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

2020-12-13 冪談天下

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

提到飛行航母,很多人都可能認為是科幻片裡的東西,而事實上早在80年前美國海軍就曾造過。今日是無人機時代,又有人提出要建造飛行航母。

一位記者在美國海軍學院的專業期刊《論文集》中推薦了他的觀點,美國海軍應該考慮重新啟用上世紀30年代災難性死亡的概念。

Kyle Mizokami認為,美國艦隊應該考慮將大型飛艇作為無人機的載體,本質上是在80多年前艦隊昂貴的阿克倫級飛艇實驗的升級。飛艇可以作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航空母艦的補充。

現在已經有必要的技術可以讓無人飛艇與無人機合作,提供現代版的「阿克倫」級飛艇」,Mizokami寫道。

阿克倫級飛艇是1930年代初為美國海軍建造的兩艘硬式飛艇。設計為偵察平臺,使用它們的目的是充當「艦隊的眼睛」,將美國海軍偵察部隊的行動範圍擴大到超越地平線。

美國海軍在其官方網站上描述了這兩艘「阿克倫」簡短服役。這艘飛艇長785英尺(231米),可以以50海裡/小時的速度飛行數千英裡,同時搭載89名船員、七架機槍和四架通過一個複雜裝置發射和降落的戰鬥機。

1932年在古巴附近的一次演習中,總部設在新澤西的阿克倫號「成功地發現了輕型巡洋艦羅利號和十二艘驅逐艦,兩分鐘後在東方地平線上確定了它們的位置。

航海部門引用歷史學家理察·史密斯的話。考慮到天氣、飛行時間、超過3000英裡的飛行軌跡、材料缺陷以及當時空中導航的基本特性,阿克倫號的表現是驚人的,史密斯寫道。他說:「1932年,世界上沒有一架軍用飛機能有這樣的表現。

Mizokami寫道,但是阿克倫在1933年墜毀,造成73人死亡。姊妹船梅肯號於1935年失事,兩人喪生。海軍放棄了飛艇,轉而使用艦載航空母艦。不過,海軍應該重新考慮這個概念。

配備了傳感器和網絡能力的高空飛艇可以比海上航空母艦更快到達目的地,並且一次能在空間站停留數天或數周。飛艇可以攜帶幾十個無人機,每個無人機都裝備有雷達、光電和其他傳感器,擴大母艦和水面艦隊的傳感器範圍。這些無人機可以裝載多種武器,用於對抗船隻、潛艇、直升機等性能較差的飛機和陸地目標。

攻擊型飛艇不會取代傳統的水面戰艦,而是會增強它們的戰鬥力。為艦隊提供了一種新的分布式殺傷力,並為陸戰隊員和地面士兵提供了支持。飛艇可以在敵人不太可能接觸到的大片海洋中進行掃描,但是友軍的傳感器在武器的支持下會很有用。護航隊將獲得改進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機載反潛作戰能力。

近年來,五角大樓對飛艇進行了貨運和監視任務的試驗。幾架原型飛艇已經飛上了天空,但沒有一架能帶來重大收購計劃。在2005年,海軍購買了一架美國小型飛艇A-170型。MZ-3A長178英尺,最高飛行速度約40節。

海軍的飛艇與在新澤西和馬裡蘭的測試中隊一起測試各種傳感器。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發言人道格·阿伯特解釋道,飛艇提供了一個比通常可能在固定翼或旋轉翼飛機更快和更一致的發展路徑,飛艇還擴展了發展大型多維孔徑/陣列的可能性,這是任何其他機載技術無法實際實現的。

2010年,這艘飛艇還被部署到阿拉巴馬州,協助「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石油洩漏後的清理工作。根據新澤西州的Asbury Park Press報紙,2006年至2012年期間,MZ-3的採購和操作花費了海軍360萬美元。

海軍在2013年停飛了MZ-3A。阿伯特在接受阿斯伯裡公園出版社採訪時說:「飛艇正在洩氣。」「這並不是說我們缺少資金。我們缺少使命。海軍轉而投資於高空無人偵察機、F-35B噴氣式飛機和其他可以從多種兩棲艦艇上飛行的垂直發射飛機。

