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軍事科技發展的方向是智能化與無人化,各國海空軍已經普遍接受了無人機的存在,特種機器人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各國陸軍的裝備序列當中,甚至於民用車輛智能化的時代大潮都將無法阻擋的到來,那麼在當今時代,飛行航母與潛水航母能否捲土重來?
潛水航母又叫水下航母,即通常在水面以下航行的航母。相對於水上航母而言。水下航母的優點自然更為突出:隱蔽性好、攻擊突然性強、航行安靜等等,非常適合不能取得制海權的國家使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致命的,由於對潛水性能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艦載機的容納空間。航母的進攻武器就是艦載機,一艘只能搭載個位數字的航母,不管它的隱蔽性有多好,戰鬥力都是非常低下的。
潛水航母出現在二戰時期。當時的日本認為:如果能夠空襲美國本土,將對美國的士氣造成沉重打擊。但是當時的日本沒有靠近美國的軍事基地,空軍戰機的航程又不夠遠。因此,決定發展潛水航母,潛行到美國近海,對美國本土進行軍事打擊。而日本海軍認為:小規模的空襲對美國的傷害是微乎其微的,根本不能造成任何傷害。
日本生產的伊400級潛艇採用雙殼艇體,是二戰時期世界上最大的潛艇,艇長122米,滿載排水量6560噸,最大乘員220人。艇上安裝4臺7700馬力柴油機和2臺1764千瓦電動機。伊-400的水面最大航速18.7節(水下最大航速6.5節),其航程是令人驚異的:由於具有超大容量的燃油箱,該級艇在14節航速下最大航程可達37500海裡,能繞赤道一圈半!最大下潛深度也達到了100米。
在伊-400的甲板上設計有一個35米長,直徑3.7米的密封機庫,裡面可以容納3架摺疊起來的愛知M6A1「晴嵐」式水上飛機。戰時這些水上飛機會從液壓艙門裡拖曳出來,在前甲板上組裝好,加油掛彈,最後用前甲板的一部26米長的蒸汽彈射器升空。任務完成後,飛機會降落在潛艇附近的海面上,用艇上的大馬力吊車回收入庫。
伊-400級潛艇上的「晴嵐」水上戰鬥/轟炸機長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裡,有效載荷1800磅。如果丟棄浮筒,「晴嵐」還可以搭載附加油箱和炸彈,執行「敢死」任務。日本曾經制訂了一項喪心病狂的絕密計劃——「PX」。即用伊-400級潛艇搭載「晴嵐」戰機直接對美國本土投放細菌武器,但該計劃後來被取消。
日軍官方的解釋是擔心「對美國的細菌戰將把戰爭引向對人類的毀滅」,但真正的原因是日軍當時根本無法保證細菌武器在遠距離航行中的安全和避免潛艇人員遭到感染。說白了,就是擔心沒攻擊到美國人之前自己先掛了……
儘管水上飛機是伊-400潛艇的首要武器,但艇上還裝備了多種傳統武器。艇上裝有水下通氣管、大型望遠鏡、雷達和雷達波探測器,艇首有兩個魚雷艙,安裝有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20枚),甲板上裝有1門140毫米口徑甲板炮,艦橋上的25毫米高射炮共有10門,其中9門分別呈三聯裝配置,安裝在機庫甲板上。
伊-400潛艇雖被稱為「潛水航母」,機動作戰能力其實極其有限,戰鬥力甚至不及中小型潛艇。且以僅有的3架水上飛機,若想突破當時佔據完全優勢的盟軍雷達與防空力量,無疑是以卵擊石。其次,潛艇本身的設計還有很大缺陷,潛艇水下航行性能不理想,機庫的防彈能力弱,在面對深彈攻擊時恐怕難以承受。而且「晴嵐」水上偵察/攻擊機自誕生之日起就問題不斷,直到戰爭結束時都未能完全解決。伊-400級潛艇的出現,不僅沒有改變戰爭的走向,還大量消耗了日本的戰爭資源,加快了軍國主義的滅亡。
當時的潛水航母的確是一個笑話,四不像的特徵決定了作戰能力的低下,只是比較潛艇的性能,由於不倫不類的健體結構造成了它的耐壓能力和抗擊打能力的不足。與大型水面艦艇相比它的火力太弱,難以與大型水面艦艇抗衡,與航母更是難以比較。十分之一不到的飛機數量怎能抵得過正常的水面航母,再說沒有預警機的配合,三架飛機進入他方領土簡直是泥牛入海,有去無回。
那麼,潛水航母真的就一無是處了嗎?非也。潛水航母的最大優點就是它的隱蔽性是水面航母無法比擬的。水面航母由於不具備隱蔽性,所以它的行動總是伴隨著一個龐大的艦艇集群。且不說戰爭消耗,就是每一次的例行訓練的消費就是一個小型國家的國力無法承受的。潛水航母可以依靠它的水下隱蔽性裸奔巡邏或演習,費用只是一艘潛艇的費用,不管大小國家都能承受得了。
說了優點再說說它的缺點。缺點就是作為航母使用,所能容納艦載機的數量太少。如果考慮將無人機尤其是隱形無人機用在潛水航母上,那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無人機不必考慮駕駛員的舒適度也不用考慮駕駛艙的大小,只要能容納足夠的彈藥就行了,另外無人機本身還可以作為飛行彈藥使用,如果採用發射架發射,還可以成為高超音速飛行彈藥,可以突破一切的防空攔截。
試想,如果有一天在某個不知名的海域突然飛出無數的無人機或者是高超音速飛行彈藥,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來襲,有幾個國家能夠攔截得了?那時,潛水航母潛到安全的深度作為無人機的指揮平臺指揮無人機作戰就可以了,這樣的潛水航母還是笑話嗎?
只要有人能夠想得出,就會有人造得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當年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夠先進嗎?現在的飛機又有誰人表示懷疑。中國古典文學《西遊記》裡的神話故事,你覺得現在還有幾樣是神話。任何一種東西都要經過從無到有,從不太實用到特別強大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那些不屈不撓的科技人填寫的。
經過幾代或十幾代科技人的努力,誰又敢說潛水航母不會成為未來的海洋霸主,讓咱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