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我的婚姻

2021-03-03 新大眾哲學

點上方藍字關注新大眾哲學,開啟有意義的人生!

我曾提過我愛我們坂仔村裡的賴柏英。小時候兒,我們一齊捉鰷魚,捉螯蝦,我記得她蹲在小溪裡等著蝴蝶落在她的頭髮上,然後輕輕地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

我們長大之後,她看見我從上海聖約翰大學返回故鄉。我們倆都認為我倆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親是我母親的教女。她已經成長,有點兒偏瘦,所以我們叫她「橄欖」。

「橄欖」是一個遇事自作主張的女孩子,生著鵝蛋臉兒,目似沉思狀。我是急切於追求新知識,而她則堅持要孝順祖父。這位祖父雙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離。

她知道在漳州什麼都有,最好的水果、魚類、瓜類和迷人的山水樣樣俱全。後來,長衫兒流行了,我姐姐曾經看見她穿著時興的衣裳,非常討人喜歡。我記得她平時穿一襲黑衣幹活兒,到了禮拜天,就換上穿淺藍的非常迷人。

她祖父失明之前,她早晨經常出去,探查夜雨之後的稻田水位。我們相親相愛。她能獻出無私的愛心,不要求回報,但是環境把我們拆開了。結果我遠到北平,她嫁了坂仔本地的一個商人。

我是個頗有前途的窮小子。吾妻則是個闊財東的女兒。她比起我來,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家嬌縱撫養之下長大的。

依照舊傳統,女孩子是為男子的需要而教養的;女孩子要學會烹飪,洗衣裳,縫紉,事實上,要教養她能做普通的家事,以便長大後嫁到丈夫家有過日子的本領。

除去偶爾的拜神祭祀到墳塋寺廟之外,她們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廣眾之間出現的。對女孩子的這種歧視,因而造成一個顯著的結果,就是使她們成了賢妻良母。而男孩子則嬌生慣養,縱容壞了,結果,缺乏進取奮鬥的意志,很少有什麼成就。

我由上海聖約翰大學回家之後,我常到一個至交的家裡,因為我非常愛這個朋友的妹妹 C。他們家與後來我的妻子家是鄰居。我也與後來成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應邀到他們家去吃飯。在吃飯之時,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某處向我張望。

後來我妻子告訴我,當時她是在數我吃幾碗飯。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髒襯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卻從來沒人把我向她介紹過。

在大學二年級時,我曾接著三次走上禮堂的講臺去領三種獎章,這件事曾在聖約翰大學和聖瑪麗女校傳為美談。那時我這位將來的妻子還沒進聖瑪麗,但是一定聽見人說這件事。

我由上海回家後,正和那同學的妹妹 C相戀,她生得確是奇美無比,但是我倆的相愛終歸無用,因為我這位女友的父親正打算從一個有名望之家為他女兒物色一個金龜婿,而且當時即將成功了。

在那種時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的。我們結婚之後,我一直記得,每逢我們提到當年婚事的經過,我的妻子就那樣得意地哧哧而笑。我們的孩子們都知道。我妻子當年沒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給我,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覺得安慰高興。

她母親向她說:「語堂是個牧師的兒子,但是我姐姐在學校認得她,曾經告訴我她將來必然是個極賢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

我知道不能娶 C小姐時,真是痛苦萬分。我回家時,面帶悽苦狀,姐姐們都明白。夜靜更深,母親手提燈籠到我屋裡,問我心裡有什麼事如此難過,我立刻哭得癱軟下來,哭得好可憐。因為 C小姐的父親決心將她嫁與別人,我知道事情已經無望,我母親也知道。

我的婚禮是在民國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禮是在一個英國的聖公會舉行的。

根據習俗,我要到新娘家去「迎親」。新娘家端上龍眼茶來,原是作為象徵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了下去。舉行婚禮時,我和伴郎談笑甚歡,不拘禮俗,為了表示看不起這些儀式,後來在上海,我徵得吾妻同意,把結婚證書燒掉了。我說:「把婚書燒掉,只有離婚時才用得著。」這句話一點不假!

