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師生比例失調 一英語老師教四百學生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我不知道您有沒有考慮過教師群體中的勞逸不均、師生比嚴重失衡的現象。這個情況在深大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日前,深圳大學(下簡稱「深大」)大學英語教學部老師章健給校長李清泉信箱寫信,反映在公共英語課中教師常態化「一學期教400個學生」的不合理情況。

  對此,深大外國語學院相關負責人昨日(20日,下同)回應記者稱,這是擴招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目前正在制定新措施解決問題。

  教師:師生比嚴重失衡無法提供優質英語技能課程

  章健負責教授大學必修的公共英語課,在3月初發給校長的信中反映,一線英語老師在沒有配置助教的情況下,每學期常態化地教授5個班次(10學時),每周面對的學生達250—400人。「要是被海外同行聽到了,不會說我們敬業,而會恥笑我們草菅高等教育。」

  章健稱,深大1∶22.5的師生比極不健康,以22.5個學生20個學分的功課量計算,平均每個老師承擔的教學任務是450個學分時左右,「這是美國一流大學的3倍左右。」在章健看來,這種情況導致教師壓力大增以及教育質量下降。

  章健介紹,深大擴招10年,學生人數增長3—4倍,「我們這點人手(67人)只增加了1倍不到,根本無力給兩個年級、30000多名學生連續兩年提供優質的英語技能課程。」他希望學校能夠重視大學英語的課程改革。

  記者昨日撥打章健辦公座機欲具體了解情況,但無人接聽。相關人士介紹,章健已經多年向院裡提出意見,此問題一定程度上被漠視,他才給校長信箱寫信。

  外國語學院:這是擴招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

  對於章健反映的情況,記者昨日致電深大外國語學院進行採訪。該院一蔣姓負責人表示,一名英語教師每周平均教授8—10節課,也就是4到5個班。一般是4個小班加1個大班,小班最多60人,大班最多120人,每個老師最多面對的學生在360人左右。

  該負責人表示,這是高校擴招普遍面臨的問題,學院也很無奈,一直想辦法解決。比如增加網絡授課教師的使用、入學考試成績好的同學可以申請免修英語等,「目前還在制定新一輪的改革」。

  對於下一步是否會考慮減少大學英語教師授課量,該負責人表示不太可能,「深大老師的課時並不比其他學校多,學校規定每個老師每周必須教12節課。」他還介紹,上學期曾調研過全國七八所大學的大學英語授課量,有的大學英語老師一周上16節課。

  專家觀點

  引導教師從事

  公共基礎教學

  「公共課師生比失衡的現象,在不少學校都存在。」國內知名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不僅是英語公共課,數學等基礎公共課程都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在他看來,提高公共基礎教學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比重,或許能更好引導教師從事公共基礎教學。

  此外,高校對老師的考核評價體系中,科研成果的比重高,導致很多老師不願意從事基礎教學。上一個學期的公共基礎課,老師可能才有一兩百塊錢,不少老師都忙著搞科研寫論文。「只有公共基礎教學的比重增加,老師才願意從事公共基礎教學」,熊丙奇認為,學校應該改變考核評價體系,重視人才基礎課程的培養。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

