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白梅花

2021-02-07 藥材大全

白梅花


別名綠萼梅(《綱目拾遺》),綠梅花(《藥材學》)。


出處《綱目》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間採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曬乾。雨天可用炭火烘乾。


性狀乾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內有萼片5枚,淡黃褐色,微帶綠色,卵圓形,覆瓦狀排列,基部與花託癒合。花瓣5枚或多數,白色或黃白色,緊緊相抱。花瓣內包含許多黃色絲狀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細長的花柱。質輕。氣香,味淡而澀。以花勻淨、完整、含苞未放、萼綠花白、氣味清香者為佳。主產江蘇、浙江等地。


花冠紅色者,稱為紅梅花,形態與白梅花相似,但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紅色,重瓣,萼紅褐色。主產四川、湖北等地。但藥用以白梅花為主,紅梅花則較少使用。


化學成分花蕾含揮髮油,主要為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


性味酸澀,平。


①《綱目》:"微酸,澀,無毒。"


②《百草鏡》:"性寒。"


③《食物宜忌》:"味酸,澀,性平。"


④《飲片新參》:"苦微甘。"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瘰癧。


①《本草原始》:"清頭目,利肺氣,去痰壅滯上熱。"


②《百草鏡》:"開胃散鬱。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


③《綱目拾遺》:"安神定魂,解痘毒。"


④《飲片新參》:"紅梅花清肝解鬱,治頭目痛;綠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敷貼。


複方①治咽部梗塞感(但無陽性體徵):綠萼梅二錢,橘餅二個。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②治唇上生瘡:白梅瓣貼之,如開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③治瘰癧:雞蛋開一孔,入綠萼梅花將開者七朵,封口,飯上蒸熱,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股七日。(《綱目拾遺》)


④預稀痘疹:每年臘月清晨,摘帶露綠萼梅蕊一百朵,加上白糖,搗成小餅,令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⑤治疽已出未出,不起不發,隱在皮膚,並治麻症斑症:梅花一兩,桃仁、辰砂、甘草各二錢,絲瓜五錢。為末,每服五分,參蘇湯下。(《赤水玄珠》)

