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貨櫃運價漲130%!寧波樂歌發了一封公開信

2020-12-26 瀟湘晨報

「5月開始,中外船公司把寧波到美國西岸的價格,從標準的1300美元一個高櫃重箱,逐步提升到3000美元,把寧波到美國東岸的價格從標準的3000美元提升到4850美元……我們號召外貿企業同仁,共同呼籲,要求增加運量,平抑貨櫃的出運價格到合理區間!」

剛剛過去的周末,一篇呼籲平抑海運價格的公開信刷屏了外貿、航運界的朋友圈。

公開信的發布者,正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寧波外貿企業——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隨後,樂歌股份董事長兼CEO項樂宏也在微博轉發喊話。消息一出,投資者、從業者更是熱議不斷。

那麼,近期海運漲價究竟掀起了怎樣的波瀾,竟引得上市公司公開發聲?又是否有解決的辦法?

「每個櫃多支付一萬多元」

說起樂歌股份,不少關注寧波外貿的朋友都耳熟能詳。它是一家從事人體工學線性驅動應用和健康辦公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更是在疫情下憑藉跨境電商逆勢突圍,贏得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連線「點讚」。

今年上半年,樂歌股份的收入同比增長35%左右,預計盈利6000萬-6700萬元,且境外電商銷售同比增幅高達68%。然而,風生水起的跨境電商板塊,比傳統外貿更容易對運價上漲產生「直接痛感」。

昨天,項樂宏向記者解釋了個中緣由——

「過去傳統的外貿出口一般是FOB模式,遠洋運輸費由海外客戶來付。現在的跨境電商模式下,貨權屬於賣家自己,得把貨物運至海外倉一件一件銷售,遠洋運輸費當然得賣家自己承擔。」

根據樂歌的公開發文,公司在跨境電商CIF條款下一個月出幾百個貨櫃,而漲價意味著每個櫃要多支付一萬多人民幣——即公司每月將因此增加幾百萬元的成本。儘管這與樂歌2019年8.23億元的境外營收規模相比,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但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同時,廣大傳統外貿企業或將被間接波及。樂歌在公開信中提到:「大量外貿出口企業的訂艙要提前20多天,即使訂艙成功也有被甩倉的可能」,且「運費的暴漲勢必導致客戶減小訂單、推遲出貨、取消訂單,影響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不過,項樂宏補充道,樂歌呼籲的是平抑貨櫃出運價格,「1300美元的重箱價格是可以盈利的,但是現在的漲價過分了,破壞行業生態。如果提價50%是合理的,能夠理解,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增長超過130%我覺得太多了。」

樂歌的發聲在網上得到了不少支持,一些從業者表示「希望建立良性循環的外貿環境,大家一起走出困境」「要合理漲價,而不是漫天要價」,但也有網友提出了異議:「船公司疫情期間無奈限制運力,不限制的話造成的虧損誰來買單」「漲價是市場行為,這樣呼籲有用嗎」……

8月1日晚間,項樂宏用個人帳號在雪球論壇澄清,表示作為公共海外倉平臺,樂歌勇敢站出來發聲是為了整個外貿行業,為了大量中小外貿企業,為了地方經濟,為了就業和民生。

海運漲價,甬企有何應對之策?

在樂歌發聲引發熱議的背後,是廣大貨主與船公司就運價產生的矛盾,而居高不下的運費,一定程度上是當前形勢下的必然——受海外疫情影響,海運「需求側」回暖,但「供給側」卻跟不上。

寧波中基天時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穎分析道:「現在海員們出海一次就需要隔離14天,勢必導致人員配置不足、航運班次減少,因此要想在疫情的情況下讓運價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

而在項樂宏看來,除了供需矛盾外,壟斷是另一大因素:「目前的船公司主要是馬士基、長榮海運、中遠海運這三大家,且相互結盟提價,而航空公司則有幾十家、幾百家。」在樂歌股份的公開發聲中,也明確點出「COSCO(中遠海運)應該積極增加運力」。

根據寧波航交所發布的海上絲路指數,7月寧波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平均值為795.1點,環比上漲7.8%、同比上漲20.3%。其中,美國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運價刷新了年內高位。尤其是7月末,班輪公司在火爆的市場行情下照例推漲市場訂艙價格,令運價再創新高。美西航線指數平均值高達1683.5點,同比增幅高達76.6%。

在2019年樂歌的外銷板塊中,美國是規模最大的市場。而對於美國出口佔全市約五分之一的寧波而言,還有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需要面臨運費成本考驗,這也是樂歌作為公共海外倉平臺發聲的原因。除了公然呼籲,這些寧波企業還在考慮其他解決的辦法——

