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簡稱F1,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與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並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
2.F1世界錦標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於1950年第一次舉辦,每年舉行一次。
3.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體育項目,F1賽車對運動員心臟負荷要求是最高的。通常人們會認為馬拉松運動對心臟要求最高,其實這是個誤區,F1運動對車手心臟要求才是最高的。車手在賽道上飛馳,就算是排位較差的車手的平均心跳也在165下以上(進站加油時除外),整個比賽持續90分鐘,心臟負荷之大可想而知。車手的緊張情緒也會為心臟帶來極大負荷,五盞紅燈熄滅之前(正賽起跑信號),賽道上車手的心跳介於120到140之間;當五盞紅燈熄滅的一瞬間,車手的心跳瞬間上升到160到175之間,在某些關鍵性或競爭激烈的比賽中,車手在起步後前三圈的心跳甚至能夠達到185以上。
4.說到F1賽車有多快,我們可以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從北京到上海有1213公裡,讓博爾特用最高世界紀錄的速度跑,從北京跑到上海要32.28小時,讓世界上最快的動物獵豹跑要跑10.11小時,和諧號按照理論速度480km/h全速行駛也要2.53小時,按照F1賽車理論上最高時速960km/h,跑完全程只要1.26小時。可見F1是有多快了。
5.據精略統計,一部可以參賽的F1賽車價格在98萬歐元左右。這個價格只是組裝出一部可以開動的賽車,如果讓一部價值約98萬歐元的F1賽車跑一年的賽事,還需要有大量的配件。全年參賽總費用是......請你調整好呼吸——884萬美元。
這些數字還是F1賽車的基本費用,如果再加上科研費、設計費、風洞實驗費(甚至風洞實驗室的造價)、公開和私下試車費,上述數字至少翻一倍。而新的數字統計中還不含車損,每次事故都要大幅度提高上百萬歐元的消耗。
6.F1賽車對運動員頸脖肌肉有極高的要求。車手的軀幹通過六點式安全帶固定在駕駛位上,縱向加速度可以靠座位和安全帶部分吸收;橫向加速度靠軀幹的所有兩側承擔;但是,頸脖怎麼辦?普通人很難想像F1車手在比賽中頸部的負荷,打個簡單的比方吧,雪邦賽道5號6號S形高速彎,車手在6號彎中要承受超過3.5G以上的橫向加速度,此時頸部相當於被20到30Kg的重物拉著,而全場比賽要通過此彎56次,這樣的頸部符合是常人難以忍受的。麥拿輪專門開發了用於訓練車手頸部的設備。
7.F1賽車對運動員注意力的要求是所有運動中最高的,除了心臟要求外,這條也是F1區別於其他運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足球運動中,雖然球員90分鐘內也在場上不斷移動、不斷尋找機會,但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時間不會超過45分鐘,真正自己處理球的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籃球運動中,球員不停的輪換休息,而且不斷出現的罰籃,可以令運動員稍事休息;網球運動中,每隔幾十秒就會重新發球,每兩小局間還可以休息,這都為運動員放鬆提供了最好時機。但F1運動可沒有這麼簡單,車手除了身體要承受巨大負載外,大腦必須時刻保持警惕,100%的精力集中才能保證車手在90分鐘的比賽中不犯致命錯誤,即使短短3秒的走神也可能導致撞車或者賽車打轉。在精力集中方面的要求只有拳擊運動可與F1稍微比擬,但很不幸,每隔3分鐘,拳擊手們就可以休息一次。F1在雨天比賽時,雖然車手的心跳要比幹地比賽時低15下左右,但車手的神經卻繃得緊緊的,就算1秒鐘的分神都可能導致退賽的命運。
8.全速時產生的引擎聲浪高達160分貝,比波音747飛機起飛時還大聲。F1賽車有很強的制動特性,可以在1.9秒鐘內從200公裡/小時減速到0,剎車距離為55米;使一輛賽車從315公裡/小時減到185公裡/小時所需要的能量,相當於讓一頭大象往上跳10米的能量;F1車手在比賽期間大約要換檔2600次,寶馬車隊曾經統計過在大獎賽期間一臺引擎大約要點火8百萬次;比賽中,F1排氣管處的溫度可以達到800℃;
9.F1發動機2.3秒就可以實現0到100公裡/小時的加速;發動機的最高轉速可以突破19000轉/分;只需比網球場長一點的距離,它就可以將時速從300公裡降到60公裡……而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數據不過是F1賽車小試身手。 每100公裡需要用掉60公升以上的無鉛汽油。
10.麥可·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1969年1月3日出生於許爾特,德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現代最偉大的F1車手之一,在他頭16年的職業生涯中,幾乎刷新了每一項紀錄。總共贏得7次總冠軍。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91次
F1大獎賽杆位次數: 68次(2012年摩納哥蒙特卡洛賽道不是杆位)
F1大獎賽創最快圈速次數: 77次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1571分
舒馬赫幾乎打破了F1的所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