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子楊
海南網約車市場又起波瀾——繼滴滴打車、神州專車、快的打車等平臺進入海南後,比滴滴打車便宜10%至15%的花小豬打車悄然入局。
號稱打車界「最強豬毛」的花小豬,打車一口價,工作日最低6折,周末最低5折。輪番補貼上線,代步絕對便宜。
滴滴打車今年在網約車市場動作頻頻,不僅將拼車業務更名為青菜拼車,還獨立運營了花小豬打車。
螢光彩虹色的海報,言簡意賅的slogan,以低價位打法俘獲了眾多用戶的花小豬,悄然在全國走紅,這其中就包含海南。
不難發現,這幾年海口「打車難」又成了朋友圈熱議的話題。很多人吐槽稱,在周五晚高峰,甚至不少異常天氣的非尖峰時段,通過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打車「難於上青天」,往往加價也叫不到。
而「打車貴」問題又成了打車逃不掉的濫觴。特別是隨著網約車新政實施,人們不得不擔心這是否會成為一種常態。
而除了滴滴,海南幾乎所有的網約車平臺都不好做,「神州專車做的是商務用車,價格幾乎是滴滴的三倍。」相關人士透露,前些年火過一陣的神州專車在海口幾乎銷聲匿跡,價格因素恐成退局主因。
反觀花小豬的走紅與其謀劃的「價格戰」或有直接關係。這隻「豬」為什麼能這麼便宜?。
「讓出行回歸本質,致力打造實惠出行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官方表述似乎在明示,花小豬要和現有網約車平臺打成市場差異。
「一口價」「百億補貼」「優惠裂變」……不管從花小豬官方表述還是運營行為中都能看出,花小豬想用低價打車吸引用戶註冊並且留下來。
10月30日,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花小豬打車媒體開放日上表示,希望花小豬能滿足一些對低價產品有渴求的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
說到底,還是便宜。沒有什麼能比「相比滴滴便宜10%至15%」更具有吸引力。如今,花小豬的市場火爆程度已經驗證了海南真就適合低價打法。
跑滴滴的現在都去跑花小豬了。
這是網約車平臺海口專職司機胡師傅近幾個月來最直觀的感受。
「滴滴平臺經常一小時也接不到一單,只跑滴滴沒錢賺。」今年十月,還在跑滴滴的胡師傅開始接觸花小豬打車,成為了花小豬的一名專職司機。簡單概括這一轉變的原因,一是花小豬單量是滴滴的三四倍,二是花小豬的平臺補貼更高。
以跑單為例,司機跑滿要求單量,得幾十元至百餘元獎勵,跑全天的司機基本都能拿到。且老司機日常衝單,峰期獎勵和流水總額有得一拼。
以拉新為例,司機邀請一個新用戶下載註冊就得3元,老司機邀請新司機註冊跑單則得70元。
「我十月份跑得花小豬,現在基本上只跑花小豬,滴滴只有偶爾打開才跑。」像胡師傅這樣向花小豬「流失」的專職司機不在少數,滿天飛的花小豬單子,大大刺激了司機的加盟。
通過多月的高強度補貼,花小豬在海南發展迅猛。許多跑了多年滴滴的專職司機今年紛紛倒戈花小豬。
無論怎麼看,跑滴滴的一單淨收入都會比花小豬高。胡師傅對界面海南表示,相比滴滴,花小豬 「講一口價」的內核機制,如果在遇上早晚高峰堵車,司機該單的淨收入將大大減少。
胡師傅舉了個例子,「從海口接一單到澄邁,26公裡花小豬平臺給48元,從澄邁回海口,用滴滴拉一單65元。」 用胡師傅的話說,司機賺的錢沒變多,但是用戶打車的錢是真真切切地變少了。
界面海南下載「花小豬打車」APP後,「新人註冊0元打車」「邀請新人可以獲得獎勵紅包」等提示出現在其APP界面上。七公裡的路程使用新人優惠券後打車8元,一番初體驗下來,優惠力度確實很大。
而新人補貼期過後,通過分享得紅包、得補貼的機制不會被取消。這可不是說補貼就補貼的,以利潤換份額的打法很可能後續將難以為繼。
如今滴滴打車幾乎一家獨大,花小豬的加入,無非大大擴張了滴滴的用戶版圖。使其輕易地下沉至海南的四五線城市,例如文昌、澄邁、瓊海等市縣縣城。
這些城市的縣城青年,不僅更願意花時間去整合這個平臺如何才能薅到羊毛,且人際傳播速度極其之快,一傳十十傳百,無疑給花小豬帶來了任其生長的肥沃土壤。
其次,撇去拼多多式的拉新手段,和極其容易上頭的用戶黏性機制。花小豬的司機準入門檻可以說是低得不能再低。
花小豬自誕生之日起,「司機拒載、素質差、惡意繞路、車況差、素質差」等差評便伴隨左右,隨著平臺的時興、新用戶不斷流入,當下可謂是非不斷。
界面海南在該平臺同樣遭遇了司機拒載的情況,司機在接單後要求客戶取消訂單,遭拒後自行取消了訂單。
這不是偶然,是司機缺少平臺管制下的必然後果。圍觀花小豬打車官方微博下同樣「遍地哀鴻」,多個軟體市場下的評分一路走低,評論區經常能刷到滿屏的一、二星。
爭議紛至沓來,不少人質疑花小豬打車APP在海南不具備運營資質,部分營運車輛不具備運營車資質,司機開「黑車」等。
據了解,現階段花小豬與滴滴共用一個司機池。花小豬上線可以直接復用滴滴的牌照,並已經獲得了海口市交通運輸局和港航管理處的認可。
11月30日,該局工作人員回復界面海南,「滴滴於2017年在海口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花小豬作為滴滴旗下網約車品類,在海口具備網約車合規運營服務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