張卓穎介紹道,他們會根據不同產品,靈活地配置空運與海運的比例,以優化物流成本:「在跨境電商中,一般體積小、貨單價高、時效性強的商品適合空運,而體積大、貨單價相對較低的適合走海運,總體而言也較空運更便宜,需根據具體情況安排。」

「船公司漲價增加了貨主的成本,但對我們貨代而言,既然大家都面臨漲價,並不影響某一家企業的競爭力。」寧波艾馬仕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小月說,對貨主來說發聲是一種辦法,同時也可以考慮多家企業聯合抱團,與船公司議價。

「在物流行業內,如果一年的出貨量足夠大,是可以與船公司籤訂年約、商談價格的。如果是做FOB條款的企業遭遇了買家因運費漲價而推遲出貨,也可以跟對方商量改做CIF條款,甚至延伸成門到門服務。」唐小月說。

8月3日晚,樂歌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其在美國的全資子公司Loctek Inc.增加投資4100萬美元,用於在美南、美西購置合計超過4萬平方米的海外倉,以完善公司自有倉儲體系。通過自建跨境電商海外倉創新服務綜合體,帶動更多中小企業一起抱團出海。

項樂宏表示:「接下來,除公共海外倉儲和配送業務外,樂歌將為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客戶提供專利核查、信息數據共享SAAS服務、高等級實驗室出口安規檢測等綜合服務。我希望未來的樂歌不僅是樂歌人的樂歌,更是鄞州人的樂歌、寧波人的樂歌、浙江人的樂歌、外貿跨境電商人的樂歌。」

