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某制軍夫人,袁盎張說

2020-12-13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某制軍夫人

某制軍科甲出身,喜愛人才,門下收羅了很多文人。制軍本人也喜愛風雅,眾多姬妾琴棋書畫各自擅長一門。他還總讓文人們來教姬妾們詩書。某孝廉二十多歲,才貌兼具,家境貧困,投到制軍門下。當時制軍新得一個小妾,本身就會詩文,制軍又讓她跟著某孝廉學習。一來二去,小妾和孝廉日久生情,約好了私奔,只是沒有機會。

某天制軍生日,大擺筵席,還請了戲班,全府上下一片忙碌。小妾收拾細軟,和孝廉跳出花園後牆逃走。

第二天僕人來報,制軍大怒,找來一個心腹侍衛,給他一把劍說:「趕快向南追趕,殺死二人後,就說那是你妻子被孝廉拐走。然後到當地自首。我自然給你開脫,不但無事,還會升官。」

侍衛剛要出發,制軍夫人出來喝止。然後勸丈夫說:「這麼做如果洩露就會釀成禍患。想來這件事已經在全省傳播開了。你把孝廉引進門,現在又殺害,這是不義。綠頭巾也沒脫掉,只是掩耳盜鈴。況且這個孝廉很有名氣,喜愛他才華的不止你一個人。如果有人替他打抱不平,後患無窮。夫君聰明豁達,難道看不到這些嗎?」

制軍怒氣稍減,問道:「那該怎麼辦?」夫人說:「古代的楊越、裴晉,對盜走侍妾的人不但不追,還贈送錢財。何不模仿?孝廉感恩戴德自不必說,你寬厚仁慈的名聲傳出去,不但沒人笑話,還會誇獎你。希望夫君能三思而行。」

制軍很高興,說:「不是夫人,我差點釀成大錯。」然後就寫了一封信,讓僕人帶上,再帶上四百兩銀子去追孝廉。信的大概內容是:我已年逾花甲,並不會在意這件事。其實你和某妾的事我早已知道,本想找機會成全你們,沒想到你們心急私奔了。走得太急應該缺少銀兩吧?我特意派僕人送上路費,還有某妾的衣衫首飾,也一併送去。

二人看到書信,慚愧感激,對著東面跪倒說:「您的恩德比天還高,做犬馬也無法報答。」然後回信一封,大意是:「我自從投到您的門下,得到您的照顧,卻帶走了您的侍妾。本來擔心追殺,卻沒想到送來的是路費。這樣寬厚的胸懷千年難遇,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千言萬語無法表達我的感激,現在也無法說報答的話,我會永遠記住您的恩德!」

後來,孝廉考中做了進諫的官員,遇到有彈劾制軍的,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營救。他和那個小妾白

頭偕老,生了好幾個孩子。

【原文】某制軍由科甲出身,好士愛才,門下皆一時譽髦也。制軍風雅甚,如夫人甚眾,琴棋詩畫各擅一長。鹹使名士傳之。有某孝廉者,年逾弱冠,品貌俊逸,詩如其人。家屢空,投制軍謀食。時制軍新得寵姬某氏,詩筆清新,與孝廉相類,遂使姬作女學生。傳遞詩詞,兩情甚洽,有文君之約,而未得其便。值制軍壽誕,內外優劇百戲並作,乃乘喧雜時,姬訂孝廉卷其細軟,逾花圃後垣同逸。

次日,僕婦書童報二人夜不歸室之事,制軍大怒,傳心腹武弁入內室,授之劍而諭之故曰:「迅往南追取二人首。認姬作汝妻,被孝廉奸拐,故追而斬之。投所在官司自首,汝既無罪,且不次超遷汝職。」