相關焦點

  • 大學老師被學生愛戀,高校師生戀是什麼樣子?
    正常高校師生戀有成功有失敗這是一個真實故事:A是某高校青年才俊老師,他的課風趣幽默,深受學生喜愛,課堂總飄出歡聲笑語。尤其女同學容易被吸引,所以不斷有學生追求A。對於師生戀,有些國家是禁止的,因為這種關係會引發對學生整體的不公平。若有師生戀,學校會讓老師退出或讓學生轉學。我們國家沒有這種規定,而且一般認為大學都是成年人,師生戀被默許。年輕男老師只要外表英俊,看上去睿智風趣,就容易受到女孩子喜歡。
  • 大學讀男女比例失調的專業是種什麼感受?網友:一言難盡
    對於很多大一新生來說,經過半年的大學生活和學習,也逐漸認清了現實。高中時家長和老師給給大學生活畫的餅,沒有一個能實現的。前段時和剛上大一的表妹聊天,她直呼大學生活和想像的完全不一樣。說好了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到了大學才發現,大一有可能忙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 英語老師晚上十點電話催作業,被學生舉報,網友:你有多討厭英語
    有不少的學生不喜歡學習英語,似乎與英語是「三世仇人」,課文單詞不背,布置的作業要麼胡亂寫,要麼乾脆不寫,懟起老師「能量頂著天」。近日,一位初中英語老師在晚上十點電話催學生交作業,結果被學生舉報。舉報的理由是按照網課課表中就沒有「網上需要接打電話」這一課程設置,所以這樣嚴重擾亂了家長和學生的晚上休息。學生的舉報很快收到答覆:「雖是老師良苦用心和責任心的體現,但隨意拖延教學時間,加大學生課業負擔,與教育局文件精神相悖。」
  • 如果小學英語教學破壞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初中英語老師該怎麼辦?
    曾任《學生雙語報》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北京研究院客座教授。一線教師提問:我以前教初中剛上來的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感覺到特別熱情;但現在小學開了英語,初一的學生對英語熱情已經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教學?
  • 牛津大學發榜——最好的英國大學青睞哪些中國學生?
    招生通知由學生申請的牛津大學各相關學院直接發出。中國學生錄取情況中國學生在牛津國際學生中所佔比例最高。1 深圳(10)深圳國際交流學院 8 深圳中學 1 深圳高級中學 1 截至本文發布為止,美英高校錄取的中國學生如下(動態更新中):關於牛津大學牛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位於英格蘭牛津市
  • 大學裡你看見的英語老師,為什麼多數是氣質好又漂亮的女老師?
    文/阿蒙聊教育大學裡的老師,一直是很多學生討論的話題,似乎每個大學,都會有那麼幾個老師,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漂亮的老師,而且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學生們也在網絡平臺上,紛紛曬出自己認為大學裡最漂亮的老師,最近幾年也是出現了很多
  • 深圳太子灣國際學校最新消息,與廣州的NCPA、ULC竟是血緣關係!
    學校的中外教雙師,在職責、地位上完全平等,兩位老師組成合作緊密的團隊,對班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基礎、困難、問題展開持續性的溝通和分享,並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師生比例】1:8【班級規模】不超過20人/班【是否寄宿】可寄宿低年級學生住在AQ2附近的兩個宿舍之一,與三個同齡人共用一個房間。
  • 畢業季,畢業班老師不要期待學生的感恩和回報,師生關係只剩遇見
    「人走茶涼」,這四個字用在學生的畢業季,對老師而言可能有點殘忍,但作為老師,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學生畢業之後,真正還能感恩老師的學生,是如同鳳毛麟角的存在。教完一屆學生,如同度過一個「輪迴」一般。在一個個「輪迴」中,老師從步伐矯健到步履蹣跚,這其中的滋味,只有從教多年的老師才能真正體會。在每一屆的學生即將畢業或者剛剛畢業的時候,正是老師心情最沉重的時期:學生畢業,很多老師的感覺就如同看著閨女遠嫁,那種不舍和無奈,真正能讀懂這種心情的家長和學生貌似並不多。
  • 聽障學生踴躍考四級?因為他們有用手語教英語的老師
    ▲一堂網課結束後,李子剛的電腦屏幕上全是學生留下的愛心。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雷琨、張建新)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英語教師李子剛和他「只有老師才能體會到的幸福」》的報導。
  • 「哈爾濱市呼蘭區康金鎮第二小學:四百多學生難搬新校舍」後續
    生活報訊(記者郭登攀時繼凱文/攝)10月31日,生活報關注了「哈爾濱市呼蘭區康金鎮第二小學四百多學生難搬新校舍」一事,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哈爾濱市教育局規劃處負責人稱:學生一周後即可遷回新校舍。近日,記者了解到,四百多學生已經搬回了康金第二小學,新校舍已經投入使用。
