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航行很難?曲率航行可行嗎?當科學遇到瓶頸,我們求教於科幻

2021-01-07 科學信仰孫晨

星際航行是一種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之中的情形,在科幻電影之中,太空人駕駛者宇宙飛船去探索幾百甚至幾千光年以外的世界。而在現實之中,星際航行卻是一種如夢幻般的存在,就人類現有的航天水平而言,只能在地球附近飛上一飛,距離衝出太陽系還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然而這不是最令人沮喪的事情,最令人沮喪的是,從理論上來件個,我們似乎永遠也沒有辦法實現遠距離的星際航行。為什麼呢?因為速度不夠。宇宙系統內部的速度是有限制的,這個限制就是光速,光速在宇宙中是恆定不變的,沒有什麼可以超過。

其實這不需要科學家就去解釋,至少稍有認識就會知道有質量的物體是絕對無法突破光速的。然而宇宙是那麼的廣闊,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也有4.22光年的距離,即使我們達到了光速,去往遙遠的宇宙空間也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僅僅是速度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將我們鎖在太陽系之內了,更何況星際航行還有很多理論上的困難,比如長時間的失重飛行,人體無法承受。光速甚至是超光速的高速飛行即使是撞上了宇宙空間中的一個粒子,恐怕也會造成巨大的損毀,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關於星際航行的每一個難題似乎都是無解的,這是不是說明人類根本就與星際航行無緣呢?也不盡然,當科學遇到瓶頸,我們不妨求教於科幻。讓我們想一想在科幻影片中,太空人們是如何實現星際航行的呢?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名詞,那就是曲率航行,何為曲率航行呢?就是通過改變宇宙飛船周圍的時空曲率,來實現光速的突破。宇宙飛船周圍的時空曲率發生變化,而宇宙飛船本身也在其中,這又有何意義呢?所以我們需要將飛船本身包裹在一個曲率泡中,也就是說飛船本身的時空曲率並沒有發生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相應的設備壓縮宇宙飛船前邊的時空,而放大宇宙飛船後面的時空,便可以在不違背相對論的情況下在時空中掘進,實現事實上的超光速,而在理論上又不違背光速的限制。而這種曲率航行在理論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其中唯一的問題在於能量的消耗之上。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內,最具能量的就是太陽了,而根據計算,由於太陽的強大質量,其周圍的空間大約被扭曲了3600分之一度,如此微小的空間彎曲不足以實現曲率航行,由此可見,曲率航行所需要的能量是巨大的。但這仍然不能夠堵死曲率航行之路。

因為理論上仍然可以找到兩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就是找到負物質,將其轉化為負能量,那麼則能夠為曲率引擎提供足夠的能量,而由於人類已經發現了負能量的存在,所以負物質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改變曲率引擎的構造來降低能量的消耗,對此,已經有科研團隊正在進行研發,並且很多科學家認為通過改變引擎的形狀而降低能量的消耗是完全可能的。雖然不知道曲率航行最終是否能夠實現,但是這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希望,讓我們知道人類並不一定就會永遠被困在太陽系之內,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踏足整個宇宙。你認為曲率飛行是否可行?人類是否能夠踏入更為廣闊的宇宙空間呢?

