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只和同事存在工作關係,下班後從不交往,形同陌路,這種人怎樣?這麼做好嗎?
這樣的人,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做事,能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拎得清,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是個好同事,完全沒什麼問題。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人呢?
1、和同事不熟
我大學畢業後待的第一家公司,剛開始進入時和同事完全不熟,在公司電腦也不允許使用社交軟體,再加上當時的手機遠沒有現在這麼智能,所以導致下班後基本上處於「失聯」狀態。
除非工作上有急事,否則真沒有哪個會互相交往。
剛開始我認為是同事間太冷漠,所以也沒當一回事。
隨著部門間溝通的加多,以及年會等因素,認識了越來越多的同事,發現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同齡人,彼此間有許多共同點,比如打球、跑步、爬山、看車展、聚餐等,於是下班後聯繫頻繁。
原來大家都有一顆躁動的心,只是剛開始不熟,才把這顆心隱藏了而已。
所以說,同事間一開始的關係,就像兩個相親的人一樣,一開始有點拘謹;但隨著交往的深入,一定會敞開心扉互相來往,當然就不會有下班後變成陌生人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2、不想融入同事中
我有個同事,性格內向,獨來獨往,聚餐從不喝酒,下班後社交軟體常年屬於「下線」狀態,不發朋友圈,幾乎不給任何人點讚,想要聯繫上他,除了打電話,別無選擇。
哪怕是打電話,也未必會接。
但就是這麼一個不喜歡和同事交往的人,幾乎每周都去爬山,還加入了深圳好幾個和爬山相關的協會。
看得出來,他並不是真正的內向,他只是不想和同事一起去做那些朋友間才可能做的事,比如爬山、海邊度假。
他的眼光,越過了同事,觸及了更廣的陌生人群體。
他不是不喜歡和同事來往,他只是在尋找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玩樂而已。
3、有自己的計劃
前幾年,我師兄公司新招了個銷售。
這個銷售在同事眼中很奇怪,在別的同事都拿出渾身解數和同事打好關係時,他卻一心往外跑,發展客戶、積累人脈,從不知道停歇。
他的業務穩步上升,得到了老闆的讚許,但和同事間的關係卻僅局限於點頭之交。
一年之後,他辭職了,這在同事圈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畢竟認識他的人很少。
只有老闆的眉頭緊鎖了一陣。
又過了一年後,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推出的產品開始頻頻和公司競爭,不管價格與品質,都與公司不相上下,搶去了一些客戶。
打探之下老闆才得知,原來就是那位同事開的新公司。
他加入原公司的目的,不在於和同事搞好關係,他只為儘快融入這個行業而來,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資源和人脈掌握得足夠多時,就另起爐灶,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像他這樣的人,就是有計劃的人,他不喜歡和同事來往,並不是因為他性格如此,而是因為「與同事打好關係」這事,並不在他的計劃之中,外面有更廣闊的星辰大海在等著他。
總結來說,如果你身邊出現了下班後不喜歡與同事來往的人,也不在在意,更不要覺得他匪夷所思,或許他不屑於拓展同事間的關係,或許他有自己的計劃。你也應該思考自己加入本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混個經驗,為了為將來積累人脈,還是為了結交一幫朋友?
對此,網友們怎麼看呢?下班後你會和同事來往嗎?
我是一隻程序猿,研發部軟體負責人,副業賺錢能手,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真實故事。歡迎關注我 ,聽我剖析職場真實故事背後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