弁領命將行,夫人遽出喝止。乃諫制軍曰:「機事不密則害成。此等事想已揚播省垣矣。引盜入室,斬之非義。一頂綠頭巾終脫不去,徒然掩耳盜鈴,不貽笑士林耶?且孝廉才名甚著,愛之者不僅夫君一人。使士林抱不平,察實而發其覆,貽害無窮矣。夫君聰明闊達,豈不見及此?妾恐一時憤怒昧之耳。」制軍不覺怒息,曰:「為之奈何?」夫人曰:「是不難,昔楊越、裴晉二公,皆人傑也。盜其侍妾者,不但不追,間有厚贈者。曷不仿而為之?請作札遣家人贈以行資,則孝廉有不感愧圖報者乎?且以美姬贈名士,古人恆為之。不但士林不笑,且寬大之譽遍環區矣。孰得孰失,君試思之。」

制軍大悅曰:「非夫人之論,我幾大誤。」即作書以四百金遣奴子追贈,其書略。

二人得書,慚愧悲感,望東叩首,曰:「夫子之德竟是二天。當作犬馬圖報。」再拜作稟,申意其詞曰:(略)

後孝廉捷南宮,由詞林入諫垣。有與制軍為難者,多方營救之。與某姬偕老且多子云。

袁盎張說

漢代袁盎在吳地做相國時(朝廷派到各封地去,起協助監視作用的丞相),有個下屬小吏和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後,也一直沒揭穿。有人用這件事嚇唬那個小吏,小吏逃走了。袁盎知道後,親自追回來,把那個侍妾送給他,還和以前一樣對待。

景帝時,袁盎回京做太常,後來再次去了吳國。當時吳王正準備謀反,想要殺掉朝廷派來的人。五百人包圍了袁盎的住所,但他並不知道。當年那個小吏是帶隊長官,他弄來二百石好酒,把士兵們灌醉。夜裡到袁盎那說:「趕快逃走,明早吳王就要殺掉您!」袁盎已經不認識那個小吏了,驚訝的問他為什麼救自己。小吏說:「我就是偷了您侍妾的那個人。」於是,袁盎逃走了。

唐朝張說門下有個書生和他寵愛的一個婢女私通,張說準備重重懲罰他。書生大喊:「相公就沒有用人的時候了嗎?為什麼不捨得一個婢女?」張說很驚奇,就放了他,還送他些錢。後來張說被姚崇彈劾,不知道結果會怎樣。這個書生夜晚到來,請求張說拿出夜明簾,他當夜給九公主送去,公主在玄宗面前說了好話,災禍解除了。

【原文】袁盎為吳相時,有從史私盎侍兒,盎知之,弗洩。有人以言恐從史,從史亡,盎親追返之,竟以侍兒賜,遇之如故。景帝時,盎既入為太常,復使吳。吳王時謀反,欲殺盎,以五百人圍之,盎未覺也。會從史適為守盎校尉司馬,乃置二百石醇醪,盡醉五百人。夜引盎起曰:「君可疾去,旦日王且斬君。」盎曰:「公何為者?」司馬曰:「故從史,盜君侍兒者也。」於是盎驚脫去。 

張說有門下生盜其寵婢,欲置之法,生呼曰:「相公豈無緩急用人時耶?何惜一婢?」說奇其語,遂以賜而遣之。後杳不聞。及遭姚崇之搆,禍且不測。此生夜至,請以夜明簾獻九公主,為言於玄宗,得解。

