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端午臨近,人們通常會懸掛、佩戴香包,以求驅蟲、避邪、保平安。然而你知道端午掛香包有哪些講究嗎?你知道自己的體質適合什麼樣的香包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包,又稱香囊、香袋,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丁香、山艾、甘松、白芷等中藥粉,再用彩綢扎繡而成。下邊還垂著各色線穗,看上去珠光寶氣,十分討喜。
關於香包習俗,有說是古人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用中藥製成香包拴在孩子的衣襟上,到後來,端午佩香包一說是闢邪,一說是討吉利。還有一個傳說,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燻蟲,後有人建議,何不以布包檀香,人人一串,蚊蟲汙物不敢近。「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俗語流傳至今。
網絡圖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傳統中醫科主任醫師葉玉妹說,現代人在佩戴香包時常添加中藥材,越發注重它防病保健的功效。五月初,正是春夏之交,蟲害復生,時疫流行。佩帶香包,既治病驅蟲,薰香散濁,又表達了人們盼望健康平安的心願。
「現在的香包品種十分豐富,可以輔助預防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在端午時節最熱門的香包還是防蚊驅蟲的。」葉玉妹說,中藥香包會選用石菖蒲、冰片、丁香等含有揮髮油的芳香藥物碾磨成粉,裝在布袋裡,通過揮發出蚊蟲不喜歡的味道,達到驅蚊效果。
此外,中藥的有效成分對多種細菌、病毒和黴菌還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好的香包是用純中藥粉做成的,適量的芳香吸入人體後,不僅具有芳香化濁、殺蟲解毒、驅邪避瘟的效果,而且對人體無毒害。
圖片來源:東方IC
葉玉妹介紹,一般來說:
小兒香佩內含白芷、蒼朮、黃芩、艾葉、藿香、石菖蒲、黃芪等,預防流感手足口病、芳香安神;
端午香包內含丁香、金銀花、艾葉、薄荷、紫蘇葉等芳香闢穢、祛溼防暑;
驅蚊香包含石菖蒲、丁香、冰片等,芳香驅蚊;
安神香包含薰衣草、茉莉、硃砂等,鎮靜安神,助眠驅邪。
現在,不少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都可為市民製作香包,針對不同的人群,開出的中藥配方也不相同,但是,含有中草藥的香包不是人人適用,尤其是孕婦和過敏體質人群要慎用。
普陀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沈紅權說:
香包有輕微的刺激性,皮膚易過敏人群最好不要放在離自己皮膚太近的位置;
哮喘患者也最好不要用香包,香包中的中藥有可能會是過敏源。
此外,孕婦也不宜選擇活血的藥物。
圖片來源:東方IC
沈紅權還表示,香包對防蟲防病有一定的效果,但這種預防手段比較單一,且僅靠懸掛一個香包在房間裡,不可能具備很神奇的功效,也不可替代治療作用,生病了該去醫院的還是要去。
此外,葉玉妹也提醒市民,一般一個正規的香包可以使用半個月左右,一旦香味變淡,可用手輕輕揉搓,使香味再次揮發出來。
「目前市場上有些香包非常便宜,只要三五塊錢,聞起來香噴噴的,過了幾天味道就沒有了,這種多是用了劣質香水,會使人頭暈、咳嗽、噁心,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危害。」
香包雖俏,不要亂掛哦~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更多精彩新聞可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