我要談談婚前的最後一夜。我請母親和我同床。我們一向很親密。此生我再也不能和她同床了。小時候我習慣玩她的乳房,十歲才改掉這個毛病。我真想陪在她身邊。當時我還是童男哩。

孩子們常說:「天下再沒有像爸爸媽媽那麼不相同的。」翠鳳外向,我卻是內向的,我好比一個氣球,她就是沉重的墜頭兒,我們就這麼互相恭維。氣球無墜頭兒而亂飄,會招致災禍。

她做事井井有條,鄭重其事,衣裳穿著整齊,一切規規矩矩。吃飯時,她總揀切得周正的肉塊吃,如雞胸或雞腿,她避免吃雞肫雞肝兒。我總是愛吃翅膀兒,雞肫,雞脖子。凡是講究吃的人愛吃的東西,我都喜歡吃。我是沒有一刻安靜,遇事樂觀,對人生是採取遊戲人間的態度。一切約束限制的東西我都恨,諸如領帶,褲腰帶,鞋帶兒。

妻是水命,水是包容萬物,惠及人群的;我是金命,對什麼事都傷害克損。

換句話說,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舊式的,是由父母認真挑選的。這種婚姻的特點,是愛情由結婚才開始,是以婚姻為基礎而發展的。我們年齡越大,越知道珍惜值得珍惜的東西。由男女之差異而互相補足,所生的快樂幸福,只有任憑自然了。在年輕時共同艱苦患難,會一直留在心中,一生不忘。她多次犧牲自己,做斷然之決定,都是為了我們那個家的利益。

在結婚五十周年紀念時,我送給她一個勳章,上面刻了 James Whitcomb Riley的那首《老情人》(An Old Sweetheart):

When Ishould be her lover forever and a day,

Andshe my faithful sweetheart till her golden hair was gray,

And weshould be so happy when either’s lips were dumb,

Theywould not smile in heaven till other’s kiss had come。

(林語堂)譯:老情人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

幽冥倘異路,仙府應悽悽。

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我出國時,我們已經走上輪船的跳板,這時父親送我們的那種景象,我始終不能忘記。父親對我們雙目凝視,面帶悲傷。他的心思似乎是:「現在我送你們倆到美國去,也許此生難以再見,我把兒子交託這個做媳婦的。她會細心照顧你。」

我後來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

歡迎關注「新大眾哲學」微信公眾號:

權威發布馬列經典著作編譯出版資訊;

為讀者提供第一手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研究文本;

