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和同事發展工作關係,下班後從不來往,形同陌路,這種人怎樣?

2020-12-13 職場猿話

有網友問,只和同事存在工作關係,下班後從不交往,形同陌路,這種人怎樣?這麼做好嗎?

這樣的人,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做事,能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拎得清,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是個好同事,完全沒什麼問題。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人呢?

1、和同事不熟

我大學畢業後待的第一家公司,剛開始進入時和同事完全不熟,在公司電腦也不允許使用社交軟體,再加上當時的手機遠沒有現在這麼智能,所以導致下班後基本上處於「失聯」狀態。

除非工作上有急事,否則真沒有哪個會互相交往。

剛開始我認為是同事間太冷漠,所以也沒當一回事。

隨著部門間溝通的加多,以及年會等因素,認識了越來越多的同事,發現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同齡人,彼此間有許多共同點,比如打球、跑步、爬山、看車展、聚餐等,於是下班後聯繫頻繁。

原來大家都有一顆躁動的心,只是剛開始不熟,才把這顆心隱藏了而已。

所以說,同事間一開始的關係,就像兩個相親的人一樣,一開始有點拘謹;但隨著交往的深入,一定會敞開心扉互相來往,當然就不會有下班後變成陌生人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2、不想融入同事中

我有個同事,性格內向,獨來獨往,聚餐從不喝酒,下班後社交軟體常年屬於「下線」狀態,不發朋友圈,幾乎不給任何人點讚,想要聯繫上他,除了打電話,別無選擇。

哪怕是打電話,也未必會接。

但就是這麼一個不喜歡和同事交往的人,幾乎每周都去爬山,還加入了深圳好幾個和爬山相關的協會。

看得出來,他並不是真正的內向,他只是不想和同事一起去做那些朋友間才可能做的事,比如爬山、海邊度假。

他的眼光,越過了同事,觸及了更廣的陌生人群體。

他不是不喜歡和同事來往,他只是在尋找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玩樂而已。

3、有自己的計劃

前幾年,我師兄公司新招了個銷售。

這個銷售在同事眼中很奇怪,在別的同事都拿出渾身解數和同事打好關係時,他卻一心往外跑,發展客戶、積累人脈,從不知道停歇。

他的業務穩步上升,得到了老闆的讚許,但和同事間的關係卻僅局限於點頭之交。

一年之後,他辭職了,這在同事圈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畢竟認識他的人很少。

只有老闆的眉頭緊鎖了一陣。

又過了一年後,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推出的產品開始頻頻和公司競爭,不管價格與品質,都與公司不相上下,搶去了一些客戶。

打探之下老闆才得知,原來就是那位同事開的新公司。

他加入原公司的目的,不在於和同事搞好關係,他只為儘快融入這個行業而來,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資源和人脈掌握得足夠多時,就另起爐灶,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像他這樣的人,就是有計劃的人,他不喜歡和同事來往,並不是因為他性格如此,而是因為「與同事打好關係」這事,並不在他的計劃之中,外面有更廣闊的星辰大海在等著他。

總結來說,如果你身邊出現了下班後不喜歡與同事來往的人,也不在在意,更不要覺得他匪夷所思,或許他不屑於拓展同事間的關係,或許他有自己的計劃。你也應該思考自己加入本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混個經驗,為了為將來積累人脈,還是為了結交一幫朋友?

對此,網友們怎麼看呢?下班後你會和同事來往嗎?

我是一隻程序猿,研發部軟體負責人,副業賺錢能手,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真實故事。歡迎關注我 ,聽我剖析職場真實故事背後的底層邏輯。

