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是性愛的衍伸嗎?

2021-02-18 同道學園


本文來自於同道學園自我教育夏令營營員

根據弗洛姆的理論,性愛是渴望與另一個人完美結合,性愛具有欺騙性和排他性。其中的欺騙性是指借用兩個人的結合來擺脫孤獨。排他性是指性愛的對象是專一的。在弗洛姆看來,性愛屬於人的範疇。

而戀物是指,人對於非生命物體的迷戀,並由此產生性幻想、性衝動。戀物中「物」的對象既可以是單一的非生命個體,也可以是某一類非生命物體。要注意的是,在這裡,把人體部位也視為非生命物體,比如女性的腳踝。

儘管戀物的對象不屬於人的範疇,但戀物的最終指向與性有關,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做一種假設:戀物是性愛的衍伸?

 

在那天的討論中,關於戀物的例子,我們提到了愛人工智慧。

比如電影《機器管家》裡刻畫了一臺名為安德魯的機器人。安德魯會歡笑,懂得人類的習俗,能體會人類的情感,且經過一番努力,完全融入了人類社會。最終,和自己相愛的人得以長廂廝守,並在垂垂老矣時幸福死去。

但這裡的前提是,人工智慧被輸入了人的情感。於是,這樣的人工智慧就異於普遍理解的戀物中的「物」。因為戀物中的「物」既沒有生命,也沒有自由意志。

而戀上沒有情感的布娃娃呢?

有一個26歲的女孩,從不和異性來往,唯獨愛上了高中時期收到的一個布娃娃。她會給布娃娃換衣服,抱著它睡覺,有時甚至抱著它自慰。她對家人說,不要勸她放棄愛這個布娃娃,不要勸她談戀愛。她要和布娃娃結婚,永遠和布娃娃相依相伴。

在這一案例中,布娃娃被賦予了人格,成為了女孩依戀的對象。布娃娃雖然沒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但是在客觀上能給予女孩一種安慰,因此布娃娃和女孩之間產生了愛,並且是一種能激發主體性慾的愛。從這個案例來看,戀物確實是性愛的衍伸。此外,還可以得出,戀物作為一種性愛的衍伸,不等同於性愛的深層原因(也許可以這麼說)在於,戀物中的愛不是一種交換,反而因為戀物主體與客體的不對等性,雙方在主觀層面的給予和獲取上也就不具備相互性。基於這一點,可以看出,戀物主體與客體並不能實現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至少客體並不能被主體作用、影響,因而,「戀物是主體與非生命物體的互動」的這一觀點似乎就有些站不住腳。

 

接下來的例子中,大家又提到了《天龍八部》裡無崖子迷戀上齊御風的玉像,以及皮格馬利翁愛上他所雕刻的少女塑像的故事。但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前者是根據現實中存在的具體人物而塑造的,後者是根據想像中的模型而塑造的。前者是客觀投影,後者是主觀賦予。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是非生命物體,且能激起主體的性慾。另一方面來看,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親手雕刻出來的少女塑像,又是否算一種意淫呢?如果是意淫,是否還屬於戀物?又或者是屬於自戀?我們要如何區別戀物和自戀?而自戀又屬於自愛嗎?如果戀物屬於自愛,是否又會與之前的假定「戀物是性愛的衍伸」相互矛盾呢?

 

性愛是渴望與另一半完美結合,如果說戀物是性愛的衍伸的話,那麼戀物即是渴望與所戀之物完美結合。比如俠客戀上了他的劍,從表面上分析,他的確是渴望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因為這是普遍理解上的「武」的最高境界。但他真的由此愛上了他的劍嗎?如果是因為劍能夠幫助他追求所謂的強大呢?這樣看來,他所戀之物——劍就成為了手段,而非目的。這樣還能說他戀劍嗎?

進而可以得出,戀物中的「物」也必須是目的,而非手段。

 

此外,還要做一些必要的區分。

其一是對於戀物和對非生命物體的審美的區分。審美是分階段、分層次的。審美的階段性主要體現在審美主體因為時、境的不同,而對審美客體產生不同的感觸。而審美的層次性,比如說,最低層次的審美是欣賞,最高層次的審美是與審美對象合二為一。此外,審美不一定會激起審美主體想要佔有客體的衝動,但也不排除這種衝動。對非生命物體的審美同樣遵循這樣的原則。而戀物,也就是對於非生命物體的迷戀,有一種想要與客體結合的衝動。與審美有很大的相似點,但區分仍然是在於是否會因客體而產生性慾。

另外,審美除了愉悅自己,還可以完善自己。戀物可以愉悅自己,但是否可以完善自己呢?可以確定的是,戀物可以完滿自身,但不一定是完善。

其二是,戀物究竟是迷戀「物」這一對象,還是迷戀「迷戀物」這一過程。雖說在定義中戀物是指迷戀非生命物體,指的是對象,但也不排除主體會迷戀這一過程,甚至因此而把「物」當作了手段。但是,沒有「物」則無法產生這一過程。在此,本文還是傾向於討論前者。

