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也能很「科幻」!平南縣推廣水稻無人機深水直播技術

2020-12-26 金臺資訊

人民網平南7月22日電 「呼——」螺旋槳高速轉動,載有水稻種子的無人機越過與會人員的頭頂,飛向水田。近日,平南縣農業村局在鎮隆鎮福塘村舉辦水稻無人機深水直播技術現場演示會。各鄉鎮(街道)農業農機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農機專業合作社代表、種糧大戶代表等60人參加現場演示會。

現場會上進行無人機水稻深水直播現場演示,無人機機手事先已經在手機上設定好參數,只要輕輕按下起飛鍵,無人機就開始播種作業。全過程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操控,1分鐘左右無人機完成一畝地的播種任務。

據平南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無人機深水直播技術是一種不用育秧、移栽,直接將種子精量播于田間的栽培方式,具有播種準確均勻、省工省力等優點。一方面節省了用工和秧田,大大地提高作業效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水稻生產節本增效;另一方面解決了水稻常規直播容易受草、蟲、鼠、鳥害,以及播後遇到暴雨等天氣種子容易堆積影響水稻生長的技術難點,提高水稻生長質量。

(韋挺松 劉曉媛)

相關焦點

  • 雲陽無人機直播水稻播種 3分鐘搞定一畝地
    一畝地無人機3分鐘就播完了。」昨(15)日,在重慶市雲陽縣南溪鎮天河村的水稻無人機直播技術示範點,昌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昌民告訴筆者,今年,他請來了一位好幫手幫他播種,省時又省力。筆者在現場看到,閒置的冬水田已經耕整完畢。
  • 無人機水稻直播、打造生鮮超市...水稻田裡玩出新花樣
    無人機水稻直播、打造生鮮超市......水稻田裡玩出新花樣金羊網  作者:陳卓棟、彭紀寧、馬勇、陳強  2020-05-12 立夏過後
  • 極飛科技開展農業無人機水稻直播與人工直播對比演示
    接著是搭載了極飛智能播撒系統的農業無人機進行播撒作業,操作員在App上設定好參數,一鍵啟動就開始了全自主飛行播撒,完成1.75畝作業大概花費兩分鐘,回收的 14 個種盒裡,11 個有種子掉落。技術講解員介紹道,一套極飛智能播撒系統,每小時能夠完成 80 餘畝的水稻播種作業,相當於 50 ~ 60 個人工的效率。
  • 水稻精量穴直播機、無人機齊「上陣」,潮州春耕上演「農機秀」
    為加快提高我市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推廣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及農用無人飛機水稻直播技術,今天上午,在位於潮安區江東鎮下湖村的溪東種養專業合作社,我市舉行水稻機械精量穴及無人機直播技術示範現場演示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農機處聯合舉辦,使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機、農用無人飛機等作業機械,開展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農用無人飛機水稻直播技術的試驗示範工作。
  • 研究生畢業來種田,逐夢田間的85後小夥兒給水稻定製「營養餐...
    研究生期間,在導師丁豔鋒教授團隊,經過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的系統學習與實踐,再說起種田,黎泉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水稻是有生命的,要充分了解其生長規律才行。他舉了個例子,「葉齡模式」,就是根據水稻的出葉數,來判斷水稻的生育時期,因而採用合適的管理措施,比如根據葉齡來精確判斷什麼時候施什麼肥、施多少肥。
  • 從南到北,無人機水稻直播效果到底怎麼樣?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播種是水稻栽培全程中的重要一步,其效果和效率直接關係水稻種植的成本、最終收成和收益。在我國南方許多地區,水稻在 3 月底至 4 月初開始播種,例如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而在黑龍江,大多 5 月初才逐步開始水稻的播種,所以各地因氣候差異,播種時間和方式是有差異的。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農機專家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
    摘要: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農機專家、麒麟區農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建華咬定青山不放鬆,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實現了讓老百姓不用下地種田的願景。三年來王建華農機技術推廣團隊購置全程機械化裝備2600餘臺,使得全區水稻機械化耕種率達到了88.6%。
  • 莊稼漢 「慧」種田
    水稻的播種、施肥、澆水、殺蟲、收割,全流程實現了智能化。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片萬畝稻田的掌柜,竟是位種地僅兩年多的新手。城裡長大,常年經商,基地負責人鄒泰暉瞅準智慧農業的廣闊前景。50歲出頭的他轉型種水稻,自2018年起,先後在蔣巷鎮流轉了1.56萬畝耕地,並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和智能化建設。
  • 水稻栽插後,是灌深水還是留淺水,深水淺水各有什好處?一文看懂
    原創圖圖文那麼剛插下的秧苗,要灌深水還是留淺水?深水淺水各有什麼好處?正所謂深水護苗,淺水促櫱,對於剛栽插的秧來講不宜灌深水,但是也不宜水層過淺。一定要深淺適度,大宜水淹苗。那為什麼說不易過深或過淺呢?
  • 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