截至記者發稿時,尚無任何船公司對樂歌股份的喊話給予回應。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近期,瘋狂暴漲的貨櫃運價之下,交通部終於出手了
    貨櫃碼頭 外貿出口企業發文呼籲平抑出口貨櫃海運價格,這次交通運輸部終於要出手了,還點名了6家航運公司(中遠海運、馬士基、地中海、達飛、赫伯羅特)。 正如各位貨代和出口公司所知,近期以來的貨櫃貨運市場,自亞洲到美國、歐洲航線的運價大幅上漲。於外貿出口貿易公司而言,這無疑是增加了運輸成本啊。
  • 葉檀:運價漲!鐵礦石漲!煤炭漲!大復甦大反彈就在當下
    據第一財經報導,10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標準箱,到達420萬標準箱,再次刷新月度歷史紀錄。 貨櫃船舶運費水漲船高,各大船公司的貨櫃運價周周漲、天天漲,最熱門的是歐美航線。
  • 中國到美國運價「漲瘋了」!全球海運市場現曙光
    貨櫃海運運價全線大漲幾近瘋狂,全球搶出貨,包括歐洲、北美、南美等幾乎全線大漲,航運公司形容「運價瘋了」。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集運市場。不過,隨著各國陸續恢復經濟活動,貨運需求量飆升,集運運價翻倍上漲。
  • 木材運輸注意,運價還在漲!各大船公司公布9月運價
    一些知名航運公司已經公布9月份運價,運費還是剎不住閘,就是漲漲漲!!!本次海運運價創紀錄的飆升、暴漲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到底孰是孰非?1、CMA CGM法國達飛CMA CGM已宣布,從9月1日起,亞洲國家到非洲和印度洋的所有乾貨、冷藏貨、超限貨(OOG)和散裝貨將恢復一般運價(GRR)。
  • 木材運輸注意運價還在漲!各大船公司公布9月運價
    一些知名航運公司已經公布9月份運價,運費還是剎不住閘,就是漲漲漲!!!本次海運運價創紀錄的飆升、暴漲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到底孰是孰非?1、CMA CGM法國達飛CMA CGM已宣布,從9月1日起,亞洲國家到非洲和印度洋的所有乾貨、冷藏貨、超限貨(OOG)和散裝貨將恢復一般運價(GRR)。
  • 想要高櫃貨櫃,加價1000美元!瘋狂的貨代首次驚現黃牛
    「搶」、「漲」、「瘋」——這三個字就是最近兩個月,出口貨運市場的主題。要想讓貨物按期出貨,你需要1000美元起的加價費。做貨代生意的李峰,每天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漲價的信息更新給客戶。「現在柜子都漲瘋了,就這樣,還要搶才有柜子。」李峰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出口的高櫃一櫃難求,運費也水漲船高。
  • 全球貨櫃運力失衡:運價飛漲港口擁堵 美歐對中國需求強勁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全球貨櫃運力失衡:運價飛漲港口擁堵,美歐對中國需求強勁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集運市場全航線運價不斷飆升。近幾個月來,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不均衡、世界多地疫情大幅反彈,同時聖誕、新年等傳統運輸旺季到來,導致歐美多港口出現擁堵,國內很多港口貨櫃卻極度缺乏。
  • 亞洲化學貨運市場穩定 貨櫃運價飆升
    據ICIS網站12月15日消息本周,亞洲化學品油輪運費討論繼續在窄幅波動,與貨櫃航運市場的強烈看漲情緒大不相同。
  • 【航運價格大漲,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創歷史新高】12月11日...
    2020-12-14 08:05:04來源:FX168 【航運價格大漲,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創歷史新高】12月11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出新高;前一周,該指數剛創出有史以來最大周漲幅。
  • 「瘋狂的箱子」點燃運價指數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隻「瘋狂的箱子」——12月11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出新高;前一周,該指數剛創出有史以來最大周漲幅。 在業內人士看來,航運價格大漲,有供給側因素影響,更是出口活躍的縮影。在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國成為很多國際訂單理想的轉移地。
  • 「深度」運價漲了3倍以上,跨境物流企業仍難逃虧損倒閉
    誰知,貨物還在運往國內倉庫的路上,公司創始人許璐梅突然接到航空代理的通知:「運價要漲,一公斤漲16元。」可是,艙位是提前一周預定的,價格是已經和客戶定好的,這差價只能由公司承擔。「一漲價就虧,光這一次就虧了12.8萬。」許璐梅說,這是公司近期虧得最狠的一次。但因為近期國際貨運價格頻繁波動,虧損是整個3月的常態,幾乎每發一次貨都要虧。
  • 海運需求集中爆發,貨櫃一櫃難求,明年又迎更換高峰,2家A股公司市...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本周,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為2411.82點,環比上升4.33%。其中歐洲線運價環比上漲6.0%,同比漲230.9%;地中海運價環比漲4.9%,同比漲194.1%;美東線運價環比漲1.5%、同比漲98.9%;美西線運價環比跌1.2%、同比漲190.6%;市場供給吃緊,艙位處於滿載狀態。
  • 「瘋狂的箱子」點燃運價指數 拉動引擎料有序切換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隻「瘋狂的箱子」——12月11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出新高;前一周,該指數剛創出有史以來最大周漲幅。在業內人士看來,航運價格大漲,有供給側因素影響,更是出口活躍的縮影。在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國成為很多國際訂單理想的轉移地。
  • 海運需求集中爆發,貨櫃一櫃難求,明年又迎更換高峰
    貿易復甦帶動集運價格繼續上漲,貨櫃一櫃難求,機構預計貨櫃短缺問題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與此同時,隨著租賃合約到期,2021年貨櫃將迎來更換高峰,相關公司有望持續獲益。
  • 「瘋狂的箱子」點燃運價指數,CCFI站上1400點新高!箱子都去哪兒了?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隻「瘋狂的箱子」——12月11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出新高;前一周,該指數剛創出有史以來最大周漲幅。在業內人士看來,航運價格大漲,有供給側因素影響,更是出口活躍的縮影。在海外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國成為很多國際訂單理想的轉移地。
  • 貨櫃運費再創新高!
    在經歷了最初滯後於泛太平洋地區的運價大幅上漲之後,北歐的即期運價漲幅飆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0%。更有亞洲北歐地區的運費報價已經達到每40英尺高櫃10000美元。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近一期發布的航運指數顯示,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總體保持高位。多數遠洋航線運價運行平穩,部分漲幅較大,綜合指數上漲。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現在外貿業務量大,貨櫃確實比較緊張,而且出口海外的貨櫃回流不暢,我們只能儘量協調。」據李彬透露,從今年10月開始,前灣港碼頭周邊的貨櫃租賃公司幾乎都將箱子租了出去。受國外疫情影響,在歐洲、美洲等地的港口,貨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積壓,導致很多空箱回不來。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於12月11日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下歷史新高。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 貨櫃「黑天鵝」
    由於出口激增,海運費不斷上漲,訂艙就像某段時期買房一樣,猶豫一下要不要訂,不訂等等又漲100美元。」物流企業為找不到箱子發愁,而比物流企業壓力更大的是中國港口。出口貨物大增,貨櫃緊缺,導致運價接連走高,從今年5月至今,中國出口的貨櫃運價已經連續7個月上漲。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CCFI)是貨櫃運輸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等待艙位:從2天延長至一周,貨櫃周轉率低拖後腿大多數出口商品都是用貨櫃裝載後,再通過海運等方式發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