相關焦點

  • 關係再好的同事,離職後來往也少了,這三點說得很清楚
    在平時工作中,那些關係非常好的同事,經常會玩在一起,甚至有些人下班後經常聚會,周末一起出去逛街,可是他們在離職後,原來的同事關係,
  • 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後,不會跟前同事繼續來往?看完你就懂了
    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後,不會跟前同事繼續來往?看完你就懂了 離職,是職場上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一旦公司的發展理念與自己不合,就會給人一種待下去也不會有發展的想法,能想到的也就是辭職的。
  • 一個老領導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不要與同事走得太近,3點講透
    和同事相處,是一門學問,如果和同事只存在工作關係,下班以後和空閒時間從不交往,形同陌生人這必定不可取,但走得太近了,受傷害的始終是你自己。很多人常聽人說「距離產生美」,卻不知到底怎樣的距離才是最佳。離得太遠了,關係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也就來了,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同事,稍有不慎就會漸行漸遠。
  • 龍珠 幾十年後為何悟空家和布爾瑪家形同陌路?這一切都怪悟空
    看過《龍珠》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悟空一家和布爾瑪一家都是關係十分要好的兩個家庭,在動漫總是能看到這兩家人在一起的畫面。這兩家人之所以關係那麼好,其中的紐帶都是因為悟空,如果悟空不在的話這兩家人的感情就會慢慢變淡。
  • 有多深情,就有多絕情的星座,一旦分手,便形同陌路
    那麼在十二星座中的這幾個星座,他們有多深情就有多絕情,一旦分手便形同陌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無論是誰,他們都不喜歡和人講過多的話語,雖然比不上天蠍座的冰冷,但也讓人覺得不好靠近。無論和他們相處多久,都很難知道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把自己掩飾得非常好。看似沒有情感可言的他們,面對自己的愛人卻很深情,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很久,可一旦感情發生變故,便絕不會再給對方任何機會,深情亦絕情。
  • 離職後跟同事的關係就疏離了?這4點早已透露,太現實
    離職後跟同事的關係就疏離了?這4點早已透露,太現實在職場中,相信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並不會在同一家的公司呆上幾十年,多少都會有一些的跳槽的經歷。而每到一個新公司就會與前面的同事告別,結識新的同事。大多是人在新公司之後,就會就開始和舊公司的同事有了疏離感,漸漸的不再聯繫,甚至從此徹底成為平行線的陌生人。同事關係明明是我們擴展人脈的重要手段,並且也是組成自身交際網的的一部分,一個好的同事關係往往能有效幫助事情的發展順利,反之亦然。
  • 同事關係都已婚,上班無話不說,下班後很自覺的互不聯繫,正常嗎
    有網友提問:同事關係都已婚,上班無話不說,下班後很自覺的互不聯繫,正常嗎?作為同事,在公司交流的時間肯定很多,但是正常的同事關係都不會過於過問同事的私事。現實當中存在這樣的關係的會有兩種比較極端的可能。一種是正常的同事關係,另外就是兩人是曖昧的關係。而且雙方都對彼此有好感,都在尋找婚姻外的宣洩出口。
  • 分手後就形同陌路的四個星座,天蠍座深情也絕情,金牛座固執堅決
    愛情固然是美好的,但很多時候兩人之間突然就翻臉不認人。一段美好的感情,最後卻以悲傷而結尾,愛情本來就是沒有道理可言的。有些人分手後,還相愛卻不願意相見,走在大街上都是當作陌生人去看待。不知道是有多大的仇恨,無話不談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看看分手後就形同陌路的星座有哪些呢?
  • 長大後關係越來越淡 甚至形同陌路的兄弟姐妹們 都經歷了什麼?
    平時都不怎麼聯繫,遇上這種尷尬的事兒去求助,多丟人!」聽到這,我起先一愣,回過神來想想,也是能夠理解的。表妹的原生家庭是典型的多子女家庭,姨母稀罕老大,偏愛小兒,不經意間就容易疏忽了表妹。長時間不公的待遇,難免不讓人心生不滿,小時候的分歧,誰都沒有放在心上。
  • 已婚異性同事,上班關係親密,下班互不聯繫,表現正常嗎?
    「發之於情,止乎於禮」也許用來形容這種關係應該更準確一點。很多人都有關係好的同事,有異性也有同性,同性還不怎麼樣,如果和異性同事關係好把握不好分寸甚至會招來一些閒言閒語。我舉個例子:曾經工作的單位一個男同事和女同事關係特別好,兩者都是已婚,然後大半夜不知道為什麼把曖昧簡訊錯發到我另一個女同事手機上,那個女同事和我關係好,偷偷告訴了我這件事情。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引起共鳴
    我們活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每天都要跟人打交道,人與人的相處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工作中,我們要跟客戶、同事、領導打好關係。在生活中,也要跟家人、朋友相處恰當,都考驗著我們為人處世的情商。當你和同事做同樣的工作,而你因為業績好,獲得高提成,別人只會妒忌你,從而對你有了戒備心,嚴重者還會排擠你,所以,聰明的人不會跟別人提及「錢」的事。對於親兄弟而言,亦如此。當我們抱著「有錢一起賺」的心理跟親兄弟合作時,本來初衷是好的,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適得其反。
