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譚君
2020-12-20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商標領域亂象近期廣受關注,對於惡意搶註、囤積商標這一頑疾的打擊、治理,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也高度重視。
12月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再度在官網發布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應全力做好商標工作,多措並舉,強化商標審查源頭保護;齊心協力,形成打擊惡意註冊申請的強大合力;全社會齊力共治、全鏈條發力整治商標領域亂象。
此前,多名知產專家向澎湃新聞表示,當下呈現的商標搶註、囤積亂象,已與商標的本來意義背道而馳。大量有爭議商標流入市場,也給商業秩序帶來不利影響,乃至引發社會問題。「商標註冊是來用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是新商標法確立的方向,商標的價值在於使用,應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發表評論文章稱,商標審核部門須把好商標「準入關」,商標審查方式、審查標準應該更統一,避免隨意化、主觀化、模糊化;具體的審查流程也要更規範、標準、透明。
12月18日,商標局官網發布消息,12月15日,全國商標評審業務專家培訓班在貴陽舉行,商標局局長崔守東主持培訓。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指出,「十三五」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持續深化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商標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商標審查效率和審查質量大幅提高;打擊惡意註冊申請等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積極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商標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應準確把握商標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應全力做好商標工作,多措並舉,強化商標審查源頭保護;齊心協力,形成打擊惡意註冊申請的強大合力;全社會齊力共治、全鏈條發力整治商標領域亂象。
另據商標局官網信息,2020年12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舉辦了「齊力商標事業生態建設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論壇。會上透露,今年前10個月,我國商標申請量為756.8萬件;目前我國商標註冊審查平均周期已縮減到4個月2天,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我國商標註冊周期已縮短到7-8個月左右;嚴厲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註冊和囤積行為,1-10月,註冊申請實審環節駁回不以使用為目的惡意註冊申請共計9610件,在異議環節,適用商標法第四條、第十五條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惡意註冊的異議案件共3293件;評審環節,適用商標法第四條、第十五條的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惡意註冊的評審案件共461件。
商標局局長崔守東表示,商標改革任重道遠,打擊惡意註冊刻不容緩,商標領域的問題需要共治才能根本解決,持續推進便利化改革需要各方支持才能行穩致遠,只有齊力建設商標事業良好生態,我國智慧財產權的法治水平才會繼續提高,我國智慧財產權的治理體系才能發揮應有作用,為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巨大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商標,惡意搶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