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正在尋找為餐飲之外更多消費場景提供服務的機會。7月2日,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餓了麼同意向高鑫旗下大潤發中國及歐尚中國提供網上訂餐、網上推廣、物流及派送相關的服務。可以看到的是,此次合作是在阿里生態體系下多平臺打通合作運營。對於大潤發、歐尚方面來說,與餓了麼進行深入的合作能夠推動其線上業務的提高,同時也加入了超市擴充餐飲場景的競爭;對於餓麼了而言,外賣平臺在餐飲業務布局日趨飽和,近兩年也開始競爭非餐業務。
超市紛紛布局餐飲場景
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超市、大賣場的趨勢。尤其在經歷疫情過後,越來越多的商超開始加速線上渠道的發展。7月2日,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集團於7月1日訂立餓了麼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
公告顯示,阿里巴巴附屬拉扎斯實體(拉扎斯網絡上海及上海拉扎斯)同意向大潤發中國及歐尚中國(如適用)提供網上訂餐、網上推廣、物流及派送相關的服務,以及有助於大潤發中國及歐尚中國(如適用)滿足其在拉扎斯實體平臺(包括餓了麼平臺)經營網上訂餐業務的需求的其他相關服務。
高鑫零售表示,鑑於集團將與阿里巴巴集團成員公司持續開展業務合作,公司認為進行餓了麼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對集團有裨益。
此外,餓了麼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項下擬進行的安排有助集團繼續利用淘寶中國在網際網路技術及數碼基礎設施方面的專業知識,拓展其網上訂餐及將集團的收益最大化。與阿里巴巴集團聯手合作,將令本集團的業務活動受益於阿里巴巴集團的數碼生態系統,亦可為集團促進「餓了麼」新業務模式的發展。
餓了麼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公告中雙方合作內容「屬實」。北京商報記者又就此次合作中提及的「網上訂餐等服務的具體內容」「配送服務費」等問題向高鑫零售方面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回覆。
儘管高鑫零售方面並未對何為「網上訂餐業務」做出具體的解釋,目前對高鑫方面是否會更多介入餐飲場景尚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在疫情影響過後,越來越多的超市企業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涉足餐飲行業。其中,沃爾瑪、物美等超市引入餐企半成品,超市發也將與餐企合作開設店中店。就在不久前,蘇寧家樂福首家餐廳——「MR.福」也在上海開業。未來家樂福門店計劃新開或改造方式將餐廳模式快速複製,預計年內目標是100家。
超市中的餐飲場景不斷增多
另外,自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高鑫零售便不斷在優化其線上業務。根據高鑫零售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高鑫零售O2O業務(線上到線下業務)的總銷售營收較去年增長近90%,未來線上業務的營收佔比將持續爬升。B2C用戶數突破3300萬,活躍用戶數超過1000萬,店日均單量及客單價持續穩定向上攀升。目前,歐尚和大潤發全部門店均已淘寶作為線上入口接入了海鮮達、餓了麼及天貓超市,選擇生鮮一小時到家服務,該服務可服務門店周邊5公裡內顧客。
外賣平臺爭奪非餐獨家商戶
高鑫零售與餓了麼的合作其實也反映出外賣平臺對於布局非餐業務的野心以及平臺之間非餐業務競爭的加劇。
近兩年,餓了麼與美團外賣均開始密集布局非餐業務,從買菜、超市零售開始,逐步將業務範圍擴大到買藥、美妝等等,外賣平臺早已不是單純的送餐平臺,而是為了持續釋放平臺已經建立起的同城物流運力而不斷地橫向擴張,這也是外賣平臺發展到現階段新的競爭焦點。前不久,美團點評聯合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0外賣行業報告》顯示,無論是甜點飲品類訂單的迅速增長,還是生活用品、生鮮蔬菜等非餐飲品類的擴充,都在推動外賣生態的泛化擴張。而隨著「萬物到家」趨勢的明顯,外賣正在向更大人群、更廣品類、更多消費場景拓展。
而此次疫情期間,外賣平臺的非餐業務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加速了美團外賣、餓了麼在非餐領域的布局。事實上,布局非餐業務一直是外賣平臺的發力重點。
此前,美團點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外賣平臺餐飲業務的布局會越來越同質化,因為餐飲企業已經完全接受了外賣業務,並且多數餐廳會選擇同時上線多個外賣平臺,並且外賣平臺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外賣平臺也會不斷收緊對平臺商戶的監管,這也意味著平臺上的餐飲商戶的重合度會越來越高。
而這也是促使外賣平臺近年來不斷發力非餐業務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外賣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所在。而非餐業務與餐飲業務不同的是,外賣平臺能通過非餐業務籤到更多的獨家商戶,以此來進一步提昇平臺自身的競爭力。
外賣業務範圍不斷擴大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實際上,現在消費者的到家服務已經從過去單純的外賣送餐擴展到涉及生活各個方面的跑腿服務。
「尤其在疫情期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線上渠道來購買大量的生鮮、生活必需品,因此到家服務的比重也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提升比較多的一部分企業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到家服務體系,比如盒馬、沃爾瑪等。而有部分超市儘管利用小程序、APP等方式推廣線上渠道,但顯然對於大量的到家訂單需求的滿足是有不足的。既包括服務的平臺響應能力的不足,也包括配送物流能力不足。」賴陽說。
事實上,受到疫情影響,各大超市的線上訂單激增。根據家樂福方面提供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到家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300%以上,且每日環比雙位數增長。其中,蔬菜訂單量同比增長680%。除此之外,沃爾瑪、盒馬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均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整體到家業務的訂單量每日以10%的速度遞增。但在疫情初期,由於到家訂單的激增,不少線上平臺都出現了運力不足的現象。
賴陽認為,此次餓了麼與高鑫對接是必然的選擇。對於高鑫方面來說,既可以完善大潤發、歐尚的到家配送能力,又可以藉助平臺來推廣產品。此外,從企業發展的趨勢來看,下沉到社區是超市發展的根本趨勢。
零售專家胡春才則認為,與阿里巴巴集團成員公司持續開展業務合作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雖然高鑫零售旗下公司在外送業務上也有所布局,但是自己培育一個外送團隊成本不可控,比如單量突然增加無法滿足滿足配送需求,單量減少成本過高。實際上,雙方的此次合作雙方都可以獲得一些價值的延伸。
【來源:北京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