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20-12-17 湘潭在線

湘潭市竹埠港建築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利用建築垃圾生產吸水磚。(記者 羅韜 攝)

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洪靜雯)從廢墟中找出路面材料,從破損路面上分揀出建築原料,熱能廢氣二次利用成就億元產值大企業。物料循環,環環相扣。湘潭市再生資源利用在數年間利用資源互補優勢,產能節節攀升,產值屢創新高,在經濟轉型發展中成長為新生力量。

建築垃圾「篩出」再生骨料

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竹埠港化工區,4年前實現了28家企業全部搬遷退出。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轉移」後,連排成片的廢棄建築成了常人眼中的建築垃圾,但這些垃圾在湘潭市竹埠港建築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天揚的眼中,卻是寶貝。為了便於取材,2016年,他的公司直接將廠區建在竹埠港內。

12月11日,該企業廠區內一輛輛滿載建築垃圾的大貨車穿梭忙碌,來自竹埠港和市區其他地方的建築垃圾正源源不斷地運往這裡。這些殘磚爛瓦、混凝土塊,經由系列工藝處理後,將「變身」成節能又環保的建築材料。

在周天揚的帶領下,記者進入生產車間。廠房裡,工人正低頭操控著自動化設備。周天揚告訴我們,面前的這條生產線叫作「全封閉式建築垃圾綜合處置線」,使用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振動風力分選機,能夠利用風力和物理振動實現高效分篩,成分再複雜的建築垃圾也能「入口即化」,並且還能保證生產的再生骨料的雜質含量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整個生產過程無廢水、廢氣排放。

完成了第一步,建築垃圾分解後如何變廢為寶?

周天揚帶著我們一邊觀摩,一邊介紹:「經破碎、篩分和多級分選等處置工藝後,處置線就『吐』出了直徑分別為0到5毫米、5到10毫米和10到30毫米的再生骨料。」因為具有與天然石子接近的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這種再生骨料被視為一種較理想的配製中低強度等級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可作為溝槽回填材料和配製生產水泥穩定再生骨料無機結合料,應用於路面磚、道板磚、水工磚、牆體磚等多種建材產品。

走訪中,周天揚還透露,除了經濟、實用外,這種再生骨料還有一個特點——節能。

「它既解決了建築垃圾的消納問題,還讓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達到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目標。」他隨即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實際生產測算,破碎車間每處理1噸建築垃圾,約消耗1度電。公司每年可生產15萬平方米吸水磚。以每平方米55元的市場售價計算,僅這一塊,公司每年就能實現經濟收入800多萬元。

「全市每年產生的建築垃圾約有200萬噸,相比傳統的就地填埋方法,此舉每年至少可以為城市節約土地50畝。」周天揚介紹說,湘潭是湖南最先探索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的城市,此舉有助於打破建築垃圾「圍城」的困局,同時還點燃了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火光,已然成為新型建築建材業「逐綠而行」的旗幟。截至今年10月,公司已處置建築垃圾190萬噸左右,利用建築垃圾生產建築砂石骨料145萬噸左右,利用建築垃圾生產再生產品砌塊標磚26萬㎡,生產吸水磚、盲道磚28萬㎡,生產砌井磚27萬㎡,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80%,年產值2400萬元。

地面廢料「反哺」地上建築

路面建設原材料取自地上建築,誰曾想路面的廢料也能「反哺」地上建築。

在湘潭市竹埠港建築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內,一條粗大的管道從全封閉式建築垃圾綜合處置線工廠穿廠而過,通向另一個生產片區。這裡沙堆成丘,車輛匯聚,一臺臺大卡車載著「新鮮出爐」的機制砂奔向全市各大建築工地。

萬丈高樓離不開泥沙堆砌。全面禁止河沙開採的時代,建築垃圾破碎後制砂已是砂石市場的主流產品。

近年來,湘潭市路面「白改黑」工程全面鋪開,越來越多水泥路換成了嶄新的瀝青路,由此產生的水泥塊在湘潭市竹埠港建築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的基地內,變成了生產機制砂的優質原材料。