  • 謙謙君子胡歌與江疏影分手後,為何倆人形同陌路?
    一段是和「哈妹」薛佳凝,而另一段就是和同是上海人的江疏影。與薛佳凝的戀情,至今是眾多「胡粉」心中的痛。而與薛佳凝分手後,胡歌從未說過薛佳凝的一句不是,不管在節目上還是私下裡,胡歌一直都稱讚薛佳凝「真的很好」。而對於江疏影,一向以謙謙君子示人的胡歌,卻對江疏影一臉的冷漠。
  • 為什麼別人家的兄弟姐妹親如一家人,而我們家卻形同陌路呢?
    鄰居家兄弟姐妹四個,他們都六七十歲了,但關係和睦,而我們家兄弟姐妹之間卻很少有往來,形同陌路。他們是我見過最和諧的一家人,老一輩兄妹四人關係融洽,下一輩的孩子們也都相親相愛。他們的父親已經去世五十多年了,當時只有老大工作了,後來的弟弟妹妹找工作時,他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讓他們都進入父親的工廠,而是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母親在老伴去世後,家裡的事情就啥也不管了,都是由老大說了算,一直到現在弟弟妹妹們對老大還是非常尊重。
  • 如果你懂得和這3類同事來往,你的人緣會越來越好,路越走越寬!
    聰明人都知道,想在職場上長遠發展,只憑「單打獨鬥」是萬萬不行的,因為無論是哪家公司,都會講究所謂的「團隊協作精神」。不管你內心的有多麼抗拒,光是憑這一點你都不得不去主動和同事們來往。不過你也不用太較真,並不是要和所用的同事都搞好關係,一來你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二來人家與不一定會願意和你來往。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
    這個原因,我也是認同的,不同的起點和出身,註定會有不同的人生。但為什麼很多條件相差無幾,起點差不多的人,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呢?胡適先生有句話也許能解釋這個問題,他說,一個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樣利用閒暇時間,閒暇定終生。對此,深以為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從下班後、閒暇時拉開的,在這段時間裡所幹的事,將會決定我們的層次和結局。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
    ,如一潭死水般毫無生機和波瀾; 鑑於這樣的現狀,一個很多人或許比較關心的問題就來了: 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顆腦袋,都是每天只有24小時,這種巨大的差距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
  • 在職場常和這3種人來往,很容易把自己給害了,過來人都懂得拒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什麼樣的人交往,你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們在職場中交友一定要慎重,而不是「來者不拒」,什麼樣的人都去結交。如果你在職場常和這3種人來往,很容易把自己給害了,過來人都懂得拒絕。一、總是慫恿你的人。
  • 同事們不要聊天,也不要說一句與工作無關的話:集中精力少操心
    朋友無意間說出了自己的家事,同事當場羨慕不已:「我有個這樣的舅舅該多好啊。」之後,再也沒有人提起過。一年後,我的朋友升職了,這引起了一位同事的羨慕。他們的關係漸漸疏遠了,就連他也聽同事在背後議論,朋友之所以能升職,並不是因為他們背後的關係。
  • 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同事相處?高明的人,都懂得這幾個相處技巧
    同事之間,相處得當彼此受益,相處的方式不對,很有可能會害了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同事相處?高明的人,都懂得這幾個相處技巧:一、和躊躇滿志型同事相處,儘量順著他在工作中,總有一些躊躇滿志的同事,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的很有能力。
  • 為什麼退休後不願和前同事來往?不是不願意,而是沒必要
    為什麼退休後不願和前同事來往?不是不願意,而是沒必要在不同的年齡段中,我們所要經歷的一些事物也是不一樣的,而對於這些事物的看法,隨著自己的心智逐漸成熟,看待的情況也就不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對自己比較有利的人才能更便於交往,這樣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你就能更多一個人脈,不僅如此,你還能學習他們身上一些比較優良的品質,能夠提升自己的空間。而當你退休的時候,就要開始自己的養老生活了,這個時候,自己有家庭,也有退休金,就可以開始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了。但有些人在退休了之後,就不願意和自己的前同事來往了,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