其三是,戀物中的「物」與人的替代品的關係。戀物中的「物」並不等同於人的替代品。戀物這種迷戀不需要以「物」的某種或某些類似於人的特徵作為中介而產生,「物」甚至可以沒有這些特徵,從而直接激起人的性慾。也可以說,如果「戀物作為性愛的衍伸」這一命題成立的話,其中的「性愛的衍伸」強調的是主體因「物」所激發的性慾,而非這種特殊的性愛中「物」類似於人的特徵。

 

另外,還有一個引發爭議的困惑。網戀是否屬於戀物?由於網戀有很多種,我們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比如同處於網遊世界裡的甲與乙相愛了,他們愛上的是對方,還是對方在網遊世界裡的投影呢?是否可以說,是現實生活中的甲、乙以自由意志操控了網絡世界的甲、乙,並讓兩個受控制的個體相愛了?同時,我們並不能確定現實生活中的甲愛上了現實生活中的乙還是虛擬世界中的乙。當然,這也許走向了誤區,把問題複雜化了。

編輯|艾瑪


 

 

相關焦點

  • 戀物癖,是變態嗎?
    從八卦新聞爆出的照片來看,昆汀對女人的腳是真愛,他能從中獲得快感。 腳,並不是性器官。對非性器官有偏好的,不止昆汀一人。他們常常會將某些非性器官的身體部位或者是無生命的物體,來作為性喚醒的對象,然後通過該部位或物體來獲得性興奮、性衝動甚至是性行為,從而獲得性滿足。這裡的身體部位包括腳、手和頭髮,甚至還有皺紋,等等。
  • 性愛癖好
    不僅要上床,還要溝通,討論各自的性愛喜好,下面我告訴你為什麼。不是每個人, 都可以滿足慣常的性愛。所謂慣常性愛,就是我們通常知道的親吻、撫摸、口交、手指插入、陰道性交等常見菜單。其實很大一部分人,要麼為自己的性愛癖好感到羞恥,要麼因為不能開放地感受自己的性需求,因此即使到了成人、結婚甚至晚年,都還未自知自己的癖好。
  • 《什麼是仿真人實體性愛娃娃?》
    ,第一個是源自中世紀德國的戀物癖(fetish)性文化。戀物癖(fetish)性文化是流行全球的一種追求極致精神性愛體驗的文化,在全球擁有龐大的愛好者群體。他們將性愛進行物化和幻想化,創作出很多的乳膠材質服裝和SM風格的道具。在戀物癖(fetish)性文化中,為了方便進行各自精神性愛場景的角色扮演,在找不到真人演員的情況下,就會製作真人大小形狀的玩偶,裡面填充棉花等填充物,外面穿著乳膠材質的衣服並帶上面罩。
  • 娃就愛抱著小毯子睡,這般「戀物」要管嗎?
    娃就愛抱著小毯子睡,這般「戀物」要管嗎?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媽媽們越看越喜歡,然而各種煩惱也層出不窮。比如寶寶特別喜歡某個東西,總是愛不釋手甚至寸步不離,這個東東可能是一件小毯子、一個小玩具……這到底是為什麼?是否該糾正呢?
  • 極致戀物-歌德戀物風 AW2020
    2020年秋冬,歌德戀物風格將大行其道,再次橫掃時尚圈各大領域,從秀場到街拍將滲透出一股濃烈到窒息的皮革和乳膠味道,緊身的皮革/乳膠面料,將女性的身形展現到極致,並把女性堅韌且性感的一面通過設計解放出來。漆黑的乳膠皮革,似乎已扭曲了你的視覺和嗅覺神經,讓你在漆黑中探索無限可能。
  • 皮革與戀物周末
    由於歷史沿革並鑑於戰後社會對同性戀更不必言皮革戀物的保守態度,直到80年代,一些同志皮革戀物社團仍只以「摩託車」之名註冊,諸如Motorcycle Club (MC)或Motorsports Club (MSC),晚近成立的新社團或者老團體更名則往往直接帶有「皮革」(Leather / Leder/ Cuir)、「橡膠」(Rubber / Gummi/ Caoutchouc)或「戀物」
  • 性愛瑜伽可以點燃你的性慾
    在地板上坐直,併攏雙腿向前伸。  雙臂平伸,身體慢慢向前彎曲,兩手輕輕抓住腳趾。  儘可能伸展,將頭埋在雙臂中,保持姿勢幾分鐘。  4.激情釋放  這個簡單的姿勢有個動情的名字:修補匠。  它可以讓你疲憊的雙腿回復活力,並且刺激性的功能,打開的臀部會完全幫助你釋放激情。
  • 正確認識戀物癖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宋文瑞戀物癖是指以某些非生命物體作為性喚起及性滿足的刺激物,且以其作為屢用的偏愛的或唯一的手段
  • 依戀布偶、小被子……孩子戀物是病嗎?父母該如何幹預?
    這樣正常嗎?其實,同學家的孩子戀物習慣很多小孩子都有。最容易讓寶寶產生依戀是一些比較柔軟的物品,比如小被子、小毯子、小枕頭、媽媽的乳房、頭髮、指頭、拳頭以及玩具、奶瓶等。確實很多小孩子都有這樣的戀物習慣,但是二十多歲還有這樣的習慣並不常見。△為什麼孩子有戀物行為?