粗碎機將水泥塊進行初步破碎,粗料由膠帶輸送機輸送至細碎機進行進一步破碎,細碎後的石料進振動篩,篩分出滿足制砂機進料粒度的石子進位砂機制砂。

周天揚介紹,相較於河沙,機制砂除級配好、細度模數可調、粒形粒度等方面可以達到不同工程建設的要求外,價格方面佔有相當大的優勢。每噸機制砂價格比天然河沙可節省20元至30元,建築成本下降20%。目前公司機制砂年產量20萬噸,廣泛用於湘潭市各大樓盤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之中。

廢置蒸汽「滋養」新材料生產

電廠排出的廢熱,如今正化身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滋養著一家泡沫生產企業不斷壯大。在高新區,一根3公裡長的管道已將湘潭電廠與湖南瀚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串聯。

瀚陽新材料公司是一家生產泡沫高分子材料產品的加工企業,公司主要經營各類泡沫產品。泡沫製作工藝並不複雜,通過熱能使泡沫的細小顆粒膨脹,再利用模具製成產品所需的形狀。

產品性能決定了瀚陽新材料公司所需的主要能源——熱能。傳統需要大量熱能的企業往往選擇鍋爐或電力設備,兩種設備均會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且鍋爐產熱容易造成二次汙染,環境成本加劇了企業的負擔。但這種問題在瀚陽新材料公司最初建廠時早已解決。

公司負責人表示,建廠前,他去過很多地方,雖各有優勢但總有遺憾。直到來湘潭後,他毫不猶豫定在這裡。原來,距離廠區3公裡處是大唐發電廠,看著電廠的廢置蒸汽,他如獲至寶。

通過對大唐發電廠的廢置蒸汽調溫調溼,使之得以成為工業生產所需的穩定熱力供給,僅這一項,給企業節約了50%的生產成本。去年,泡沫EPS生產產值達到5000萬元,產品應用於家電、家具、五金、燈飾等領域;2020年,EPP生產線實現投產落地,年產量為1000—2000噸,廣泛應用於汽車領域、精密器械包裝等。不僅如此,因掌握了蒸汽運用技術,如今瀚陽新材料公司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給有較大蒸汽需求的企業提供穩定熱源。三者創造了1億元的經濟效益。

目前,公司客戶群體遍布華中、華南、西北、東北等多個區域,已發展成為湖南省行業內最具規模的EPP和EPS產品製造商和電廠餘熱利用方案提供者。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焦點

