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人一向對自己的姓氏都比較看重,《通鑑外紀》中有言:「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不但是一個家族的傳承,其中更承載著許多歷史上的變遷。一些比較稀有的姓氏,更是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比如我國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姓氏,它並沒有被《百家姓》所收納其中,這種姓氏的人耳朵也跟我們不一樣。
中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先後建立起數個大一統王朝,每一個大一統王朝都算得上是當時文明世界中的大帝國,以漢唐兩朝最為典型。所以在這些王朝最為強盛的時候,常常會有許多周邊的小國都會自稱屬國前來歸附。要不然也會派遣使者或者學者,來到中國學習各種科技和文化知識。
▲古代西域使節畫像
01
在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曾經派遣鄭和等人率領船隊下西洋,在鄭和的長途航行中,曾經到錫蘭王國。
大家都知道,錫蘭也就是現在的斯裡蘭卡。當時的斯裡蘭卡國王亞烈苦柰兒曾經試圖攻擊鄭和,但是卻被鄭和率領2000多人擊敗,根據《明史》記載:「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
此後,錫蘭王國對於明朝心悅誠服,在鄭和返回時,特意派遣了一位王子前往中國學習、朝貢。這位王子以及其隨從到達中國後,當時的皇帝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不但收下了他們的上供,而且表示這位王子可以長期住在中國。
錫蘭王子本意是想要在中國多住一段時間進行學習和觀摩,但是由於氣候和水土的原因,王子難以適應,於是準備返回錫蘭。
▲鄭和下西洋畫像
02
當時的泉州是一個大港口,王子在返國途中就路過了泉州。在這裡,錫蘭王子見到了鄭和的侄兒鄭遠,鄭遠在接待錫蘭王子後告訴他,可以在泉州停留幾年再考慮返回。
要知道,古時候的遠洋航行並不容易,途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錫蘭王子左思右想,還是決定暫住泉州,先把身體養好再返回國內。
但是沒過多久,王子就得知消息,在錫蘭國內發生了叛亂。新的國王與他不和,如果他回到錫蘭,那麼必然會被新國王殺死。於是錫蘭王子就打消了回國的念頭,一直在泉州住了下去。
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錫蘭王子娶了當地的蒲氏女子為妻,並且將家族姓氏改為「世」,這個新的家族也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還有一些人物曾經被記載在泉州的地方志中。
▲泉州風景
到了這個家族的第14代傳人世隆,由於沒有男孩繼續傳承,就由女兒招贅了一位許姓青年作為夫婿,這個家族的姓氏就此改為「許世」。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泉州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郊區發現了「世家坑」,他認為這裡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那位錫蘭王子的墳墓。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和考古工作人員很快對這裡展開了清理髮掘,這裡的墓葬風格帶著明顯的古錫蘭特色。
03
此時,一位生活在泉州的女子卻給文物部門打來電話,她說世家坑是她家的祖墳,因此希望文物部門不要去挖掘,免得打擾祖先安寧。
這位女子就是當年錫蘭王子家族延續到現在的後裔,她姓「許世」,名字叫做許世吟娥。
▲許世吟娥(左)照片
許世吟娥在1975年就出生於泉州,從她個人而言,可算得上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閩南女子,她原本在泉州經營一個飯店和一個古董店。當她得知「世家坑」被發現之後,就主動聯繫文物部門,希望可以保護自己家的祖墳。
經過族譜和地方資料的查詢,許世吟娥的身份得到了確認,她果然就是500多年前那位來到中國的錫蘭王子的後裔。
這件事也引起了斯裡蘭卡方面的關注,他們也曾派人來與許世吟娥接洽。他們看到在許世吟娥的耳朵上有一個小孔,由此也確認了許世吟娥是斯裡蘭卡王室的後裔,因為耳朵上的這種獨特之處,一向是斯裡蘭卡王氏家族非常獨特的標記。
▲左耳上的小孔
2002年,斯裡蘭卡政府特意邀請許世吟娥前往斯裡蘭卡訪問,許世吟娥欣然前往,在自己祖先的國家中遊覽了一番。2010年7月18日,斯裡蘭卡總理到訪上海的時候,也專門接見了許世吟娥一家人並且共進晚餐。
結語
世事當真神奇,一個500多年前的斯裡蘭卡皇室成員,卻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且發展出一個獨特的姓氏,這也算得上是歷史留下的的緣分。
參考資料:
《通鑑外紀》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