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該品牌不僅是在澳大利亞市場上遇到了困難。在7月份,G-Star Raw在美國的子公司也在洛杉磯提交了第11章自願破產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前,G-Star Raw的零售銷售便不斷下滑,租賃條件愈發苛刻,加上該地區5、6月份爆發的動亂,對其造成了巨大損失。
由於今年特殊的國際市場情況,許多品牌都採取出售國外業務來及時止損,此前就有L Brands集團將Victoria's Secret(簡稱:維密)在英國的業務特許經營權出售給本土的時裝零售集團Next。而日前消息,據媒體報導,由於還沒有在澳大利亞找到合適的買家,荷蘭的設計師品牌G-Star Raw已關閉該地區所有的實體門店。
G-Star Raw在澳大利亞有57家門店,此次關閉也讓大約200名員工失業。早在5月份,該公司就委託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幫其尋找合適的買家。據報導,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有六個潛在的買家對該業務有「真實的考察」,但都沒有進行交易。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理賈斯汀·沃爾什(Justin Walsh),斯圖爾特·麥卡勒姆(Stewart McCallum)和山姆·弗裡德姆(Sam Freedom)是該集團尋找買家的主要負責人。他們表示:「最初希望能幫助G-Star Raw在澳大利亞的57家找到買家,但是儘管進行了廣泛的營銷活動,卻還是沒有合適的。即使是在Covid-19之前,澳大利亞的零售業狀況仍然不佳,而這反映出零售業未來前景的高度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不僅是在澳大利亞市場上遇到了困難。在7月份,G-Star Raw在美國的子公司也在洛杉磯提交了第11章自願破產申請。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前,G-Star Raw的零售銷售便不斷下滑,租賃條件愈發苛刻,加上該地區5、6月份爆發的動亂,對其造成了巨大損失。
而此前,G-Star Raw的執行長Nicole Clayton在疫情嚴重的時期,便在美國和瑞典進行重組。最初只是讓部分員工進行了休假,但隨著政府強制關閉的時間延長,G-Star Raw採取措施管理現金流失,並幾乎解僱了所有零售員工。
最後,由於G-Star Raw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和運營挑戰,其被迫關閉門店以遵守指導方針。儘管其試圖與房東談判來改善租賃條件,但也沒有取得足夠的成效,無法獲得適當的租金減免機會。
在充滿不確定的市場上,遠不止G-Star Raw一家品牌遇到了困境,此前品牌服裝網就報導了許多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未來,隨著疫情的持續存在,還將會有很長一段難走的路,我們也只能期待市場能快速恢復到正常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