪烈對她事無巨細的照顧,她只好依賴於他,半推半就地嫁給了完顏洪烈。
反觀李萍,她剛開始也是害怕到哭泣,畢竟山野村婦從未見過世面,丈夫死了相當於天塌了。但是為了肚子裡的郭靖,她一點點學會堅強,被段天德擄走後,幸虧貌醜得以保持貞節,她潑辣且敢於反抗,裝瘋賣傻留下線索引江南七怪出手相救,在段天德痛下殺心的時候,她用丘處機贈予的短刀拼死相搏,在人生絕境時激發的勇氣令人動容。
李萍於風雪中艱難生產下郭靖,此後近二十年裡,李萍流落於荒沙大漠,苦寒之中艱難維生,一直向郭靖灌輸他是漢人的思想,雖大字不識,卻教給兒子正直淳良、民族大義。最讓人感動的是李萍之死,成吉思汗以她的性命要挾郭靖徵伐大宋,她為了不讓郭靖在忠孝兩難中煎熬,毅然赴死,自刎前的遺言鏗鏘凜然:
「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什麼大不了?只要一生問心無愧,也就不枉了在人世走一遭。若是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你記住我的話吧。」
可以說郭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很大一部分來自己與母親的言傳身教。他的宅心仁厚、廣闊胸襟,無一不是家教的耳濡目染,說李萍是射鵰中最偉大的女性,一點也不為過。
點擊
如果說李萍的死是為大義,那包惜弱的死就是為情。李萍在近二十年的風霜磨礪之下,成長為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堅強女性。包惜弱在楊鐵心在時,依靠楊鐵心。楊鐵心「死亡」後,無奈託身於並不愛的完顏洪烈。一方面以宋人之軀成為金國的王妃,另一方面又放不下與楊鐵心的夫妻情分,將牛家村的房子都搬進了王府,在物思人中期期艾艾。
包惜弱的確是重情的,她的再嫁只是為了生存下去,在意志上她是個柔弱的小女人,最後的固執就是住在曾經見證她與楊鐵心愛情的茅草屋裡,荊釵布裙,每日裡鬱鬱寡歡,以至根本沒有教兒子楊康最基本的做人的底線。包惜弱一直封閉在自我的小世界中,在完顏洪烈的保護下,未經受一絲生活的風雨,她是個徹頭徹尾沒有成長的人。
楊康這個角色的悲劇性,與包惜弱放任自流的教育脫不了干係。反而完顏洪烈這個冤大頭父親,盡了家長的責任,對楊康視如己出。撇開完顏洪烈得到包惜弱的卑鄙手段,在愛情方面,他是個痴情完人。他見過無數美女,卻只對包惜弱一人動情,包惜弱想以前的房子,他就整個搬進王府,包惜弱想住在茅屋,他隨她願意,在感情上對他不鹹不淡,他也接受。想方設法逗她開心,算難得的真情男兒。
楊鐵心當年重傷竟然僥倖生還,化名穆易帶著養女穆念慈在江湖賣藝,尋找愛妻與李萍的下落。要不是穆念慈誤打誤撞,楊鐵心也不得在趙王府見到尋找了快二十年的妻子。包惜弱依舊容顏未改,楊鐵心卻鬢已微霜,面目滄桑。楊鐵心和包惜弱逃跑的時候,一路被完顏洪烈圍堵,楊鐵心為了不連累相助的丘處機,自而亡,面對剛剛明白了身世的楊康,和一心想帶她回王府的完顏洪烈,包惜弱半句遺言也沒留下,急急地跟著楊鐵心去了。
為情而死的包惜弱,固然深情,卻並未令人感動。我想她與李萍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她永遠是為了自己活著的。從前農家時候,條件並不好,卻為了自己的善良不讓楊鐵心吃家禽家畜,亦是因為成全自己的善良,枉顧生死攸關的隱患,救下了完顏洪烈。委身下嫁完顏洪烈那些年,卻無視他的深情付出,完全沉浸在自我悲情的情緒中。
柔弱的她並沒有教育楊康任何做人的道理,更對他真實的身份守口如瓶,一味的像對曾經她養的小動物般的溺愛,最後亦為了成全自己的深情,留下一個爛攤子給楊康。所有人都逼著楊康認從未見過面的楊鐵心,否則就是寡廉鮮恥、認賊作父,連身為母親的包惜弱都沒想過,這十幾年來盡心盡力疼愛楊康的,正是完顏洪烈!
對比包惜弱和李萍的人生軌跡,深刻了解那句,「女人決定了一個家庭三代人的幸福」,想想楊鐵心的後人與郭嘯天的後人,令人無限嗟嘆。楊家大起大落的磨難,說到底,都緣自包惜弱無底限的善良和柔弱。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