  • 《小豬佩奇》裡喬治依戀他的小恐龍:面對孩子戀物癖,家長這樣做
    這時候,佩奇發現了喬治的恐龍正好在樹杈上,剛好豬爸爸手一伸,就拿到了。喬治也成功拿到了自己的恐龍玩具,破涕為笑。接著,他又拿著恐龍玩具扔高高,結果恐龍玩具又掉到了樹杈上,喬治又急得要哭起來,豬爸爸只好又伸手幫喬治把恐龍玩具拿下來。這個情節不知道家長們是否還記得,《小豬佩奇》裡喬治很依戀他的小恐龍,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有著這樣的行為。
  • 不要以手淫來助長戀物癖
    就列舉這些吧,我們之所以說是手淫助長了戀物癖,首先可以把戀物癖簡單分成戀物傾向和戀物行為。 戀物傾向就是前面說的,你受天生或成長環境影響,本身就是對某些事物異常著迷;而戀物行為則是說,你因為著迷的傾向而開始了某種實際的行為,例如收集內衣、用來手淫等,並以此不斷滿足自己的特殊性需求,長期就共同形成了現實中的戀物癖。
  • 是戀物癖吧!
    這是戀物癖的表現,屬於一種心理障礙。對於戀物癖,大多數男性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戀物對象也有很多種,高跟鞋只是其中之一,只是看他是隱藏還是表現出來,其實他們自己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因為他們不敢輕易告訴別人,甚至親人都不一定知道。
  • 史上最全性愛知識 男女性生活必備(組圖)
    史上最全性愛知識 男女性生活必備圖 「性交·性愛」  1、有愛的性
  • 青春期與戀物癖的心理解析
    當我與這些青少年來訪者交談時,我的工作也面臨著一項巨大的挑戰,既要在心理學的學術層面上理解分析他們的戀物癖傾向,也要秉承道德準則維護這些來訪者的安全。如果其他心理分析師、心理治療師同樣在工作中遇到了受到戀物癖性行為困擾的青少年,那麼我希望通過本文幫助治療師們更好地在工作中應對我提到的這一對矛盾,幫助來訪者走出困境。
  • 戀物周報 | 喏,給你一份清單
    戀物周報 | 喏,給你一份清單 2020-10-18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開視野】男生的戀物情節
    日本網站「マイナビ學生の窓口」統計出的「男大生的戀物情節」排行榜,基本上裡面內容完全就是針對女性的部位
  • 美國智能性愛機器人曝光 機器人性愛能取代真實伴侶嗎?
    什麼是性愛機器人?根據百度百科定義,性愛機器人是一種人工智慧機器人裝置。這樣的性愛機器人能夠通過大腦引發實際的身體反應,或者讓人在大腦中有一種完全的性感覺,這種性體驗是安全的,沒有性混亂和性傳播疾病的危險。智能性愛機器人能取代真實伴侶嗎?
  • 還記得離開毯子就不能活的萊納斯嗎?孩子戀物行為的秘密一次講透
    實際上,這是寶寶的戀物行為在生活中的具象反映。這裡澄清一個誤區,寶寶的戀物行為和成年人常說的「戀物癖」其實並不是相同的內容。相比於戀物癖畸形的心理疾病,寶寶的戀物行為其實是建立在寶寶的認識能力不足,對接觸的人或物產生的親近感的行為,戀物行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弗洛伊德指出:所有的戀物情結源於兒時的某種缺失,這種缺失可能來自於生活環境,或者來自於親情的疏離
  • 性愛瑜伽妙不可言
    費弗(Martin Feaver)評價瑜伽與做愛的關係——「如果你的肢體足夠靈活,你就可以做出各種姿勢,而且你會樂意去嘗試;如果你有足夠的力量(瑜伽正是以自身體重為力量的練習),你就可以更長久地保持你所喜歡的姿勢;而如果你們的身體彼此非常合適,你就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性愛的美好。」    1.加速系統循環:這個姿勢叫做弓身,將前胸伸展開來,釋放緊張情緒,讓血液在腹部充分循環。
  • SM中戀物的戀襪癖是如何形成的
    ‍‍‍‍‍ 戀襪癖的特徵戀物症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必須一再地使用非人類的物件來達成性幻想與性興奮。       戀襪癖,是戀物癖中的一類,一般情況為對絲襪高跟鞋等物件有好感,但不屬於心理扭曲,是一種心理狀態反映,不用徹底的抑制。戀襪癖怎樣產生?戀襪癖的特點也是如何的呢?