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下旬,央行公布了今年一月份的一些經濟數據: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33400億元,前值為11400億元,預期為30000億元。中國1月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4%,預期為8.6%,前值為8.7%。中國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0700億元,預期為42000億元,前值為21030億元。從M2數據來看,比12月降低0.3個百分點,數值突破了200萬億。
什麼是M2?
M2就是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從過往數據分析,2013年時M2才突破了才100萬億,不到七年翻了一倍,在過去的四十年中,我國廣義M2年均增速達到了15%,而從投資收益上來看,除了房地產、股票中的妖股以及非法集資的民間理財能達到如此增速外,其餘的任何投資都無法跑贏M2增速。這樣的增速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並且老百姓本身就是被動地被分配者。因為市場上的商品就那麼多,但是錢變多了,導致的結果就是商品價格上漲,貨幣貶值,錢也就不值錢了。
什麼原因導致M2增速如此之快?
近十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靠房地產以及大基建,這樣的增長方式本身就決定了M2增速無法下降。在大量建房的過程中雖然拉高了地方經濟,也拉高了全國經濟,但是後遺症也已經顯現出來:鋼筋水泥出現沉澱,房價居高不下。雖然現在開始控制,但是控制不得力時自然會出現GDP下滑,到時候自然會面對是保房價還是保經濟增速的難題。
對我們有何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自然是生活質量的影響,如果這些年你的工資不能超過M2增速,那麼手中的貨幣就會面臨貶值的跡象,從近年來持續上漲的物價,短期出現的通脹都可以看出來。在貨幣購買力下降,手中的資金貶值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到自身生活質量。
再以當前的特殊時期來說,年後央行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再加上各種金融政策的實施,使得當下大部分熱錢缺乏投資渠道,從而只能流入股市,這也是節後股市持續逼空上漲的主要因素(資金推動),而這樣的上漲只是短期熱錢湧入的結果,後期恢復正常時自然也會面臨潮水退去,到時那些沒有業績支撐的上市公司股價隨時都會出現擠泡沫現象,而接盤的依然是普通老百姓。
無論M2超發的資金流向哪個領域,都會助推該領域出現泡沫,至今高企的房價、輪番上漲的大宗商品,節後瘋漲的股市,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只是隨著泡沫的破裂,最終接盤的還是老百姓。客觀來看,過快的M2增速會引發通貨膨脹,增速太慢又不利於經濟發展,只有嚴控好資金流向,多多引到超發貨幣直接流向實體企業,才是一種良性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