藥材大全,百草中醫QQ/微信:2841970820


歡迎掃描關注:藥材大全,上千種草藥使用方法介紹

相關焦點

  • 白梅花是一枝月色
    表面看似什麼都沒有,內裡卻是容納進所有光譜的全色光,好似那些能容納生活所有的人,心意已近和光同塵,面目會漸漸呈現潔淨的樣子,言談處事都會很從容,與之相處,如同黑夜空無庭院中忽然照見的一片月色,帶給人明朗皎潔的舒適感。
  • 白梅花的食用方法與價值
    廣鬱金10g,白梅花5g,瘦豬肉200g,蔥、姜、油、鹽、水適量煮湯。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功效,適用於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胃痛、噯氣、泛酸等症。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吃三五天。白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慾。食慾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 白梅花和玫瑰花一起泡茶喝
    在網上買的「白梅花」也收到了,50克,促銷價19.80元,還真是全網最低價了,一般的都要賣到30元左右。白梅花和玫瑰花一起泡茶喝,對各種「結節」會有緩解效果。前幾年體檢,我查出有甲狀腺結節,脖子那裡還有個腱鞘囊腫。醫生也沒說一定要手術,除非發作,那就必須手術了。只是說定期隨訪。
  • 綠萼,白梅花,垂枝照水
    封面圖by黎明清輝白碧照水梅拉丁名:Armeniaca mume var. tortuosa f. viridiflora 薔薇科杏屬,落葉小喬木當在樓下的紅梅叢中發現這惟一一株白梅時,我是心花怒放的:因為,這種白梅花只有五個花瓣
  • 一枝冰雪凍梅花,冰清玉潔的白梅花,明媚了寒意泠泠的冬日
    風姿綽約,儀態萬方,梅花在詩人的筆下深情款款,尤其是那冰肌玉骨仙袂飄飄的白梅花。01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可是,當有一天我靜下心來再讀此詩的時候,卻忽然眼前一片清涼:原來被我忽略了許久的數枝梅竟然是晶瑩剔透的白梅花!梅花雪裡,各領風韻,紅梅俏麗,白梅冷豔,蠟梅溫情。
  • 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有什麼區別嗎?
    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可能經常在電視聽到過精選地道藥材這些話,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常聽見道地藥材這類詞語,不少人就會有疑惑,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這兩者指的是相同的藥材嗎,如果是有區別的話,那麼這些區別體現在哪裡呢,帶著這些疑惑,下面就和重慶銘醫堂名老中醫一起看看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
  • 《紙人2》藥材怎麼配重 各藥材配重方法一覽
    遊戲內有三種藥材需要玩家自己配重打包,分別是黃連、灸甘草和硃砂,馬上帶來紙人2各藥材配重方法介紹,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人2各藥材配重方法介紹 首先玩家需要找到... 紙人2硃砂怎麼配?
  • 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呢?
    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可能經常在電視聽到過精選地道藥材這些話,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常聽見道地藥材這類詞語,不少人就會有疑惑,道地藥材和地道藥材這兩者指的是相同的藥材嗎,如果是有區別的話,那麼這些區別體現在哪裡呢,帶著這些疑惑,下面就和重慶銘醫堂名老中醫一起看看地道藥材和道地藥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呢?
  • 藥材:苦瓜根
    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適量本品,煎煮後洗於患處或身體即可;或搗爛藥材敷於患處。味道較苦瓜根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挖根部,清洗乾淨,切段,當季節採收後可以新鮮使用的一味藥材或晾曬成幹品。味道較苦瓜根形態特徵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細柔毛,卷鬚不分枝。
  • 冷背藥材——金牛草
    金牛草原藥材金牛草藥材在傳統中醫臨床上應用不多,民間也很少用。冷背藥材行更是售賣此藥少的可憐,畢竟很多人名字都沒有聽過,更談不上應用。因此該公眾號以後會不斷推出關於冷背藥材的科普,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冷背藥材、學習冷背藥材。讓冷背藥不再冷。
  • 藥材 | 麻油
    藥材麻油全國各地均產。【採收加工】8~9月果實呈黃黑色時採收,割取全株,捆成細把,頂端向上,曬乾,脫粒,去雜質,再曬乾。【藥材性狀】淡黃色或棕黃色的澄明液體;氣微或帶有熟芝麻的香氣,味淡。本品與氯仿、乙醚、石油醚或二硫化碳能以任意比例混合,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0.917~0.923,折光率1.471~1.475,碘值188~195,酸值不大於2.5。
  • 藥材:豬苦膽
    公豬,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的動物,它們基本上是我們每天必要的食物,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豬苦膽,但是你知道公豬苦膽是什麼嗎,公豬苦膽是一種較濃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中醫認為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作用,是極好的藥材,豬苦膽的自然陰乾,是放在通風乾燥處,就像南方風乾臘肉那樣,用繩子拴好,掛起晾乾,或在半乾時稍稍壓扁,再乾燥之,必要時還需要用陰陽瓦微火焙乾,使用時研末衝服。
  • 藥材 | 榕樹葉
    【藥材性狀】本品捲縮成筒狀或不規則狀,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黃褐色或褐綠色;先端鈍,短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尖,全緣。兩面光滑;基出脈3條,主脈腹面微突,背面突起,側脈纖細,在背面較明顯。革質。體輕,稍韌。氣微,味苦、澀。【性味歸經】性微寒,味微苦、澀。歸肺經、大腸經。【功效與作用】清熱祛溼、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風止癢。
  • 冷背藥材——紫金牛
    比較有名的藥材有硃砂根、走馬胎、白兩金、九節龍、九管血、紅涼傘等。矮地茶飲片(新貨)矮地茶雖在民間使用是一味很不錯的藥材,但是我們正式的中醫院臨床很少使用,幾乎無關注力度。所以在藥材市場是一個小品種,只有在一些冷背藥材行才可以買到。
  • 藥材:杜衡
    現行,取原藥材,揀去雜質、泥屑,洗淨,稍潤後切段,低溫乾燥。杜衡的功效作用功效:祛風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主治: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溼痺,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癧,腫毒,蛇咬傷。杜衡的禁忌體虛多汗、咳嗽咯血患者及孕婦禁服。
  • 藥材:黃蜀葵花
    黃蜀葵的副作用黃蜀葵是一種副作用較小的草本植物,在目前,食用黃蜀葵的人群並沒有顯著的不良反應案例,只是黃蜀葵不宜給孕婦食用,黃蜀葵屬於寒性藥材,並且由活血的功效,對孕婦有不利之處。黃蜀葵是黃葵嗎黃蜀葵其實就是黃葵,一般認為黃蜀葵是黃葵的別稱,主要是可以清熱利溼、拔毒排膿。
  • 藥材:龍葵
    【藥材性狀】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20~60釐米或過之,直徑0.2~1釐米,綠色或黃綠色,有槽狀縱皺;質脆而硬,斷面黃白色,中空。葉捲縮或破碎,完整者卵形,長2.5~10釐米,寬1.5~5.5釐米,暗綠色,兩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聚傘花序蠍尾狀,腋外生,有花4~10朵,但多已脫落;花萼杯狀,棕褐色;花冠棕黃色。漿果球形,直徑約6~8毫米,成熟時棕黑色,皺縮。種子多數,棕色。氣微,味淡。
  • 藥材 | 獨腳金
    【藥材性狀】莖單一,纖細,通常不分枝,或間有在上部分枝,灰黑色,被粗糙短毛,下有稀疏細根;質柔稍韌;葉小,互生,線形或披針形,灰褐色或綠褐色,常疏貼於莖上;葉腋有黃色或紫色小花,呈疏穗狀,苞片明顯,長於萼,萼筒有10條稜線。氣無,味淡。【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歸腎經、脾經、肝經。【功效與作用】平肝消疳、健脾消食、清熱利尿。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 藥材 | 桔梗
    該方法可節省人工,但藥材外觀稍受影響。【藥材性狀】圓柱形或紡錘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長6~25釐米,直徑0.5~2.5釐米。表面灰白色或淡黃白色,上端根莖部(蘆頭)有半月形的莖痕;根上有橫紋,全體有不規則縱皺及溝紋,並有橫向皮孔樣的疤痕。質硬脆,易折斷,折斷面略不平坦,可見放射狀裂隙,皮部類白色,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淡黃色。氣微,味微甜後稍苦。
  • 藥材:憂遁草
    藥材大全,百草中醫QQ/微信:2841970820歡迎掃描關注:藥材大全,上千種草藥使用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