分享國內外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

投稿郵箱:xindazhongzhexue@sina.com

關注我們,過有意義的人生▼


                喜歡此文章請「點讚」和「在看」↓,分享是一種美德

相關焦點

  • 一見鍾情、民國閃婚、相守57年……林語堂告訴你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
    但終因家境懸殊,被棒打鴛鴦,林語堂在母親面前痛哭一場,自此斷了念想。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告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林語堂不是那種一根筋的人。而命運也確實把對的人送到了他的面前,這個女人就是廖翠鳳。出院的時候,外面大雪紛飛,為了保護妻子羸弱的身體少受顛簸之苦,林語堂絞盡腦汁,弄來一輛雪橇,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她拉回了家。世上有許許多多的人,陪著回家的,只能有一個。多年後提及這件事,林語堂沒有標榜自己,而是星星眼地看著妻子,滿臉崇拜:「我的妻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度過此難關,頗有英雄氣。」
  • 林語堂:一個鄉下牧師兒子娶了富家千金,結婚當晚燒了結婚證
    喜宴上,當著親朋好友的面,林語堂用喜燭把結婚證燒了。眾人大驚失色,一片譁然。林語堂說:「結婚證是離婚的時候需要的,我們用不著。」林語堂表示忠誠婚姻的方式奇特。雖然不可取,只是一種堅定!「結婚了,就沒有想到退出!」林語堂決定認真對待感情,嚴肅地對待婚姻,珍惜眼前人,陪伴是最深情告白!
  • 踏訪林語堂臺北故居,他在那裡陪太太慢慢變老
    自述 | 蔡佳芳 編輯 | 成卿我叫蔡佳芳,我是林語堂故居的主任。從讀書的時候就有聽過林語堂,現在不知不覺在這邊工作十五年了。我常開玩笑說林先生年輕的時候蠻帥的。福建人,不太高,但很有氣質,喜好抽菸,戴著個眼鏡。
  • 林語堂的閩南文化底色
    林語堂記得這風俗是因為他的父親林至誠和母親楊順命擔當過這僧人的角色:「有一天,我們教會裡有一個小童掉在茅廁裡,因為我父親要取代僧人的地位而代之,所以他便要替他打紅繩辮子,而我母親又給他做了一碗湯麵。」這樣兒時的記憶只是記住了某件事情,但地域的色彩就在不經意之間塗抹記憶,成為多年以後林語堂和閩南眾多聯繫中的一絲。
  • 窮小子林語堂娶了富家女,結婚當天把婚書撕了,新娘卻笑了
    後來定居上海,在蔡元培研究院擔任英文編輯後,林語堂才把妻女接來上海,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婚後,擔心丈夫會喜新厭舊,廖翠鳳問他:「人家做了教授,出名了,都一窩蜂地離了黃臉老妻娶新潮女生,你就不趕時髦?」林語堂堅定地說:「我才不要娶新潮女生為妻,我要的是賢妻良母,你就是。
  • 林語堂:我的自由
    我的自由文|林語堂我要一間自己的書房,可以安心工作。並不要怎樣清潔齊整,應有幾分凌亂,七分莊嚴中帶三分隨便,住起來才舒服。天花板下,最好掛一盞佛廟的長明燈,入其室,稍有油煙氣味。此外又有煙味、書味,及各種不甚了了的房味。
  • 悅讀丨林語堂:愛情是點心,婚姻是飯
    「我們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對此,林語堂說,「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好了,秋天乾燥,大家記得多喝水,周末愉快,看文吧~  賽珍珠問:"你的婚姻沒問題嗎?"林語堂篤定地答:"沒問題,妻子允許我在床上抽菸。"1.
  • 林語堂和鍾南山居然是親戚!精英扎堆的硬核家族是這樣煉成的
    這麼不像的兩個人,是怎麼成了兩口子呢?林語堂的意中人原本是另一位。他在《八十自敘》裡回憶:她生得確是其美無比,但是我倆的相戀終歸無用,因為我這位女友的父親正打算從一個有名望之家為他女兒物色一個金龜婿.不過林語堂真到下決心結婚,就不再搖擺。新婚之夜他表態絕不離婚,婚後再無花花草草。陳錦端在他心裡仍有一個特殊的位置,但僅此而已。他與廖翠鳳一生恩愛,相伴白頭。從廖翠鳳的婚姻選擇,就可看出廖家女兒們的下一代為何人才輩出。因為她們為自己未來的孩子選擇父親時,把優秀的基因和人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此前提下,對方家境富裕當然好,如果窮也不要緊,因為她們有幫助夫婿起步的財力。
  • 林太乙︱一代名士:我的父親林語堂
    當父親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他的眼裡充滿了淚水。我坐在他的書房裡,周圍環繞著他的著作。我知道,美宮的話一直在影響著他。 在世八十年,父親著有(翻譯)五十多本書,是世界著名作家。他去世時,《紐約時報》這樣評價:「作為翻譯家,林語堂對西方的思想、習俗、願望及人們心理的理解可謂獨一無二。」
  • 讀完林語堂的語錄,真的很打現代人的臉!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朋友,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林語堂的語錄,讀完後會發現真的很打現代人的臉!文字如下: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需要寫什麼。一年分別後,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 悅讀| 林語堂:一年又一年,且行且珍惜
