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嫦五歸來: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嫦娥探月既是一個高難度的艱巨任務,又是一個意義重大而輝煌的歷程。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中國首次、世界第三位的登月之旅。
-
記住每一朵翻騰的浪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我們見證,嫦娥五號把五星紅旗展現在月球表面,天問一號朝著火星出發,「九章」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我們書寫,四川大涼山懸崖村的村民走下2556級鋼梯到山腳下的新家生活,心臟支架集採平均降價93%,1月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這一年,科研攻關不斷推進,脫貧攻堅喜報頻傳,民生保障更加充實,全面小康勝利在望。前途繁花似錦,拼搏奮鬥以成。
-
促進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激發14億中國人民活力,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邁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繼續把握好改革和發展的內在聯繫,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
湘潭:「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記者 羅韜 攝)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洪靜雯)從廢墟中找出路面材料,從破損路面上分揀出建築原料,熱能廢氣二次利用成就億元產值大企業。物料循環,環環相扣。湘潭市再生資源利用在數年間利用資源互補優勢,產能節節攀升,產值屢創新高,在經濟轉型發展中成長為新生力量。
-
湘機小學慶祝建校70周年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期仁)12月12日,嶽塘區湘機小學教育集團舉行辦學成果匯報和研討活動,慶祝建校70周年。湘機小學前身是湘機子弟小學,由湘潭電機廠一手創辦。2006年,湘機小學移交嶽塘區直管,2016年成立湘機小學教育集團。
-
新聞調查丨我在國內留學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同學接受採訪表示學習太晚就不回家了教育部今年3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約為160萬人。但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很多人選擇回到了國內。柴璐:這會是一種遺憾嗎?目前已經有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流協議等方式,接收中國留學生在國內借讀學習。實習 工作 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王一婷還處於剛剛步入新學校的階段,也還有時間去享受自己的愛好,像單嗣平這樣的畢業生已經不得不面對找工作的壓力。
-
一本不動產權證的故事_時政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7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靜 通訊員 李丹)「企業的項目又可以前進一大步了。」日前,湘鄉市神龍豐物流園負責人鄭仁明專程來到湘潭市委巡察組駐地道謝:「因多重因素而耽擱核發的不動產權證終於到手了。」
-
垃圾分類的韶山經驗_區縣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12月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韶山市之所以能躋身今年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市),最主要的舉措就是紮實推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其經驗和成果值得學習推廣。」
-
中國「鋼鐵俠」接「嫦娥」回家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 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圖為搜索回收人員穿戴搬運外骨骼執行回收任務 隨後,搜索回收人員身穿外骨骼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旁插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
-
中國「鋼鐵俠」 接「嫦娥」回家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圖為搜索回收人員穿戴搬運外骨骼執行回收任務隨後,搜索回收人員身穿外骨骼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旁插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為整個「嫦娥五號」探月回收任務收官劃上圓滿句號。此外,搬運外骨骼還協助搜索回收分隊在返回器周邊快速搭建應急通訊、照明及電力保障體系,確保搜索回收任務快速、安全、高效完成。
-
「玉兔」接「嫦娥」返回地球啦!
「玉兔」接「嫦娥」返回地球啦!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嫦娥五號平安回家。來源:中新視頻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系統工程。
-
憶當年丨無處安放的書桌_社會新聞_湘潭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戰爭年代,湘潭人劉壽松漂泊異鄉十年,完成從學生到教官的轉變。而今百歲的他再憶過往,為我們講述——無處安放的書桌主人公簡介:劉壽松,湘潭縣中路鋪鎮中雲村人,現年100歲。1939年,考入黃埔軍校工兵科17期,後在陸軍工兵學校任教。
-
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出品:光明網科普事業部監製:戰 釗策劃:宋雅娟製作:塗子怡資料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樂見更多推動中美經貿合作的「星巴克」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事實上,隨著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包括星巴克等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充足的人才資源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等優勢,近年來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外商投資目的地之一。
-
回流兒童的群體困境亟待全社會關注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長期以來,對於回流兒童這個群體,學術界關注不多,研究也不夠深入,政策文件和教育新聞中也甚少提及。在為數不多的調研中,研究者發現,受訪的回流兒童在學習與生活中出現嚴重適應不良,他們在城市積累的教育人力資本並沒有在農村學校得以成功轉化。這些兒童在流動與留守之間不斷艱難地轉換身份,他們對「家鄉」沒有歸屬感,在城市中也有一種「無家可歸」的感覺。
-
飛鳥歸山林,青山變金山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新華社評論員: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回顧我們黨走過的艱辛奮鬥歷程,宣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奮力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決心,號召全黨奮進新徵程、創造新輝煌。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我們黨帶領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用一個又一個光輝業績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風雨來襲時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華民族攻堅克難、邁向復興的根本保障。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壯大到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一艘小小紅船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
-
啃下鹽鹼地修復這塊「硬骨頭」(創新故事)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前不久,從中國農業大學傳來好消息:學校引進教授胡樹文歷經十餘年攻關探索出的鹽鹼地改良技術,被專家組鑑定為「當年修復、當年高產、多年穩產」「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中國農學會組織的成果評價會上,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等知名專家,經過認真評審,一致認為:胡樹文團隊創建了快速脫鹽生態修復重度鹽鹼地工程技術模式,破解了鹽鹼地改良這一世界性難題,為我國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2006年歸國後,胡樹文被中國農大資源與環境學院聘為引進教授。「做科研就要解決真問題。」
-
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的緣起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作者:程美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調查研究是毛澤東同志一生所倡導的科學工作方法,是他一生所極力推崇的思想方法,也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革命事業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方法和保證。90年前,毛澤東在江西尋烏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社會調查,創作了閃耀著唯實求真精神的經典之作《尋烏調查》。
-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矢)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