Mizokami並沒有被他的主張所嚇倒。在過去的100多年裡,海軍航空兵見證了實驗概念的來來去去。有些戰機,比如海上發射的戰鬥機,不可能再回來了。其他航母比如飛艇,可能會以新的方式回歸。儘管有成本問題,航空母艦的未來似乎相當安全,但未來的艦隊幾乎肯定會與其他以新的創新方式投射空軍力量的平臺一起航行。

筆者也認為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再度出現飛行母艦是早晚的事。由於裝載的是無人機不用考慮人員安全的問題,而且飛艇本身的優勢,這是其他飛行器無法比擬的,飛艇版的飛行航母重建只是時間的問題。(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波音747空中航母夢碎,美國「小精靈」無人機打造新「飛行母艦」
    波音747空中航母夢碎,美國「小精靈」無人機打造新「飛行母艦」  olivia chan • 2020-09-10 16:
  • 未來的海洋霸主——潛水航母
    當今時代軍事科技發展的方向是智能化與無人化,各國海空軍已經普遍接受了無人機的存在,特種機器人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各國陸軍的裝備序列當中,甚至於民用車輛智能化的時代大潮都將無法阻擋的到來,那麼在當今時代,飛行航母與潛水航母能否捲土重來?潛水航母又叫水下航母,即通常在水面以下航行的航母。
  • 美國婕斯發力AI科技 無人機投遞業務走進大健康產業!
    曾經風靡於各種科幻巨製電影的AI科技、人工智慧產品,如今在5G時代成為美好現實。作為以科技為中心的商業競爭時代,「人工智慧可以改變世界」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幾乎所有行業領域都在積極探討通過人工智慧的應用,助力自身發展迭代。
  • 吉利科技無人機與飛行汽車戰略並進,沃飛長空...
    9月15日,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勢」)宣布加入吉利科技集團麾下,和早前加入主打飛行汽車的太力飛車,組合更名為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飛長空」),並於當天同步發售新款傲勢X-Chimera25無人機。
  • 世紀浪人:藍天逐夢,科技賦能,中國無人機領跑全球
    德國科學家領先時代數十年。實際上直到80年代底以前,世界上每一種研製成功的無人機都是以V-1巡航飛彈或「福克-沃爾夫」(Fw 189)飛機的構造思想為基礎。 2.首次應用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首先將無人機作為空面武器使用。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無人機計程車」在韓國大邱載80公斤救援裝備飛行
    圖:11月16日下午,韓國大邱市和壽城區聯合在大邱壽城池附近舉行了「無人機計程車」試飛活動。來源:韓國中央日報【照片由大邱市提供】   11月16日,號稱「飛行汽車」的無人機計程車在大邱壽城區舉行試飛活動。這架「無人機計程車」和11日在首爾市中心搭載80公斤大米飛行的是同一個飛行器。  大邱市和壽城區共同舉行的這場活動屬於今年6月韓國國土交通部發布的韓國城市空中交通(K-UAM,K-Urban Air Mobility)規劃的一環。
  • 美海軍點錯科技樹,超級航母計劃還沒開始就叫停,科幻戰艦形同廢鐵
    ,還將電磁彈射器搬上艦,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人都以為該航母一定會成為海上最強大的「鋼鐵巨獸」時,結果航母卻頻繁出現故障,尤其是電磁彈射器,已經嚴重影響到艦載機的出動,這無異於直接喪失戰鬥力。實際上,美國海軍艦艇出現問題可不止現在這一次,曾在上世紀就展開的超級航母構想以及科幻戰艦的研發,均慘遭失敗,這究竟怎麼一回事?
  • 一次飛行可覆蓋700萬平方公裡,詳解RQ-4全球鷹無人機!
    那麼這麼多年過去,如今又出現了哪些比較厲害的軍用無人機呢? 這一期小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它就是美國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全球鷹無人機 首先,咱們還是老規矩,先來看看它的樣子。 它翼展35.4米,長13.5米,高4.62米,最大飛行速度644千米/小時。它的續航航程在2.5萬公裡左右,機載燃料超過了7噸,可持續飛行36小時,完全可以進行跨洲際飛行。
  • 2020年過半,這些黑科技真的來了?