  • 湘機小學慶祝建校70周年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期仁)12月12日,嶽塘區湘機小學教育集團舉行辦學成果匯報和研討活動,慶祝建校70周年。湘機小學前身是湘機子弟小學,由湘潭電機廠一手創辦。2006年,湘機小學移交嶽塘區直管,2016年成立湘機小學教育集團。
  • 垃圾分類的韶山經驗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韶山市之所以能躋身今年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市),最主要的舉措就是紮實推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其經驗和成果值得學習推廣。」
  • 一本不動產權證的故事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7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靜 通訊員 李丹)「企業的項目又可以前進一大步了。」日前,湘鄉市神龍豐物流園負責人鄭仁明專程來到湘潭市委巡察組駐地道謝:「因多重因素而耽擱核發的不動產權證終於到手了。」
  • 憶當年丨無處安放的書桌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戰爭年代,湘潭人劉壽松漂泊異鄉十年,完成從學生到教官的轉變。而今百歲的他再憶過往,為我們講述——無處安放的書桌主人公簡介:劉壽松,湘潭縣中路鋪鎮中雲村人,現年100歲。1939年,考入黃埔軍校工兵科17期,後在陸軍工兵學校任教。
  • 湘潭工業「明星」丨身價4.5億元的「隱形冠軍」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
    編者按:湘潭是一座老工業城市,工業歷史久遠,集中了湘鋼、湘電、江麓、江南、江濱等大型企業,提供了數萬產業工人就業崗位,也推動了城市的不斷發展。經過工業的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型企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新型工業化腳步逐漸加快,許多「小巨人」企業也開始嶄露頭角,不少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明星產品」次第閃亮登場。
  • 湘潭市老舊小區改造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
    湘潭在線12月15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玉婷)今年,湘潭市大規模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住建局精心打造13個集中連片美好社區。目前全市共開工189個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鄰裡中心建設、電梯加裝等施工正在積極推進,拉動社會投資5.41億元。
  • 湘潭:高考落幕 新徵程起航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湘潭:高考落幕 新徵程起航 2020-07-09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
    (記者 方陽 攝)湘潭在線1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姿雯)餐廳使用機器人傳菜;無人便利店「刷掌」購物;無人「菜市」刷卡或掃碼開櫃取菜,系統自動結帳;快遞到了被存放在快遞櫃,「主人」自行提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智能科技逐漸滲入到人們的衣食住行,消費方式越來越新穎,便利程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進入後疫情時代,無接觸經濟逆勢上漲,數位化服務成為消費新趨勢
  • 湘潭美食有話說!
    湘潭美食有話說! 2020-08-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流兒童的群體困境亟待全社會關注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過去二三十年間,隨著我國快速城市化及大規模人口流動,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教育與成長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估計,兩類兒童在全國未成年群體中佔比接近4成。換言之,全國近4成兒童青少年受到人口流動影響。已有大量研究揭示,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面臨教育和成長中的多種挑戰與困境,如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情感缺失等。
  • 湘鄉市東茅村:電商平臺為農產品開闢新路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
    湘潭在線12月1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韜 攝影報導)2019年底,湘鄉市白田鎮東茅村開設「東茅惠農」電商平臺,發動本村及周邊村民關注使用,助推第三產業發展升級。村民點擊進入商城,可自主在特產、水產、蔬菜、水果、油糧等區域選購商品,也可下單預約工作人員上門收購自家農產品。
  • 湖南湘潭15萬噸煉鋼灰渣變廢為寶
    【解說】合理處置工業固體廢料,是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持久課題。為最大化利用礦石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經過長期攻關,湖南湘潭一大型鋼鐵龍頭企業,在過去一年中,成功將15萬噸煉鋼灰渣變廢為寶,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  日前,在湖南湘鋼瑞興公司資源綜合利用廠內,記者看到,一臺剛引進的吸引壓送車,正將煉鋼灰渣運至廠房輸送到灰倉內。
  • 湘潭人速看!事關買房
    事關買房 2020-05-2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嶽塘經開區首屆魚文化特色美食節落幕_園區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
    湘潭在線12月16日訊(通訊員 黃雯杏)12月6日,為期10天的湘潭市首屆魚文化特色美食節暨嶽塘區職業技能(中式烹調)競賽在嶽塘國際商貿城圓滿落幕。此次美食節主體活動與特色活動交叉舉行,精彩紛呈,亮點頻出。
  • 促進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博導 李旭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強調,「十三五」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激發14億中國人民活力,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邁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繼續把握好改革和發展的內在聯繫,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 樂見更多推動中美經貿合作的「星巴克」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中美經濟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近年來,美方一些人動輒對中美經貿合作設置障礙,甚至將其政治化,這不符合經濟規律,只會使企業錯失發展的良機,不僅嚴重損害中美兩國人民利益,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危害,註定不得人心,也註定會走向失敗。事實上,隨著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包括星巴克等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
  •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矢)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實現法治與新發展理念同頻共振,對於培養人們的生態道德和行為習慣,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民法典的綠色原則為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 就在湘潭這個地方
    就在湘潭這個地方 2020-05-12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鋼鐵俠」接「嫦娥」回家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飛鳥歸山林,青山變金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