相關焦點

  • 得饒人處且饒人,袁盎饒犯錯手下一命,身陷絕境時被手下所救!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扯旗造反,漢景帝慌了,派袁盎出使吳國,想跟劉濞談談。袁盎到了吳營,劉濞東拉西扯不表態。晚上,袁盎剛睡著,突然有人把他搖醒,說:「再不跑,你的腦袋明天就要搬家了!」袁盎「噌」地坐起來,看來人的樣子,好像是吳王劉濞身邊的人。袁盎盯著他,問道:「此話怎講?難道有人要殺我嗎?」
  • 《不法之徒養瘦馬》【老老葛講故事】
    你既然會做刺繡,我看可以先找一個衙門老爺家去幹活,跟官家夫人熟了,趁機訴苦,或許還有辦法。」徐孺人聽了覺得有道理,說:「可是我人生地不熟,到哪裡去找大衙門老爺家呢?」老婦人說:「都堂陳大人家要找一個繡娘,這不是很好一個機會嗎?而且當天就能去。」徐孺人就託她求引薦。
  • 古代志怪故事:穀神女,梁夫人,張俊
    少女對他說:「你偷吃了靈藥,我奉命來殺你。」馬士良很害怕,跪地求饒。少女說:「你在劫難逃,只有神藥能救你。但是你得娶我為妻。」說完走開,不一會兒捧了一個罐子來。裡面裝著白色的米飯,馬士良吃完又睡著了。再次醒來,少女對他說:「神藥已經煉成了!」
  • 從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事,深度了解中國古代的「人質」
    古代也有人質嗎?其實古代人質也是相當之久了。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很多人質。而且當時的人質身份可不一般,大部分都是各國王室人員,更有甚者,是未來的王位繼承人,比如著名的秦王嬴政,剛出生就在趙國當人質。那我們就以戰國時期呂不韋奇貨可居的這個故事為切入點。來談中國古代的人質是怎麼樣的。
  • 古代志怪故事——唐某
    唐某吳縣小吏唐某,嘉定江灣鎮人,十八歲。某天,他送一個客人出城,回來後有些累,就躺下休息片刻。夢中看到兩個黑衣官差牽著一匹馬對他說:「崑山某官員請您喝酒。」唐某便上了馬,駛出嘉定北門,進了崑山南門,曲曲折折沿著城牆往前走。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神秘古代歷史故事掩藏下的一段不倫戀情
    《火神被殺》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有《火神被殺》、《奇怪的被告》、《葡萄唐草花紋刺繡》、《神之裡事件》和《恩義的紐帶》五個案件組成,每個故事都很精彩。《火神被殺》中穿插了日本歷史故事和一些神話傳說,從中可以看出,松本清張對古代史的研究也頗有造詣。
  • 古代志怪故事:鄭讓 -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某天,鄭讓聽到伊某屋裡有女子說話的聲音,再次閒談時就問:「兄臺把家眷也帶來了嗎?」伊某說:「不是的,這是我新買的一個小妾,然後喊女子出來見禮,倒茶。」當談到鄭讓還沒有孩子的時候,伊某說:「為什麼不置辦一個小妾呢?」鄭讓說:「家有悍妻,恐怕不能相容。」伊某說:「千裡之外,夫人鞭長莫及。」於是鄭讓也買了一個小妾王氏。等出榜後,鄭讓落榜,卻遲遲不敢回家。
  • 李霖燦:以圖證史——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畫
    我常說,維摩詰的「隱几而臥」、羅丹《思想者》的「支頤而思」(圖7),和秦俑中弓箭兵的「待機而發」,都是人體姿態中的無上傑作,唯有洞悉此中深意而又天機流暢者,方能得之。說到了顧愷之,我們想到了他的《幼輿丘壑圖》和反映晉人風雅的許多圖畫,如元張渥所畫的《雪夜訪戴圖》(圖8)就是一例。
  • 古代孝女賢婦的故事
    古代孝女賢婦的故事。 唐代,楚王靈龜(人名)的妃子,名字叫上官氏。她侍奉公婆,十分小心謹慎。
  • 知否:英國公張夫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許多令人佩服的女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英國公張夫人。作為武將家屬,張夫人行事果斷且有勇有謀,可以用彪悍二字來形容她的人生。原來的皇帝就曾經贈給英國公一位妾室,很多官員面對皇上的賞賜不敢拒絕,即便老婆再不高興也要把這個妾帶回家裡,可是英國公夫人卻絲毫不畏懼!當時她拎著兩把菜刀站在門口,揚言這美女若敢進門就讓她血濺當場,然後她以命相償,嚇得英國公魂飛魄散,苦苦哀求了三日皇帝才收回成命。不得不說,面對皇帝的賞賜張夫人竟也敢如此,實在令人佩服!