相關焦點

  • 彎曲時空、引力彈弓……我們如何實現宇宙航行?
    在神舟十一號太空飛船即將發射之際,就讓我們以科幻作品為引,從現實中的物理出發,來看看那些奇妙的宇宙航行方法吧!傳統火箭引擎——化學引擎為了能夠前進,我們必須向著運動的相反方向擲出一定的質量,這些投擲出去的東西叫做「工質」。工質推進是目前幫助我們擺脫重力束縛、邁出離開地球母親懷抱第一步的不可缺少方式。
  • 探秘伊卡洛斯:人類第一個星際航行計劃(圖)
    在地球軌道上進行組裝的飛船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Tau Zero基金會和英國星際學會牽頭的伊卡洛斯星際航行工程,最終目標是建造一艘具備恆星間航行能力無人飛船,前往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進行勘察,理論上星際航行將耗時100年。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竟然秘密進行曲率飛船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大劉的科幻作品《三體》中曾經提到過曲率飛船這一星際航行工具,劉慈欣用一個省心洗澡完肥皂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它的原理。由於水面的張力,肥皂溶解後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有效地降低小船尾部的表面張力,由於表面張力的不平衡,就會推動小紙船的前進。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曲速引擎(英文:Warp drive),也譯為曲率引擎。是一種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以在影片《星際旅行》系列電影中最為常見。
  • 今日航行通告與航行警告
    今日航行通告與航行警告 2020-12-18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電影《星際探索》名字的原文為「AD ASTRA」,來自於一句著名的拉丁文諺語:「Per aspera ad astra」, 意為:「循此苦旅,以達天際」。
  • 人生就是艱苦的航行,父母就是航行的舵手
    不同的是,人類還有更高的追求、更多的享受、更複雜的痛苦、更艱苦的航行。更重要的是,人類可以得到來自父母生活經驗和技能的傳承,這是智商低於人類的動物所無法企及的。每一個人從離開母體起,就開始了一生成長的旅程,就開始了一次艱苦的航行。在還是小舢板的時候,父母是起錨伊始的護衛艦,呵護著子女小心掌舵,傳授獨立航行的技巧。
  • 國產科幻遊戲《戴森球計劃》官方全球首播
    由重慶團隊柚子貓遊戲製作,Gamera Game 發行的太空科幻題材沙盒建造類遊戲《戴森球計劃》於 1 月 5 日晚上進行了一場特別直播,以試玩的形式展示了大量遊戲內容。官方在直播中表示,遊戲將提供給玩家們更高的自由度,流水線工廠、手工零件製造、星際航行穿梭等等不同的玩法,每個玩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在不同的星球上,能採集到的礦產資源也各不相同。演示中出現了中子星、紅巨星、白矮星、熔巖行星、火山灰行星、冰巨行星等天體。基於開局時選擇的種子地圖,每個玩家身處的宇宙都是不同的存在。
  • 帆船老手教你,在帆船航行時,如何控制帆船航行的方向
    揚帆航行時,舵是主要的掌控航向的工具,但卻並非唯一控制航向的工具。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不考慮船帆調整、舵腳角度的話,船舵則無法改變航向。那麼在帆船航行時,應該如何控制帆船的航行方向呢?控制方向龍骨的類型——長龍骨或者鰭狀龍骨——也會影響到船轉向的速度。龍骨及船舵如何影響船的轉向?
  • 見證偉大奇蹟的誕生 國產科幻遊戲《戴森球計劃》官方全球首播
    官方在直播中表示,遊戲將提供給玩家們更高的自由度,流水線工廠、手工零件製造、星際航行穿梭等等不同的玩法,每個玩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 演示中我們就能看到包括中子星、紅巨星、白矮星、熔巖行星、火山灰行星、冰巨行星等多種多樣的天體。而遊戲中實際存在的天體類型則更為豐富,基於開局時選擇的種子地圖,每個玩家身處的宇宙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 《星際穿越》今上映 超強陣容聯手打造科幻史詩
    ·海瑟薇領銜主演,傑西卡·查斯坦、卡西·阿弗萊克、韋斯·本特利、託弗·戈瑞斯、馬特·達蒙等大咖強勢加盟的2014科幻巨製《星際穿越》將於今日(11月12日)在中國上映。繼《盜夢空間》之後,時隔4年,備受期待的克里斯多福·諾蘭科幻新作磅礴回歸,《星際穿越》將為觀眾們奉上一場穿越浩渺宇宙突破人類極限的光年之旅。《盜夢空間》後全新原創劇本 人類太空旅行極限大突破《星際穿越》是諾蘭自2010年《盜夢空間》後又一原創劇本,由諾蘭本人與其弟弟喬納森·諾蘭共同執筆。
  • 國產科幻遊戲《戴森球計劃》全球首播 定價70元、1月21日發售
    演示中我們就能看到包括中子星、紅巨星、白矮星、熔巖行星、火山灰行星、冰巨行星等多種多樣的天體。而遊戲中實際存在的天體類型則更為豐富,基於開局時選擇的種子地圖,每個玩家身處的宇宙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當遊戲進行到中期之後,玩家將可以使用曲率引擎在各大星系之間高速穿梭。除此之外,能源採集裝置將為玩家提供足以維持龐大工業帝國運轉的能量。
  • 1000天完成環球航行,青島「獨臂帆俠」歸來
    這段航程超過1000個日夜,掌舵8000多小時,行駛3萬4千海裡,四跨赤道,三跨大洋,途經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經無數次生死時刻,創造了中國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的紀錄,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人航行距離最遠,耗時最長的環球航海活動。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獵奇:星際穿越能否成為現實?想完成星際穿越,先要克服三個難題
    這些年來,關於宇宙空間的科幻影視作品及書籍層出不窮,不勝枚舉。許多科幻迷可以輕而易舉地列舉出很多包括電影,電視劇,小說,雜誌等諸多例子,想像的種子早已在個別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其實早就有許多人幻想著某一天也可以坐上宇宙飛船在太空中漫遊,到各個星際間去探索。
  • 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該探測器只是在太陽引力的加速作用下產生的飛行速度,就算用該速度在宇宙中航行,到達距離我們4.3光年外的比鄰星需要1500年。對現有的航天技術來說,光年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單位。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兩個概念,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什麼是反物質推進器?那我們先要從反物質說起。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8月2日國內重映 含IMAX版本
    7月24日消息,華納兄弟電影宣布,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新上映,此次重映包含了2D和IMAX版本。《星際穿越》於2014年11月12日中國內地上映,公映第一天內地報收票房3730萬元,當天票房稱冠,是導演諾蘭的作品在內地首日的最好表現。2015年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該片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對宇宙的探索也未止步,如今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sǔn]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近期日本宣稱,已經成功登陸「龍宮」小行星的「隼鳥號」探測器已經準備返航,將在澳洲南部安全著陸。隼鳥號是日本研製並在2003年用MV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小行星取樣太空飛行器。
  • 陰陽師在永生之海隨風航行解釋
    在陰陽師手遊中在永生之海隨風航行任務究竟該怎麼做呢?任務流程內容又是什麼呢?不清楚的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陰陽師在永生之海隨風航行什麼意思?在永生之海活動中有一個任務要求是「在永生之海隨風航行」。
  • 峽灣航行到瀑布和冰川
    今天是我們整個旅行中第一次有組織的旅行。我們將在智利著名的峽灣航行一天,我們將看到巴塔哥尼亞海岸,那裡有瀑布、鳥類和冰川。這次航行的高潮將是參觀伯爾納多·奧希金斯國家公園,這是我們第四次參觀。我們的小船駛離了納塔萊斯港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