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就要到了,在秋分前後,可以做好養生保健,迎接深秋的到來。秋分養生首先從飲食下手,下面為您介紹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飲食攻略,做到這些細節就能健康飲食度過秋分!
1、多食水果防乾燥
秋分時節天氣乾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甘蔗為首選,其次,像荸薺、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
2、白色蔬菜養陰生津
白色蔬菜可養陰生津,如蘿蔔、花菜、百合、山藥等。入秋後,要多吃些養陰生津的蔬菜。
3、多喝湯滋潤肺腑
秋季乾燥氣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發加快,從而使人有不同程度「乾燥感」,因此,秋天適當喝些保健湯水既滋陰潤肺又可及時補充水分。最常見的就是羅宋湯,把土豆、胡蘿蔔、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起煲煮,酸甜開胃。此外,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其鮮味十足,還能健脾養胃。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胺基酸和礦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不但能使肉湯營養加倍,還有利於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
4、早晨喝粥最養胃
每天早上空腹胃虛,喝上一大碗熱粥,不但讓腸胃得到滋養,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還能補充營養,為一天的工作養精蓄銳。在煮粥時,加入梨、蘿蔔、芝麻等藥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潤燥的功效。可以喝點雜糧粥,能提神養氣;養胃的話,山藥粥最好;晚上喝點甜粥能鎮靜安神,如百合粥;黑豆粥補腎效果最佳。
5、吃鴨肉去秋燥
鴨肉富含維生素B2,對人體新陳代謝及神經、心臟、消化和視覺的維護都有良好的作用;維生素E能幫助人體清除多餘自由基,抗衰老。鴨肉中的脂肪化學成分近似橄欖油,也具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