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青春記憶裡有大頭貼嗎?如果有人問你,高考結束後的這段時間,你想去做什麼?10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約上同學,拍大頭貼去!不管當時拍的Pose多奇怪,但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
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頭貼實在太火了。在一些照相館和學校門口的文具店,大頭貼機是標配,哪裡人多往哪裡紮根。作為曾經風雲一代,走在時尚前沿的國豐花園,自然也少不了。
但隨著手機自拍、修圖應用的普及,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大頭貼機漸漸銷聲匿跡。幸運的是,在貴池還保留了最後一家大頭貼店。這家開了近20年的大頭貼店,只要你在市中心問一問土著,就能獲得準確的定位。
走到國豐花園的盡頭,就能看到一個大牌子,上面赫然寫著大頭貼三個大字。在一條街全是服裝店的環境裡,這裡彷佛是另一個世界。
沿著臺階上去,一間5平米左右的店面。裡面一臺電腦和一臺大頭貼機,再加上老闆柯洪州,就算是這裡的全部。除了拍大頭貼,這裡也能拍證件照和洗照片,2008年以後,拍攝大頭貼的顧客越來越少,老柯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證件照和洗照片上。如今68歲的老柯,還在堅守著這一方小天地。
據老柯說,店裡第一臺大頭貼機子還是2002年去上海買的,當時花了一萬六。這個價錢對於那個時代來說,也是需要相當的魄力的。2002年到2006年這幾年期間,大頭貼達到了頂峰!每天都有學生排隊拍攝。除此以外,每逢節假日和生日,住在附近的人總愛來拍組大頭貼,算是特有的儀式感。
據老柯回憶說,那會大頭貼只需要5元就能拍攝一版。「當時前來拍攝學生比較多,他們一般都拍一版,剪下來每個人分幾張帶回家。」裁過的照片太多,裁刀的刀背褪色,而刀刃被磨得越發鋒利,裁板也早就掉漆,有了歲月的痕跡。
老柯性格溫和又隨性,總會把裁好的大頭貼整整齊齊放入塑封的小袋子,再來句提醒:「照片後面可以撕下來貼!」不加修飾的妝容、糟糕的劉海和僵硬的表情,牢牢地粘在同學錄冊子裡,成為那段青春獨有的黑歷史。
佳軒流行e站作為國豐花園初代美顏相館 ,光大頭貼的貼紙和背景相冊就有好幾本。老柯會根據你選的貼紙數量來決定照片尺寸。沒有現今流行的ins風、日雜風 ,卻有卡通系列,葬愛家族系列,影視系列,風景系列……畫風不同的貼紙背景,滿足你對大頭貼的所有幻想。
熟客來了,直接坐下選背景,一邊仔細翻看,一邊用小紙條記錄下來。雖然老柯分門別類地在每本貼紙簿上,寫好了標籤,可根據愛好快速選擇,節約時間。但每位來這裡拍大頭貼的顧客,都要翻遍那幾本貼紙簿,糾結第N+1次後,才在白紙記上貼紙的編號遞給他。
拍照前,大家習慣性地站在大頭機旁邊,用那個被歲月褪了色的鏡子梳子整理下自己的髮型。再心滿意足地開啟沉浸式的自拍時刻。內裡擺放著一臺連接大屏幕的老舊大頭貼機器和相機,拉上帘子,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在大頭貼機器上飛速地輸入紙上的相框編碼,就可以開啟大頭貼拍照模式。裡面有一個可以坐的小凳子,空間小到剛好塞下3-4人的體量。
大頭貼的貼紙背景容納空間有限,也只能兩到三個大頭緊挨著塞進框框裡,被鏡頭懟著臉拍。瞪眼和嘟嘴是十多年前自拍的終極方式,現在學會了拍照殺手鐧:剪刀手和比心。儘管依舊很土,不過拍大頭貼,就是要這種土土的feeling,全世界我最拽的自信到位就好。
隨著咔擦一聲,一張張「做作」自拍照被定格,引得一眾貴池小丫頭和精神小夥為此痴狂,好看的大頭貼似乎成了那個年代「炫耀的資本」。現如今,因智慧型手機和美顏軟體的衝擊,大頭貼逐漸被手機裡成千上萬的濾鏡所取代。目前,貴池僅剩下老柯這一臺老式的大頭貼機器,維持古早的拍照姿勢。
大部分來拍的人呢,是奔著關於青春的回憶而去。約上朋友拍大頭貼,演變成復古的風潮。翻出曾經拍過的大頭貼,就算對難以言語的造型有種毀掉的衝動,但更多的是想留住這些照片,留住那份關於青春的念想。
即便現在沒什麼生意,老柯也打定主意,要將大頭貼一直做下去,讓大家有一個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的「時光穿梭機」。作為懷舊黨,要是能重回高考,即便是2021年,我依然想做出這個選擇:高考完,約上同學,去國豐花園拍一套大頭貼!
編輯:陸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