    ——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2/9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林語堂3/9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林語堂《我的願望》4/9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林語堂5/9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麼過日子。
  • 美食之家林語堂:生病時吃飯比吃藥更有效
    比較而言,林語堂更是一個美食家,他自己就說過:「我生來便是一個伊壁鳩魯派的信徒(享樂主義者),吃好味道的東西最能給我以無上的快樂。」(《林語堂自傳》)在這段時間,林語堂在講究美食的同時還主要強調自己飲食的習慣和獨特性。比如他稱自己的胃口好,除了橡皮外能夠消化一切東西。他還經常在晚上睡前進餐,否則就睡不著覺,至於吃起來的氣勢更是令人害怕,有時一次吃5個雞蛋,還加上餅乾。
  • 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文學最可愛的女人」,她是誰?為什麼可愛?
    林語堂,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北大、清華、廈大任教,一個在文壇上響噹噹的人物。能被他稱為「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自是不同一般。那麼她是誰?又為什麼可愛呢?她就是沈復的妻子芸娘。林語堂曾說:「沈三白之妻芸娘,乃是人間最理想的女人,能以此姝為妻,真是三生有幸呢!」
  • 林語堂曾在北京與魯迅並肩戰鬥,為什麼到了上海二人卻水火不容?
    ,那裡成了整個文化界發表意見的中心,是知識界活動的一個園地,那一場大戰令林語堂十分歡欣。到了1923年的時候,林語堂剛剛從海外學成歸來,還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高就的時候,胡適卻主動出面引薦他到了最高學府北大的英文系做了一名教授,甚至在海外留學期間,林語堂還曾經接受過胡適一大筆的經濟援助,可以說胡適對林語堂是恩重如山。
  • 臺北林語堂故居 賞景用餐超享受
    林語堂陽明山故居相當幽靜,彷如世外桃源。 畢業多年後,再經過仰德大道,這處圖書館由臺北市文化局接管,改名為「林語堂故居」,成為結合展示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年輕時Clare拜讀過林語堂的著作─生活的藝術,多年前也看過由他的原著改編成連續劇的《京華煙雲》。翻開歷史簡介,出生於福建龍溪縣(漳州)的林語堂,29歲時,便獲得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並曾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國民黨政府大陸淪陷前,他曾辦過三本雜誌,並以英文撰成多本經典名著,包括民眾耳熟能詳的《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風聲鶴唳》、《吾國吾民》等。
  • 李小峰拖欠稿費,魯迅和林語堂上門要債,和解後魯迅卻和林決裂了
    他在《論語一年》一文中寫到: 老實地說:他所提倡的東西,我是常常反對的......我不愛幽默,並且以為「這只是有愛開圓桌會議的國民才鬧得出的玩意兒」。 而從魯迅的回應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魯迅對「幽默」有偏見,甚至還對林語堂的態度也有些鄙薄。 當然了,這些只是魯迅和林語堂思想上的一些小衝突。
  • 林語堂:愛穿長袍、寫得了小說、發明打字機、學貫中西的民國大家
    有的人按照字面意思將它翻譯成「北京一剎那」,也有人稍微進行了升華譯為「瞬息京華」,但是這些翻譯對於林語堂來說都沒有譯出作品的神韻,最終林老親自操刀,在作品即將印刷出版之前才想出了《京華煙雲》這個頗有神韻的名字。林語堂出生於福建省一個高山環繞的基督教家庭,父親是一個教會的牧師,林語堂從小就從父親那裡接受了一些關於西方的思想。
  • 林語堂:一個頗具爭議的作家,在他彌留前說出了2件一生遺憾之事
    林語堂曾在自己的自傳裡這樣描寫當時的情形,講:我常常與一些書商們交流,我覺得這十分有趣,甚至感到驚異可喜,我如同發現新大陸一樣,沉浸在各種各樣的中國文化典籍裡面,尤其迷上了中國水墨畫之美,這無意間為他寫作《吾國與吾民》埋下伏筆。
  • 不會背叛婚姻的男人,通常就一種,希望你能遇見
    在婚姻中,更是對對方十分上心。可見,夫妻越優秀,對對方越忠心。林語堂和廖翠英結婚時,兩人決定燒了結婚證書,因為結婚證書離婚時才會用到。他們剛結婚時,生活拮据,廖翠英只能賣掉自己的首飾,才能維持生活。後來,林語堂因為《京華煙雲》名聲大噪,很多女孩子開始對他一見傾心,然而林語堂選擇了忠誠。兩個人就這樣過了幾十年,在他們金婚時,林語堂特意做了一枚胸針,上面刻上了字——金玉緣。他們把這段看似平淡的婚姻,過的十分幸福。
  • 林語堂:真正的幽默是欣然獨笑,替沉悶的人生透一口氣
    △林語堂書法02"幽默"一詞與中國的老詞兒"滑稽",兩者頗多混亂之處。滑稽一詞包括低級的笑談,意思只是指一個人存心想逗笑。我想使幽默一詞指的是"亦莊亦諧",其存心則在於"悲天憫人"。我在上海辦《論語》大賺其錢時,有一個印刷股東認為這個雜誌應當歸他所有。我說:"那麼,由你辦吧。"我那位朋友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