    這些黑科技就像是在滾滾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推動著時代前進……機器人:53萬元的「狗」將改變世界28年前,年過七旬的馬克·雷波特創辦了波士頓動力,但一度因為技術超前而處於尷尬境地。但當時間來到全新的2020年,隨著科技時代的快速飛奔,它的產品也從曾經的遙不可及,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未來其創造的行業價值將不是變現那麼渺小。
  • 美軍「潛水航母」即將上陣,可搭載多架無人機
    在二戰太平洋戰場嘗到甜頭的美國,在戰爭結束之後就非常重視航母的發展,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後,美國就擁有了10餘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就海軍實力而言,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美國已經不再滿足於水上航母,最近這些年美國也在研究和試驗各種新式武器裝備。
  • 黑科技·碳纖維材質,僅重9.5克!全球首架民用無人機仿生鳥
    怎麼飛你說的算 它就是由法國航空工程師Edwin發明 精確模仿鳥類飛行,極致設計的黑科技 超輕超便攜超安全的無槳無人機
  • 圖解《急先鋒》裡航母艦載戰鬥機,這是一部大曝美軍軍情的電影!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驚訝於國產電影中會出現如此清晰的美國航母鏡頭,而且從航母上緊急彈射起飛的F-35C「閃電II」隱形艦載戰鬥機,還發射飛彈擊落了偷襲航母的無人機。這樣的場面想必會讓很多影迷印象深刻,多年之後依舊能記憶猶新。
  • 科技競賽背後的國運:中國扛起「賽博」旗幟 美國供應「朋克」素材
    鮮為人知的是,就在這次「超能勇士—2019」挑戰賽中,還有比外骨骼更「科幻」的產品登場,那就是單兵飛行器。獲得單兵飛行創新演示項目第一名的「飛行摩託」由東莞匯天無人機研發,能夠垂直起降,體積小,重量輕,俯身的駕駛姿態也很適合超低空飛行中的快速反應避障操作。
  • 最早的水下航母並不是伊-400,而是日本的老師造的
    【話說軍世】說到潛水航母,日本在二戰時期製造的伊-400型潛艇是繞不開的,這種續航力可以繞地球航行一圈半的常規潛艇,擁有放飛3架飛機的能力,被稱為稱「水下航母」,也就潛水航母,不過最早的水下航母並不是伊-400,而是由日本的老師英國建造的。
  • 史上最強「黑飛事件」,攝影師無人機登陸英國航母未被發現!
    2017年8月15日消息 據英國廣播公司12日報導,一名業餘攝影師將一架四軸無人機降落在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上並未被發現,英國國防部隨機展開安全檢查措施。這名攝影師最後得知「航母上並沒有人,所有人都在岸邊進餐」。
  • 快訊 | 中國成功研製 80 納米萬能存儲器核心器件、大疆將在美國啟用無人機激活流程、格如靈獲得千萬級 Pre-A 輪融資
    中國成功研製80納米萬能存儲器核心器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趙巍勝與中科院微電子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趙超聯合團隊經過三年攻關,成功製備國內首個80納米自旋轉移矩-磁隨機存儲器器件(STT-MRAM),此項技術應用後,電腦死機也會保留所有數據,手機待機時間也有望大幅提高。
  • 戰疫平湖|「無人機」「雲看護」 「黑科技」織密疫情防控網
    不斷變換飛行方向和拍攝姿勢,清晰的畫面快速傳回到地面……2月4日,在平湖市供電公司裡,巡視人員章斌操縱著無人機,對疫情防控實施空中巡視監控、巡視督查。「無人機巡查,更高效精準,還能實現與人零接觸。」章斌介紹說,對供電線路進行排查的同時,無人機巡視監控還能重點對村莊中人員走動、聚集等行為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相關問題,第一時間傳達給當地政府或防疫防控小組,對其進行引導、勸阻。「向科技要安全,來打贏這場戰『疫』。」
  • 無人機戰爭來了
    但越戰結束後,美國空軍因經費縮減而進行組織重整,無人機部隊就此解散。 美國的淺嘗輒止,讓以色列崛起為早期無人機的強國。 1970-80年代,基於中東戰爭的形勢需要,以色列開始投入重金研發無人機技術。
  • 美國印太司令部迎來新司令,飛行五千多小時,航母起降1150次
    另外,美國海軍還計劃在該地區組建美國第一艦隊,用以進一步增強軍事實力,從而對抗中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影響力。 在第2「航母打擊群」(CSG)時,他擔任了世界著名的第2航母空中聯隊VF-11「紅色開膛手」中隊長,參加過「拒絕飛行」、「蓄意武力」、「南方觀察」、「高貴之鷹」、「持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