  • 有小人在背後說你壞話怎麼辦?教你3招,進可攻退可守!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樣應對這些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背後嚼舌根、造謠的法子多的是,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我們不能做,而怎樣正確澄清謠言、給予小人適當反擊的技巧我們必須要掌握。我的表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成為了嚼舌根的受害者,因此吃了不少虧。
  • 伯爵夫人安娜的故事
    且說查理君臣帶了伯爵夫人安娜沿著盧瓦河迤邐向西南而行。路經圖爾,繞城而過,只去那城外僻靜鄉村投宿,打發租的馬車回去。次日一早又租了當地的馬車讓安娜乘坐,一行向南而行。又是天色將晚,前面來到大河邊一座城外。白金漢告訴查理,這條向南流去的河叫維埃納河,那城叫沙泰勒羅。
  • 【橙光】古代經營養成遊戲(我做夫人那些年)
    我做夫人那些年   這是部橙光早期的作品,但不可否認這是部很優秀又很知名的養成作品。
  • 辛追夫人與她的:養屍地
    另外專家發現辛追夫人患有膽結石和很嚴重的冠心病以及體內有各種寄生蟲,所以專家推斷辛追夫人可能是死於心絞痛。關於「養屍地」古代中國人的觀點是「入土為安,厚葬為孝」。所以多數地區都實行土葬,在一般情況下人的屍體埋葬在泥土裡很快就會腐爛掉。所謂「養屍地」,就是指埋葬在該地的屍體不會自然腐壞,天長日久後即變成殭屍的那種地方。在中國歷代的筆記體小說中,均有許多這類「養屍地」和殭屍等相關的傳奇記載。
  • 居裡夫人的故事 | 紀念瑪麗·居裡
    11月7日,是居裡夫人誕辰,在《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本書中,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的葉永烈爺爺,用濃重的筆墨為小讀者書寫了瑪麗·居裡的一生。
  • 《秦夫人》:婀娜多姿的大家閨秀和榆木刻板的世家子弟的愛情故事
    不知道有沒有喜歡看古代言情的小夥伴,沒有穿越,沒有重生,地地道道的土著男女,他們的戀愛是否和現代人的愛情所不同,是否真的像電視劇裡面說的那樣相敬如賓,還是更為熱烈。那麼,今天給小夥伴們推薦一本小說,《秦夫人》,婀娜多姿的大家閨秀和榆木刻板的世家子弟的愛情故事,喜歡大家能夠喜歡,多多支持。
  • 古代有「誥命夫人」具體是幹啥的?有什麼特殊權力嗎?
    每個人都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當皇帝下旨封賞大臣時,還會把他的母親或妻子封為"誥命夫人"。欽差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官職最高的一位夫人。第一個應該知道的是,「誥命夫人」是個封號,不過不是官職。
  • 百合漫畫安利:孝女沈清和丞相夫人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今天要給大家安利一部韓國百合漫畫——《她的沈清》,改編自民間故事孝女沈清。小青沒看過多少百合漫畫,但是這部百合漫畫絕對是小青看過所有百合漫畫中我個人認為最好的一部。孝女沈清的故事在韓國廣為流傳,講述了沈清為了讓父親的眼睛重獲光明而自願成為祭品的故事。
  • 古代志怪故事:陳十三,神像化虎,金山某兒,沈見鬼,張提轄子
    金山某兒淨圓和尚說:湖州金山下某村一個孩子,十五六歲,被老虎吃了,他母親思念成疾病重。有一天忽然坐起來,用他兒子的聲音說:「媽媽不要過於悲傷,這是我的命數啊。」父親上前詢問,又說:「父親,您不認識兒子了?」父親說:「既然是我兒子,為什麼附在媽媽身上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