    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提到飛行航母,很多人都可能認為是科幻片裡的東西,而事實上早在80年前美國海軍就曾造過。今日是無人機時代,又有人提出要建造飛行航母。Kyle Mizokami認為,美國艦隊應該考慮將大型飛艇作為無人機的載體,本質上是在80多年前艦隊昂貴的阿克倫級飛艇實驗的升級。飛艇可以作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航空母艦的補充。現在已經有必要的技術可以讓無人飛艇與無人機合作,提供現代版的「阿克倫」級飛艇」,Mizokami寫道。
  • 墊江:推廣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插秧技術 助力農業節本增產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柏青青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插秧是一種新型機械化種植技術模式,它解決了目前機插秧過程中存在的傷秧、傷根、返青活棵緩慢等問題,節本增產效果更加顯著。目前這一技術正在墊江縣推廣。5月7號,墊江縣雜交水稻制種缽毯苗機插秧現場會在普順鎮東風村舉辦,農機專業合作社現場演示了缽體毯狀苗的育秧盤和水稻秧苗,和傳統平底的育秧盤不同的是,這種育秧盤盤底有一個小坑,也就是缽體,水稻秧苗的根系扎在缽體的土壤中,插秧機插秧時,按照每個缽體分割插入水稻田,這樣一來,水稻秧苗的根系被破壞得更少,有利於秧苗的返青。
  • 種了1500畝水稻,請問用無人飛機給水稻噴藥靠譜嗎?
    是近十年比較流行的農業高科技,普及的速度也非常快:2013年左右開始在水稻、小麥、玉米上大範圍使用,防治病蟲害;2017年前後,已經可以做到噴藥和撒肥一體了;2018年,又開始有企業在果樹上嘗試大面積應用;2020年11月大疆發布了T30果樹無人機,使用「枝向對靶」技術大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和施藥效果。
  • 「無人機種田」「豬臉識別」……智慧農業了解一下?
    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全方位追溯那麼,如何能做到「記住」每一棵果樹的信息?這就得益於AI技術。如我們在上文中講到的「豬臉識別」就是利用了AI技術,基於機器視覺和圖像識別,AI還可以選種、土壤檢測、智能耕作、病蟲害防治等。在智慧化果園中,無人機或智能巡田機器人會不間斷地拍攝植物生長狀態和各區域的雜草情況,並將這些圖片傳輸到終端。
  • 張朝陽:無人機結合直播,啟發創作和未來生活
    他指出,隨著無人機技術、直播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對延時溝通失去了耐心。但搜狐分屏直播技術,在解決下行流的問題方面有所突破,能做到在有巨量觀眾的前提下無延時直播。這讓他對搜狐視頻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不擔心短視頻紅海,堅信最好的作品來自用戶。」
  • 「賣火箭」的直播帶貨女王——薇婭,曾幫袁隆平賣海水稻
    直播賣火箭,4000萬成交;直播賣房,20分鐘814套;幫袁隆平推廣水稻,1分鐘賣出86萬斤;幫薛兆豐推銷書,65000冊瞬間秒光……薇婭在淘寶直播間賣出去史上首單火箭,據了解,直播間火箭連結上架後5分鐘內有800多人拍下定金。最終「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快舟火箭聯繫,確定了購買意向。
  • 瞭望丨雜交水稻:東方魔稻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和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我國攻克、推廣水稻矮化育種技術使稻穀產量增加20%~30%,給水稻生產帶來第一次突破性飛躍。隨後雜交水稻的出現,正式按下增產的加速鍵——  上世紀70年代,袁隆平團隊在海南島發現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通過全國大協作,將三系法雜交水稻配套成功,被稱為「第二次綠色革命」,平均畝產在矮化育種的基礎上增產20%。
  • 解放軍陸軍現在有多科幻?士兵身穿機械外骨骼,無人機負責送彈藥
    在高科技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科幻的裝備再不斷成為現實。比如說外骨骼系統,以前是在電影中出現,現在已經成為現實,將外骨骼系統裝備到士兵的身上,士兵的能力將超乎想像。外骨骼原本是一些動物身體外表的骨骼。在早期的科幻小說中,提及的外骨骼裝備是一種穿在人身上的特殊裝甲,能夠提高人類的作戰能力。
  • 籽粒更飽滿,這場觀摩會與培訓會見證了施必達+無人機對大豆提質...
    金秋九月,豆莢飄香,在這豐收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由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指導,安徽省植物保護總站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面與航空高工效施藥技術及智能化裝備」項目課題七成果展示會暨2020年安徽省新型植調劑應用技術培訓會與施必達大豆提質增產現場觀摩會。
  • 60多臺無人機助力脫貧
    「雷州那毛村運用無人機技術助力脫貧」引關注,央視「百村脫貧記」欄目最近播出了相關專題片。隨著人才的回歸和農機技術的推廣,那毛村農村扶貧產業快速發展,並已於2019年底退出了廣東省貧困村的行列。其中,央視記者在那毛村採訪的無人機飛手李尊挺,是個學軟體開發的科技控,在深圳短暫打工後回到那毛村。採訪當天,李尊挺的任務是操控載著幾十斤重飼料的無人機給村水塘裡的魚蝦餵食。他說:「因為使用無人機效率高又撒得均勻,節省了漁民大概4倍的人工。
  • 【娓娓稻來】亞洲水稻概況—日本
    日本水稻概況 日本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稻米產業化程度、機械化程度較高,當前稻米自給率達到95%以上。 日本水稻 1、概況 日本水稻主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關東·東山、北陸和九州四大區域。2019年,日本水稻種植面積146.9萬公頃。 2000年以來,日本水稻種植面積總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