  • 春和鳳語 雲間時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同時,按照國際一流標準進行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的港中大(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於2019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大學音樂學院的籌辦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今年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英語兩個本科專業。目前,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展交流與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學的數量已超過100所,遍布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已有170多個。
  • 武漢聚師網聚焦:天津理工一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聽障生輕鬆過四級
    卓越的學習成果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一群聽障生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學校老師李子剛。小編了解到李子剛在聾人工學院教英語已經18年,很多人都疑問,普通學生學習英語都感覺很是吃力,更何況是聽障生呢?他們是如何進行學習的? 小編了解到2002年,李子剛才因為工作調動,來到聾人工學院任教。為了幫助他們和普通學生一樣學習英語,之前一直為健聽學生上課的李子剛老師開始自學手語,並在和學生的不斷磨合中,形成一套彼此間才能聽懂看懂的手勢。
  • 師者仁心 | 李娜:當常駐青島新東方的學生成長為一名老師
    新東方老師們,以點火者的名義,幫助學生們燃起內心深處的火焰,傳遞知識、塑造人格、培養人性真善美、教給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照亮他們前進的步伐。
  • 以前老師打學生,師生關係融洽,現在不打了,為何關係反而緊張了
    以前很多老師都會打學生,家長支持,師生關係也非常融洽,現在老師都普遍不打學生了,卻反而經常聽到家長投訴舉報老師、師生關係緊張的事情發生,這是為什麼?以前上學讀書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被老師揍的經歷,被老師揍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知道自己被老師揍了之後,家長會接著再揍一頓,見了老師還會對老師說:老師,孩子不聽話了可以使勁揍,管嚴一點!那時的學生還是怕老師的,對老師有著敬畏之心。
  • 田野老師獲評全省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稱號
    田野老師獲評全省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稱號 2020-07-31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美國高校師生關係:教授不能讓學生幹私事
    他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他看來,當教授最重要的不是做科研,「是想教書,喜歡帶學生,喜歡教學生,心裡有學生」。心裡有學生,指的是學生利益和前途;教授對學生好,是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楊陽教授說,美國師生關係比較公私分明,是一種職業關係。老師應儘量避免幹涉學生個人生活。「學生是學生,不是勞力」,這在師生關係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美國科研領域有句話:「老師給你工作,你替他工作。」
  • 流利英語「跨洋對話」 51Talk這對師生將一對一課堂搬上大螢屏!
    研討會上,51Talk中菲師生隔空對話為會議增添了一份暖意。   菲律賓教師Lyndon Bacon通過遠程連線的形式敘述了自己與51Talk的不解之緣。Lyndon Bacon是菲律賓當地的一位高中英語教師,白天在學校任教,晚上則在51Talk教學,他還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分享自己和學生之間有趣時刻的視頻。「我投入了時間和精力,提供對學生來說很有趣和令人興奮的課程。
  • 公共外語教育學院舉辦大學英語聽說教學觀摩課
    此次觀摩課由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徐淑麗老師主講,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冊第4單元「Music, Music Everywhere」(音樂無處不在)。課程內容豐富,銜接緊湊,包括英語演講、聽力、小組討論等多個環節。
  • 做學生的「拐棍」 他用手語教英語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英語教師李子剛和他「只有老師才能體會到的幸福」   「李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李子剛和同事們都是自己買書回來照著練,平時在學校,他給學生教英語、學生給他教手語,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來聾人工學院的第一年,按照教案,記憶和演練手語動作,是他備課的重要內容。手語也有自己獨立的語法,在表達和語序上都和中文有所不同。上課的時候,李子剛需要把漢語同步轉化為手語,再用這兩種語言去講英語。三種語法來回切換,「一上課大腦時刻都在高頻運轉。」
  • 如果去掉英語,高考狀元中10個有9個是男生?老師:有一定的道理
    「 如果去掉英語,10個狀元中有9個男生?有沒有這麼誇張?聽聽」贏在高三「老師怎麼說。 一、學霸不分男女?錯!男生更擅長數理化! 經常有這麼一種觀點,說學習好的學生而言,性別不是問題,男生女生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